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医务人员的标准预防主讲人:袁爱民北京市肛肠医院专家简介专家简介 袁爱民,北京市肛肠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先后在急诊科、肛肠外科工作,熟练掌握急诊科、内科常见病、肛肠外科疾病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医院感染防控及传染病管理工作,参与西城区可持续发展科研课题研究,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护理、感控工作经验。摘要摘要 摘要: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直接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往往更重视的是患者的安全,标准预防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策略,增加医护人员对标准防护的认识,主动落实各种防护措施,能更好的防止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的发生。010203目目录录04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发展医护人员
2、标准预防的发展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的定义标准预防的原则标准预防的原则标准预防的内容标准预防的内容一、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发展一、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先提出“普遍预防”的概念,在医护人员中推广,在实践中逐渐增加内容并标准化,形成“标准预防”操作方案,于1996年起在全美统一实施。一、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发展一、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发展 标准预防我国于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2003年我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护人员首先受到了冲击,把院内感染放在了一个重要地位,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性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一、医护人员
3、标准预防的发展一、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发展 我国原卫生部颁布,于2009年12月开始实施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志着“标准预防”在我国上升为严肃的法规问题。二、标准预防的定义二、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是指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等。二、标准预防的定义二、标准预防的定义 标准预防综合了“普遍预防”和“体内物质隔离法”的优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标准预防是指:认为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破损的皮肤黏膜均具有传染性,均需要
4、隔离,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限制医护人员直接接触上述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必须接触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三、标准预防的原则三、标准预防的原则 双向防护:防止患者将疾病传播给医护人员。防止医护人员将疾病传播给患者三、标准预防的原则三、标准预防的原则 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操作结束后,要立即清洁污染的环境。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种类的不同,结合具体环境,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分为: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
5、防的防护分级 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 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认真执行手卫生。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应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粘膜的保护。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接触从患者身上采
6、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等。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
7、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四、标准预防的防护分级 三级防护需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1、做好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完善手卫生设施,做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检测等。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把握好五个重要的洗手时刻:直接接触患者之前、进行无菌操作之前、接触血液或体液之后、直接接触
8、患者之后、接触患者接触过的环境之后。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接触患者及物品后,要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剂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部分致病菌。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2、正确使用手套: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合格的手套。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注意事项: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
9、手套;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照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3、正确使用口罩:口罩分类:口罩分为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纱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口罩的选择:一般诊疗活动,可佩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时、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口罩的使用方法: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
10、,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密合性检查: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注意事项: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口罩潮湿后,受
11、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医用防护口罩持续使用一般不超过6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进行更换;将用过的口罩放入医疗废物桶内。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4、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可以减少患者的体液、分泌物、渗出物等液体性质的物品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内。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应用指征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注意事项 佩
12、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遇有流行性传染病病人时要遵循感染控制指南。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5、防护服的使用 应用指征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注意事项 接触多个已经确诊的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接触不同疑似患者时,要及时更换防护服。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6、可重复使用设备的使用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
13、一患者时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不与黏膜接触或与完整皮肤接触的器材,属于低度危险性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应保持清洁或进行消毒。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需使用的利器,需要做好医务人员防护,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意识及防护知识,医务人员要了解正确处理锐器的重要性,改变医护人员不良的操作习惯和行为。一次性使用过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利器盒内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分析锐器伤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7、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的管理 地面及物体表面、环境
14、、衣物、物体表面,包括床单位、桌、椅、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定期消毒。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有明显污染或疑似污染时,需先清洁表面后,再遵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消毒。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8、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医疗废弃物分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及药物性废物五类,应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用专用的黄色垃圾袋、专用的黄色垃圾桶、专门的容器。承装废物时要认真检查无破损、渗液。医疗废物达到容器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严。有专职人员运送,每日登记,内容有:来源、种类、重量
15、、交接时间、最终去向、经办人。运送过程中防止泄漏,暂存地暂存不得超过48小时。五、标准预防的内容五、标准预防的内容 经验体会 医护人员要有慎独的精神,自觉遵守标准预防,使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职业感染风险性降到最低,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标准预防的全员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标准预防知识和正确的防护方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苏萍 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研究现状 全科护理 2012年1月第10卷第1期下旬版 叶兰英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中采取标准预防的紧迫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6期 杜龙敏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与标准预防实施和管理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5年3期 感谢聆听感谢聆听好医生医学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