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今七言律第一古今七言律第一1登高 杜甫 导入:导入:公元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年过半百的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登高远眺,在那个满目衰败老人,孤身一人登高远眺,在那个满目衰败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的残秋里,面对水急风大的万里江天,面对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疲倦而孤独的飞鸟,面对了无生气的枯树,这位一生坎坷的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这位一生坎坷的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地赋诗一首登高登高。2【教学目标】1、多样诵读,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 2、品读诗歌,
2、品景,品情,品人;3、熟读成诵,感悟千秋诗圣的伟大情怀。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诗歌,品景,品情,品人3一、检查预习情况。杜甫,字杜甫,字(),自号,自号(),故人称故人称“”;与;与 齐名,齐名,并称并称 。是。是 代著名的代著名的 诗人。作品主要有诗人。作品主要有“”“”。1、对作者的了解、对作者的了解 你知道多少?你知道多少?子美子美少陵野老,少陵野老,李白李白 大李杜大李杜杜工部集杜工部集 唐代唐代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三吏三别三吏三别 杜少陵,杜工部等杜少陵,杜工部等4一、检查预习 2、检查字音猿啸()萧萧萧萧()渚清()霜鬓()潦倒()浊酒xiozh Shu ng b nli ozhu 3、叫
3、同学复述诗歌意思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
4、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xio5二、目标一:听读、自读、齐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风风急急/天高天高/猿猿/啸哀,渚清啸哀,渚清/沙白沙白/鸟鸟/飞回。飞回。无边无边/落木落木/萧萧萧萧/下,不尽下,不尽/长江长江/滚滚滚滚/来。来。万里万里/悲秋悲秋/常常/作客,百年作客,百年/多病多病/独独/登台。登台。艰难艰难/苦恨苦恨/繁繁/霜鬓,潦倒霜鬓,潦倒/新停新停/浊浊/酒杯。酒杯。感情基调:悲壮感情基调:悲壮 语调:低沉、忧伤语
5、调:低沉、忧伤6目标二:目标二:品读诗歌,品景,品情,品人;分小组讨论如下问题: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这些的?这些 景景 物物 给给 人人 什么什么 感觉?感觉?(第一(第一 小组)小组)2、颔联颔联 写了几种景物?写了几种景物?提到提到“落木落木”和和“江水江水”,同学们,同学们是否能想到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否能想到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二(第二小组)小组)3、评析评析颈颈 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如何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解?这是一个怎样的
6、老人?(第三小组)(第三小组)4:杜甫为什么: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新停浊酒杯”呢?呢?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第四小组)(第四小组)7各小组展示自己答案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8目标二:目标二:品读诗歌,品景,品情,品人;分小组讨论如下问题: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这些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这些 景景 物物 给给 人人 什么什么 感觉?表达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第一感觉?表达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第一 小组)小组)2、颔联颔联 写了几种景物?写了几种景
7、物?提到提到“落木落木”和和“江水江水”,同学们是否能,同学们是否能想到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想到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二小组)(第二小组)风、风、天、天、猿、猿、渚、渚、沙、沙、鸟鸟急急 高高 哀哀 清清 白白 飞回飞回(呼啸)(呼啸)(辽阔)(辽阔)凄凉凄凉清澈清澈洁洁白白孤独孤独-写景(意象)写景(意象)孤独孤独 凄冷凄冷 痛苦痛苦 短暂与无穷进行对比、衬托,既感到短暂与无穷进行对比、衬托,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也会感到豁达、坦荡、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胸襟
8、开阔。落木落木 长江长江生命的晚秋生命的晚秋 历史长河永不停息历史长河永不停息9宋代的罗大经指出宋代的罗大经指出登高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这联诗句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句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第三小(第三小组)组)。触景触景生情生情一悲一悲:万里,地之远也:万里,地之远也二悲二悲:秋,时之惨也:秋,时之惨也三悲三悲:作客,羁旅也:作客,羁旅也四悲四悲:常作客,久旅也:常作客,久旅也五悲五悲:百年,暮齿也:百年,暮齿也六悲六悲:多病,衰集也:多病,衰集也七悲七悲:台,高迥处也:台
9、,高迥处也八悲八悲:独登台,无亲朋也:独登台,无亲朋也身逢战乱、身逢战乱、时值悲秋、时值悲秋、离乡万里、离乡万里、漂泊他乡、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人到老年、体弱多病、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多难,诗人身受多重愁身受多重愁苦。苦。104:杜甫为什么: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新停浊酒杯”呢?呢?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第四小组)(第四小组)苦恨繁霜鬓苦恨繁霜鬓-时世艰难,命途多舛,两鬓苍苍,功业无成。新停浊酒杯新停浊酒杯-穷困潦倒,没酒可喝,愁闷无法宣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愁苦的最根本的原
10、因:有国恨有家愁,国恨,忧国伤时,家愁,老病孤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长江秋景图,抒发了诗人对时世艰难、国势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时世艰难、国势衰微的忧虑及对自己暮年多病、沦落不振的感慨。不振的感慨。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是一是个人个人的艰难,诗人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贫病交加,茕茕孑立,形的艰难,诗人远离家乡,常年在外飘泊,贫病交加,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影相吊,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事艰难,诗人自身处境
11、艰难,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事艰难,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5、归纳诗歌主旨:、归纳诗歌主旨:11小结读诗歌的方法 赏析一首诗歌需要哪些步骤 1、读:题目 作者 注释 诗句 2、品:诗句意象 诗句意境 诗人的情感 3、赏手法:写景的方法(1 1)空间角度:)空间角度:上下、左右、远近、俯仰、上下、左右、远近、俯仰、(2 2)色彩角度:)色彩角度:色彩绚丽、色彩明洁,明暗结合等色彩绚丽、色彩明洁,明暗结合等(3 3)感觉器官角度:)感觉器官角度:视觉、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触觉、嗅
12、觉、味觉、听觉。(4 4)表现手法的角度:)表现手法的角度:如白描、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如白描、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衬托、对比等。虚实结合(或以虚写实)、衬托、对比等。(5 5)从修辞手角度:)从修辞手角度:比喻、拟人、夸张、列锦比喻、拟人、夸张、列锦 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触景生情12课堂作业】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登登 高高 杜杜 甫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问题问题1:首联两句中,: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既有“渚清沙白渚清沙白”这样的这样的 描写,也有描写,也有“鸟飞回鸟飞回”这样的这样的 描写,整句属描写,整句属于于 的写法。而的写法。而“哀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是 写法。颔联两句中,写法。颔联两句中,“萧萧萧萧”写出了写出了 的情态,的情态,“滚滚滚滚”写写 出出了了 的的 气气势势,这两句意境更加,
14、这两句意境更加 ,感情,感情更加更加 。整整首诗充分体现了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杜甫 的风格。的风格。静态静态 动态动态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寓情于景寓情于景5秋风扫落叶的声态秋风扫落叶的声态6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7雄浑开阔雄浑开阔8慷慨低沉苍凉悲痛慷慨低沉苍凉悲痛9沉郁顿挫。沉郁顿挫。13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之间关系本诗的景与情之间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5、。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2分)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3分)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当我年老多病乘丹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14小结四:分析小结四:分析“景景”“”“情情”关系及关系及派生出的手法派生出的手法 1 1、景情关系、景情关系:诗人常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志,写景是手段,而抒情才是目的,这就有了的关系: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16、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等寓情于景等 2 2、从景与情的感情色彩角度来说:景又有乐景与哀景,情也有乐情与哀情,这又有了以下四种关系: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乐景写乐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哀情反衬:反衬:正衬:正衬:衬托(反衬衬托(反衬与正衬)的与正衬)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以倍增其哀乐。15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 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
17、年。(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2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心系朝廷:内心不忘君恩,总是北望长安;16 五、课后作业 1、阅读下列这首宋诗,完成练习。骆谷晚望 韩综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注释】韩综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后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此为失官还乡时所作。(1)请联系全诗分析本诗情与景的关系。(6分)以乐景衬哀情;首句中锦山秀水的美丽图景与下文断以乐景衬哀情;首句中锦山秀水的美丽图景与下文断肠人的悲伤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景结情,
18、尾句肠人的悲伤情感形成强烈的对比;以景结情,尾句“岭岭花断肠花断肠”含蓄隽永。只是因为作者是个断肠人,深刻地传含蓄隽永。只是因为作者是个断肠人,深刻地传达作者对失官还乡时的郁结。达作者对失官还乡时的郁结。(2)有人说“岭花多是断肠枝”“无理而妙”请赏析。(5分)答:答:“岭花岭花“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所谓断肠枝,而作者却说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所谓断肠枝,而作者却说它断肠,此是无理;它断肠,此是无理;而只是因为作者是断肠人,而只是因为作者是断肠人,“岭花岭花”才才幻成了幻成了“断肠枝断肠枝”。断肠人对断肠枝,深刻地传达出作者失官。断肠人对断肠枝,深刻地传达出作者失官还乡时的郁结。还乡时的郁结。172
1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分)江江 汉汉 杜甫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片云”、“孤月孤月”、“落日落日”、“秋风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有人认为这
20、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提到“心犹壮心犹壮”病欲苏病欲苏”存老马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思归客”腐儒腐儒”“”“片云片云”落日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