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6567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23.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义务教育教科书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数学 三年级三年级 上册上册教材介绍教材介绍123单元序号单元序号单元名称单元名称在实验版的位置在实验版的位置1时、分、秒原三上第五单元2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原二下第七单元3测量原三上第一单元4万以内的加减法(二)原三上第二单元5倍的认识原二上和二下6多位数乘一位数原三上第六单元数字编码原五上第七单元7长方形和正方形原三上第三单元8分数的初步认识原三上第七单元9数学广角集合原三下第九单元10总复习单元内容安排单元内容安排4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增加二下内容)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

2、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 义解决问题。(原二年级上下册)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 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 方形的周长。5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 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 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7初步

3、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 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原三年级下册)6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7秒秒分分时时原实验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原实验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9册数册数单元单元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年级上册一年级

4、上册认识钟表认识钟表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认会认 读读 写整时写整时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认识时间认识几时几分认识几时几分,1,1时分时分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上册时时 分分 秒秒认识时间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秒”,1”,1分分=60=60秒秒,体验时间的长短体验时间的长短,有关时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间的简单计算三年级下册三年级下册年年 月月 日日认识年认识年 月月 日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解2424时记时法时记时法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1 1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秒秒”的认识。的认识。2 2对于一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对于一

5、段时间的感受和体验。3 3简单的时间计算:简单的时间计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及计算经过时间。10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时、分、秒时、分、秒认识时间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秒”,及分与秒的关系。及分与秒的关系。体验时间的长短体验时间的长短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例例1 1例例2 2主题图主题图11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1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 1分分=60=60秒;秒;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和工具对时间进行度量。2.2.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6、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结合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会用一定的方法估计时间。3 3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时刻与与经过时经过时 间间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区别与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4培养估计意识,培养估计意识,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12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标准(标准(20112011年版)中年版)中强调: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

7、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流等数学活动。”估计能力估计能力13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1.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时间 概念的理解。概念的理解。2.2.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设计丰富的、形式多样的活动,逐步培 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学生的时间观念。3.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基本思路的 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展示和模型思想的建立。14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 主题图

8、主题图15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秒秒”认识秒针认识秒针钟面上刻度的含义钟面上刻度的含义分和秒的关系分和秒的关系计量秒的工具计量秒的工具体验体验1 1秒的长短秒的长短16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仅限于在仅限于在相邻两级相邻两级之间的由之间的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且能够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且能够用加法解决的问题。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明确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明确1 1时时是是6060分,求分,求2 2时是多少分,就要把时是多少分,就要把2 2个个6060加起来。加起来。17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

9、:时、分、秒 体验体验1515秒的时间究竟有多长,秒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渗透估计的方法。渗透估计的方法。(可自由活动可自由活动)借助标准计时工具借助标准计时工具钟表,钟表,让学生跟秒针的节奏计数,让学生跟秒针的节奏计数,体会体会1 1分的标准时间有多长分的标准时间有多长。借助学生熟悉的活动,将借助学生熟悉的活动,将1 1分分的时间具体化。的时间具体化。加强对时间长短的体验加强对时间长短的体验18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计算经过时间计算经过时间 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多种解题策略多种解题策略 要使学生分清要使学生分清时刻时刻与与时间段时间段 可

10、借助钟面或时间轴可借助钟面或时间轴直观地表示直观地表示19知道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解答正确吗?阅读与理解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回顾与反思问题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分析法分析法需要利用哪些信息?需要利用哪些信息?20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练习一练习一第第1 1、3 3、5 5题题加深对时间的感受加深对时间的感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先估计,再实践操作中体验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在先估计,再实践操作中体验从猜测到验证的过程。第第6 6、7 7题题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形成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在

11、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形成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21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练习一练习一第第1010题题:明确:明确跑得越快用时越少跑得越快用时越少。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比较、推理、判断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比较、推理、判断.第第1111题题:四问:四问“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你能发现上课时间的规律吗?请你填出第四工课的上课时间。请你填出第四工课的上课时间。”建议建议:可布置:可布置“制作周末时间表制作周末时间表”的活动作业。的活动作业。22第一单元:时、分、秒第一单元:时、分、秒1.1.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切实开展体验活 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动,培养学生的

12、时间观念。2.2.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难点。3.3.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挖掘和拓展教 材资源。材资源。4.4.了解一、二年级教材,知道学生对时了解一、二年级教材,知道学生对时 间的认识掌握到哪种程度。间的认识掌握到哪种程度。23原实验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原实验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4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和在100100以内以内);2 2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3、;3.3.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估算解决问题。25册次册次口算口算笔算笔算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2020以内加、减法以内加、减法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数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整面、整千数加、减法整面、整千数加、减法例例 题题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例例1两位数加两位数(口两位数加两位数(口 算)算)例例2两位数减两位数(口两位数减两位数(口 算)算)例例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例例4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估算解决问题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

14、法和减法(一)26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 应用合适的方法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 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性。27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2

15、.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3.3.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方法。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突出估算方法。28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主题图主题图信息量虽多但不杂乱,信息量虽多但不杂乱,例题中的问题也较简单,例题中的问题也较简单,学完例题后再提出其他问题。学完例题后再提出其他问题。29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例1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进位加(不进位加、进位加)体现算法多样化体现算法多样化(处理好(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算

16、法多样化和和算法算法优化优化的关系。)的关系。)思路图思路图30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例2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退位减)不退位减、退位减)体现算法多样化体现算法多样化。使用思路图。使用思路图。放手让学生探索放手让学生探索。不要强求速度,让学生不要强求速度,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步骤说一说口算的步骤。可适当渗透合理安排出可适当渗透合理安排出行计划,节省支出。行计划,节省支出。3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第7 7题:题:明确明确“领先领先”一词的含义一词的含义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

17、分析问题,捕捉数学信捕捉数学信息的能力息的能力32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例3 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几百几十(进位加进位加和和退位减退位减)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 小精灵提示小精灵提示笔算应注意的笔算应注意的问题问题 点拨:能不能点拨:能不能转化转化成以前成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答?学过的方法来解答?33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例例4 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未学精确计算未学精确计算 往小估的策略往小估的策略,调整估调整估算方法算方法 反思:合理性及估算的反思:合理性及估算的优势优势34第二单

18、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五题:第五题:两小题估的单位不同两小题估的单位不同可适当渗透可适当渗透“四舍五入四舍五入”的思想的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求近似数打下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求近似数打下基础35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可以可以直接估直接估的,不用考虑具体情境,的,不用考虑具体情境,如第如第7 7题、第题、第1111题、第题、第1313题。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的,如如P15P15最下边的一个问题、第最下边的一个问题、第8 8题。题。36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

19、法和减法(一)与原实验版教材第二单元练习六的第与原实验版教材第二单元练习六的第6 6题思路相同,题思路相同,两个地方和学校的位置有哪几种情况:两个地方和学校的位置有哪几种情况:在学校的两侧,在学校的同一侧。在学校的两侧,在学校的同一侧。建议画图建议画图37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1.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2.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3.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38量量测测原实验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原实验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9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20、1 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 2质量单位:吨质量单位:吨3.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 40长度单位:米、厘米长度单位:米、厘米 质量单位:克、质量单位:克、千克千克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认识毫米,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认识毫米,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认识分米,分米与认识分米,分米与 米和厘米的关系米和厘米的关系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例例1 1例例2 2例例3 3认识千米,千米和米的关系认识千米,千米和米的关系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估计长度,培养长度观念估计长度,培养长度观念例例4 4例例5 5例例6 6认

21、识质量单位吨,吨和千克的关系认识质量单位吨,吨和千克的关系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列表法解决问题列表法解决问题例例7 7例例8 8例例9 9毫米、毫米、分米的分米的认识认识千米的千米的认识认识吨的认吨的认识识测测量量41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1 1结合生活实际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建立1 1毫米、毫米、1 1分米的长度观念,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

22、克之间的关系。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42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2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 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合适的单位及工具(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进行测量。4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 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 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3第三单

23、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1.1.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关注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体现 知识的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过程。2.2.加强加强操作和体验操作和体验,感悟新知。,感悟新知。3.3.注重培养学生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能力。4.4.介绍介绍新的新的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方法和策略,培养,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4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例例1 1:毫米的认识:毫米的认识 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明确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毫米产生的意义,初步体会毫米是初步体会毫米是更小的长更小的长度单位度单位。给出表示毫米的符号给出

24、表示毫米的符号“mm”“mm”。45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通过手势和实物,帮助通过手势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学生建立1 1毫米的长度毫米的长度观念观念(看一看看一看,捏一捏捏一捏)体会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体会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46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长度单位“分米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建立建立1 1分米的长度观念(手势)分米的长度观念(手势)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47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限于限于单名数单名数,在在相相邻两级邻两级之间之间的换算的换算

25、思考方法思考方法 体会十进关系体会十进关系48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介绍长度单位介绍长度单位“千米千米”“km”“km”说明说明1 1千米有多长千米有多长 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体验进一步体验1 1千米的长度,掌千米的长度,掌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握估计的标准和方法。49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通过通过“想想”引导学生运用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注重交流和概括换算方法。注重交流和概括换算方法。50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新增加的内容。新增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提高学生的估测估测能力,培

26、能力,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化,在处理练习题时要根,在处理练习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法估测估测。(做一做,练习的(做一做,练习的6 6、7 7题)题)51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质量单位质量单位“吨吨”“t”“t”吨和千克之间关系吨和千克之间关系丰富感性的认识丰富感性的认识P32P32做一做第做一做第2 2题题,计算有一定难度计算有一定难度52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推理关系进行推理 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锻炼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做一做:巩固换算

27、方法做一做:巩固换算方法 加深对加深对“吨吨”的感性认识的感性认识53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 用用列表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 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 为学生自主探索留出空间为学生自主探索留出空间 做一做做一做可以用列表法可以用列表法 面值是面值是2 2元的人民币已不再流通元的人民币已不再流通54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1 1)如果每条船都坐)如果每条船都坐满满 ,有多种方案,可,有多种方案,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以用列表的方法解决。(2 2)哪个租船方案最省)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可以在第一题列表钱?可以在第一题列表的后边再加一列,算出的后边再

28、加一列,算出每种方案用的钱。每种方案用的钱。55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明确明确“限重限重1 1吨吨”的含义。的含义。可精确计算,也可以估算。可精确计算,也可以估算。在解决完在解决完“哪几个可以一起过桥?哪几个可以一起过桥?”的问题后,可以追问的问题后,可以追问“最多可以同最多可以同时过几只动物?是哪几只?时过几只动物?是哪几只?”56第三单元:测量第三单元:测量1.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2.2.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注重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确保各项活动 的有效开展。的有效开展。3.3.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意识重视学生估测方法的掌握,培养估测

29、意识 和能力。和能力。4.4.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注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基 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的数学思想方法。5 5.可先将等六单元提前学习完再学可先将等六单元提前学习完再学此单元。此单元。57原实验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原实验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8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2.加减法的验算加减法的验算3.3.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59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加法法例例1三位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加三位数(不进位)例例2三位数加三

30、位数(十位向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十位向百位进)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三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千千位进)位进)总结计算法则总结计算法则例例3三位数加三位数(两次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两次连续进位)加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2.减减法法例例1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例例2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总结计算法则总结计算法则例例3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三位数减三位数(被减数中间有0,连续退位减),连续退位减)减法验算减法验算例例4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60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1.使学生能使学生能正确

31、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2.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查和验算的习惯。3.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4.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6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1.结合解决实际问

32、题教学计算,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使学生 体会计算的作用。体会计算的作用。2.2.加强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加强对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3.3.将将“验算验算”分散编排。分散编排。4.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 的策略。的策略。62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提供信息提供信息(与实验版相比信(与实验版相比信息发生了一些改变)息发生了一些改变)拓宽知识面拓宽知识面(可适当进行保护(可适当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动物的教育。)6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新增加的例

33、题新增加的例题 明确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的写法 从哪一位加起?从哪一位加起?64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新增加的例题新增加的例题 一式: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位一式: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位 二式: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位二式: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位自主探索自主探索65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小组讨论,总结加法计算法则算法则 注意与两位数计算对比注意与两位数计算对比66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 验算验算方法方法 验算的习惯验算的习惯 三次连续进位加

34、迁移类推三次连续进位加迁移类推(做一做的第(做一做的第3 3式:式:746+268746+268)67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1 1:两位数进位加法:两位数进位加法 得数是三位数得数是三位数 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例例2 2: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68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1 1:三位数不进位加:三位数不进位加例例2 2:三位数进位加:三位数进位加例例3 3: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验算验算69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八练习八第

35、3题连线题可以精确计算也可以估算70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练习八练习八第9题可以给每段路标上序号。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不走重复的路段就会近?7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1 1、不退位、不退位 新增加的例题新增加的例题 明确竖式的写法、明确竖式的写法、计算顺序计算顺序72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2 2、退位减、退位减 新增加的例题新增加的例题 自主探索自主探索73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36、,总结减法计算法则小组讨论,总结减法计算法则 注意与两位数计算对比注意与两位数计算对比 体会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数学方法的抽象性和概括性。74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3 3:连续退位减:连续退位减 (中间有(中间有0 0)独立解决独立解决 借助计数器讲解借助计数器讲解 分散难点分散难点 验算方法验算方法 注意注意“计划计划”一词一词75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1 1: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例例2 2:中间有:中间有0 0的退位减法的退位减法例例3 3:中间和末尾都有:中间和

37、末尾都有0 0的的 退位减法退位减法76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1 1:不退位减法:不退位减法例例2 2:连续退位减法:连续退位减法例例3 3:中间有:中间有0 0的退位减法的退位减法77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在学习完加、减法后在学习完加、减法后课时讲授课时讲授验算的方法验算的方法78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减法都是在教学例加、减法都是在教学例3 3时,时,直接渗透直接渗透验算验算方法的教学。方法的教学。79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

38、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例例4 4: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估算与精算的适用情境估算与精算的适用情境(注意小精灵的提示)(注意小精灵的提示)根据需要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需要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两个小朋友的对话)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本页最后一句话提出了要求)(本页最后一句话提出了要求)80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估算练习的处理估算练习的处理P46的12题、14,P49的6题(1)都可以用估算,且都要把数估大P46的13题,P47的3题(2)(3)也可以用估算。81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39、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P45P45的第的第8 8题:题:选择合适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计算。P49P49的第的第6 6题:(题:(2 2)选中你要买的选中你要买的商品,算一算要商品,算一算要付多少钱。付多少钱。P49P49的第的第7 7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题: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选择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方法方法解决它。解决它。82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1.关注关注前后知识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的联系,让学生在迁移类推 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中自己探索完成计算任务。2.2.重视错题重视错题,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40、3.3.注意培养注意培养验算验算的习惯。的习惯。4.4.注重注重算理算理,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对计算速度不作过高要求。5 5.加强加强估算估算意识的渗透。意识的渗透。83原实验版二年级上册、下册原实验版二年级上册、下册84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倍倍的的认认识识建立倍的概念建立倍的概念例例1 1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例例2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数的几倍例例3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多少85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1.在在操作活动操作活动中中,获得获得“倍倍”概念的概念的直观体直观体验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结合具体情境理解

41、“几倍几倍”与与“几个几几个几”的联系的联系,建议倍的概念。建议倍的概念。2.2.能解决能解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实际问题,在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几何直观培养几何直观,渗透模型思想渗透模型思想。3.3.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法的联系。受数学与实际生法的联系。86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多次感知建立“倍倍”的概念。的概念。2.2.注重

42、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注重方法指导,通过解决问题建构数学 模型。模型。3.3.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注重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数学。87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突出两个量的比较突出两个量的比较 引出引出“一个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的含义 由旧知由旧知“几个几几个几”转化转化为新知识为新知识“倍倍”的含义的含义 主题图主题图88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第一题第一题判断倍数关系判断倍数关系 第二题第二题加深对倍数含义的理解加深对倍数含义的理解89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43、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 画图策略(实物图)画图策略(实物图)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指导画图的方法指导画图的方法90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画图策略画图策略(线段图)(线段图)检验方法检验方法 建立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91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第一题第一题不同的排列形式不同的排列形式渗透比例思想渗透比例思想9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练习十一的开放题目练习十一的开放题目 鼓励学生从比较倍数关鼓励学生从比较倍数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系的角度提出问题 结果可能是不能整除,结果可能是不能整除,有余数的;也可能比有余数的;也可能比1 1小小 明确标准量和比较量明确标准量和比较量93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两个问题很相似,要细心读题后区分。两个问题很相似,要细心读题后区分。每个问题要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每个问题要想清楚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先求什么。先求什么。9495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渗透渗透等比变化等比变化的思想的思想.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1.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重视意义理解,多角度、循序渐进建立倍的概念。立倍的概念。2.2.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重视多元表征及其之间的转化,建立倍的模型。倍的模型。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三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1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