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日喻》课件1.pptx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492448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21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选修《日喻》课件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选修《日喻》课件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选修《日喻》课件1.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选修《日喻》课件1.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苏教版语文选修《日喻》课件1.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轼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创作背景:创作背景:日喻是1078年(宋神宗元丰元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所作。该文大意为:以一个盲人识日的生动事例来作比喻,说明要亲自观察,不要以耳代目,才能获得完整的知识。写作上用比喻导入正题,指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阐明盲人识日的道理:因辗转“相之”,谬之千里,结果闹出笑话,非常形象地说明缺乏实践经验,无切身感受,只从别人那里转述第二手材料,就不可避免地

2、得出盲目的结论,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脚踏实地的求学论道眇眇 扪扪 龠龠 譬譬 卒卒 肆肆 欤欤 没人没人涉涉 溺溺 渤渤 彦彦miomiomnmnzzssyymmnnbbynynyuyuppshsh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问看得见的人太阳是什么样子。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样子像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这个失明的人敲铜盘听到了它的声音,一天听到钟声,就把发出声音的钟当做了太阳。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 有的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光像蜡烛。失明的人用手摸蜡烛,晓得了它的

3、形状。他日揣龠 ,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一天,摸到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就把它当做了太阳。太阳和钟、龠的差别太大了,但是天生双目失明的人却不知道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因为他不曾亲眼看见,而是向他人求得关于太阳的知识。第一段:讲了一个盲人识日的故事 文章一开头文章开头首先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来激发读者的兴趣。这种故事中的人物、时间、地点,都不明确(即使虚拟的也没有),其结构是抽象的,是作为论据的“寓言”。因其描写生动,故而显得具体实在,说服力极强。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抽象的道理

4、很难被认识,这一点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更加严重,人们不通晓抽象的道理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盲人没有什么不同。通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比喻和很好的启发诱导,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教法比用铜盘和用蜡烛来说明太阳的比喻或教法好。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龠,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从用铜盘比喻太阳到把铜钟当做太阳,从把蜡烛当做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做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人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第二段: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了不可道听途说,要亲自

5、观察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文章第二段用“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这句话来过渡,从而把说日引导到说道上面来。作者认为,抽象的道理比起太阳来要难认识得多了,那些不明白道理的人与瞎子不知道太阳没有什么区别。以此类比,从而展开对“道之难见”的论述。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既然如此,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轼说:“道能够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使其自然来到,但不能不学而强求它。”那么什么叫做自然来到呢?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

6、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不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完成他们制造和出售产品的业务。有才德的人刻苦学习,来使道自然到来。”不是强求它而使它自己到来.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水边,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五岁就能潜入水里了。潜水的人能长时间地潜入水里,哪里是马虎草率而能这样的呢?一定是对水的活动规律有所领悟才能做到。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天天生活在水边,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生来不识水性,那

7、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会潜水的人询问来求得他们能潜入水里的技术,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试验,没有不淹死的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强求道的,都是像北方的学潜水的人一样 第三段:讲了一个北人学 没的故事,说明了道是靠踏实刻苦学习、亲身实践求得的的道理。作者运用寓言阐述道理时,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寓言讲完,道理也就清楚了 作者连续运用两个寓言说明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可称之为“螺旋式”的比喻方式即运用两个内容相近但有连续性发展性的寓言故事构

8、成层出不穷、变化多端的结构,使寓言的主旨和理念更趋深入和加强,这是苏轼的创新。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世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从前以讲究声律的诗赋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学习儒家、墨家还兼及名家、法家,而不是立志在求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只知道强求义理,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学。渤海吴君彦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 日喻以告之。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做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接受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因此,写日喻来勉励他。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并交代为文的目的,通过这篇文章,勉励吴彦律应有目

9、的、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过去国家以诗赋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所学繁杂而不崇尚儒道;现在用经义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明白要追求儒道却不肯专心学习。作者指出了士人求道的两种弊端,要么不崇尚道,那么就是崇尚道了却不肯专心学习。吴彦律是位立志勤学的人,作者予以鼓励,希望他可以明确求道的目的,也要踏踏实实做学问,这样才能成大器。不管作者处于何种目的写了这篇文章,文章中不管作者处于何种目的写了这篇文章,文章中所阐述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所阐述的道理是非常深刻的。首先,求道做学问必须要亲自实践,不能听取别人的片面之词,否则就会像瞎子说日和盲人摸象一样闹笑话。其次,探求真理,钻研学问要靠自己学习,不能只捡别人的现成果实,

10、就像北方人学潜水一样,只想知道潜水的规律却不去学习,永远也学不会潜水。还有第三点就是求道做学问不能只空谈理论,要靠自己踏实刻苦。尽管作者说“道可致而不可求”,你只有下苦功夫,才能悟出真正的“道”来。文章的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我们的借鉴。文章主旨: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日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本文最大特点是借用了几个形象准确的例子来帮助阐明道理。全篇文章一共出现四处,一头一尾,盲人不认识太阳和北方人学潜水是两个明显的。中间两个,则是借用古人现成的,比较隐晦的。一个是引用孙武的话,用作战来说明人应该掌握主动;另一个是借用子夏的“百工居肆”的比

11、喻来说明“道”与“学”的关系。这两个好像是引经据典,其实是利用古人现成的材料为自己服务。瞎子猜日的故事是第一个例子,主要想阐明:一个人只靠片面地拾取零碎的知识而缺乏对事物的系统全面的理解,必然要犯错误。只靠别人转述的第二手材料而不亲自参加调查研究,就一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作者不是单纯地给读者讲故事听,而是用活泼新鲜的形象来感染读者,让读者很容易就悟出作者所要讲的道理。作者借这个浅显的故事来抛砖引玉,引出后面几段议论的重点。孙武和子夏的话好像很简单,其实是很有道理。敌我双方战斗,谁争取到主动谁自然占上风。同样,探求真理和钻研学问也正是如此,必须争取主动才行。一个人学问渊博、经验丰富,才容易发现事物的规律,正如铺子里货色齐,主顾才多。但是作者还得紧接着用南人潜水的例子来说明实践的重要性。因为学问渊博、经验丰富不能是纸上谈兵,更不能只靠道听途说,而是要经过亲身实践,对事物才有彻底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苏教版语文选修《日喻》课件1.pptx)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