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有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地朗读课文,会讲述课文故讲述课文故事事。2.积累常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积累常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学习浅显掌握学习浅显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文言文的基本方法。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人的美德。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世说新语两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准语调,读出语气。读准语调,读出语气。世说新语两则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画出不能理结合注释翻译课文,圈画出不能理解的文言字词。解的文言
2、字词。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论。陈太丘与友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期日中。过中不,期日中。过中不至至,太丘舍,太丘舍去去,去后去后乃乃至。至。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达,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达,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相约而行。期,约定相约而行。期,约定到达到达才才“尊尊 君君在在 不不?”答曰:答曰:“待待君久不至,已君久不至,已去去。”友人便怒曰:友人
3、便怒曰:“非非人哉!与人期行,相人哉!与人期行,相委委而去。而去。”“你父亲在吗?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了。”那人便生气的说:那人便生气的说:“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离开了。自己离开了。”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通“否否”等待等待不是不是丢下,舍弃丢下,舍弃元方时年七岁,门外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戏。客问元方:。客问元方: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门外嬉戏。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元方曰:元方曰:“君与君与家君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期日中。日中
4、不至,则则是无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友人惭惭,下车,下车引引之。元方入门不之。元方入门不顾。顾。元方说;元方说;“你跟你跟我爸爸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就是就是不讲信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那人感到惭愧惭愧,下车想拉元方,便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下车想拉元方,便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的大门。拉拉回头看回头看文章结构梳理:文章结构梳理:一层、友人失约,太丘舍去。一层、友人失约,太丘舍去。二层、友人发怒,元方巧妙应答。二层、友人发怒,元方巧妙应
5、答。三层、友人惭愧,元方不顾而去。三层、友人惭愧,元方不顾而去。世说新语两则1齐读课文齐读课文,读出情感,读出情感2 3人一组以对话形式讲述这个故事人一组以对话形式讲述这个故事3选一组展示:对话尽可能用原句选一组展示:对话尽可能用原句五问题探究五问题探究1、文中、文中“君君”“”“家君家君”“”“尊君尊君”的称的称谓有什么不同?你还知道哪些古代称谓?谓有什么不同?你还知道哪些古代称谓?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主题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探讨主题元方是怎样的人元方是怎样的人?本文出自方正篇。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文中哪些
6、地方能够体现出了元方的够体现出了元方的“方正方正”?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期日中”,结,结果果“不至不至”,可以看出他,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守信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尊君在不?”表现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无礼,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缺乏修养、没有礼貌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他“惭惭”“”“下车引之下
7、车引之”又表现得又表现得较为诚恳较为诚恳,有有知错勇改知错勇改的精神。的精神。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通过查阅资料,获知友人是比陈太丘官官高两品高两品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的官员,平素对陈太丘傲慢无礼傲慢无礼。七嘴八舌七嘴八舌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宽广,有涵养吗?5、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你的看法。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入门不顾”流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
9、格特征。陈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陈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表现了他懂礼识义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的友人“入门不顾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好恶情感易外露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的性格特征。“方正方正”之气表现在:之气表现在:第一,他懂得第一,他懂得“信信”的重要;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第二,他懂得“礼礼”的重要;的重要;第三,他的辩论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三,他的辩论有
10、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第四,他以“入门不顾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自己的尊严。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1.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2.也赞扬元方的聪敏。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信信”和和“礼礼”的重要的重要1、通假字通假字:2 2、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尊君在尊君在不不:“不不”通通“否否 ”陈太丘与友陈太丘与友期期 古古:约定约定 今今:日期日期 太丘舍太丘舍去去 古古:离开离开 今今:前去前去,前往前往 下车下车引引之之 古古:拉拉 今今:引用引用 元方入门不元方入门不顾顾 古古:回头看回头看 今今
11、:照顾或顾客照顾或顾客3 3、一词多义一词多义:4 4、称谓称谓:君君 尊君尊君 家君家君 俄俄而而雪骤雪骤 (不久不久 )相委相委而而去去 (就,然后就,然后)君君:对别人的:对别人的敬称敬称,犹今之,犹今之“您您”。尊君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尊称。家君家君:谦词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对人称自己的父亲5 5、特殊句式特殊句式:省略句省略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人友人)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陈太丘陈太丘)去后()去后(友人友人)乃至。)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问元方:“尊君在不
12、?尊君在不?”()答曰:)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元方家君家君1 1、留:、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 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录不翻译。可照录不翻译。例:元方例:元方 陈太丘(人名)陈太丘(人名)、补:、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 略成分。略成分。例:去后乃至例:去后乃至去后(友)乃至去后(友)乃至待君久不至,已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家君)待君久不至,已去、选:、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 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常见,因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
13、常见,因 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例:去后例:去后乃乃至至、才、才 、竟然、竟然 、就是、就是、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 通假字。通假字。例:文言实词:例:文言实词:元方元方时年时年七岁七岁 那年那年 日中不至,则是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信用信用6 6、重点语句翻译重点语句翻译:说出原句说出原句 (1)正午正午过了,那朋友还没来,太丘过了,那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就离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开了。太丘离开后,。太丘离开后,那人那人才到才到。原句:原句:(2)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啊不是人啊!跟别人约
14、好一块走,却把别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丢下,自,自己离开己离开了了。”原句:原句:6 6、重点语句翻译重点语句翻译:(3)元方说:元方说:“您您跟跟我父亲我父亲约好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原句:原句:(4)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拉元方元方,和元方握,和元方握手。元方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走进了自家的大门。原句:原句: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两则7、元方斥责、元方斥责“友人友人”无信,
15、令你想起我们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学过的十则十则的哪句话?的哪句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童,关于他们的美德,至今流传。今流传。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样的故事,下面就请交流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一下你所知道的故事。作业作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鲁迅说世说新语是鲁迅说世说新语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一部名士的教科书”,请课外阅读世说新语请课外阅读世说新语(如:孔文举小时了了(如:孔文举小时了了等名篇),文学阅读课交等名篇),文学阅读课交流流。v1.同其他
16、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遇而安等等。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v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v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v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繁盛。隋唐时期,许多波斯商人以贩卖香药
17、为职业,收售由西域经海上运来的香药;同时,许多朝鲜留学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香文化传入朝鲜,再由朝鲜传入日本。v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物的精美、程序的考究,直至精神境界的提升;西方自从香水出现以后,人们慢慢习惯使用香水掩盖体味,彰显个性和品味,直至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v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方人注重直观性,喜欢某种气味就直接喷洒,芬芳满身,让别人直观地感受到;v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他们更注重意会性,儒释道三家无不言开悟,最高深的思想是“意在言外”,最美好的意境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表现在用香上,就会在享受美好的芬芳之外,更注重思想的体验和提升。v8.造成中西方用香差异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也是许多其他文化差异的内在因素之一,就是各自传统信仰的不同。西方多信仰基督教,其次是伊斯兰教,二者与香的传播关系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