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785679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录1.两弹一星的含义.12.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发射.23.中国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64.两弹一星功勋.12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的意义.136.两弹一星概况.147.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248.两弹一星的精神及意义.329.歌颂.341两弹一星的含义“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指以指以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为代表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是第二次为代表的核工业和航天工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尖端高科技工业,代世界大战后兴起的尖端高科技工业,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发展水平。表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发展水平。2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整,伴

2、随着一声惊雷,在古老东方的丝绸之路上,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上空新疆罗布泊试验基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冉冉升起。这是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蘑菇云。3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罗布泊爆炸成功。4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5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21时50分传回了东方红乐曲,卫星运行轨道的近地点高度439km、远地点高度2384km、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68.5、绕地球一圈11

3、4min、卫星质量173kg、用20.009MHz的频率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6中国为什么要搞两弹一星?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7 毛泽东在1955年发出号召,中国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接着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

4、星!”、“搞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后话【邓小平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8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

5、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9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获得成功。仅隔三年(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两弹一星”打破了超级 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科学技术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已远远地超过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力量。10“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

6、、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按姓氏笔画排序)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意义 中国是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12美国反应 当天美国总统约翰逊授权白宫发言人发表了一个总统的书面讲话,说这一天是整个自由世界最黑暗和最悲哀的一天。同时表示了美国保卫自己和盟国的强大力量和无比的决心云云。五角大楼则发布消息宣布,根据他们的检测,中国爆炸的原子弹并非是美国事先估计的钚(bu)弹而是铀弹,这说明新中国的核武器比之前预测的要先进

7、得多。13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称,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斗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中国政府对待核武器的态度两弹一星概况14原子弹 一些重元素,例如U235、U239的原子核在一个中子轰击下,分裂成两个质量相近的新核,并放出23个中子和200Mev能量过程,称为重核裂变反应。每个重核裂变时释放出的23个中子,若有一个中子再轰击另一重核引起分裂,分裂后有发生同样的反应,如此能使重核裂变反应自动连续进行,称为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15 原子弹爆炸比只装化学炸药的常规武器要

8、大得多。例如,1千克铀全部裂变释放的能量约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药爆炸释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约大2000万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释放的总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释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药量来表示,称为TNT当量。美、苏等国装备的各种核武器的TNT当量,小的仅1000吨,甚至更低;大的达1000万吨,甚至更高。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16 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

9、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这些不同于化学炸药爆炸的特征,使核武器具备特有的强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杀伤破坏作用。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17氢弹 核武器的一种。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氢的同位素氘(dao)等轻原子核的聚变反应瞬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又称聚变弹、热核弹、热核武器。氢弹的杀伤破坏因素与原子弹相同,但威力比原子弹大得多。原子弹的威力通常为几百至几万吨级TNT当量,氢弹的威力则可大至几千万吨级TNT当量。还可通过设计增强或减弱其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其战术技

10、术性能比原子弹更好,用途也更广泛。18 各国从原子弹爆炸到氢弹实验所用时间 美国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苏联不到4年,法国是8年零6个月,而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19东方红一号卫星20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东方红1号卫星重173 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倾角68.44度的椭圆轨道。它测量了卫星工程参数和空间环境,并进行了轨道测控和东方红乐曲的播送

11、。21“东方红一号”卫星以火车运输时,铁路沿线每两根电线杆间由一位荷枪实弹的卫兵守卫。于1970年4月24日 21时35分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CZ-1)载著“东方红一号”卫星从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1时48分进入预定轨道。“东方红一号”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层密度。卫星为近似球形的72面体,质量173千克,直径约1米、采用自旋姿态稳定方式,转速为120转/分,外壳表面由按温度控制要求经过处理的铝合金为材料,22 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二米多长的超短波天线,底部有连接运载火箭用的分离环。“东方红一号”卫星除了装有试验仪器外,还可以以20兆赫的频率发射东

12、方红音乐,该星采用银锌电池为电源。“东方红一号”卫星设计工作寿命20天(实际工作寿命28天),期间把遥测参数和各种太空探测资料传回地面,至同年5月14日停止发射信号。23 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纷纷发表评论指出,这颗卫星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掌握了先进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的杰出贡献。24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 邓稼

13、先,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25 生平经历 邓稼先(1924-1986)62,中科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弟。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

14、学位,同年回国。26 回到祖国怀抱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他以满腔热忱投入工作,并迅速成长起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27 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

15、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28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有关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基础巨著,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必备教科书。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 60岁 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是年,地下核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9 邓稼先高兴地写下:“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6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由于长期受辐射伤害,在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先生全身

16、大出血去世;时任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邓稼先的追悼会,他说:“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稼先逝世,我极悲痛!30 1987年和1989年各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邓稼先研究了原子弹,氢弹的理论方案,并亲自参与了核武器的实验。在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2009年9月14日 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3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32

17、“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精神内涵精神内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技创新的精神。33“两弹一星”精神对当时中国发展的意义“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我们该记住他们我们该记住他们 歌颂34纪念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两首 杨选兴赤子归国强华夏孤岛双鸽遇风浪,竹笛吉他怨鸟笼。赤子归国强华夏,鲲鹏展翅遨苍穹。震世两弹西边雨,冲霄一星

18、东方红。神舟问天赖火箭,嫦娥奔月舞蛟龙。吴刚三笑胜五师 水墨丹青铜管乐,竹马红叶春蚕丝。火眼金睛透迷雾,灵感顿悟源巧思。天书一上忙十载,吴刚三笑胜五师。导弹卫星原子弹,醒狮火箭蘑菇狮。35 邓稼先邓稼先 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36无题 王全杰中国科学有三钱,核弹卫星能上天。今日三公均离去,吾土仅余红杜鹃。37七律读中国蘑菇云咏“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功臣(序诗)殊战硝烟五十年,群星璀璨耀长天。深山戈壁铸核盾,热血青春逐梦圆。五九六生争气弹,八三九创纪元篇。谁持神剑仰身啸,万里江山万仞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两弹一星之歌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