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5106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重要政治历史概念,重要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发展的阶段特征、特点及其影响。一、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奴隶社会)1、开始:夏朝建立(公元前2070年)夏商周三代,历经形成、发展、完善的变化过程。2、总特征:3、内容1)王位世袭制含义: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家天下”。本质:是以最高

2、统治者王为核心和维护王、诸侯统治的王权专制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2)(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内容:A、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一定的土地和人民。B、诸侯义务:服从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纳贡述职。C、诸侯权利:在自己的封疆内,拥有封地的经营使用权,可以对卿大夫再实行分封。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特点:a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层层分封属下,构成森严的等级秩序。b邦国有同姓、异姓之分。c周王与封国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

3、一起。作用: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a、拱卫王室;b、传播文化,开发边远地区;c、巩固和扩大周的统治范围;d、加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 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3)宗法制含义: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制度。目的: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最大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紧密结合。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4、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制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指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2)产生原因:经济上:封建的经济基础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自

5、然经济的分散性,要求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证生产的发展。(根本)政治上: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大有效的政权制度维护统治。思想上:法家的集权理论是产生的思想基础。地理环境角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属于辽阔领域精耕细作型经济区域。(3)基础和矛盾两大基础:经济基础: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论基础:韩非子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两大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4)发展历程:a萌芽战国时期: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b b创立创立秦朝: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6、颁秦律、焚书坑儒等。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 c巩固巩固西汉: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外朝制度加强皇权。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并使之成为统一思想的工具。d d完善完善隋唐: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调整和健全府兵制。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

7、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将选官用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e e加强加强北宋: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地方官,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f f新发展新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还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和宣慰司(管辖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对巩固和发

8、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g g强化(或顶峰)强化(或顶峰)明清: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中央官员的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地方官职变化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西周分封制(2)秦汉至宋郡县、州县制(3)元以后省府县制。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共同点: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为主,从秦朝统一全国起,以郡县制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但与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区别在于:中央与地方的制约关系及地方权力的大小。(理解)在分封制下

9、,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虽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时,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而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1)从地方官员产生的方式和选官的依据上看,分封制下诸侯国的国君按血缘的亲疏分封世袭;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由朝廷依据才能任命,有一定的任期,与血缘无关。(2)从地方官员拥有的权力看,分封制下诸侯国国君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军权、财权和人事权;郡县制下郡守、县令只有行政管理权,军权、

10、财权、人事权都直属中央。(3)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管理,地方高度自治,与中央联系不是很密切;郡县制下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中央与地方联系紧密。(4)从对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作用来看,两种制度都曾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统一,但从长远来看,分封制在制度设计上具有致命的缺陷,不可能长久地保持国家统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古代的选官制度古代的选官制度1、选官制演变的四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隋唐创立、完善宋代发展明清进入困境)2、发展演变:(1)世官制先秦(贵族世袭)(2)察举制汉朝:形成:形成:西汉时建立和发展,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

11、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称乡举里选。后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逐渐由官僚家族所支配。特点:特点:是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影响:影响:察举制拓宽了选官渠道,注意德才兼备,不拘一格,使西汉武帝时人才济济;这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门第声望逐渐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导致官僚集团的形成。(3)九品中正制魏晋:形成:形成:曹魏时曹丕建立,将人才划分九个等级,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考评,授予相应的官职的一种制度。起初,是对汉代选官传统的延续,也是对曹操用人政策的继承。但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

12、物,九品的划分,已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特点:特点:是一种家世、才能并重的选官制度。影响:影响: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为世家豪门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上的保证,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4)科举制隋唐至1905年形成和演变:形成和演变: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改革;明清堕落(实行八股取士),晚晴(19051905年)废止。年)废止。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唐太宗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取士人数,还首创武举和殿试。明朝:从

13、四书、五经中命题,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须用八股格式,即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后因国内革命形势的剧变,1905年清政府被迫废除了科举制。特点:特点: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评价:评价:积极意义:积极意义: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

14、础。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消极影响:消极影响: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朝代朝代(中央)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加强君主专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秦秦汉汉唐唐宋宋元元明明清清演变依据演变依据(三公)外朝、中朝(三公)外朝、中朝郡国并行郡国并行“推恩令推恩令”瓦解王国瓦解王国中书门下、分割相权中书门下、分割相权 收节度使政、财、兵权回

15、中央收节度使政、财、兵权回中央中书省、中书省、宣政院宣政院行省制行省制、宣慰司、宣慰司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郡县制清初三大机构清初三大机构雍正设军机处雍正设军机处废行省设三司废行省设三司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废宰相,权分六部、设内阁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地方行政机构从郡县制到行省制,不断完善发展不断完善发展思想专制不断加强思想专制不断加强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5)演变趋势: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特别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断改

16、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6 6)特点:)特点:皇权至上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皇帝独尊 帝位终身帝位终身 皇位世袭皇位世袭 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断加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下级官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决策于在;下级官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决策于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君主。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对中央和君主绝对服从依赖。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对中央和君主绝对服从依赖。宣扬宣扬“君权神授君权神授”;文化专制;文化专制(7)理解:中国为农业大国,地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农业经济的分散性决定)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晚期消极、反动作用为主: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