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别云间 教学目标1.积累有关诗人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疏通诗词大意。3.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4.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教学重点疏通诗词大意,赏析诗歌。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2.学生:诵读古诗。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天资聪颖,有神童之誉,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年(1647),事泄被捕,送南京
2、。他在狱中作诗言志,谈笑自若,痛骂大汉奸洪承畴。同年就义于南京,临刑神色不变。年仅17岁。有狱中上母书等。文集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二、背景简介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其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次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别云间即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是一首绝命诗。三、诗意疏通三年抗清斗争东奔西走,今天兵败被俘作囚
3、入牢房。流不尽因大好河山失陷而伤痛之泪,天地广阔我却无处存身。已经知道快踏上黄泉之路想要告别故乡实在难分难舍。待我的英魂归来的那天,定会看到抗清的战旗在空中飘扬。四、诗歌赏析1.赏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首联回忆了抗清过程中充满艰苦的历程。作者运用典故,抒发了苦战被捕后的沉痛、愤懑之情。“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无奈。2.赏析“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颔联抒发了诗人的英雄末路之悲。 作者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3.赏析“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颈联表明诗人对死的态度与心态。作者在此已抱定了杀身成仁的决心,但又难以告别
4、家乡和亲人,表现了情感和心理的矛盾,抒发了依恋故乡之情。4.赏析“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尾联运用典故和想象,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昂,表现出了作者誓死不屈、战斗不止的决心。5.诗中围绕哪个字抒情述怀?全诗如何抓住这个字进行抒情述怀? 全诗围绕“别”字抒情述怀。 首联写再别。作者过去三年别家乡是为作“羁旅客”而别,即为抗清事业而奔走。而今天是作为被捕囚犯而别的。 颔联写别情。因前后“别”时的处境不同,所以心情也不同。前时之别尚冀抗清有望,河山可复。而这次别后则自己不能再抗清了,因而面对破碎河山流不尽自己伤心之泪。 颈联写死别。作者已知此次是死别,和前次别不同。前次离别故乡,是怀着慷慨的心情参加抗清,别还容易,而此次却难了,此去必当一死,死后家乡如何,父老如何,慈母、妻子如何,都令人依恋忧虑。尾联写别后。作者别后成了鬼魂,也还关心着故乡,还要归来在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来抗清。 五、理解主旨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抒发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以及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炽烈的感情。六、写作特色(1)风格沉郁顿挫,手法老到圆熟,成语典故信手拈来。 (2)诗意流畅,语词率真豪壮。(3)现实与理想完美结合。 七、作业布置1.背诵并默写别云间。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主旨。3.课下诵读有关夏侯淳的生平事迹。板书设计南安军 誓死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