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副主任 文档编号:495143 上传时间:2020-04-28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27.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我与社会我与社会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 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

2、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 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

3、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 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认识越来越深刻。 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 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 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 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 那么, 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 上的一个“结点” 。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4、 提示:同学关系。 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 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图1 图 2 图 3 图 4 我是消费者 我是大哥哥 1读图分析: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 提示: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确定不变的。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 份。 2分析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身份。 提示:父子(女)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 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 活

5、动四:小辩论 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 让学生搜集资料,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站,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我 们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3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社会生活成就我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 我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 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 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6、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 试中,注意到要适合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活动所经历的过程与发展,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 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中成长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能够自觉 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能力目标 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投身社会实 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谦让”“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亲 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难

7、点: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想一想: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 试一试: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的行为? 议一议:为了让社会生活更加快乐,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回答: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为社会、为他人 作贡献的行为,都是文明的行为。 教师过渡:那么我们今天就要探讨我们在社会中成长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一)人是不断社会化的 活动一:情景探究狼孩的故事 思考: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提示: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 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8、, 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 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 教师总结: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活动二: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提示:这四幅图片表明了我们成长的社会化过程。图 1 是母亲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 识。图 2 是几名好友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图 3 是老师在教学。图 4 是学生在参加 社会劳动。 2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提示:这些活动是未成年人走向社会的开始,是未成年人了解、熟悉社会活动、社会规 则的开始,是未成年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从牙牙学语到参加劳动,是不断的社会化过程。 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们有助

9、于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 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活动三:探究社会生活 (展示图片) 1阅读图片,分析我们从社会中获得了哪些需要的东西。 提示:通过图片,我们知道,我们可以在社会上获得粮食,获得书籍、购买衣服、乘坐 公交车等。 2谈一谈我们能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 提示:如果没有这些从社会上获得的物品和得到的方便,我们是不能在社会上生存的, 所以我们要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目标导学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及实践 活动四:播放视频白芳礼的故事 1分析: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提示:白芳礼老人的行为是一种奉献社会

10、、关爱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2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向白芳礼老人学习? 提示: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 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师强调:在社会生活的互帮互助中,向社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我们感受到快乐,体 会到社会温暖。我们亲社会的行为表现在多方面:遵守规则、爱护环境、团结同学、互相谦 让、彼此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提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 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活

11、动五:欣赏故事公益活动 中学生可以参加的公益活动有:宣传环保、交通知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 弱病残,到社区打扫卫生等。 提问:我们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 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教师总结: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的过程。 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 积极融入社会, 倾力奉献社会, 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们知道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 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

12、生价值。 3 板书设计 在社会中成长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实现社会化的方式 社会化的意义 人离不开社会 养成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表现及意义 实现亲社会行为 4 教学反思 在社会中成长 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在社 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 认识,主要抓住社会生活中的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 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主线展开。 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 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13、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 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第二课第二课 网络网络生活新空间生活新空间 第第 1 课时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改变世界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能力目标 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目标 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发展给社会和人们带来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识别网络陷阱,避免网络危害。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

14、么? 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 今天我们具体了解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一)网络的积极作用 活动一:情景再现网上求医 (展示下列材料) 41 岁的肖萌头痛已经有 3 年了。她看过神经内科、中医科、脑外科,诊断有神经衰弱、 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好几种病,治疗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 在网上看到鼻窦炎的症状和自己的情况接近, 通过好大夫网站她联系到公安医院耳鼻喉科的 张良主任。经过三次网络咨询,张主任推测她的头痛可能是因为鼻窦炎引起的。通过检查和 治疗,肖萌进行了鼻窦炎手术,她

15、的头痛也一年多没有犯过了。 1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利用网络做了什么? 2通过阅读教材,你还知道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 提示: 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 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 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也改变 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活动二:古今通讯对比 (展示下列图片) 图 1 图 2 1古今通信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2通信方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总结: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

16、进了人际 交往。过去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友人的情感,如果在 今天,杜甫可以最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 活动三:利用网络的生活图片 (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了解一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网络的图片。 教师总结: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 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求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 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教师强调: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目标导学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活动四:经济生活中的网络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你通过互联网参与了哪些经济活动? 教师总结:有人

17、说 21 世纪是信息经济,而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在利用网 络创造财富。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 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活动五:利用网络参与政治 (展示图片)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 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 角色,中国公民以网民的身份通过互联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就是网 络问政。 1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 2阅读教材,网络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教师总结: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目标导学三:网络是把双刃剑 (二)网络的消极作用 活动

18、六:故事探究网络陷阱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图片分别表现了网络的哪些现象? 2除了图片表现的内容外,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形? 教师总结:图片 1、2、3、4 分别说明了网络诈骗、网络不良信息、利用网络犯罪和沉 迷网络的现象。网络可能给我们带来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 P15,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活动七:手机控 (展示图片) 思考:这些沉迷手机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教师总结: 沉迷于网络, 影响学习、 工作和生活。 大量冗余信息会干扰人们的信息选择, 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 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活动八:网上信息飞 (展示图片) 思考:这

19、些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 教师总结:个人隐私空间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 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让人防不胜防。 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 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同时也了解到网络也给我 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学会兴利除弊。 3 板书设计 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网络让信息传递快捷、方便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 网络让生活便利多彩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网络是

20、把双刃剑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沉迷网络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个人隐私空间容易被侵犯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大多问题都比较形象, 学生易于理解, 讲授中能够较好地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 料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教材,联系生活。不足之处是由于仓促,个别知 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处理不到位。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合理利用网络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 能力目标 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 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 【重点

21、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下列图片) 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 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 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活动一:小军的一天 (展示下列材料) 自从有了网络, 小军忙了起来: 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 他收藏了起来, 小学的知识很好, 收藏起来; 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 收藏起来; 这么美的图片, 收藏起来; 这么多名人故事, 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

22、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 “收藏”成为主 要方式。 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 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2)要学会“信息节食”。 活动二:“谣言”来了 (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 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 事。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

23、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 恐怖等不良信息。 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 (材料展示) 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 年 8 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 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 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 3 日的治安处 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 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1 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 2张某受到

24、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 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展示下列图片) 3思考:分析上面图片的表现,谈谈为什么会被禁止。 提示:左图是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所以被法律禁止。右图是利用网络攻击他 人网络,是违法的,所以被法律禁止。 目标导学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活动四: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 (材料展示) 2017 年 4 月 12 日,太原市试点建设的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迎泽 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 这意味着迎泽区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向“互

25、联网” 迈进了一大步。 过去市民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 如今通过电脑网页、 微信、 QQ、 手机 APP、 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使之得到快速解决。 1思考: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 提示:1.材料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太原市能够正确 运用网络。2.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教师强调: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活动五:网络助力张远坤的愿望 (材料展示) 张远坤大学毕业后, 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库纳巴扎小学支教。 当他看 到学生们大冬天的还在接自来水管的凉水喝, 冬装只是把四

26、件夏装穿在身上时, 就想到通过 募捐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短短三天时间,爱心人士送来了约 70 公斤的物资。第一次 活动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出乎张远坤和学校的意料。随后,张远坤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 运动场地。希望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将募集到的善款建一个运动场,并购买篮球架、单双 杠、球类等体育器材,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 思考:张远坤的事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张远坤利用网络募捐,解决所在学校学生的困难。他能够正确地运用网络,传递 了网络正能量。 分析下列图片,看看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什么正能量? 提示:图 1 利用网络传播了舞蹈,图 2 利用网络抓捕了逃犯,图 3 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 化,图

27、 4 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 教师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三、课堂总结 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 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 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 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 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3 板书设计 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提高媒介素养 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遵守网络规则 传播网络正能量 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学

28、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 学会正确运用网络, 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 重点。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在现 有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了教材内容。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利用教材,更要利用现实资 料和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任务。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第第 1 课时课时 维护秩序维护秩序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社会 规则维护

29、社会秩序;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能力目标 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以上图片展示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提示:这四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如 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混乱不堪。 教师过渡:引出课题维护秩序 。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社会生活有秩序 (一)社会秩序的含义及种类 活动

30、一:自主学习了解社会秩序 阅读教材 P23 第一段。 1思考:什么是社会秩序? 2常见的社会秩序有哪些? 教师总结: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种类:包括社会管理秩 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二)社会秩序的作用 活动二:情境讨论雨天的校门口 (展示图片及阅读教材 P24“阅读感悟”) 1思考: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态? 3 “阅读感悟”让你对社会秩序有了怎样的认识? 提示:1.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 相互之间的矛盾。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学校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

31、家长遵守交通规则、 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们有序排队出校门等。3.(1)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 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 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 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 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教师总结:社会秩序的作用:(1)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2)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 的保障。 教师过渡:怎样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目标导学二:维护秩序靠规则 (三)规则的种类、作用及含义 活动三:小组

32、讨论感受规则的力量 (展示材料及问题) 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弱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 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 1讨论:材料中有哪些规则? 2如何理解规则? 小组讨论,让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1)种类:人们约定的原则、劳动合同、纪律、法律、道德等。(2)含义:是 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四)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活动四:“一米线”的提醒 “一米线”, 要求后面等候的人员与前面办理业务的人员保持一米的距离,

33、 不要紧跟或 围拥。这一规则有其心理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 安全距离约为一米。越过这个安全距离,人们就会感到紧张,觉得个人安全和隐私受到了侵 犯。遵循“一米线”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 1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上述事例的规则? 2如何理解社会规则对我们的影响? 教师总结: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 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 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活动五:身边的规则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2014 年 1 月

34、 1 日起施行的,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者在其 他列车的禁烟区域吸烟,按照违法行为的情节和后果,对吸烟行为人处 500 元以上 2000 元 以下罚款;对吸烟导致列车火灾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6 年,铁路部门规定:乘客在动车组列车吸烟,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持本人身份证 到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签订协议书,方可再次购买动车组车票。 1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规定? 2不同时期,对违反规定者的处罚有什么不同? 3铁路部门对吸烟者的处罚是强制性的还是非强制性的?为什么? 教师总结: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 罚,从而保障社会的

35、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 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知道了生活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社会 才能正常运转,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懂得了维护秩序靠规则,规则有很多,如道德、法律、 纪律等。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 板书设计 维护秩序 社会生活有秩序 社会秩序的含义和内容 社会秩序的作用 社会正常运转 人民安居乐业 维护秩序靠规则 社会规则的含义及内容 社会规则的作用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 情境、 新闻等展示了生活需要规则

36、、 维护秩序靠规则, 通过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了解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 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的含 义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即可,不应作为本节课强调的内容。 第第 2 课时课时 遵守规则遵守规则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明白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规则,懂得应积 极维护规则,参与改进规则 能力目标 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 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 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规则。 教学难点

37、:维护社会规则。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阅读教材 P26“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 教师分析:人人遵守规则,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人民才会有充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 自由。如何对待规则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一)正确认识自由 活动一:自由与自由的冲突 (学生阅读教材 P27 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 教师讲述: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是他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尊重他 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教师总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

38、约束。我国宪法规 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 法的自由和权利。 活动二:我的自由谁做主 (学生阅读教材 P27 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这两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 教师讲述: 这两位乘客为了等到同伴上车而阻止火车启动, 损害了整列火车上乘客的利 益,他们的自由和权利是建立在牺牲别人的权利基础上的,因此不应当受到保护。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他们予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教师总结: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 的处罚。 目标导学二:自觉遵守规则 (二)遵

39、守规则 活动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学生阅读教材 P2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 2你认为如何形成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 教师总结: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做人准则。人生有许多机会, 面临许多诱惑,面对诱惑不动心,身不被物役,心不被金迷,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 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这是一种难得的定力, 没有一定的精神支柱, 没有一种良好的心态, 没有高超的做人修养,是很难坚持的。2.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律、自重、自爱, 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节,也能保住大节。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 反省,克服已经

40、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教师补充: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 约束,也就是说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活动四: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考 (展示图片及观点) 中国式过马路: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就跟着走。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这三种观点是否正确,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交通规则? 教师总结: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 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41、 目标导学三:维护与改进规则 活动五:请你也来守规则 (展示图片) 1思考: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两种解决方案:(1)请相关工作人员批评教育他们。(2)我会告 诉他们正确做法。你的方案是什么?请具体演示一下这些方案。 教师讲述: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现象, 如:随地吐痰, 在喷泉池里洗手等。 解决这种状况,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应该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 守规则。当然,我们在善意提醒别人时要注意有“礼”、有“理”、有“节”。只有人人相 互帮助,相互提醒遵守规则,才能维护规则的尊严,才能使规则真正保障每个人的利益。 (三)改进规则 活动六:

42、改进规则我参与 (学生阅读教材 P31 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还知道哪些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教师讲述:例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 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等,并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 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 活等。又如刑法修正案(九)进一步减少适用死刑的罪名,对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 材料罪、走私假币罪、伪造货币罪、集资诈骗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阻碍执行军事 职务罪、战时造谣惑众罪等九个罪名的刑罚规定作出调整,取消死刑。 原因: 随着社会的

43、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这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 化,就需要被改进或者废除。 (学生阅读教材 P31 的“拓展空间”) 2明确网购“后悔权”,有什么积极意义? 3 “7 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给你怎样的启发? 4针对网店店主所说的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完善规则? 教师讲述: 2.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 提高消费者的信心。 促使经营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促使消费环境健康有序发展。等等。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 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 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44、,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4.应该对“7 天无理由退货”这一规则进行改进,进一步明确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和商品 完好的标准,引导消费者正确行使“后悔权”,以维护经营者的利益,减小“7 天无理由退 货”给经营者带来的损失。 教师总结: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 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对待规则的三方面内容: 了解了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社会规则划 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要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 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

45、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知道了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 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自 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我们还要积极参 与改进规则。 3 板书设计 遵守规则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自觉遵守规则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与他律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敬畏规则 维护与改进规则 维护规则 自己自觉遵守规则 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改进规则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怎样对待规则: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自觉遵守规则,维护与改进规则。本节 内容涉及知识点比较多, 六个活

46、动都针对具体知识点展开; 由于本框题教材安排的探究与分 享部分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所以设计活动时多以本课背景材料为主。活动五的维护规 则部分, 应适当安排学生表演规劝别人遵守规则的情境, 使学生通过体验明白与人沟通要讲 究技巧。 第四课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第 1 课时课时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 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 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能力目标 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情感态

47、度与 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不同的表 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 活动一:讨论课尊重 (学生阅读教材 P33 的“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

48、比帮助更重要。”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 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 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 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2.我认同这个观点。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 ,是指以出 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 难;所谓“尊重” ,则是指敬重、重视。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 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 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尊重能够增 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 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活动二:情境讨论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 (展示材料) 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无法得到保障。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全册优秀教案.doc)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