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势与政策形势与政策 打造打造“最强大脑最强大脑”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七章第七章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演进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演进1 1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 2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 以教育促创新以教育促创新3 3第第一节一节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演进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演进一、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史瀛涯胜览“设遇风、水不便,舟师失针,舵损”世界各国从那一刻已经开始了相互认识、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相互碰撞。二、近代中国的科技落后史中国古人可能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的发明创造会带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对西方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以至于这种影响却反过来
2、伤及自身。1840年,一声声炮响使清政府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的门户,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近代以来最屈辱和最悲惨的时代。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生产、技术、科学”这样一种近代科学诞生前的模式,落后的旧中国没有充分掌握。三、新中国的科技奋斗史(一)打造工业体系的三十年(19491978)1953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建造的156个建设项目为标志,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重点发展重工业、能源等基础工业项目,帮助中国由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向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国转变。一五计划时期的东方红拖拉机1956年1月,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上,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到1978年,中国从一个以手工业为主的农业国,已经变成了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国,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条件。1977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二)改革开放后的科技创新史(1978年至今)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6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
4、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一系列重量级、国际级科技项目纷纷亮相。辽宁舰天问一号嫦娥五 号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再次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加码与增压。2020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排名保持第14位。中国有17个科技集群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数量仅次于美国,排在世界第2位。这是新时代从各方面持续推动科技创新领先的结
5、果。第第二节二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要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指明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点和方向,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引了方向。(一)制度完善保研发,顶层谋划布新局“坚持国家一声令、规划全国一盘棋,集中优势办大事,政府作为转角色,做好顶层谋新局”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
6、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二)政府要素统协调,自由流动展新貌2020年,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要求,要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仅凭某个企业、某个市场一己之力难以独立完成,需要集中不同领域、各个部门的优质资源进行集体攻关,而政府在组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上有着巨大优势。二、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一)基础研究定基调,提升原始创新力到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3.5万千米,覆盖95的100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约占全球高铁网的7成。国务院印发关于全
7、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三步走(2020、2035、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从“完善基础研究布局、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5个方面共20点提出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点任务。(二)民营企业强发力,打造世界级企业作为我国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主体的民营企业,与国家战略同步,在基础研究领域持续发力。2019年 华为备胎转正科学探索奖三、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努力解决两张皮,破除机制障碍面2020年5月,两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
8、济体制的意见和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发布,都提出“试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打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心理障碍(二)校企合作优势大,打造平台新载体2020年7月底,华为任正非接连几天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四所高校,为华为的人才招募铺路和打前站。四、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一)健全人才发现机制,落实培养体制全方位不拘一格降人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二)把握科技伦理标准,规范治理体系全覆盖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
9、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该实验所涉及的科技伦理问题迅速引发社会公众、科学界、法律界人士的众多质疑。2019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组建方案,其目的就是通过加强统筹规范和指导协调,推动构建覆盖全面、导向明确、规范有序、协调一致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强化伦理监管,规范各类科学研究。第三节第三节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以教育促创新以教育促创新一、以创新促发展,各行各业百花齐放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
10、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一)以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打好种业翻身仗。两梦已完成,粮食长满城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二)向疾病挑战,奋力攻关医疗领域1955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给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2020年,在中国抗击新冠肺
11、炎的伟大斗争中,钟南山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给习近平总书记写这封信,当时主要就是感觉到我们国家在很多关键核心的领域仍然受制于人。在这种压力下,必须要推动自主创新,还要推动产学研结合,也就是科技要跟经济结合,不管是数字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在被问及25位科技工作者为什么要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时,钟南山院士这样回答道(三)科学向善,让科技更好作用于社会生活依托于科学技术、数据平台和政府的有力推行到2021年3月,北斗三号系统服务能力已达到 世界一流行列,特色服务得到整体提高和全面部署。二、以教育促创新,树立科学家精神樊锦诗先生给钟芳蓉同学的回信(一)完善制度建设,激励科学家精神2019年6月,关于
12、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出台,明确了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即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二)做好长远规划,挑战技能新高峰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对前来探望自己的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时代之问。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续培养模式”。这是对时代之问的时代回答。拓展阅读:年电视剧 隐秘的角落在网络上备受欢迎,请你从科技角度思考:人类 是否还有“隐秘的角落”?我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科技伦理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思考谢谢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