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私人藏书古代的私人藏书一、宋元以前的私人藏书一、宋元以前的私人藏书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私人藏书家。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私人藏书家。庄庄子子所谓所谓“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两汉时期,两汉时期,私人藏书也开始发展。河间献私人藏书也开始发展。河间献王刘德,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得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是当时著名的,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不惜重金,收买典籍,许多人将旧藏藏书家。不惜重金,收买典籍,许多人将旧藏典籍以奉奏献王,因而其藏书几可与朝廷藏书典籍以奉奏献王,因而其藏书几可与朝廷藏书相比美。相比美。魏
2、晋南北朝时,战乱不断,国家藏书多毁于魏晋南北朝时,战乱不断,国家藏书多毁于兵燹之中。文献典籍正有赖于私人收藏,才得兵燹之中。文献典籍正有赖于私人收藏,才得以保存和流传。如晋代著名博物学家张华,家以保存和流传。如晋代著名博物学家张华,家无余资,惟文史充栋。迁居时,仅书籍就装了无余资,惟文史充栋。迁居时,仅书籍就装了3030车。南朝梁时人任昉藏书多至万卷,与沈约、车。南朝梁时人任昉藏书多至万卷,与沈约、王僧孺为当时三大藏书家。最早的藏书目即任王僧孺为当时三大藏书家。最早的藏书目即任氏的藏书目。氏的藏书目。o 唐代私人藏书数量十分可观,质量也讲唐代私人藏书数量十分可观,质量也讲究。如李泌家富藏书,韩
3、愈究。如李泌家富藏书,韩愈送诸葛觉往随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州读书诗: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o 韦述曾任史官韦述曾任史官2020年,藏书达年,藏书达2 2万卷,黄墨精万卷,黄墨精谨,胜于国家图书,古器图谱多所具备。安谨,胜于国家图书,古器图谱多所具备。安史之乱时,韦述独抱国史藏于南山。史之乱时,韦述独抱国史藏于南山。o 宋代的私人藏书,不仅名家辈出,而且个人宋代的私人藏书,不仅名家辈出,而且个人藏书量多达数万卷以上。周密藏书量多达数万卷以上。周密齐东野语齐东野语中,举述宋代大藏书家达中,举述宋代大藏书家达2828家之
4、多。家之多。o 如北宋藏书家王钦臣,性嗜古书,深得欧阳如北宋藏书家王钦臣,性嗜古书,深得欧阳修器重。他藏书数万卷,皆手自校雠,世称修器重。他藏书数万卷,皆手自校雠,世称善本。徐度善本。徐度却扫编却扫编谓:谓:“予所见藏书之予所见藏书之富者,莫如南都王仲至侍郎家,其目至四万富者,莫如南都王仲至侍郎家,其目至四万三千卷;而类书之卷帙浩博,如三千卷;而类书之卷帙浩博,如太平广记太平广记之类,皆不在其间。之类,皆不在其间。”o 晁公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其家为书香门第,晁公武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其家为书香门第,多有藏书。他于绍兴中进士及第。后居官四川,为四多有藏书。他于绍兴中进士及第。后居官四
5、川,为四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员。井度的藏书甚丰,后将藏书赠川转运使井度的属员。井度的藏书甚丰,后将藏书赠予晁氏,共予晁氏,共5050箧箧,合其家旧藏共合其家旧藏共2450024500多卷多卷,于绍兴二于绍兴二十一年十一年(1151)(1151)全部加以校勘,每完成一种,即写出读全部加以校勘,每完成一种,即写出读书心得,并附入遗闻逸事,成书心得,并附入遗闻逸事,成郡斋读书志郡斋读书志4 4卷卷,又又后志后志2 2卷。此书为我国第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卷。此书为我国第一部附有提要的私家藏书目录。书目录。o 再如陈振孙,南宋安吉(今浙江安吉)人,任职多在再如陈振孙,南宋安吉(今浙江安吉)人,任职多在浙江,
6、许多藏书家的藏书为其传录,如当时有名的郑浙江,许多藏书家的藏书为其传录,如当时有名的郑氏、方氏、林氏、吴氏诸家旧书,因而收藏日多,藏氏、方氏、林氏、吴氏诸家旧书,因而收藏日多,藏书达书达5118051180余卷。他仿晁氏余卷。他仿晁氏读书志读书志作作直斋书录直斋书录解题解题2222卷卷,是宋代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之一。是宋代重要的目录学著作之一。二、明代的著名藏书家二、明代的著名藏书家 明代藏书事业的特点,在于私家藏书的兴盛。明代藏书事业的特点,在于私家藏书的兴盛。明末姜绍书明末姜绍书韵石斋笔谈韵石斋笔谈中有中有“名贤著述名贤著述”条记条记明代藏书家有宋濂,刘基,杨士奇,李东阳,王鏊,明代藏书家有
7、宋濂,刘基,杨士奇,李东阳,王鏊,吴宽,史鉴,陆文裕,程敏树,杨一清,林俊,王吴宽,史鉴,陆文裕,程敏树,杨一清,林俊,王守仁,杨升庵,李梦阳,文徵明,杨循吉,王世贞,守仁,杨升庵,李梦阳,文徵明,杨循吉,王世贞,唐顺之,李攀龙,冯北海琦,黄洪宪,胡应麟,何唐顺之,李攀龙,冯北海琦,黄洪宪,胡应麟,何良俊,茅坤,焦竑,顾起元,袁宏道,汤显祖,李良俊,茅坤,焦竑,顾起元,袁宏道,汤显祖,李贽,董其昌,陈继儒,冯时可,朱国桢,谢在杭等贽,董其昌,陈继儒,冯时可,朱国桢,谢在杭等5050余家余家,并说并说:“:“以上诸公以上诸公,皆当世名儒皆当世名儒,翱翔艺苑翱翔艺苑,含含英咀华英咀华,尚论千古尚论
8、千古,其所收典籍其所收典籍,纵未必有张茂先之三纵未必有张茂先之三十乘十乘,金楼子之八万卷金楼子之八万卷,然学海词源然学海词源,博综有自博综有自,亦可见亦可见其插架之多矣。其插架之多矣。”明代藏书家中最有名的是范氏天一阁和毛氏汲古阁。明代藏书家中最有名的是范氏天一阁和毛氏汲古阁。天一阁主人范钦,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嘉天一阁主人范钦,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嘉靖十一年(靖十一年(15321532)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嘉靖四)进士,累官兵部右侍郎。嘉靖四十年(十年(15611561)宦归,携书万卷定居宁波原籍。范氏)宦归,携书万卷定居宁波原籍。范氏一生专于购求典籍,嗜好抄藏,并抄实录、邸报
9、、一生专于购求典籍,嗜好抄藏,并抄实录、邸报、方志、登科录、诗文集以及各种石刻碑版拓片等。方志、登科录、诗文集以及各种石刻碑版拓片等。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间,特建天一阁藏书楼(初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间,特建天一阁藏书楼(初名东明草堂)以收藏其典籍,到范氏名东明草堂)以收藏其典籍,到范氏8383岁去世时为岁去世时为止止,藏书达藏书达7 7万卷。到清光绪年间,钱恂为之编写书万卷。到清光绪年间,钱恂为之编写书目时,其书仅余五分之一。至解放前只有目时,其书仅余五分之一。至解放前只有1300013000多多卷了。卷了。天一阁天一阁 汲古阁主人毛晋,明代虞山(今江苏常熟)人,字子汲古阁主人毛晋,明代虞山(
10、今江苏常熟)人,字子晋。他生当明万历、崇祯年间,社会风行刻书。年三晋。他生当明万历、崇祯年间,社会风行刻书。年三十左右开始收藏、刻印、经营古书事业。创办汲古阁,十左右开始收藏、刻印、经营古书事业。创办汲古阁,不惜高价,专一购求宋元刊行的珍本书。湖州书舶云不惜高价,专一购求宋元刊行的珍本书。湖州书舶云集于门,邑中为之谚曰:集于门,邑中为之谚曰:“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与毛氏。书与毛氏。”他先后购置的珍本书达他先后购置的珍本书达8 8万万4 4千册,于宋千册,于宋元刊本之精者,建汲古阁、目耕楼以藏之。毛氏汲古元刊本之精者,建汲古阁、目耕楼以藏之。毛氏汲古阁刊行的书籍,大多用
11、宋版书为底本,并于书后跋语阁刊行的书籍,大多用宋版书为底本,并于书后跋语中介绍作者身世、版本流传及其优劣,中介绍作者身世、版本流传及其优劣,“务使学者穷务使学者穷其源流,审其津涉。其源流,审其津涉。”汲古阁曾校刻汲古阁曾校刻十七史十七史、十三经十三经。许多宋版书,正是因为毛氏的翻刻,才。许多宋版书,正是因为毛氏的翻刻,才得以流传到今日。得以流传到今日。三、清代的私人藏书三、清代的私人藏书 清代是藏书大家辈出的时期。清代清代是藏书大家辈出的时期。清代“藏书家有数等,藏书家有数等,得一书必推求本源,是正缺失,是谓考订家,如钱少詹大昕、得一书必推求本源,是正缺失,是谓考订家,如钱少詹大昕、戴吉士震诸
12、人是也;次则辨其版片,注其错讹,是谓校雠家,戴吉士震诸人是也;次则辨其版片,注其错讹,是谓校雠家,如卢学士文弨、翁阁学方纲诸人是也;次则搜采异本,上则如卢学士文弨、翁阁学方纲诸人是也;次则搜采异本,上则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是谓收藏家;补石室金匮之遗亡,下可备通人博士之浏览,是谓收藏家;如鄞县范氏之天一阁、钱塘吴氏之瓶花斋、昆山徐氏之传是如鄞县范氏之天一阁、钱塘吴氏之瓶花斋、昆山徐氏之传是楼诸家是也;次则第求精本,独嗜宋刻,作者之旨意纵未尽楼诸家是也;次则第求精本,独嗜宋刻,作者之旨意纵未尽窥,而刻书之年月日最所深悉,是谓鉴赏家,如吴门黄主事窥,而刻书之年月日最所深悉,是谓鉴
13、赏家,如吴门黄主事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诸人是也;又次则于旧家中落者,贱丕烈、邬镇鲍处士廷博诸人是也;又次则于旧家中落者,贱售其所藏,富室嗜书者,要求其善价,眼别真赝,心知古今,售其所藏,富室嗜书者,要求其善价,眼别真赝,心知古今,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是谓掠贩家,如闽本蜀本一不得欺,宋椠、元椠见而即识,是谓掠贩家,如吴门之钱景开、陶五柳、湖州之施汉英诸书估是也。吴门之钱景开、陶五柳、湖州之施汉英诸书估是也。”(洪(洪亮吉亮吉北江诗话北江诗话卷三)卷三)在清代众多的藏书家中,最有名的私人藏书家有四:在清代众多的藏书家中,最有名的私人藏书家有四:瞿绍基瞿绍基(17721836),(
14、17721836),字厚培字厚培,一字荫棠,江苏常熟一字荫棠,江苏常熟人人,藏书室名铁琴铜剑楼藏书室名铁琴铜剑楼;杨以增杨以增(17871856)(17871856)字益之字益之,一字至堂,山东聊城一字至堂,山东聊城人人,藏书室名海源阁藏书室名海源阁;陆心源陆心源(18341894)(18341894)字刚父字刚父,一字刚甫,号存斋,一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人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归安人,藏书室名皕宋楼藏书室名皕宋楼;丁丙丁丙(18321899)(18321899)字嘉渔字嘉渔,浙江钱塘人浙江钱塘人,藏书室名八藏书室名八千卷楼。千卷楼。四家共藏书四家共藏书6666万卷万卷,占全国总
15、藏书量的占全国总藏书量的28%,28%,不可谓不可谓不多。不多。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海源阁海源阁私家藏书的总体特征私家藏书的总体特征o 一、私家藏书是所有藏书系统中发展最快、一、私家藏书是所有藏书系统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系统,时代越后,藏书家数量越多,藏规模最大的系统,时代越后,藏书家数量越多,藏书规模越大。藏书总量与朝廷藏书相比越来越占压书规模越大。藏书总量与朝廷藏书相比越来越占压倒优势。私家藏书构成了我国古代藏书的基础。倒优势。私家藏书构成了我国古代藏书的基础。o 二、私家藏书的发达与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二、私家藏书的发达与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出版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而与国家的政治
16、水平、出版业发达程度密切相关,而与国家的政治中心关系相对较弱。汉以降私藏中心逐渐由西向东中心关系相对较弱。汉以降私藏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南转移,逐渐远离政治中心。就全国范围来统计,南转移,逐渐远离政治中心。就全国范围来统计,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其中尤以江苏、浙江、山东、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其中尤以江苏、浙江、山东、福建为最,占全国藏书家的福建为最,占全国藏书家的74%74%,仅江浙两省就占,仅江浙两省就占到到64.9%64.9%。科举制度与私人藏书结下不解之缘。科举制度与私人藏书结下不解之缘历代产生进士、状元最多的地方也总是私家藏书最历代产生进士、状元最多的地方也总是私家藏书最为发达的地区。为发达
17、的地区。私家藏书的历史贡献私家藏书的历史贡献 o 贡献之一,典籍的保存。贡献之一,典籍的保存。o 秦焚书时私家之保存。秦焚书时私家之保存。o 丁氏兄弟保存抢救文澜阁藏书。丁氏兄弟保存抢救文澜阁藏书。o 贡献之二,典籍的流播。贡献之二,典籍的流播。o 借阅借阅o 南齐书南齐书文学传文学传崔慰祖崔慰祖记载:记载:崔氏聚书崔氏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多来从假借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多来从假借亲亲自取与,未尝为辞。自取与,未尝为辞。o 借抄借抄o 汲古阁影宋抄本汲古阁影宋抄本 o 刊印刊印o 汲古阁刻汲古阁刻十三经十三经、十七史十七史o 纳兰性德刻纳兰性德刻通志堂经解通志堂经解o 鲍廷博鲍廷博知不足
18、斋丛书知不足斋丛书 o 贡献之三,典籍的完美。贡献之三,典籍的完美。o 爱护图书。o 司马光“所读之书终身如新”。o 赵孟頫“勿卷脑,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勿以作枕,勿以夹刺,随损随修,随开随掩”。o 校勘补正图书内容。o 顾广圻、何焯、钱大昕、黄丕烈等o 搜访集全残缺图书。o “如遇不全本而弃之,从此无完日矣。故余于残缺者尤加意焉,戏自号曰抱守老人”。(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卷一、卷六)o 贡献之四、典籍的生产。贡献之四、典籍的生产。o 朱彝尊词综、黄宗羲明文海、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o 诸家私藏书目及学术论著。古代典籍的散佚古代典籍的散佚o 阮孝绪阮孝绪七录序目七录序目后
19、附载后附载古今书最古今书最:o 七略七略书三十八种,六百三家,一万三千书三十八种,六百三家,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九卷,五百七十二家亡,三十一家二百一十九卷,五百七十二家亡,三十一家存。存。o 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书三十八种五百九十六家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九卷。五百五十二家亡。一万三千三百六十九卷。五百五十二家亡。四十四家存。四十四家存。o 牛弘,隋人。史称其牛弘,隋人。史称其“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官至散骑常侍秘书监。官至散骑常侍秘书监。隋书隋书卷四十九卷四十
20、九“牛弘传牛弘传”谓:牛弘谓:牛弘“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以典籍遗逸,上表请开献书之路”。其上。其上表之中历数中国典籍文献的几次大的劫难。表之中历数中国典籍文献的几次大的劫难。一、牛弘的一、牛弘的“五厄五厄”说与隋以前说与隋以前文献的散亡文献的散亡、秦始皇焚书、秦始皇焚书 “史官非史官非秦记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敢有藏诗诗、书书、百家语者、百家语者”,全部送交,全部送交地方官地方官“杂烧之杂烧之”。有敢聚谈。有敢聚谈诗诗、书书者,者,斩首示众;以古非今者,灭族;令下三十日不烧,斩首示众;以古非今者,灭族;令下三十日不烧,罚修长城四年。罚修长城四年。
21、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就是古代图书的第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就是古代图书的第一次大厄运。一次大厄运。秦始皇所焚,只限秦始皇所焚,只限“非博士官所职非博士官所职”的私人藏书;的私人藏书;秦政府藏书,则在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时绝灭。秦政府藏书,则在项羽入关,火烧阿房宫时绝灭。、王莽之乱、王莽之乱 公元公元8 8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很快触发汉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很快触发汉末农民大起义。公元末农民大起义。公元2424年,赤眉军与更始军在长安年,赤眉军与更始军在长安互攻,汉宫室被焚,互攻,汉宫室被焚,“礼、乐分崩,典文残落。礼、乐分崩,典文残落。”文献通考文献通考说:说:“王莽之
22、乱,焚烧无遗。王莽之乱,焚烧无遗。”西汉西汉上百年的辛苦经营,在王莽改制引起的大动乱中,上百年的辛苦经营,在王莽改制引起的大动乱中,全被消灭。此为书厄之二。全被消灭。此为书厄之二。、东汉末年典籍之散亡、东汉末年典籍之散亡 汉末,天下大乱。公元汉末,天下大乱。公元190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西年,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行前纵兵大肆烧掠,迁长安,行前纵兵大肆烧掠,“典策文章,竞共剖典策文章,竞共剖散散”。公元。公元195195年,董卓部属李傕、郭汜屠长安,年,董卓部属李傕、郭汜屠长安,随后,又在城中混战,使随后,又在城中混战,使“符策典籍,略无所遗符策典籍,略无所遗”,政府藏书,毁于一旦。此为
23、书厄之三。政府藏书,毁于一旦。此为书厄之三。、西晋、西晋末年惠怀之乱末年惠怀之乱 公元公元280280年,西晋统一全国后,公藏目录年,西晋统一全国后,公藏目录中经簿中经簿著录的图书,多达著录的图书,多达2994529945卷。但晋立国不久,先有卷。但晋立国不久,先有延续延续1616年之久的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继而于公元,继而于公元311311年,年,刘聪率匈奴军攻破长安。经过这数十年大动乱的蹂刘聪率匈奴军攻破长安。经过这数十年大动乱的蹂躏,政府藏书躏,政府藏书“靡有孑遗靡有孑遗”。后来,东晋著作郎李。后来,东晋著作郎李充以充以中经新簿中经新簿检校政府藏书,已十去其九,见检校政府藏书,
24、已十去其九,见存者不过存者不过30143014卷。此为书厄之四。卷。此为书厄之四。隋书隋书经籍志序经籍志序:“:“惠怀之乱惠怀之乱,京华荡覆京华荡覆,渠阁文渠阁文籍籍,靡有靡有孑遗孑遗。”5 5、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侯景之乱与梁元帝焚书 公元公元549549年,侯景叛乱,兵逼宫城,烧年,侯景叛乱,兵逼宫城,烧“东东宫图籍数百厨宫图籍数百厨”。后来,梁元帝派大将王僧。后来,梁元帝派大将王僧辩等平定叛乱,将幸存的文德殿藏书及公私辩等平定叛乱,将幸存的文德殿藏书及公私典藏共典藏共7 7万余卷载运江陵。年以后,西魏大万余卷载运江陵。年以后,西魏大将于谨、杨忠攻江陵。梁元帝见城将陷,将于谨、杨忠攻江陵
25、。梁元帝见城将陷,“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命舍人高善宝焚古今图书1414万卷万卷”(包括(包括文德殿藏书)。说:文德殿藏书)。说:“读书万卷,尚有今日,读书万卷,尚有今日,是以焚之。是以焚之。”城破,魏军于余烬中收拾残遗,城破,魏军于余烬中收拾残遗,所得仅所得仅46004600卷。此为书厄之五。卷。此为书厄之五。二、胡应麟的二、胡应麟的“十厄十厄”说与明以前典籍的散说与明以前典籍的散佚佚 o 自隋牛弘发为书经自隋牛弘发为书经五厄五厄之论,明胡应麟复之论,明胡应麟复广其意,续成广其意,续成“十厄十厄”。o、隋朝藏书盛于开皇,不久毁于杨广之手。、隋朝藏书盛于开皇,不久毁于杨广之手。o 隋末,天下大
26、乱,隋炀帝于公元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于公元616616年逃往江年逃往江都。都。618618年,隋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年,隋禁军将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攻入宫中,攻入宫中,3737万卷图书,经兵火后万卷图书,经兵火后“其目中并其目中并无一页传于后代无一页传于后代”,此为书厄之六。,此为书厄之六。o 公元公元622622年,李世民攻占洛阳,派人押运这些年,李世民攻占洛阳,派人押运这些图书沿黄河西上,欲送归长安。结果图书沿黄河西上,欲送归长安。结果“皆被漂皆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o、唐朝藏书盛于开元,不久毁于天宝年间、唐朝藏书盛于开元,不久毁于天宝年间的的“安
27、史之乱安史之乱”(755755年)。年)。o 开元藏书,至安、史之乱,一朝倾复。史称开元藏书,至安、史之乱,一朝倾复。史称“禄山之乱,两都复灭,乾元旧籍,亡散殆禄山之乱,两都复灭,乾元旧籍,亡散殆尽。尽。”又说:又说:“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安禄山之乱,尺简不藏。”此为书厄之七。此为书厄之七。o、唐代后期之聚书与唐末战乱、唐代后期之聚书与唐末战乱o 安、史乱后,唐政府极力重建政府典藏。唐代宗安、史乱后,唐政府极力重建政府典藏。唐代宗时,以千钱购书一卷,并设立拾遗使到江南寻访时,以千钱购书一卷,并设立拾遗使到江南寻访图书。唐文宗时,图书。唐文宗时,“搜访遗文,日令添写搜访遗文,日令添写”。到。到
28、公元公元836836年,聚书又达年,聚书又达5647656476卷。但不过卷。但不过4 4年后,年后,黄巢领导的农民军攻破长安,兵火之中,黄巢领导的农民军攻破长安,兵火之中,“内库内库烧为锦绣灰烧为锦绣灰”。此次聚书,又成虚话。此为书厄。此次聚书,又成虚话。此为书厄之八。之八。o、北宋图书,一盛于庆历(、北宋图书,一盛于庆历(1041104110451045年),再盛于宣和(年),再盛于宣和(1119111911251125年),而毁年),而毁于于“靖康之灾靖康之灾”(11261126年)年)o 公元公元11261126年,金陷汴京,年,金陷汴京,“即取秘书录即取秘书录”。次年,金朝扣压宋钦宗
29、为人质,索取北宋全部次年,金朝扣压宋钦宗为人质,索取北宋全部藏书及印版。两个月后,宋援军云集京师,金藏书及印版。两个月后,宋援军云集京师,金军仓皇北还,军仓皇北还,“秘阁图书,狼籍泥中,书史以秘阁图书,狼籍泥中,书史以来来未有如今日之甚未有如今日之甚”,此为书厄之九。,此为书厄之九。o、南宋图书,一盛于孝宗淳熙(、南宋图书,一盛于孝宗淳熙(1174117411891189年),再盛于宁宗嘉定(年),再盛于宁宗嘉定(1208120812241224年),而遭蒙古骑兵年),而遭蒙古骑兵“绍定(理宗)绍定(理宗)之祸之祸”(12281228年)。年)。o 南宋末年,与元军攻战频繁。公元南宋末年,与元
30、军攻战频繁。公元12761276年,年,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随后,又追逐宋端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随后,又追逐宋端宗、宋卫王于南海。战乱中,南宋图书尽皆宗、宋卫王于南海。战乱中,南宋图书尽皆遗散。此为书厄之十。遗散。此为书厄之十。三、明清文献之散佚三、明清文献之散佚o、明末甲申之乱、明末甲申之乱o 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六黄氏千顷斋藏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六黄氏千顷斋藏书记书记:“岁积代累二百有余载岁积代累二百有余载,一旦突遭焚一旦突遭焚如如,销沉于闯贼之一炬销沉于闯贼之一炬,内阁之书尽矣。内阁之书尽矣。自自丧乱以来丧乱以来,载籍之厄载籍之厄,未之有也。未之有也。o 吴伟业吴伟业梅村家藏稿梅
31、村家藏稿卷十九:卷十九:o“金元图籍到如今,半自宣和出禁林。封记中山金元图籍到如今,半自宣和出禁林。封记中山玉印在,一般烽火竟消沉。玉印在,一般烽火竟消沉。”o 2 2、清初的文字狱对文献的破坏、清初的文字狱对文献的破坏 o 庄廷鑨庄廷鑨明史明史案,案,“名士伏法者二百二十名士伏法者二百二十一人一人”。o 戴名世戴名世南山集南山集案案o 康、雍、乾三朝文字狱一百多起,毁典籍无康、雍、乾三朝文字狱一百多起,毁典籍无数。数。o 3 3、撰修、撰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时对图书文献的禁毁时对图书文献的禁毁o 公元公元17721772年,乾隆下征书上谕,表示要将年,乾隆下征书上谕,表示要将所有民间藏书,汇送
32、京师,所有民间藏书,汇送京师,“以彰千古同文以彰千古同文之盛之盛”。次年,复下诏催督。到。次年,复下诏催督。到17741774年,年,各省运抵京城的图书已达万余种。乾隆下达各省运抵京城的图书已达万余种。乾隆下达禁书令,表示要将有违碍字句的图书禁书令,表示要将有违碍字句的图书“及此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一番查办,尽行销毁”。并告谕满汉官员,。并告谕满汉官员,见到诋毁本朝的图书,应见到诋毁本朝的图书,应“共知切齿共知切齿”,对,对搜集到的图书,要搜集到的图书,要“细加核查细加核查”。o 具有民族思想的图书、明降臣著作、具有民族思想的图书、明降臣著作、“临文临文不讳不讳”的书多被禁毁。的书多被禁毁。
33、o 据统计,据统计,1774-17881774-1788年间,清朝下令禁毁年间,清朝下令禁毁书籍书籍2424次,共计禁毁书籍次,共计禁毁书籍1386213862部。有学部。有学者考订,者考订,“将近三千种,六七万部以上,种将近三千种,六七万部以上,种类数量几与四库收书相等。类数量几与四库收书相等。”o 4 4、太平天国战争中文献典籍的散亡、太平天国战争中文献典籍的散亡o 张秀民中国印刷史张秀民中国印刷史 :“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南方战火南方战火连年连年,扬州文汇阁及镇江金山文宗阁四库全书全扬州文汇阁及镇江金山文宗阁四库全书全毁毁,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亦不全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亦不全,其他民间
34、藏书其他民间藏书损失尤巨损失尤巨,一般士子缺乏读本。一般士子缺乏读本。”o 5 5、清末外患与中国文献典籍的散亡、清末外患与中国文献典籍的散亡o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文源阁四库全书及四。文源阁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荟要等毁于一旦。京城其他图书损失无法库全书荟要等毁于一旦。京城其他图书损失无法计算。计算。o 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翰林院惨遭兵火破坏,永乐大翰林院惨遭兵火破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底本和四库全书未收的典、四库全书底本和四库全书未收的 “四库存目四库存目”书原本书原本被毁。损失巨大。被毁。损失巨大。四、近代以来文献的散亡四、近代以来文献的散亡o 1 1、日本侵华战争
35、。、日本侵华战争。o 1932 1932年年一一二八事变二八事变,上海,上海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被毁,五十被毁,五十一万八千余册典籍几乎尽毁。一万八千余册典籍几乎尽毁。“数十年辛勤所积之精数十年辛勤所积之精华,同归于尽。华,同归于尽。”张元济有张元济有涵芬楼烬余书录涵芬楼烬余书录。o 日本在日本在1930-19451930-1945年间,从中国掠取典籍二万三千六年间,从中国掠取典籍二万三千六百七十五种,二百七十多万册。历代字画一万五千多百七十五种,二百七十多万册。历代字画一万五千多幅,碑帖近万件,其他古物近三万件。幅,碑帖近万件,其他古物近三万件。o 可参看严绍璗可参看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
36、究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第五章第五章“二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献典籍的劫夺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文献典籍的劫夺”的论述。的论述。o 2 2、“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文献典籍的破坏。对中国文献典籍的破坏。o 被毁图书数量难以统计。被毁图书数量难以统计。历代文献典籍散亡的原因历代文献典籍散亡的原因 o 一、政治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一、政治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o 统治阶级的暴力禁毁统治阶级的暴力禁毁,是典籍文献散亡的一个是典籍文献散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统治者为了消灭异端重要原因。统治者为了消灭异端,往往是从思想文往往是从思想文化开刀,焚毁和销禁文献典籍。化开刀,焚毁和销禁文献典籍。o 左传左传
37、成公二年成公二年记载晋巩朔献捷于周,王私贿记载晋巩朔献捷于周,王私贿之,使相告之曰: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非礼也勿籍。”o 孟子万章下孟子万章下:记载北宫錡问爵禄之制,孟子说:记载北宫錡问爵禄之制,孟子说“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o 再比如后来秦始皇焚书,隋炀帝焚纬书,清修四库再比如后来秦始皇焚书,隋炀帝焚纬书,清修四库禁毁图书等。禁毁图书等。o 二、兵燹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二、兵燹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o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达无数次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达无数次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直接销毁了难以数计的典籍文大规模的社会动乱,直接销毁了
38、难以数计的典籍文献。献。o 三、人事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三、人事原因导致文献的散亡o 除了政治、兵燹原因之外,由于保管不善,水、除了政治、兵燹原因之外,由于保管不善,水、火、虫蛀等人事原因而使典籍亡散残失的,也不在火、虫蛀等人事原因而使典籍亡散残失的,也不在少数。少数。o 比如宋祥符八年三馆秘阁图书三万六千多卷,比如宋祥符八年三馆秘阁图书三万六千多卷,尽毁于火。清嘉庆二年,乾清宫大火焚毁尽毁于火。清嘉庆二年,乾清宫大火焚毁永乐大永乐大典典。四、其他原因四、其他原因张舜徽先生认为,文献典籍散亡的原因,不能尽诿于兵燹与灾张舜徽先生认为,文献典籍散亡的原因,不能尽诿于兵燹与灾害。更应注意以下原因。害。
39、更应注意以下原因。一是重德轻艺的思想,笼罩了整个封建社会,许多技艺类书籍,一是重德轻艺的思想,笼罩了整个封建社会,许多技艺类书籍,往往易于散失。往往易于散失。二是古代的书籍,往往靠手抄流传。后出者往往综合广博,人二是古代的书籍,往往靠手抄流传。后出者往往综合广博,人多传抄此本,导致前本散亡。多传抄此本,导致前本散亡。三是封建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一部分质朴之文多易散三是封建士大夫重视文词,鄙弃朴学,一部分质朴之文多易散失。失。四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某些书籍为时代所局限,后人据原四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某些书籍为时代所局限,后人据原 有材料加以重修,原书遂因新修书的盛行而废。有材料加以重修,原
40、书遂因新修书的盛行而废。五是由于著书人因为犯罪或伏法,五是由于著书人因为犯罪或伏法,“因人而废言因人而废言”,其著述,其著述也也 由疏远而遗弃,终归于散亡。由疏远而遗弃,终归于散亡。六是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深闭固六是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书籍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深闭固 拒,不肯借人阅览,看成奇货和古董。尤其是海内孤本,拒,不肯借人阅览,看成奇货和古董。尤其是海内孤本,藏家往往讳莫如深。这也给书籍的流传带来了灾难。如此藏家往往讳莫如深。这也给书籍的流传带来了灾难。如此 种种,都是历代文献散亡的原因。种种,都是历代文献散亡的原因。现存文献典籍的数量现存文献典籍的数量据郑鹤声等据郑鹤声等中国文献学概要中国文献学概要说,今日可读之书,说,今日可读之书,盖亦不下四十万卷。盖亦不下四十万卷。吴枫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统计,现存典籍不少于的统计,现存典籍不少于八万种。八万种。现在进一步的统计表明,不会少于十一万种。现在进一步的统计表明,不会少于十一万种。焦树安焦树安中国藏书史话中国藏书史话,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黄建国黄建国中国古代藏书楼研究中国古代藏书楼研究,中华书局。,中华书局。傅璇琮等编傅璇琮等编 中国藏书通史中国藏书通史,宁波出版社。,宁波出版社。范凤书范凤书 中国私家藏书史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大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