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衣有限公司第号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 目的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危险源,并作出相应评价,以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地控制。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3.职责3.1各部门a)识别和评价管理范围内危险源;b)制定危险源的控制措施;c)管理范围内危险源的控制。3.2安全科a) 汇总评价各部门提报的危险源,确定公司危险源清单并进行分类;b) 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c) 监督检查危险源的控制情况;d) 跟踪验证所制定的控制措施的实施。4.术语和定义:4.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
2、组合的根源或状态。4.2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5. 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控制措施5.1识别范围识别范围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5.2识别、评价需考虑的因素a) 具有或可能具有安全影响的作业活动;b)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5.3评价方法5.3.1评价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5.3.2评价方法及公式:D=LEC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具体分值见表3);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具体分值见表4);
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具体分值见表5);D风险值(具体分值见表6)。表3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分值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3可能,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作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
4、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表4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定准则E值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E值出现于危险环境的情况10连续暴露于潜在危险环境2每月暴露一次6每天在工作时间内暴露1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3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表5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定准则分值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伤亡直接经济失(万元)停工公司形象100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5000以上公司停产重大国际、国内影响40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1000以上装置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
5、15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100以上部分装置停工地区影响7不符合上级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丧失劳动力、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万以上部分设备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2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万以上1套设备停工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1完全符合 无伤亡1万以下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表6风险等级判定准则D及控制措施:风险值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320A/1级极其危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60320B/2级高度危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
6、即或近期整改70160C/3级显著危险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2年内治理2070D/4级轻度危险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20E/5级稍有危险维持管理,但需注意/5.3.3风险评价、分级服装行业根据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与风险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按照风险程度将评价级别划分为重大风险(A级/1级/极其危险)、较大风险(B级/2级/高度危险)、一般风险(C级/3级/显著危险)和低风险(D级/4级/轻度危险, E级/5级/可接受危险)等风险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红色表示风险级别最高。5.3.3.1
7、 红色(A级/1级):属于重大风险,公司、厂级、科室/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5.3.3.2 橙色(B级/2级):属于较大风险,对于该级别以上的风险,应重点控制管理,公司、厂级、科室/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5.3.3.3 黄色(C级/3级):属于一般风险,对于该级别的风险,
8、企业应引起关注,科室/车间、班组、岗位管控,具体落实;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在严重伤害后果先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5.3.3.4 蓝色(D级/4级):属于低风险,可以接受或容许的。科室/车间应引起关注,班组、岗位管控;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5.3.3.5 蓝色(E级/5级):稍有风险,属于低风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班组、岗位管控,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
9、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 5.4评价、控制措施制定5.4.1各部门将识别的危险源和评价情况填写危险源识别评价登记表,并制定控制措施。5.4.2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科组织制定控制措施,报分管领导批准,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责任部门实施。5.4.3确定为一般危险源的,由各部门(车间)制定其控制措施,并经安全科确认后各部门组织实施。5.4.4确定为普通危险源的,由各部门(车间)的班组进行控制管理。6.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实施6.1安全科将确认通过的控制措施下发各责任部门(车间),并由责任部门(车间)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6.2安全科进行以下工作:a)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做好记录。b)每月对各部门(车间)的一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处理或通报。c)将验证结果及检查、整改情况存档。 7.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7.1安全科每年组织危险源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7.2当新的法规颁布、新产品或新项目以及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过程变更等情况发生时或根据部门内部管理的需要,各部门应及时对新发生的危险源进行识别,报安全科审核评价后予以实施。8.记录、资料管理8.1安全科统一保存危险源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8.2各部门保存本部门危险源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