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020年春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第2课时1.乐于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及人物的理解,初步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这一道理。(重点)2.通过对书中图文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二次阅读、深入阅读整本书的欲望。(难点)学习目标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中所说的宝葫芦是什么样的宝葫芦。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故事的开头介绍了什么?故事的开头开门见山,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和所要讲的故事。新知探究 句中“那种宝葫芦”指的是什么样的宝葫芦?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一得到这
2、个宝葫芦,就会要什么有什么。得到这种宝葫芦就能过上好日子。故事中的王葆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一个少先队员。一个爱听故事的人。想一想下面这些人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李四 王五 赵六张三掘地得到撞见神仙 来到龙宫 受到表扬词语积累(ABCC式词语)可怜巴巴文质彬彬神采奕奕 小心翼翼表现了小孩的顽劣和为让奶奶讲故事创造条件。这段对话表明了什么?“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那,我怕冷。”语言描写 这句话作者表达的用意是什么?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表达的是奶奶对“我”的关爱之情。表现了小孩活泼、天真、好动的本性及祖孙
3、之间的乐趣。“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什么!剪脚指甲啊?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体会句中加点字的作用,说一说这段话表现了什么?奶奶给“我”讲的故事结局都相同,这表明了什么?不管张三也好,李四也好,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童话故事的结局大多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都体现了“好人有好报”的结局。为什么会由“8”想到宝葫芦?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起到说明、补
4、充的作用。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8”的形状很像宝葫芦,有了宝葫芦就可以应对算术题了。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上面这段话写了每当“我”遇到逆境时,就会想到宝葫芦,但“我”也明白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心理描写词语积累(反义词)普通()幻想()特别现实 这篇童话讲述的是王小葆和宝葫芦的故事。小葆从小就在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中长大,脑海中的宝葫芦是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宝葫芦。因此,长大了每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宝葫芦。宝葫芦的故事宝葫芦的故事故事开头主人公自我介绍以及要讲的故事。从小
5、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长大了遇到困难,就会想到宝葫芦。洗脚要奶奶讲故事剪脚趾甲要奶奶讲故事故事的结局都故事的结局都过上了好日子过上了好日子板书设计1.奶奶总是一面_,一面_。一、熟读课文,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2.我总是一面_,一面_。3.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_也_。4.于是奶奶又_一个又_宝葫芦的故事。撵我招手溜开摆手不烫不冷讲了是 1.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_2.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_他又一次取得了第一名。我总是记得那次“抄袭”事件。二、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造句。三、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A.秘密B.规矩C.约定D.默契B 一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
6、小学生王葆,一个是神奇得令人不可思议的宝葫芦,一个偶然,一次奇遇,让他成了宝葫芦的主人。他们一起腾云驾雾,危境中共同逃生;一次又一次冒险,一场又一场误会,是大大幸运,还是小小劫难?要问什么是成功的秘诀,什么是幸福的真谛?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噓这可是个秘密!宝葫芦的秘密故事概括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第1自然段先总体说明了住宅的装置和使用情况,“住宅里安装了一百多台电脑,一切都由电脑指挥”。第2至7自然段从住宅的周边设施(
7、风向标)、进入住宅的程序,以及会客室的布置、厨房装备、卧室“休息系统”的使用、浴室的装置等几方面具体说明了电脑住宅中智能系统的使用和功能。这一部分是详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说明电脑住宅中电脑设置隐蔽、各负其责、相互合作的特点。课文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课文条理清楚,讲述具体,语言亲切,浅显易懂。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引言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
8、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走进“大看台”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师: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生:“囫囵吞枣”。如果是其他的长辈见“我”这样读书会怎样说?而伯父却生:摸着胡子(带着感情读)师: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实际上是在幽默而婉转的批评“我”读书太马虎)因
9、此,听了这句话,“我”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指名再读这件事,仔细体会鲁迅先生关心子女,善于启发教育孩子,连批评孩子时都替孩子想得多。师: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师: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师: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师: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鲁迅可能想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救助一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解救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