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31 页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课第一课检测试卷检测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60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说:“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 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 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 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 这种从社
2、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这段话 表述的核心内容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阶级是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C建立了国家就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D有了国家就有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深层原因 是() A极低的生产力水平 B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C封建土地所有制 D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3从世界范围来看,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的发展中出现了重大挫 折,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表明()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是必然的 B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可以改变的 C社
3、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D社会主义制度并不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 4“石斧凿洪荒,弓箭穿林莽”是对原始社会的经典描述。它形容的是() A.原始社会氏族组织的状况 B.阶级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C.原始社会生产力的状况 D.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 第 2 页 共 31 页 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 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从根本 上说这是因为() A.工人被雇佣的地位没有改变 B.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依然存在 D.工人阶级的生活待遇没有资
4、本家高 619 世纪,非洲的布须曼人围猎巨兽时,总是全体出动,男子当猎手,妇女、儿童、老人从旁 呐喊助威、围截。这说明() A.他们平均分配消费品 B.原始的畜牧业开始出现 C.生产资料归集体共同所有 D.他们在生产中是互助合作的 7原始社会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截至目前人类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始于距 今 8000 年前的人类原始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及打制 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由此可见() 原始人类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原始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原始社 会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在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还 很低 AB
5、CD 8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 19 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 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 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 A找到了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B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C看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D主张以革命的手段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9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工人一天工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而且养活了工人 B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公平交易,互相利用 C资本家与工人团结协作,共同生产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10历史上,
6、尽管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各自发展中出现了挫折,但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 第 3 页 共 31 页 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这表明() 资产阶级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AB CD 11在氏族制度下,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氏族成 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 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他同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这表明 () A氏族成员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B氏族内部形成分工协作、互助的关系 C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
7、关系都是平等的 D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12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至今还保存着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现存的 古代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共有 282 条,其中保护奴隶主私有财产的规定就占了 121 条。这一事实说明() A奴隶制国家的产生源于法律的出现 B奴隶制国家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C奴隶制国家的主要职能在于制定法律 D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13奴隶社会后期,封建制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并发展起来。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不甘心退出 历史舞台,利用手中掌握的政权,拼命地压制新兴地主阶级。要扫清封建制生产关系进一 步发展的障碍() A新兴地主阶级必须通过激烈的斗争,推翻
8、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 B奴隶阶级必须起来反抗,推翻奴隶制度 C必须进一步发展生产力 D必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1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 义。三大工人运动() 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 供了宝贵的材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为科学社会主 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B. 第 4 页 共 31 页 C.D. 15中国很早就政教分离了,人民只信仰公正的上天。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 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
9、始 于周代。宣传“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 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思想统治的表现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和基础 旨在通过传播封建道德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制度 ABCD 16著名作家萧伯纳有一次碰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这个资本家见萧伯纳很瘦,便取 笑说:“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则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知道 闹饥荒的原因。”萧伯纳的话形象地揭示了() 资本家都是被雇佣工人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养肥的 资本家手中的大量财富是通过残酷压迫工人实现的 处于资本家的剥削下的工人是没有人身自由可言的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 ABCD
1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2 分。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 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但“处处突破幻想的外壳而显落出来的天才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 想”,体现了不少“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空想社会主义者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 一切革命行动,始终幻想通过思想宣传、典型示范、社会劝导等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救世方 案。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局限于道德上的谴责,对社会主义的论证局限于价值上的判断。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 空想
11、社会主义。 18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 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 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第 5 页 共 31 页 材料二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佣耕作、以领取 雇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 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 兵部曲,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
12、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 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材料,说说奴隶和农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 年 3 月和 4 月,欧美疫情大暴发触发欧美经济大萧条。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曾多 次发生局部性经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 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习近平指出:“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 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
13、。”我们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深厚科学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注定了西方国 家会由于其内在的不可克服的这一矛盾而逐步走向衰落,而我们的制度由于符合人类历史 发展规律的要求将强大起来。 运用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 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因其思想的深邃 性、宣言式体裁和通俗特质得以广泛传播,是全球“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对国际共 产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
14、的成功实践。 材料二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当时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 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 第 6 页 共 31 页 财产,土地平均使用,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分配给劳动者。 (1)有人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成功实践。”请 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
15、符合题目要求。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材料反映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 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 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即国家,体现 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A 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阶级的内涵,B 不选。建 立国家的目的是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而不是建立了国家就缓和了社会的阶级 矛盾,同时,国家的建立也不一定使阶级矛盾缓和,C 不选。有了国家不一定就有了稳定 的社会秩序,D不选。 2C 【解析】: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
16、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因为地主占有绝大 部分土地,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所以当时社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现 象,C 正确。 3C 【解析】: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是不可改变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A、B 错误。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社会主 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同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C 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具 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D 错误。 第 7 页 共 31 页 4C 【解析】: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石斧、弓箭都是生产工具,反映的是 生产力水平。 5B 【解析】:生产资料私有制
17、是剥削存在的根源,所以改善工人待遇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受剥 削的地位,选 B 项。 6D 【解析】:材料表明,布须曼人围猎巨兽时,男女老幼都出动且各有分工,表明他们之间是相 互合作的劳动关系,D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没有体现平均分 配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A、C 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狩猎而非畜牧,B 项 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原始社会存在了二三百万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说法正确。生产 工具是生产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由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可以看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 平还很低,说法正确。材料未体现“原始人类定居的地方,大都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
18、, 不符合题意。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不是理想的社会,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D。 8B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 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 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A、C、D 说法错误,均排除。故本题选 B。 9D 【解析】:A 否认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符合客观事实,错误;资本家购买了工人的 劳动力,而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却能创造出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资本家与工人之间 不是公平交易,B 错误;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工人才是生产者,二者是剥削与被 剥削的关系,不是团结协作的关系,C 错误
19、; 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工人劳动中所创 造的一小部分价值,其余大部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就是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对工 人的剥削带有隐蔽性,D正确。 10C 【解析】:在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错误;“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 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不可调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正确;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 力,错误。 第 8 页 共 31 页 11C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共同讨论决定”“没有强制手段”“没有任何特权”等信息可以看出, 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C 正确。A、B、D 在材料
20、中均没有体现。 12B 【解析】: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故 A 项不选;汉谟拉比法典共有 282 条,其中保护奴隶主私有财产的规定就占了 121 条,这反映出奴隶制国家利用法律工具来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 项符合题意;奴隶制国家的主要职能是镇压奴隶的反抗,切实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而不是制定法律,故 C 项不选;D 项说法正确,但题干并没有具体体 现这一点,故不选。 13A 【解析】:此时封建制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并发展起来,排除 D;B、C 与材料的表述不符, 排除;要扫清封建制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新兴
21、地主阶级必须推翻奴隶主阶级的统 治,夺取政权。 14A 【解析】: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正确;三大工 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正确;三大工人运动不是对空想社会主 义思想的验证,排除;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排除。 15B 【解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宣 传“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思想统治的表现,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 治和封建剥削制度,符合题意。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榨取地 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排除。宣传“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的目
22、的是维护 封建统治,而不是为了通过传播封建道德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错误。故选 B。 16D 【解析】:萧伯纳的话形象地揭示了资本家手中的大量财富是通过残酷压迫工人实现的, 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是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符合题意。资本家都是被雇佣 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养肥的,错误。“没有人身自由可言”说法错误,工人是有人身自由 的,错误。故本题选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2 分。分。 第 9 页 共 31 页 17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 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体现
23、了不少“共产主义 思想的微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 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 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18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完全隶属于主人,如同一件工具,任由奴隶主转让、买卖。 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 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隶属于地主,不能被地主买卖。农民有 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
24、分归自己支配。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奴隶和农民的生活有哪些不同。根据材料一的表 述,结合所学知识,主要说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同一件工具,任由奴隶主转让、买卖。 奴隶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根据材料二的表述, 说明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不隶属于地主,不能被地主买卖。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 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即可。 19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 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 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
25、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 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生 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的手里,资本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 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本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学生可先回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 上的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的必然趋势,整合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
26、,形成答案要点。 20(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然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 理想目标,激励无产阶级领导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 着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引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成功实践。从根本 上决定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成功实践,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 第 10 页 共 31 页 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因此,题中的观点错误。 (2)劳动者共同占
27、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 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解析】:本题第(1)问,属于评析类主观题,需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知识,逐层展开。 共产党宣言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社会主义从一 国到多国的成功实践,可联系共产党宣言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资 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对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 用。其次,分析观点的不合理性。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引领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 成功实践,可联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决定
28、着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因此,观点错误。第(2)问,属 于简答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由“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一切土地都是全民的财 产”可概括为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可概括为消灭了人剥削 人的制度,劳动者互助合作。“按劳动定额和消费定额分配给劳动者”可概括为坚持按劳 分配。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第二二课课检测试卷检测试卷 满分:100 分 时间:60 分钟 第 11 页 共 31 页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美国某历史学
29、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开展国共合作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2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下列词语能够记录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特征 的是() “社会主义”“合作化” “公私合营”“过渡时期” “开国大典”“站起来” “一化三改”“共产国际” A B C D 3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
30、族人民,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 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民族 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指() A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 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这表现在()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 根本任务 肯定了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 明确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因素 AB CD 5董必武曾经是中国同盟会成员,他回忆说:“我们过去和
31、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 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此说法可以印证 的观点有() 第 12 页 共 31 页 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是出路孙中山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 夺取政权的道路 A.B. C.D. 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 来”的伟大飞跃?() 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A.
32、B. C. D. 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 的总路线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的含义是指() A实现私营企业的国有化 B实现农业的集体化 C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8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 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国营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占主导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个体农业经济难 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BCD 9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 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
33、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 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说明() 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了正确道路 A B C D 10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隔着一道“万里长城”。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 第 13 页 共 31 页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 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
34、即向社会主义转变。 这种观点() 否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 割裂了中国民主革命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 看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阶段有相同任务 认为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AB CD 11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 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实质上就是() A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群众的需要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D工业国同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35、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 误倾向,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 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 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A.B. C.D. 13过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下列关于过渡时期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渡时
36、期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过渡时期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第 14 页 共 31 页 C.过渡时期是指从反帝反封建向社会主义转变 D.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4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这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 过渡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关于其历史必然性,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 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国 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BCD 15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
37、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近代探索复兴之路,部分仁人志士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孙中 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BCD 16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 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这表明我国() 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 革命的任务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ABC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
38、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2 分。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 年 10 月 2 日,人民日报第 4 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的专栏文章指出:“经 历过无数次深重灾难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 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与殖民地 奴隶的代名词,而是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 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 回首峥嵘岁月,我们更加坚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不可阻挡,中国人民追 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前进步伐不可
39、阻挡。 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请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 观点。 第 15 页 共 31 页 18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到 1956 年底,国家提前完成了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标 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资产阶级处于消灭之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基本结束。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在实践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这是我国历史上最 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 义和影响的一件大事。 如何理
40、解“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其重大意义可以说它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一样,是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一件大事”?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 年 9 月 25 日,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公布。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 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 要求,又是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
41、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 材料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 制度。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 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 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 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2017 年 10 月 18 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 主义改造的关系。 第 16 页 共 31
42、页 (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和社会 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关知识分析其重大历史意义。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 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新生的政权而言,外国 媒体和外国人士中,既有友好的,又有敌对的。友好与敌对共同存在,这是正常的。英国 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和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都在这 几天的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相反,在友好国家及其媒 体中却是另一番景象。苏联首都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
43、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 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 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949 年 10 月 1 日 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共产党的大多数领
44、导人被蒋介石杀害毛泽东这时制定出 新的革命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并建立了第 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 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故选 C。 2A 第 17 页 共 31 页 【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 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 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 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合作化”“公私合营”“过渡时期”能够
45、记录社会主义 改造时期的特征,符合题意。“共产国际”不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特征,排除。 “开国大典”“站起来”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 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 现实道路,A 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 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B 正确。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46、,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 不符合题意。2020 年我国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排除 D。故本题选 B。 4A 【解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体现了从新 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5C 【解析】: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曙光和希望,但并不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排除;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国情和中国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是因为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排除。 6C 【解析
47、】:中华民族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土地 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排除。 7D 【解析】:“一化三改”中的“一化”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 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题 意。 8A 【解析】:是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具体要求,不符合题意;正确且符合题 意。 第 18 页 共 31 页 9C 【解析】: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不选。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体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
48、才能 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不选。 10A 【解析】: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反对 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和建立工农民主专政;无产阶级避免用“过分激烈的行动”吓跑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主义转变。这种观点否定了无产阶 级的历史地位和革命作用,割裂了中国民主革命两个阶段的内在联系,符合题意。中 国民主革命两个阶段的任务并不相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要 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推翻封建地主和官僚资本的
49、统治,走上民主发展的道路。社会主 义革命要求消灭资产阶级,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都是不能实 现的,说法错误。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民主革命后应有一个长久的停顿,反对立即向社会 主义转变”,并没有认为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说法错误。 11A 【解析】: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实质上就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 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A 正确。经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 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说法错误。无论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还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 化不能满足
50、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实质上都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D 说法错误。 12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不相同,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 主义革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错误。 13D 【解析】:过渡时期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选 D 项。 14C 【解析】: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这是新民主主义向社 第 19 页 共 31 页 会主义过渡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国家积累了利用、 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