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定义、解剖特点、12临床表现、斜疝与直疝的区别3治疗方案及原则4腹股沟疝术后观察要点、护理方法5病 因病理解剖疝组成:疝环(疝门)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 疝囊 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形成疝内容物 小肠最多见,大网膜次之;盲肠,乙状结肠 和膀胱次之 疝外被盖 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腹外疝股疝腹股沟疝斜疝直疝其他疝 分 类腹股沟疝腹股沟疝一: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它是最常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沟疝的85%-95%。二: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
2、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它见于老年人。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边同腹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腹股沟疝解剖图病 因(一)、腹壁强度降低1、先天性因素: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管、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腹白线发育。2、后天性因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和老年或肥胖所致肌萎缩。(二)、腹内压力增高1、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2、腹水、妊娠3、举重、婴儿啼哭。临床类型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特殊类型能自由进出粘连、巨大疝、滑动性疝疝内容物被卡住,不能回纳嵌顿性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动脉血运障碍逆性性嵌顿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出现一肿
3、块,局部有轻度坠胀感。易复性疝斜疝 肿块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用力时出现,若平卧休息或用手将肿块向腹腔推送,肿块可回纳消失。难复性疝 疝块不能完全回纳,同时伴有胀痛,还可出现“消化不良”和便秘症状。嵌顿性疝 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之回纳,若嵌顿物为肠袢时伴有腹绞痛、恶心呕吐等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绞窄性疝 症状多严重,可因疝内容物发生感染具有嵌顿性疝和全身中毒以及感染性休克的表现。斜疝和直疝的临床特点 斜疝斜疝 直疝直疝发病年龄见于儿童及成年人仅见于老年人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上部成蒂柄状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
4、块后压住压住深环疝块不再突出疝块仍可突出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关系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关系较多较少处理原则(一)非手术治疗: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二)手术治疗 疝囊高位结扎(尽适用于婴幼儿或小儿)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最常用治疗方法。疝成形术术式术式取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中点上1.5-2cm处到耻骨结节为切口,长约5-6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和外环,并行钝性分离,显露精索静脉丛术式术式圆锥形充填物填塞疝圆锥形充填物填塞疝环,并四周固定,促环,并四周固定,促使内环口消失,锥形使内环口消失,锥形物填塞内环使疝囊突物填塞
5、内环使疝囊突入腹腔,成型补片放入腹腔,成型补片放置于精索后方置于精索后方.护理问题护理问题 护理目标护理目标1.疼痛:与腹部伤口疼痛有关患者伤口疼痛缓解2.知识缺乏:缺乏预防腹内压力升高的知识3.潜在并发症: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了解有关疾病愈后相关知识患者未发生并发症术前护理1、择期手术患者术前需注意有无存在腹压升高的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或腹水,应先期处理。2、积极治疗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和便秘等。吸烟者应在术前2周戒烟,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蔬菜等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术后护理1、体位 硬外麻手术后取去枕平卧6小时可改变体位,次日可下床活动。2、饮食
6、术后6小时后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应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步过度到正常饮食。3、防止腹内压升高 术后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受凉,指导患者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保护切口。保持大便通畅,嘱病人勿用力排便。4、预防阴囊水 肿阴囊比较松弛,位置低渗血,渗液易聚集于此。为避免阴囊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5.预防切口感染 术后应用抗生素,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如发现敷料污染或脱落及时更换。注意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以及切口有无红、肿、热、痛,一旦有切口感染,及时处理。健康宣教1.活动指导:病人出院后应逐渐增加活动量,3个月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提重物等。2.饮食指导:调整饮食习惯,多吃蔬菜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3.防止复发:减少和消除引起腹外疝复发的因素,并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动作,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4.定期随访:若疝复发,应及早诊治。小结 1.熟悉疝的组成及分类,了解腹股沟疝的病因及治疗原 则。2.掌握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及术后观察要点、护理重点。3、掌握直疝与斜疝的区别。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