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短诗五首1 1课时课时月月夜夜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沈沈尹尹默默新课导入新课导入 19181918年元月,新诗首次出现,发表于年元月,新诗首次出现,发表于新青新青年年上,共有九首。沈尹默是新诗运动的前驱者,上,共有九首。沈尹默是新诗运动的前驱者,他发表的这首他发表的这首月夜月夜便是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便是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诗作。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诗作。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正地显示出现代性。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
2、?之高,它到底具有怎么样的魅力呢?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诗人、书法家。主要作品主要作品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沈沈尹尹默默书书法法欣欣赏赏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背景链接背景链接 2020世纪初期世纪初期,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化最迸发的时代。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新”首先在于其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
3、科学科学”与与“民主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我”(指独立存(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我”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才大量出现,例如这首月月夜夜。因此。因此月夜月夜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概念概念: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新诗
4、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又称为白话诗、自由诗、现代诗。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散文诗。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散文诗。形式形式:文体知识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新诗特点新诗特点1.1.形式比较自由,可分行排列,没有格律限制形式比较自由,可分行排列,没有格律限制;2.2.强调意象的使用,重视技巧的表现强调意象的使用,重视技巧的表现;3 3.不强调押韵,只注重口语、音韵的自然不强调押韵,只注重口语、音韵的自然;4.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
5、情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月夜月夜霜风呼呼的吹着,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却没有靠着。既既指凛冽的寒指凛冽的寒风又指严明的风又指严明的风纪风纪,在在诗中指刺骨寒风。诗中指刺骨寒风。既描绘出霜风寒既描绘出霜风寒月的情境,又增添了月的情境,又增添了诗歌的意蕴。诗歌的意蕴。反衬了反衬了“我我”的渺小。的渺小。霜风霜风叠词叠词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请用你自己的
6、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里,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霜风寒月的冬夜里,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的“我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l 如何理解这一句所体现的精神?如何理解这一句所体现的精神?这正显示出这正显示出“五四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时期一代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没有靠着没有靠着”强调在严寒下不妥协
7、,在孤独中不强调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的退缩的“我我”独立站着的状态;独立站着的状态;体会主旨体会主旨 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即五四前后的一代即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新课导入新课导入萧萧红红墓墓畔畔口口占占戴望舒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现代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主要作品 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背景链接背景链接【萧红】【萧红】(19
8、11191119421942),原名张),原名张迺迺(nini)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现代女性作家。1932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1935年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有呼兰河传。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背景链接背景链接萧红在1942年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浅水湾,年仅31岁。诗人戴望舒在1938年去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他因宣传抗日而被捕入狱,并受伤致病。1944年作者虽已获释出狱,但祖国山河破碎依旧,作者心情仍然是十分沉
9、重的。作者前往浅水湾探访萧红的墓地,这首诗是作者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萧红墓畔口占萧红墓畔口占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整体感知整体感知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寂寞寂寞”既是诗人的既是诗人的实际感受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基调。时间之长时间之长路途之远路途之远 这是写实,更隐
10、指诗人与已故者友谊这是写实,更隐指诗人与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祭奠的诚挚。的深厚和祭奠的诚挚。为什么不说为什么不说“墓畔墓畔”?蕴藏着诗人痛惜友人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蕴藏着诗人痛惜友人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的复杂感情。过是暂时安睡的复杂感情。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1.暗含暗含“萧红萧红”之名;之名;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红山茶,l“红山茶红山茶”有什么寓意?有什么寓意?2.茶花历来被赋予高洁、清纯、朴素、秀逸等内茶花历来被赋予高洁、清纯、朴素、秀逸等内 涵,涵,“红山茶红山茶”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赞美和欣赏;表达了
11、诗人对逝者的赞美和欣赏;3.红色的山茶,隐喻和赞扬逝者生命之灿烂红色的山茶,隐喻和赞扬逝者生命之灿烂;4.4.红山茶映照了悼者心情的庄严和沉重。红山茶映照了悼者心情的庄严和沉重。暗含暗含表达了表达了隐喻和赞扬隐喻和赞扬映照了映照了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我等待着我等待着,长夜漫漫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隐喻隐喻l 诗中写诗中写“我等待着我等待着”,“我我”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等待的究竟是什么?等待的是等待的是革命的曙革命的曙光涌现,光涌现,民族解放民族解放斗争取得斗争取得胜利。胜利。写写“等待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
12、中被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摧残、窒息的。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我等待着我等待着,长夜漫漫长夜漫漫,你你却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卧听着海涛闲话。通过祭奠友人,表明生者在受着煎熬,在焦急等待,通过祭奠友人,表明生者在受着煎熬,在焦急等待,而生者心中的死了的人却是悠闲自在。而生者心中的死了的人却是悠闲自在。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人天永隔,逝者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世事的安详与达观。伤伤 悼悼惋惋 惜惜羡羡 慕慕诗歌总结诗歌总结 诗人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历和感想,表达了对通过描述自己去拜谒萧红墓的经历和感想,表达了对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思念与缅怀
13、,对生好友盛年而逝的惋惜和悲痛,对亡友真挚的思念与缅怀,对生命之旅深沉的感慨与反思。命之旅深沉的感慨与反思。总结总结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断断 章章卞之琳卞之琳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翻译家。主要作品主要作品 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经历,合集汉园集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背景链接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本诗选自鱼目集鱼目集(浙江文艺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1997年版)。年版)。创作于创作于19351935年年1010月。据作者说,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月。据作者说,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
14、,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标题由此而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断章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明月装饰饰了你的窗子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51935年年1010月月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这首诗虽然只有三十几个字这首诗虽然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请你找出来。八 个 意 象八 个 意 象“站在桥上的你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桥”“楼楼”“明月明
15、月”“窗子窗子”“别人别人”“梦梦”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诗歌的八个意象是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丽而形象的画面。l 这四个画面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个画面之间有什么联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画面一画面一画面二画面二 两个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地点,却因两个表面看起来互不相关的地点,却因“看风看风景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画面三画面三画面四画面四 “
16、窗子窗子”和和“梦梦”本是互不相关,却在本是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课堂课堂总结总结断章一诗有什么样的哲学深思?断章一诗有什么样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课堂课堂总结总结总结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这首诗描绘了“看看”与与“被看被看”、“装饰装饰”与与“被装饰被装饰”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主客体相对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主客体相对关系的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关系的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存,相互作用。总
17、结总结新课导入新课导入风风雨雨吟吟芦芦 荻荻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现代诗人。主要作品主要作品 诗集桑野驰驱集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背景链接背景链接 1941 1941年年12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我中华大地,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我中华大地,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诗人芦荻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诗人芦荻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雨,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心中积聚着的愤怒的力量,他也因雨,也感受到了全国人
18、民心中积聚着的愤怒的力量,他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忧怀”,写下了,写下了风雨吟风雨吟这首诗。这首诗。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风雨吟风雨吟风从大地卷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雨从大地奔来。郊原如海,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房舍如舟。我有年轻舵手的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在大地风雨的海上。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风之大,呼啸奔腾、摧枯拉朽。风之大,呼啸奔腾、摧枯拉朽。雨之迅猛,滂沱而下,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雨之迅猛,滂沱而下,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暴风骤雨暴风骤雨席卷大地席卷大地风从大地卷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雨从大地奔来。描绘出了狂风席卷一切描绘出
19、了狂风席卷一切、暴雨铺天盖地的动态、暴雨铺天盖地的动态画面,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画面,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郊原如海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房舍如舟。雨中大地雨中大地景象景象比喻比喻 不仅写出了茫茫大地中不仅写出了茫茫大地中“房舍房舍”的渺小,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l 将风雨中的茫茫将风雨中的茫茫“郊原郊原”比作比作 ;起伏动荡的大海起伏动荡的大海l 将将“房舍房舍”比作比作 。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大海上漂浮的一叶孤舟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诗中的诗中的“风雨风雨”有哪些含义?有哪些含
20、义?u 不仅是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指自然界中的风雨;u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中国社会社会局势局势动荡不安,动荡不安,“风风雨雨”更深层次的更深层次的涵义涵义是指是指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u 对于对于“我我”这样一个这样一个“年轻年轻”且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且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经验的“舵手舵手”来说,来说,也象征着也象征着“人生人生”的的坎坷与磨难坎坷与磨难;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年轻舵手的心”?“我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经验和阅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经验和阅历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
21、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历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对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感到忧虑的同时也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激发了了“我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使命感。诗歌总结诗歌总结总结总结 诗人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在颇有象征意味的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在颇有象征意味的“风雨风雨”中,中,表现一个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志青年,面对风表现一个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志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中国社会前雨如晦的中国
22、局势的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途、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新课导入新课导入统统一一聂聂鲁鲁达达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聂鲁达(19041973),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登上智利诗坛。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主要作品 诗集黄昏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背景链接背景链接 本诗选自本诗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聂鲁达抒情诗选(湖南文艺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社19921992年版)。陈实译。本诗写于年版)。陈实译。本诗写于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后年代后期,是聂鲁达晚年的作品,原收录在诗集期,是
23、聂鲁达晚年的作品,原收录在诗集世界末世界末日日中。当时,诗人已认识到原子能时代的危险,中。当时,诗人已认识到原子能时代的危险,该诗集的主题均为该诗集的主题均为“启示启示”。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统一统一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繁多是个谎言。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整片大地是一朵花。整体感知整体感知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所有的树与一棵树 作者是如何表现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统一”这个思想的?这个思想的?“多多”和和“一一”
24、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用用“是是”将其等同起来,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如何理解如何理解“繁多是个谎言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有是生命的传递。而果实的本质有是生命的传递。因此繁多只是一个空洞的数量,究其本质,都是同一事物。因此繁多只是一个空洞的数量,究其本质,都是同一事物。诗歌总结诗歌总结总结总结总总 结结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总结总结总总 结结1.背诵并默写五首短诗。2.品味诗歌语言特色,进行仿写。3.课后阅读作者其他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