1、第9章 结果评估小组成员:陈玲 过静 方丽 吴建龙主要结构逻辑框架n第一节: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主体、内容、类型和作用n第二节: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标准和影响因素n第三节: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方法及技术n第四节: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分析及完善途径n第五节:案例分析第一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含义、主体、内容、类型和作用n一、公共政策评估含义n对于政策评估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持不同观点,大多数学者把这些观点分为四大类。n一是认为政策评估主要是对政策方案的评估。换句话说也就是评估政策,目的在于分析、比较各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以及相对的优缺点 n二是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全过程
2、的评估。认为政策评估是一种对政策运行的全过程进行广博的分析与研究的社会科学活动,包括对决策问题的分析与估计、对未来的预测、对各种可能性方案的评价、执行过程中对于机会的估计、对执行的评价、对最终决策后果的评估,乃至对决策体制的评价 n三是认为政策评估就是发现误差和修正误差 n四是认为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n因此可以给政策评估的定义是: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和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二、公共政策评估主体二、公共政策评估主体n在政策评估主体中,除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
3、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还有:n1.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n2.专业机构和人员n3.大众传播媒介三、公共政策评估的内容n(一)政策成本评估n(二)政策需求评估n(三)政策效益评估n(四)政策过程评估n(五)政策影响评估n(六)政策价值评估四、政策评估的类型 n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我们也可将多样化的政策评估分为不同的种类。n1,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可分为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n2,从评估机构的地位上看,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n3,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又可分为事前评估、执行评估和事后评估。五、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和作用、公共政策评估的目的和作用n目的:目的:1.
4、1.公共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公共政策评估的积极目的n(1 1)发现政策制定过程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发现政策制定过程的偏差,为备选方案确定优先顺序提供依据;据;n(2 2)通过政策评估明确政策的可行性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通过政策评估明确政策的可行性程度,得出继续执行政策或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停止执行政策的判断;n(3 3)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序和技术;)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序和技术;n(4 4)通过政策评估,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进行重新)通过政策评估,分清多项政策的轻重缓急,对政策进行重新配置。配置。n2.2.公共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公共政策评估的消
5、极目的n(1 1)歌功颂德,过分追求升迁;)歌功颂德,过分追求升迁;n(2 2)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预算;)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预算;n(3 3)规避责任,指出不实行政策的理由;)规避责任,指出不实行政策的理由;n(4 4)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n(5 5)拖延时间)拖延时间 n作用:作用:1.政策评估是提供政策运行可靠和有效信息的重要手段n2.政策评估是进行政策调整、提出政策建议的重要依据n3.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n4.政策评估是重新配置政策资源的基本前提n5.政策评估是构筑良好公共关系的有效策略n6.政策评估是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要
6、保证第二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标准和影响因素n公共政策评估的过程:n只要是正规的、科学的政策评估,一般都要经过准备、实施和结束3个阶段。(一)评估准备 1确立评估对象 2制定评估方案 3挑选和培训人员 (二)评估实施n1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影响和政策效益等方面的信息。n 2综合分析政策信息。就是要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那些有关政策的原始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类、统计和分析。n 3综合运用适合的评估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在实施评估的过程中,评估者应该坚持评估材料的完整性和具体分析的科学性两个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政策的实际效果。(三)评估总
7、结 n结束阶段是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的阶段 n评估报告除了对政策效果进行客观陈述、对政策进行价值判断、提出政策建议以外,还包括对评估过程、评估方法和评估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必要说明,对评估工作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为提高今后政策活动水平服务 二、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n(一)价值标准(定性分析的标准),包括n1、政策是否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n2、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n3、政策是否有利于增进人民的团结n4、政策是否有利于保持政权的巩固与社会的稳定n5、政策是否坚持了社会公正的原则等。n(二)事实标准(定量分析的标准),主要包括如下4个方面的标准:n1、效率。效率是指政策产
8、出与所使用成本间的关系,通常以每单位成本所产生的价值最大化或每单位产品所需成本的最小化为评估基础 n2、效能。入效能指某项政策达成预期结果或影响的程度,也就是将实际达成者与原定的预期标准相比较,以了解政策是否产生所期望的结果或影响。n3、充分性。充分性是指政策目标达成后,消除问题的程度 n4、回应性。回应性是指政策执行结果满足标的团体的需求、偏好或价值的程度 影响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因素n(1)政策信息、资料不公开,使外部评估困难重重n(2)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的不重视和不配合n(3)政策目标的多样化和政治化n(4)政策的沉淀成本n(5)政策评估方式、方法和规范不完整n(6)政策评估缺乏经费支持n
9、(7)政策结果衡量困难第三节 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方法及技术n公共政策评估的模式(八种):韦唐从政府干预的实质结果人手,按“组织者”的不同,将评估模式分为3类;效果模式、经济模式、职业化模式。效果模式由一个相当大的、各不相同的团体组成。除了传统的“目标达成评估”外,效果模式还包括附带效果模式、无目标评估、综合评估、顾客导向评估和利益相关者评估。经济模式的两个基本变种是生产率模式和效率模式 目标达成模式n目标达成模式:目标达成模式是探讨评估问题的传统方法,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目标达成评价。关注的是结果与政策(项目)目标是否一致;n(2)影响评价。关注的是结果是不是由政策(项目)所造成。目标
10、达成模式的目标达成模式的3个步骤个步骤n应用目标达成模式要按3个步骤进行:第一,明确政策(项目)和目标政策(目标)及它们的真正含义,并将它们按重要程度加以排序,再把它们转变成可以测量的客体;第二,测定这些预定目标实际上可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第三,弄清楚政策(项目)促使或阻碍目标实现的程度。可见,该模式是以预定的政策(目标)作为评估的标准和组织者,评估的主要任务是判断预定的政策(项目)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以及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二)附带效果模式附带效果模式n附带效果模式附带效果模式即关注非预期的、预料外的政策效果。附带效果是指项目目标范围之外的影响,与主要效果政策制定者有意识地想要得
11、到的主要实质性影响相区别。附带效果模式的特征是预定目标仍然是基本的“组织者”,但是要充分考虑到附带效果的存在。(三)无目标模式n无目标模式:无目标模式的“组织者”是结果,无论是计划内还是计划外的结果。评估者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观察政策实施,然后找出所有相关的效果。无目标模式对政策效果持广阔的视角,它帮助评估者全面关注结果,尤其是一些可能被忽视的结果(四)综合模式n该模式认为,评估不应只局限在己得到的结果上,而至少应包括执行,甚至还包括计划。合模式与目标达成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目标达成模式关心的是预定的和实际的结果是否相符,而综合模式除了关心结果,也包括判断政府干预的计划、决策和执行阶段。(五)顾客导
12、向模式n顾客导向模式:顾客导向模式将政策干预对象的目标、期望、关心甚至需要作为评估的组织原则和价值准则。顾客导向评估的核心是项目是否使顾客的关心、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n顾客导向的政府向顾客提供选择,“把各种资源直接交到顾客手中,让他们选择服务的提供者,从而开始让顾客坐到驾驶的座位上”,并且“为顾客建立后果负责机制”。可见,顾客导向评估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公共行政在市场领域为顾客提供物品与服务,顾客表明对服务供应的态度会导致服务交付的改进和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应用顾客导向评估的关键是定位政策(项目)的顾客,得出顾客对项目的看法。(六)利益相关者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n利益相关者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13、利益相关者是指所有对政策(项目)的目标执行感兴趣并对其具有影响的团体和个人。它和顾客导向模式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是顾客导向模式关心的对象是受影响的一组利益群体,而利益相关者模式关心的是所有对象。应用利益相关者模式首先要找出卷入或对项目的出台、执行和结果感兴趣的主要团体和个人 n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1)目标群体:从计划项目的结果中最终收益的那部分目标人群;n(2)直接收益者:一般是指在承担由特定目标群体所指导的开发任务的同时可加强其能力的、直接的收益人群;n(3)直接管理者:指那些负责保证技:计划产生结果的计划管理者及政府职员或联合国执行机构的雇员;n(4)资源提供者负责向计划项目提供资源的
14、国家政策制定者及预算部门、投资人以及其他开发合作伙伴;n(5)外部咨询顾问、供应商以及其他对计划项目提供支持的人或机构;n(6)在本计划顺目环境中可能受到计划顺目结果影响或对其感兴趣的其他机构(私人实体机构、社会组织)(七)经济模式经济模式n同效果评估模式相反,经济模式最典型的特征是关注成本。经济模式可以分为生产率模式和效率模式。n 1生产率模式。生产率,简单地讲就是产出与投入的比率。n 2效率模式.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测量:成本一利益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在成本一利益分析中,项目的投入与产出都用货币单位测量;而在成本效益分所中,投入用货币单位,而产出则根据真实效果计算(八八)职业化模式职业化模
15、式n 职业化模式指职业人员根据他自己的价值准则和执行的质量标准来评估其他人员的执行情况。主要是同行评议,如律师评估律师、教授评估教授、外科医生评估外科医生等。同行评议特别着力于对评估对象作一个全面的质量判断,在一些技术性领域,政治官员们把规划和讨论专业性的技术问题留给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员去完成。二、政策评估的方法及技术二、政策评估的方法及技术n(一)成本效益分析法n成本效益分析是对在整个政策运行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和所取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的一种方法。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政策效果进于们评价时可借助于成本效益曲线 n(二)对象评定法 n指由政策对象通过亲身感受和了解对政策及其效果予以评定的方法。
16、由于政策对象是政策的实施者,又往往是政策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政策的成败得失有切身感受,因而最有评价发言权。n(三)专家判断法n组织专家审定各项关于政策的记录,观察政策的进行,对政策对象和以前的政策参与者进行调查,与执行人员及其工作人员交换意见,最后撰写评估报告,鉴定政策的成效。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由于专家知识专业化较强,能比较科学地分析政策。同时,由于专家相对于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政策对象来说属于,“旁观者清”,因此能站在比较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评估。n(四)自评法 n政策执行人员自己对政策的影响及达成预定政策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由于政策执行人员参与政策实施的整个过程,能够掌握比较充分的政策信
17、息和第一手资料,有可能及时、充分地评估每一项政策的效果,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估结论,迅速调整自己的政策目标和措施,使评估活动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第四节 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现状分析及完善途径n具体来说,当前我国政策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n(一)评估者缺乏对政策评估的科学认识和认真态度n(二)评估标准以价值判断为主,评估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n(三)缺乏独立的政策评估组织n四)评估对象以政策输出为主,忽视对政策影响的评估n(五)资料和评估经费的欠缺n(六)公众未能广泛参与政策评估二、推进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途径二、推进我国政策评估工作的途径n 1提高对评估工作及其意义的认识。n2政策评估制度化。n3建立独立的评估组织。n4明确政策目标、精选评估对象。n5建立政策评估信息系统。案例分析n案例分析案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