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药学中药学 杨柏灿杨柏灿 教授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 2012/12概念概念发展史发展史中药炮制中药炮制中药性能理论中药性能理论中药的应用中药的应用PART 1 总论总论第一章第一章 有关中药的有关中药的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中药的含义中药的含义人参人参中药与产地中药与产地中药与天然药中药与天然药中药与草药中药与草药 中药中药“官药官药”中药、中草药中药、中草药 草药草药 中药中药 草药宋代草药宋代五代后蜀五代后蜀韩保升韩保升“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为诸药种草最众也。本草,为诸药种草最众也。”明明谢肇州谢肇州“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故书
2、亦神农尝百草以治病,故书亦谓之本草。谓之本草。”近人近人“本本”的原始定义就是根,的原始定义就是根,“草草”被泛指植物。被泛指植物。中药与本草中药与本草药(薬)药(薬)v艹v楽乐v说文解字“治病草,从草,乐声”,即“药”为治病之物,以“草”(植物)居多中药与本草中药与本草中草药中草药中药材中药材原药材经过初步的加工而成原药材经过初步的加工而成的药材的药材饮片饮片中药材经过炮制直接应用的中药材经过炮制直接应用的处方药品处方药品中成药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以中药材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中药制剂中药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30003000种以上种以上500500种左右种
3、左右300300种左右种左右1000010000种以上种以上中药的品种与数量中药的品种与数量中药学中药学v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其他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v临床中药学学习目的学习目的 WhyWhyv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理论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v中药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重要武器 v国际热v新药研究如何学习如何学习 HowHow v基本概念v中医基础 v章节概述v善于比较v结合实际 第一章第一章 中药学发展史中药学发展史中药学的起源及发展中药学的起源及发展 各个朝代的主要成就各个朝代的主要成就 各朝代的代表性本草著作各朝代的代表性本草著作代
4、表性本草著作代表性本草著作书名、别名书名、别名作者作者主要价值和地位主要价值和地位成书年代成书年代药味数药味数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原始社会药物知识的起源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公元前(公元前10661066221221年)年)v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公元前(公元前221221220220年)年)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本经本经)价值和地位价值和地位药药 味味 数数作作 者者成书年代成书年代东汉末年东汉末年托名神农托名神农365365(三品分类):植物(三品分类):植物252252,动物,动物6767,矿物,矿物4646 上品上品120120;中品;中品120120;下品;下品125125系统总结了汉以前
5、的药学成就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奠定了本草学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奠定了本草学的理论和应用基础编写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本草的样本和基础编写体例和内容成为后世本草的样本和基础中医药学的四大经典之一中医药学的四大经典之一三品分类三品分类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公元(公元220220581581年)年)本草经集注本草经集注(集注集注)成书年代南北朝,成书约公元500年左右作 者陶弘景药 味 数730价值和地位丰富了药物学的内容首创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首开标明文献出处,初步确立综合本草模式隋唐五代(公元隋唐五代(公元581581960960年)年)新修本草新修本草(唐本草唐本草)价值和地位价值和地位药药 味味
6、 数数作作 者者成书年代成书年代显庆显庆4 4年(公元年(公元659659年)年)苏敬等苏敬等2323位医药家位医药家844844,新增,新增114,9114,9类,类,5454卷卷第一部官修本草,早第一部官修本草,早纽伦堡药典纽伦堡药典880880多年多年纠正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错误纠正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许多错误首创了药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首创了药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丰富了祖国药学事业的内容,丰富了祖国药学事业的内容,吸收了许多外来进口的药物吸收了许多外来进口的药物其他本草其他本草宋宋 代(公元代(公元960-1279960-1279年)年)开宝本草开宝本草成书年代开宝六年(973年)作 者刘
7、翰、马志等药 味 数984(3)价值和地位全面改订了新修本草之传误我国第二部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证类本草草)价值和地位价值和地位药药 味味 数数作作 者者成书年代成书年代公元公元1098109811081108年年唐慎微唐慎微17401740多种(一说为多种(一说为15581558)保存了北宋以前的本草精华保存了北宋以前的本草精华大大丰富了药学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内容沿用沿用500500多年,直至多年,直至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出现的出现金元时期(公元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11151368年)年)明明 代(公元代(公元1368164413681644年)年)总体本草学
8、术水平明显提高总体本草学术水平明显提高 本草巨著本草巨著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刘文泰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本草品汇精要,朱棣,朱棣救荒救荒本草本草,兰茂,兰茂滇南本草滇南本草,廖希雍,廖希雍炮炙大法炮炙大法,李中立,李中立本草原始本草原始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纲目纲目)价值和地位价值和地位药药 味味 数数作作 者者成书年代成书年代明代,明代,15961596年出版年出版李时珍李时珍18921892全面总结了全面总结了1616世纪以前的本草学世纪以前的本草学纠错,批判邪说与谬论纠错,批判邪说与谬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方法十六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十六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清清 代(公元代(
9、公元1644191116441911年)年)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拾遗拾遗)成书年代1765年作 者赵学敏药 味 数921,新增716价值和地位本草纲目未载药716种纠正和补充了本草纲目内容34条民民 国(公元国(公元1912194919121949年)年)当代的本草成就当代的本草成就第二章第二章 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中药的命名中药的命名因书写方便改名:山漆因书写方便改名:山漆三七三七中药的分类中药的分类第四章第四章 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 含义含义目的目的巴豆巴豆降低毒性降低毒性生半夏、生南星生半夏、生南星祛除毒性祛除毒性含甙类物质含甙类物质提高疗效提高疗效炮制的方法炮制的方法
10、第五章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中药的作用中药的作用功效分类功效分类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性能性能:辞海辞海.语词分册语词分册:“器材器材物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物品所具有的性质和功能。”中药性能:中药性能:药物的特性和功能,表示各药药物的特性和功能,表示各药的性质特征以人体为观察对象的性质特征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性状:中药性状: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以药物为观察对象质地以药物为观察对象内容:内容: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第一节第一节 四气四气指药物寒热温凉的四种性质,又称指药物寒热温凉的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四性
11、”。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体的寒热病理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和特征性质和特征四气四气指药物寒热温凉的四种性质,又称指药物寒热温凉的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四性”。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体的寒热病理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和特征性质和特征源流与发展源流与发展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清热泻火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凉血解毒阳热病证阳热病证四气的作用及意义四气的作用及意义寒凉药寒凉药温散风寒温散风寒 温里止痛温里止痛阴寒病证阴寒病证四气的作用及意义四气的作用及意义温热药温热药第二节第二节 五味五味辛味
12、的意义及效用辛味的意义及效用辛散辛散能行能行行气理气药(木香)行气理气药(木香)解表药(麻黄、薄荷)解表药(麻黄、薄荷)能散能散芳香芳香行血活血药(红花)行血活血药(红花)化湿药(藿香)化湿药(藿香)开窍药(石菖蒲)开窍药(石菖蒲)气虚阴亏者慎用气虚阴亏者慎用甘味的意义及效用甘味的意义及效用补和缓补和缓能补能补补虚治疗虚证(补益类药)补虚治疗虚证(补益类药)和中补益脾胃和中补益脾胃能和能和能解能解缓急治疗挛急疼痛缓急治疗挛急疼痛 解毒解毒湿阻中满、气滞、食积慎用湿阻中满、气滞、食积慎用能缓能缓调和调和药性(甘草)调和调和药性(甘草)苦味的意义及效用苦味的意义及效用泄、燥、坚泄、燥、坚能泄能泄通
13、泄通便便秘(大黄)通泄通便便秘(大黄)燥湿湿证(黄芩)燥湿湿证(黄芩)能燥能燥能坚能坚坚厚肠胃止泻(黄连)坚厚肠胃止泻(黄连)坚阴泻火存阴(黄柏)坚阴泻火存阴(黄柏)津伤胃弱者不宜大量使用津伤胃弱者不宜大量使用津伤胃弱者不宜大量使用津伤胃弱者不宜大量使用降泄降逆气逆(枇杷叶降泄降逆气逆(枇杷叶清泄清热火热(黄连)清泄清热火热(黄连)酸味的意义及效用酸味的意义及效用收、敛、止收、敛、止能收、能涩能收、能涩收敛固涩滑脱不禁病证收敛固涩滑脱不禁病证生津止渴消渴、暑热口渴生津止渴消渴、暑热口渴 乌梅乌梅外邪未尽慎用外邪未尽慎用安蛔止痛蛔厥腹痛安蛔止痛蛔厥腹痛咸味的意义及效用咸味的意义及效用软、泻软、泻
14、能软能软软坚散结有形病证软坚散结有形病证能下能下泻下通便大便燥结泻下通便大便燥结脾虚便溏者慎用脾虚便溏者慎用淡味的意义及效用淡味的意义及效用渗、利渗、利能渗能渗水肿水肿能利能利小便不利小便不利阴虚津亏者慎用阴虚津亏者慎用利水渗湿利水渗湿茯苓茯苓性和味的关系性和味的关系性味关系性味关系性味关系性味关系生姜生姜紫苏紫苏性味关系性味关系性味关系性味关系薄荷薄荷紫苏紫苏薄荷薄荷连翘连翘第三节升降沉浮第三节升降沉浮作用作用升浮药:升浮药:沉降药:沉降药:意义逆向病势意义逆向病势意义顺应病位意义顺应病位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药物性味的影响药物性味的影响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
15、寒无浮,热无沉”药物炮制的影响药物炮制的影响 配伍的影响配伍的影响 药材质地的影响药材质地的影响 “诸花皆浮,唯旋复花独降诸花皆浮,唯旋复花独降”“诸子皆沉,唯蔓荆子独外诸子皆沉,唯蔓荆子独外”第四节归经第四节归经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 归经的归经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脏腑经络学说和辨证脏腑经络学说和辨证 确定归经的确定归经的主要依据:主要依据:所治病症的病位所治病症的病位 其他:其他:药物的形色气味体质等自然属药物的形色气味体质等自然属性性确定归经的主要依据确定归经的主要依据归经与药性的关系归经与药性的关系咳喘咳喘 热证热证归经与升降沉浮的关系归经与升降沉浮的关系引经报使心经黄连,细辛小肠蒿本
16、,黄柏肾经独活,知母膀胱羌活肺经桔梗,升麻大肠白芷,升麻脾经苍术,葛根胃经白芷,石膏肝经吴茱萸,柴胡胆经柴胡,青皮心包经 柴胡,牡丹皮三焦经连翘第五节毒性第五节毒性毒性:毒性: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药物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副作用:副作用:在常用剂量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在常用剂量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不适反应,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消失剧毒药:剧毒药: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用药安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用药安全数小,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产生严全数小,对机体组织器官损害剧烈,产生严重或不可逆后果的药物重或不可逆后果的药物毒药:毒药:损害
17、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损害机体、引起功能障碍、疾病甚至死的药物甚至死的药物毒性的分级毒性的分级关于毒药关于毒药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用药是否对证用药是否对证 剂量大小:毒物本身不是毒物,剂量大小: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可使其成为毒物而剂量可使其成为毒物 药材品种药材品种 药材质量药材质量 炮制炮制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 其他:剂型与制剂工艺、配伍、其他:剂型与制剂工艺、配伍、服药方法、患者个体差异服药方法、患者个体差异 第六章第六章 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第一节中药的配伍第一节中药的配伍含义:含义:原则:原则:目的目的七情配伍七情配伍“七七”:数词数词,表示七种配伍的内容表示七种配伍的内容“情情”:
18、情况,现象情况,现象“七情七情”:中药配伍的七种情形,即相须,相使,中药配伍的七种情形,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以及单引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以及单引单单 行行单行一味药来治疗疾病,不与其他药物配伍单行一味药来治疗疾病,不与其他药物配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独行者,单方独行者,单方能够不用辅也。能够不用辅也。”单引是指各自独到其是,互不影响临床效应单引是指各自独到其是,互不影响临床效应的两味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的两味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相相 须须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使原有各自的疗效得以增强使原有各自的疗效得以增强两药在配伍中的地位无主次之分两药在配伍中
19、的地位无主次之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相须者,同类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不可离也。”相相 使使在性能上具有某种共性的两种药物在性能上具有某种共性的两种药物可以是同类,也可以是不同类可以是同类,也可以是不同类以一种药物为主药,另一种药物为辅以一种药物为主药,另一种药物为辅配伍后提高主药的某种功效配伍后提高主药的某种功效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相 畏畏二药合用后,一种药物的毒性能被二药合用后,一种药物的毒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弱或消除另一种药物减弱或消除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云:云:“相畏者,受之制也。相畏者,受之制也。”相相 杀杀一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药的毒性一药能减轻
20、或消除另一药的毒性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云:云:“相杀者,制彼之毒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相相 恶恶两药配伍应用后,一药或二药在两药配伍应用后,一药或二药在某方面或数方面的功效减弱,甚某方面或数方面的功效减弱,甚至消失至消失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云:云:“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相 反反两药合用后两药合用后,原有毒性增强原有毒性增强,或产或产生新的毒副反应生新的毒副反应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云:云:“相反者,两不相合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七情七情”配伍的临床意义配伍的临床意义 相须相使:相须相使:协同作用,应充分利用协同作用,应充分利用 相畏相杀:相畏相杀:监制作用,有意识使用监制作
21、用,有意识使用 相恶相反:相恶相反:降低疗效,毒副作用,降低疗效,毒副作用,避免使用避免使用 第第 七章中药用药禁忌七章中药用药禁忌禁忌:禁忌:禁:禁:禁止,不允许,程度最重禁止,不允许,程度最重忌:忌:畏惧,忌讳,畏惧,忌讳,“有所顾忌有所顾忌”,程度较轻,程度较轻慎:慎:谨慎,慎重;谨慎,慎重;“不宜太过不宜太过”,程度最轻,程度最轻用药禁忌:在用药治病时,对某些用药禁忌:在用药治病时,对某些药物或食物应该禁止或谨慎服用药物或食物应该禁止或谨慎服用用药禁忌用药禁忌病证用药禁忌病证用药禁忌药证相符药证相符药不对证药不对证汗证忌发汗,所谓汗证忌发汗,所谓“夺血者无汗,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夺汗
22、者无血”阳虚、寒证忌寒凉;阴虚、热证阳虚、寒证忌寒凉;阴虚、热证忌温热,忌温热,“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桂枝下咽,阳盛则毙”实证忌补,虚证忌攻实证忌补,虚证忌攻配伍用药禁忌配伍用药禁忌凡是两药或多药配伍合用后使疗效凡是两药或多药配伍合用后使疗效降低,产生或加重副反应,影响用降低,产生或加重副反应,影响用药安全者,属于配伍用药禁忌药安全者,属于配伍用药禁忌 十八反十八反 十九畏十九畏十八反十八反张子和张子和儒门事亲儒门事亲:“十八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莞俱战草,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莞俱战草,诸参辛芍判藜芦诸参辛芍判藜芦”十九畏十九畏刘纯刘纯医经小学医
23、经小学:“硫黄原是火中精,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舍京三棱;川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舍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监炙搏莫相依炮监炙搏莫相依”。对十八反、十九畏的认识对十八反、十九畏的认识妊娠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妇女妊娠期间应禁止使用的药妇女妊娠期间应禁止使用的药物,这些药物对于胎儿母
24、体有物,这些药物对于胎儿母体有损害作用,甚至导致堕胎损害作用,甚至导致堕胎禁用药:禁用药:药性峻猛,毒性较强药性峻猛,毒性较强慎用药:慎用药:药性较为峻急,可能药性较为峻急,可能影响胎儿,母体的药物影响胎儿,母体的药物服药食忌服药食忌 第八章第八章 中药的剂型与剂量中药的剂型与剂量将中药加工制成合适的应用形式,称为将中药加工制成合适的应用形式,称为中药的剂型中药的剂型 汤剂汤剂内服、外用(洗浴、熏蒸及含漱)内服、外用(洗浴、熏蒸及含漱)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
25、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李东垣李东垣制法制法途径途径汤剂汤剂服用量大;有效成分不全;服用量大;有效成分不全;浪费;不适于大生产;不方便;口味不好浪费;不适于大生产;不方便;口味不好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 随证加减随证加减 ,全面、灵活,全面、灵活 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 用途用途特点特点不足不足散剂散剂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携带用携带内服、外用内服、外用李东垣:李东垣: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制法制法作用与用途作用与用途特
26、点特点丸剂丸剂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用与携带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 李东垣李东垣:“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也有丸剂药性比较峻猛,多为芳香类药物也有丸剂药性比较峻猛,多为芳香类药物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制法制法作用与用途作用与用途特点特点膏剂膏剂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内服膏剂有流浸
27、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 内服和外用内服和外用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制法制法分类分类分类分类煎膏煎膏滋润补益,一般用于慢性虚弱行患者滋润补益,一般用于慢性虚弱行患者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制法制法特点特点作用与用途作用与用途软膏软膏外科疮殇疖肿、烧烫伤外科疮殇疖肿、烧烫伤 软膏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外涂后逐渐软化软膏具有一定
28、的粘稠性,外涂后逐渐软化或熔化,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或熔化,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半固体外用制剂。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制法制法特点特点用途用途硬膏硬膏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 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膏药,古称薄贴。它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膏药,古称薄贴。它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去渣,煎至滴水,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去渣,煎至滴水,入黄丹
29、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制法制法用法用法用途用途酒剂酒剂祛风通络、补益剂中使用外用酒剂祛风通络、补益剂中使用外用酒剂内服、外用内服、外用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助长药效,止痛消肿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助长药效,止痛消肿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制法制法分类与特点分类与特点用途用途茶剂茶剂治疗感冒、食积、腹泻;健身、减肥治疗感冒、食积、腹泻;健身、减肥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
30、成的方块状制剂制法制法用法用法用途用途冲剂冲剂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用时以开水冲服用时以开水冲服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制法制法用法用法用途用途片剂片剂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易于服用。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易于服用。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制法制法特点特点糖浆剂糖浆剂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 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
31、糖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浓糖水溶液溶解制成浓糖水溶液制法制法特点特点口服液口服液兼具汤剂、糖浆剂、注射剂的特点,具有兼具汤剂、糖浆剂、注射剂的特点,具有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优点等优点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服液体制剂制法制法特点特点中药的剂量中药的剂量重要性重要性确定剂量的依据确定剂量的依据药物的特性药物的特性:药材质量药材质量 ,药材质地药材质地 ,药物药物气味药物气味气味药物气味 ,药物毒性药物毒性,药物品种药物品种其他其他:季节、气候、自然环境季节、气候、自然环境病人病人:年龄年龄,性别性别,病情病情,病程病程,体质体质,病势病势应用应用:配伍配伍,剂型剂型第九章第九章 中药的用法中药的用法中药的应用方法,包括中药的煎中药的应用方法,包括中药的煎煮法,服用方法以及应用形式、煮法,服用方法以及应用形式、给药途径等给药途径等中药的煎煮方法中药的煎煮方法煎药用具煎药用具 煎药用水煎药用水 煎药水量煎药水量浸泡时间浸泡时间 煎煮火候煎煮火候 :先武后文先武后文煎药时间煎药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次数 特殊煎煮及入药方法特殊煎煮及入药方法服药方法服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