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一想想一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在哪里进行?对外开放首先从哪里推行?材料一:材料一: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在中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是人口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主体,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和农业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的状况如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极大。材料二:材料二:到到19781978年还有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年还有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题。材料三:材料三:人民公社人民公社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高度行政化,经营管理过于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集中,排斥市场机制,农民缺少自主权。中华人民共
2、和国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人民人民公社公社集中集中劳动劳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1978年12月18日晚,在队长的带领下,小岗生产队在全国农村率先搞“包产到户”,这一天,正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之日。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告别饥饿的宣言书阅读契约中的内容,想象一下签约人当时的心情。当时将土地承包到户是明令禁止的。因此对于当时签约人来说有几分担心、紧张;但为了不再挨饿、不再外出乞讨,通过签约可
3、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又有一些激动和兴奋,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希望。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三名“包大胆”队干部这是人称“包大胆”的小岗生产队的3名队干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民间谚语农民有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意义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4、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民的生活水平,还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改革革前前凤阳地多不打粮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磙子一住就逃荒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6年产粮年产粮 0.77亿公斤亿公斤19801980年产粮年产粮 5.025.02亿公斤亿公斤 19811981年产粮年产粮 6.706.70亿公斤亿公斤 19821982年产粮年产粮 7.157.15亿公斤亿公斤凤阳县粮食产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量三年三大步改改革革后后 中央最近中央最近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召开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书记座谈会上,讨论了加强和
5、完善农业生产责讨论了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任制问题,并写出了讨论纪要。,并写出了讨论纪要。中央同意纪要中央同意纪要的各项意见的各项意见,现发给你们,现发给你们,望及时组织传达望及时组织传达讨讨论,澄清思想,统一认识,论,澄清思想,统一认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贯彻执行贯彻执行,以利于动员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以利于动员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做好工作,发展农业生产。做好工作,发展农业生产。中共中央中共中央 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七日一九八年九月二十七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过程二:过程二: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中
6、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责任制的的文件,对文件,对农村农村做法肯定;做法肯定;结果:到结果:到1983 年初,全国农村实年初,全国农村实行行家庭联产承包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达任制达93%步骤步骤时间时间核心内容核心内容结果结果土地土地改革改革农业合农业合作化作化(改造)(改造)人民公人民公社化社化家庭联家庭联产承包产承包责任制责任制 1950-1952废除封建土地所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土地私有解放了生产力,为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业生产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化开辟了道路 1953-1956把生产资料由私有把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7、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并实行集体经营 1958提高、扩大公有化程提高、扩大公有化程度和规模度和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积极性1978-今今以公有制为前提,以公有制为前提,改变经营管理方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分户经营、式,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自负盈亏等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体展,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制改革创造了条件解放了生产力,促进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了农业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2.主要内容: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3.评价:由
8、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创,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4.意义: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5.发展:中央以文件形式明确肯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促进了农村改革的突破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改变了中国农村的面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对外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邓小平19781978年年1212月月二、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对外开放首先从什么地区推
9、行?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沿海地区;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识图题 1.设经济特区结合教材P49相关内容概括:(1)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什么?位于哪一省份?该省还有哪些经济特区?(2)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深圳;广东省;珠海、汕头。以多种形式吸收外国资本,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扩大对外贸易。图6-30 深圳新貌 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这里创业。短短几年时间,深圳就从昔日的边陲小镇快速发展成一座现代化都市,连外国人都惊呼深圳是“一夜崛起之城”。深圳的发展,是对外开放
10、的缩影。1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创造“深圳速度”。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在对外开放的十余年间,平均每6天就有一座新厂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这就是所谓的“深圳速度”。20世纪90年代初,就率先在全国步入“小康”水平。结合图片计算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不足2亿到突破100亿,从100亿到突破1000亿,从1000亿到2000 亿、5000亿和11000亿各用了几年时间。讨论一下,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随着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外开放的深入,深圳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飞速。这一切都归功于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对外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识图题
11、 1.设经济特区2.沿海开放城市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城市。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使我国的对外开放在沿海形成了从南到北的主干线。浦东开发区地位:浦东新区是上海的一个副省级市辖区。在1980年代,“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当时的共识,黄浦江把上海分成了两个世界:浦西就是上海,浦东只是从外滩遥遥远眺的一片农田菜地。1990年后中国政府进入“开发浦东”的实质阶段,浦东成为上海经济的引擎,亦被誉为中国三个增长极之一,地区面貌日新月异。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520平方公里
12、的浦东新区吸引了7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亿美元的外资。汇丰、柯达、阿尔卡特等30多家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移师浦东。东方明珠浦东国际机场市博会主场馆南浦大桥磁悬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识图题 1.设经济特区2.沿海开放城市3.沿海经济开放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珠江三角洲1.设经济特区2.沿海开放城市3.沿海经济开放区4.内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珠江三角洲五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格局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图6-32 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两省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这里是重要的侨乡,毗邻香
13、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一直有对外经济交往的传统,实行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观察地图,结合经济特区的设立,说一说早期对外开放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想一想,为什么要从沿海地区开始对外开放?特点:位于东部沿海地带。原因: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引进外商的投资;近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在工业化建设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联系史实,说明经济特区的设立对改革开放的推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它们在推进外贸、利用外资和技术、推进改革、带动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示范作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
14、革的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内容: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意义:这次全会后,我国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关键性一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性质u 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u 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清政府腐败落后,国家主权无法独立;新时期的中国政府已经赢得独立自主,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u 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u 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中国的经济畸形发展,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许多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