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泄器官排泄器官 :排排 泄泄 有机体将体内代谢终产物和机体不需要或过多的物有机体将体内代谢终产物和机体不需要或过多的物质(包括进入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或异物)排出体外的质(包括进入体内药物的代谢产物或异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称为生理过程称为排泄排泄(excretionexcretion)。)。生理学认为只有通过生理学认为只有通过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把被排泄物转运到把被排泄物转运到排出器官排出的过程才属排泄。排出器官排出的过程才属排泄。呼吸器官;皮肤;消化器官;呼吸器官;皮肤;消化器官;肾脏。肾脏。不同种类动物代谢的排出途径有所不同不同种类动物代谢的排出途径有所不同尿生成的过程及调节尿生成的过程及调
2、节3.3.掌握泌尿功能的调节掌握泌尿功能的调节 难难 点:点:目的要求:目的要求:1.1.了解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作用了解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作用2.2.掌握尿生成的过程掌握尿生成的过程重重 点:点:1.1.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2.2.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尿液浓缩与稀释的机制泌尿生理一、肾脏的功能解剖一、肾脏的功能解剖:(1 1)尿液生成)尿液生成(排泄排泄):):清除终末产物、多余物质、异物药物等清除终末产物、多余物质、异物药物等 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调节细胞外液量和渗透压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维持内环境稳态,维持体液成分和
3、容量恒定维持内环境稳态,维持体液成分和容量恒定 肾脏的基本功能:肾脏的基本功能:(2 2)内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前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活化活化VitD3 VitD3。调节钙磷代谢。调节钙磷代谢。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
4、及调节肾脏功能。及调节肾脏功能。肾单位数目:肾单位数目:人人200-280万个,牛万个,牛800万个,猪万个,猪220万个,万个,狗狗80万个,猫万个,猫18万个,鸡万个,鸡80万个万个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一)肾单位和集合管泌尿生理肾单位肾单位(nephron):肾的基本功能单位。:肾的基本功能单位。集合管集合管(collecting duct):共同完成泌尿的功能。:共同完成泌尿的功能。泌尿生理肾小体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管肾小球肾小球肾小囊肾小囊近球小管近球小管髓袢细段髓袢细段远球小管远球小管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毛细血管袢毛细血管袢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内层(紧贴血管)内层(紧贴血管)囊腔(通
5、肾小管腔)囊腔(通肾小管腔)外层(连肾小管壁)外层(连肾小管壁)近曲小管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粗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远曲小管亨利氏袢亨利氏袢(二)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二)皮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泌尿生理 主要特点主要特点皮质肾单位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近髓肾单位肾小球位置肾小球位置肾小球肾小球亨氏袢亨氏袢入球小入球小A/出球小出球小A直径直径肾小管周围血管肾小管周围血管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支配含肾素含肾素占肾单位百分比占肾单位百分比(人人)在尿生成中的作用在尿生成中的作用皮质的外层和中层皮质的外层和中层小小短,仅深入髓质外层短
6、,仅深入髓质外层2形成外周毛细血管形成外周毛细血管丰富丰富多多90主要参与尿的生成主要参与尿的生成皮质的内层靠近髓质皮质的内层靠近髓质大大长,深入髓质内层,甚至达长,深入髓质内层,甚至达乳头部乳头部1形成外周毛细血管形成外周毛细血管还形成直小血管还形成直小血管贫乏贫乏几乎没有几乎没有10与尿的稀释和浓缩有关与尿的稀释和浓缩有关(三)肾小球旁器(三)肾小球旁器泌尿生理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由以下三部分组成:(3 3)间质(系膜)细胞间质(系膜)细胞(2 2)致密斑致密斑(1 1)肾小球旁细胞(近球细胞)肾小球旁细胞(近球细胞)内含分泌颗粒,内含分泌颗粒,
7、分泌肾素分泌肾素感受小管液中感受小管液中NaCl含量的含量的变化,调节肾素的释放变化,调节肾素的释放具有吞噬、收缩功能具有吞噬、收缩功能肾小球旁器肾小球旁器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泌尿生理1 1、血流量大:、血流量大:2 2、有串联的两套毛细血管网:、有串联的两套毛细血管网:3 3、血流量相对稳定、血流量相对稳定 占心输出量占心输出量25%25%(肾重占体重(肾重占体重0.3-0.7%0.3-0.7%),),94%94%供供应皮质层,应皮质层,5%5%供应外髓,供应外髓,1%1%供应内髓供应内髓 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第一套毛细血管网)(
8、第一套毛细血管网)-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围绕肾小管和集合管围绕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第二套毛细血管网,髓形成第二套毛细血管网,髓旁肾单位出球小动脉进入髓质后分支形成细长旁肾单位出球小动脉进入髓质后分支形成细长U U形直小血管形直小血管,平行于髓绊和集合管平行于髓绊和集合管 肾动脉由肾动脉由腹主动脉腹主动脉垂直分出,其分支经垂直分出,其分支经叶间动脉叶间动脉弓形动脉弓形动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每支入球小。每支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体后,又分支成动脉进入肾小体后,又分支成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后,后者汇集成者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而离开肾小体。出球小动脉再次而离开肾
9、小体。出球小动脉再次分成分成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网,缠绕于,缠绕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周围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周围。所。所以,肾血液供应要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然后才汇合以,肾血液供应要经过两次毛细血管网,然后才汇合成静脉,由小叶间静脉成静脉,由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弓形静脉叶间静脉叶间静脉肾静肾静脉脉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介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网介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而且之间,而且皮质肾单位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皮质肾单位入球小动脉的口径比出球小动脉的粗脉的粗1 1倍倍。因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有。因此,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压较高,有利于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10、;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的;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的血压较低,可促进血压较低,可促进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的重吸收。泌尿生理b.b.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a.a.自身调节自身调节 保证有足够的血流量以完成泌尿功能;还要和全保证有足够的血流量以完成泌尿功能;还要和全身血液循环相协调。身血液循环相协调。三、肾脏血液循环的调节三、肾脏血液循环的调节 肾血流量在一定的肾血流量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内能保持血压变动范围内能保持不变的现象,称为不变的现象,称为自身自身调节调节。泌尿生理肌源学说肌源学说管管-球反馈球反馈 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 过的原尿量。单位为
11、过的原尿量。单位为ml/minml/min。滤过分数: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a.a.自身调节自身调节平滑肌舒张和收缩均有一定的极限。平滑肌舒张和收缩均有一定的极限。泌尿生理肾灌注压肾灌注压增高增高入球小动脉平滑肌紧张性入球小动脉平滑肌紧张性加强加强血管口径血管口径缩小缩小血流的阻力血流的阻力增大增大保持肾血流量保持肾血流量稳定稳定 肾动脉压达肾动脉压达10.7kPa10.7kPa时时,管径舒张已达极限,管径舒张已达极限,达达24.0kPa24.0kPa时时,则收缩已达极限则收缩已达极限,以上两者都将丧失调节血流量稳定的能力以上两者都将丧失调节血流量稳定的能力1
12、.使肾血流量与泌尿机能相适应;使肾血流量与泌尿机能相适应;2.使使GFR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3.有利于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稳定.生理意义:生理意义:管管-球反馈球反馈 指指小管小管液流量的液流量的变化变化影响影响肾血流量肾血流量和肾小球和肾小球滤过率的滤过率的现象现象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使入球小动脉收缩使入球小动脉收缩流经远曲小管的小管液量也增加流经远曲小管的小管液量也增加致密斑部位致密斑部位NaCINaCI含量升高含量升高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肾小球致密斑将此信息反馈至肾小球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肾血流量
13、和肾小球滤过率恢复 入球小动脉收缩反馈入球小动脉收缩反馈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当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使入球小动脉收缩变弱使入球小动脉收缩变弱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流量减少致密斑感受到远曲小管液流量减少球旁细胞释放肾素,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管紧张素生成减少生成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可恢复率可恢复 入球小动脉舒张反馈入球小动脉舒张反馈意义:保持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小管液相对恒定。意义:保持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小管液相对恒定。泌尿生理(1)(1)肾主要受肾主要受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支配:支配:(2)(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b.b.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
14、兴奋时肾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管收缩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时肾交感神经活动减弱时,肾血管舒张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IIII、血管升、血管升压素等可引起肾血管收缩压素等可引起肾血管收缩 前列腺素、前列腺素、NONO、AchAch、心房利尿钠肽、心房利尿钠肽、缓激肽则可舒张肾血管缓激肽则可舒张肾血管生理意义:生理意义:在通常情况下在通常情况下,在一般的血压变化范围内,肾主要,在一般的血压变化范围内,肾主要依靠依靠自身调节自身调节来保持血流量的相对稳定,以维持正常的来保持血流量的相
15、对稳定,以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泌尿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在紧急情况下,全身血液将重新分配,通过,全身血液将重新分配,通过交感神交感神经及肾上腺素经及肾上腺素的作用来减少肾血流量,使血液分配到脑、的作用来减少肾血流量,使血液分配到脑、心脏等重要器官,这对维持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有重要心脏等重要器官,这对维持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有重要意义。意义。泌尿生理 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的相对恒定,能维持肾正常情况下肾血流量的相对恒定,能维持肾小球正常的滤过功能,小球正常的滤过功能,1防止防止排尿量发生大幅度排尿量发生大幅度波动,波动,2代谢代谢终产物及时排出,利于内环境稳态终产物及时排出,利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的维持
16、。肾血流量肾血流量过大过大,小管液,小管液流速加快流速加快,重吸收,重吸收减少减少,排出的有用物质就会排出的有用物质就会增多增多。肾血流量肾血流量过少过少,小管液流速降低,重吸收量,小管液流速降低,重吸收量增加增加,代谢终产物过多的被重吸收而聚集体内,代谢终产物过多的被重吸收而聚集体内,不能及时排不能及时排出出。8.8.肾脏致密斑的主要功能是(肾脏致密斑的主要功能是()20102010考研题考研题 A.A.直接释放肾素直接释放肾素 B.B.引起入球小动脉的收缩引起入球小动脉的收缩 C.C.感受远曲小管液中感受远曲小管液中NaClNaCl浓度的变化浓度的变化 D.D.感受入球小动脉的收缩感受入球
17、小动脉的收缩9.9.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交感神经兴奋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20102010考研题考研题 A.A.不变不变 B.B.减少减少 C.C.增多增多 D.D.先增多后减少先增多后减少1.1.保持肾小球滤过率不变的因素保持肾小球滤过率不变的因素A A肾小球血浆流量的变化肾小球血浆流量的变化B B滤过膜面积的改变滤过膜面积的改变C C全身平均动脉压在全身平均动脉压在10.710.724.0kPa24.0kPa之间波动之间波动D D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变化E E肾小囊囊内压改变肾小囊囊内压改变2 2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能分泌肾素的细胞是A A近球细胞近球细胞 B
18、 B致密斑致密斑 C C间质细胞间质细胞D D肾小球细胞肾小球细胞 E E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一、肾小球滤过一、肾小球滤过二、肾小管重吸收二、肾小管重吸收三、肾小管分泌三、肾小管分泌泌尿生理 尿的成分及性质尿的成分及性质无机物:无机物:K+、Cl-、Na+、Ca2+、Mg 2+、SO42-、PO43-、HCO3-色泽和透明度色泽和透明度 健康哺乳动物的尿液多呈健康哺乳动物的尿液多呈淡黄色或黄色淡黄色或黄色透明状,马属动物的尿液因含大量碳酸钙和粘液表现为透明状,马属动物的尿液因含大量碳酸钙和粘液表现为粘性混浊液。猪尿色淡如水。粘性混浊液。猪尿色淡如水。密度密度 取决于尿量及其成分,一般草
19、食动物较杂食动物高取决于尿量及其成分,一般草食动物较杂食动物高酸碱度酸碱度 与动物种类和其采食的饲料种类有关;草与动物种类和其采食的饲料种类有关;草食动食动物尿呈碱性;肉食动物呈酸性;杂食动物呈碱性或酸性。物尿呈碱性;肉食动物呈酸性;杂食动物呈碱性或酸性。尿的正常化学成分尿的正常化学成分有机物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酸蛋白质、核酸的代谢产物:尿素、尿酸、肌酸水:水:95-97%95-97%泌尿生理用用微穿刺法微穿刺法实验证明,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实验证明,肾小球的滤过液就是血浆的超滤液(原尿)。浆的超滤液(原尿)。(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二)有效滤过
20、压(二)有效滤过压(二)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二)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内层内层:有有7090nm窗孔窗孔小分子溶质及小分子量血浆蛋白通小分子溶质及小分子量血浆蛋白通过过,但血液中有形成分则不能通过但血液中有形成分则不能通过.基膜层基膜层:有直径为有直径为28nm的网孔的网孔它决定可滤过分子的大小它决定可滤过分子的大小,是滤过膜是滤过膜的阻碍血浆蛋白主要滤过屏障的阻碍血浆蛋白主要滤过屏障外层外层:有足突有足突,足突之间形成滤过裂足突之间形成滤过裂隙膜隙膜,膜上有直径膜上有直径414nm的小孔的小孔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滤过膜的最后一道屏障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糖蛋白),成滤
21、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糖蛋白),成为一种为一种电学屏障电学屏障。(异常时导致蛋白尿)。(异常时导致蛋白尿)(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血浆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虽然其虽然其有效半径为有效半径为3.5nm3.5nm,由于,由于其带负电荷,因此就难其带负电荷,因此就难于通过滤过膜。于通过滤过膜。泌尿生理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决定于该物质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决定于该物质的的分子大小分子大小及其及其所带的电荷所带的电荷。有效半径小于有效半径小于1.8nm1.8nm的物质可以的物质可以被完全滤过,大于被完全滤过,大于3.6nm3.6nm的大分子物的大分子物质,几乎完全不能滤
22、过。质,几乎完全不能滤过。(二)有效滤过压(二)有效滤过压泌尿生理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囊内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二)(二)有有效效滤滤过过压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 *(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泌尿生理1 1、滤过膜通透性滤过膜通透性(原尿的量和成分)(原尿的量和成分)机械屏障或电学屏障受损机械屏障或电学屏障受损蛋白尿蛋白尿2 2、有效滤过面积有效滤过面积(尿量)(尿量)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少尿或无尿少尿或无尿3 3、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尿量)(尿量)4 4、肾血浆流
23、量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液中约肾小球滤过液中约99%99%的水的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只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只有约有约1%1%被排出体外。被排出体外。(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泌尿生理(一)重吸收方式(一)重吸收方式 肾小球滤液(原尿)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肾小球滤液(原尿)进入肾小管后称为小管液。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管液。小管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量和质都要发生很大变化:小管液中全中,量和质都要发生很大变化:小管液中全部氨基酸、葡萄糖(包括漏出的少量蛋白部氨基酸、葡萄糖(包括漏出的少量蛋白质),大部分水、无机盐(钠、钾、氯、质),大部分水、无机盐(
24、钠、钾、氯、HCO3HCO3等),被重吸收入血液,而其它物质等),被重吸收入血液,而其它物质(如氨、肌酐等)则完全不被吸收,这样剩(如氨、肌酐等)则完全不被吸收,这样剩余不到原尿余不到原尿1%1%的液体从肾乳头管流入肾盂,的液体从肾乳头管流入肾盂,这就是终尿。这就是终尿。(一)重吸收方式(一)重吸收方式泌尿生理顺着电化学梯度将小管液中的水和顺着电化学梯度将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转运到组织间液的过程。溶质转运到组织间液的过程。小管液中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小管液中的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转运到细胞外组织间液中的过程。组织间液中的过程。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原发性原发性主动转运
25、(主动转运(NaNa+泵、泵、H H+泵、泵、CaCa2+2+泵)泵)继发性继发性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泌尿生理重吸收重吸收1 1、NaNa+的重吸收:的重吸收:泌尿生理部位部位:近球小管近球小管 65-70%65-70%髓绊升支髓绊升支20-30%20-30%其余在集合管,远曲小管其余在集合管,远曲小管机制:机制:近曲小管:泵近曲小管:泵-漏模式漏模式髓绊升支:被动扩散髓绊升支:被动扩散其他:主动转运其他:主动转运(二)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二)各种物质的重吸收2.Cl2.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泌尿生理部位:部位:近曲小管、髓袢近曲小管、髓袢机制:机制:大部分伴
26、随大部分伴随NaNa+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髓袢升支粗髓袢升支粗段为段为继发性主动继发性主动重吸收重吸收。Cl-3 3、K K+的重吸收:的重吸收:泌尿生理部位部位:大部分在近球小管大部分在近球小管机制机制:主动重吸收(机制不明)主动重吸收(机制不明)肾小球滤过的钾离子,肾小球滤过的钾离子,67%67%左右在近曲左右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入血,而尿中的钾离子是由远小管被重吸收入血,而尿中的钾离子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泌尿生理4 4、HCOHCO3 3-:的重吸收:的重吸收:部位:部位:近球小管近球小管(80-85%)(80-85%)机制机制:以以COCO2 2形式吸收形
27、式吸收与钠与钠-氢交换耦联氢交换耦联每分泌每分泌1 1个氢离子,个氢离子,重吸收一个碳酸根重吸收一个碳酸根离子和一个钠离子离子和一个钠离子5 5、H H2 2O O的重吸收:的重吸收:泌尿生理部位部位:近球小管近球小管(70%););髓绊降支细段髓绊降支细段、远远曲小管曲小管、集合管(各集合管(各10%左右左右)。)。机制机制:近曲小管近曲小管:伴随伴随Na+等重吸收形成的渗透等重吸收形成的渗透压梯度而被动转运压梯度而被动转运远曲小管,集合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依赖:依赖ADH泌尿生理机制:机制:6 6、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重吸收过程葡萄糖重吸收过程部位:部位: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NaNa
28、+继继发性主动同向转运,发性主动同向转运,需载体蛋白完成)需载体蛋白完成)近球小管近球小管(几乎全(几乎全部重吸收)部重吸收)(160-180mg/100ml)7 7、氨基酸:、氨基酸:泌尿生理部位:部位:机理:机理:近球小管(全部重吸收)近球小管(全部重吸收)同葡萄糖,为与同葡萄糖,为与NaNa+耦联的主动同向转运,耦联的主动同向转运,但转运体可能不同;但转运体可能不同;进入小管液的少量蛋白质通过小管上皮细进入小管液的少量蛋白质通过小管上皮细胞的内吞作用被重吸收。胞的内吞作用被重吸收。各种氨基酸的重吸收存在相互竞争;各种氨基酸的重吸收存在相互竞争;物质物质 吸收部位吸收部位 重吸收方式重吸收
29、方式 水水99%99%近曲小管近曲小管60-70%60-70%被动(渗透性重吸收)被动(渗透性重吸收)远远10%10%降细降细10%10%集集10-20%10-20%被动(调节性重吸收被动(调节性重吸收)NaNa+近曲近曲65-70%65-70%主动(主动(ClCl-、水被动、水被动)远曲、集合远曲、集合10%10%主动主动 (K(K+-Na-Na+H-Na H-Na+)升细升细20-30%20-30%被动(被动(ClCl-主动主动)ClCl-(大)近曲(大)近曲 被动(被动(NaNa+主动)主动)(少)升支粗段(少)升支粗段 主动(主动(NaNa+被动)被动)K K+(大)近(大)近 主动主
30、动葡萄糖葡萄糖 只在近曲小管只在近曲小管 继发性主动(与继发性主动(与 NaNa+耦连)耦连)氨基酸氨基酸 近曲几乎全部近曲几乎全部 继发性主动(与继发性主动(与 NaNa+耦连)耦连)微量原尿蛋白质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胞饮作用而主动重吸收微量原尿蛋白质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胞饮作用而主动重吸收泌尿生理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到小管液。上皮细胞将血液中某些上皮细胞将血液中某些物质排入小管液。物质排入小管液。分泌:分泌:排泄:排泄:1 1、K K+的分泌:的分泌:钠离子的重吸收在小管两侧形成电位差,钠离子的重吸收在小管两侧形
31、成电位差,促使钾离子从组织间液被动扩散进入小管液。促使钾离子从组织间液被动扩散进入小管液。泌尿生理部位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远曲小管、集合管机制机制:NaNa+K K+交换交换2 2、H H+的分泌:的分泌:泌尿生理近球小管:近球小管:分泌分泌1 1个氢离子,个氢离子,重吸收一个碳酸根重吸收一个碳酸根离子和一个钠离子离子和一个钠离子NaNa+-H-H+交换交换3 3、NHNH3 3的分泌和排的分泌和排NHNH4 4+:部位:部位:泌尿生理远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集合管Na+HCO3-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肾小管肾小管H+泌量泌量机制机制CO2是制造是制造H+的主要原料(的主要原料(H2CO3)Na+-
32、K+交换交换与与Na+-H+交换有竞争抑制作用交换有竞争抑制作用细胞外液细胞外液CO2浓度浓度CA活性活性H+生成量生成量 Na+K+交换交换细胞外液细胞外液K+浓度浓度细胞外液细胞外液Na+浓度浓度NH3的分泌的分泌醛固酮醛固酮醛固酮促进醛固酮促进Na+重吸收,从而促进重吸收,从而促进H+分泌分泌Na+重吸收量重吸收量 Na+-H+交换交换NH3在小管液中与在小管液中与H+结合生成结合生成NH4+,促进,促进H+分泌分泌影响肾小管泌影响肾小管泌H+的因素的因素肾小管肾小管的离子交换的离子交换对机体的影响对机体的影响血钾血钾pH (碱中毒)(碱中毒)血液血液pH血钾和血液血钾和血液pH改变对机
33、体的影响改变对机体的影响血钾血钾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血液血液pH代谢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pH (酸中毒)(酸中毒)血钾血钾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血钾血钾 (低钾血症)(低钾血症)Na+-H+Na+-K+总结图总结图判断:判断:1.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是对抗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力量。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囊内压是对抗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力量。2.当尿中出现糖时,尿糖浓度称为肾糖阈。当尿中出现糖时,尿糖浓度称为肾糖阈。3.近曲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水的近曲小管可重吸收原尿中水的60-70%,是决定尿量多少的主,是决定尿量多少的主要部位。要部位。4.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
34、体渗透压-囊内压囊内压=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5.当全身失血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当全身失血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尿量减少。6.肾小管泌肾小管泌H+作用下降作用下降H+Na+交换受阻交换受阻 排出大量碱性排出大量碱性尿尿 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7.肾小管泌肾小管泌H+作用下降作用下降H+Na+交换受阻交换受阻 K+Na+交交换增强换增强 低血低血K+8.输尿管结石时,囊内压加大,尿量减少。输尿管结石时,囊内压加大,尿量减少。填空:填空:.尿生成的基本步骤是尿生成的基本步骤是 和和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 ,有利于,有利于 。.原尿与血浆相比,除了
35、不含原尿与血浆相比,除了不含 外,其它外,其它物质浓度物质浓度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较低,有利于 。.水的吸收是通过(水的吸收是通过()实现的。)实现的。(滤过(滤过 扩散扩散 渗透渗透 主动)主动)选择:选择:1.原尿与尿液相比(原尿与尿液相比()A 仅是数量不同仅是数量不同 B 仅是组成成分不同仅是组成成分不同 C 基本相同基本相同 D 数量和组成成分都不同数量和组成成分都不同2.泌尿系统中分泌排泄作用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中分泌排泄作用主要发生在()A 肾小体肾小体 B 肾小管和集合管肾小管和集合管 C 输尿管输尿管 D 膀胱膀胱 3.()的重吸收能
36、力最强。)的重吸收能力最强。A 近曲小管近曲小管 B 髓袢的降支髓袢的降支 C 髓袢的升支髓袢的升支 D 远曲小管远曲小管4.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当尿中发现蛋白质和RBC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时,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A 肾小球囊肾小球囊 B 集合管集合管 C 肾小球肾小球 D肾小管肾小管 5.原尿与血浆相比较,不含有(原尿与血浆相比较,不含有()A 大分子蛋白质大分子蛋白质 B 尿素尿素 C 葡萄糖葡萄糖 D 尿酸尿酸思考题:思考题:*1.简述尿的生成过程。简述尿的生成过程。*2.试述影响肾小球滤过(原尿生成)的因素。试述影响肾小球滤过(原尿生成)的因素。3.试述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
37、试述影响肾小管重吸收的因素。正常人尿液的渗透浓度可在约正常人尿液的渗透浓度可在约50-1200 50-1200 mOsm/L之间之间波动。血浆渗透浓度约波动。血浆渗透浓度约300 300 mOsm/L。泌尿生理机体缺水时,原尿中的水被各段肾小管大量重吸收,机体缺水时,原尿中的水被各段肾小管大量重吸收,终尿渗透压将高于血浆,此即高渗尿。终尿渗透压将高于血浆,此即高渗尿。浓缩浓缩当机体水分增多时,肾小管液中水较少被重吸收,机当机体水分增多时,肾小管液中水较少被重吸收,机体将排出渗透压低于血浆的尿,即低渗尿。体将排出渗透压低于血浆的尿,即低渗尿。稀释稀释低渗尿:低渗尿:高渗尿:高渗尿:(2 2)在体
38、内水过剩而)在体内水过剩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释放被抑制时释放被抑制时泌尿生理(1 1)髓绊升支中)髓绊升支中溶质被重吸收溶质被重吸收而水不易被重吸收而水不易被重吸收如果抗利尿激素完全缺乏,如如果抗利尿激素完全缺乏,如严重尿崩症严重尿崩症患者,每天可患者,每天可排出高达排出高达20L20L的低渗尿,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的低渗尿,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的10%10%。髓袢升支粗段末小管液为髓袢升支粗段末小管液为低渗低渗。造成尿液的稀释。造成尿液的稀释。髓袢愈长,浓缩能力就愈强。髓袢愈长,浓缩能力就愈强。泌尿生理部位:部位:远曲小管远曲小管和和集合管集合管结构:结构:髓袢髓袢,形成髓质渗透,形成髓质渗
39、透梯度的重要结构。梯度的重要结构。条件:条件:1、对、对水的通透性水的通透性(ADH)2、肾、肾髓质渗透压梯度髓质渗透压梯度肾小管肾小管水水NaNa+尿素尿素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粗段不易通透不易通透NaNa+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Cl-继发性主动吸收继发性主动吸收不易通透不易通透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不易通透不易通透易通透易通透中等通透中等通透髓袢降支细段髓袢降支细段易通透易通透不易通透不易通透不易通透不易通透远曲小管远曲小管有有ADH时对水时对水易通透易通透NaNa+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不易通透不易通透集合管集合管有有ADH时对水时对水易通透易通透NaNa+主动重吸收主动重吸收皮质和外髓质不
40、易通皮质和外髓质不易通透,内髓质易通透透,内髓质易通透兔肾小管不同部分的通透性兔肾小管不同部分的通透性泌尿生理“逆流交换逆流交换”逆流系统逆流系统:1、两个管道并列、两个管道并列2、液体流向相反、液体流向相反3、两管下端相通、两管下端相通4、隔膜容许溶质交换、隔膜容许溶质交换液体流动中,溶质或热量在液体流动中,溶质或热量在两管间发生交换。两管间发生交换。结果结果:1、逆流倍增,形成渗透梯度、逆流倍增,形成渗透梯度2、水进入乙管,丙管被浓缩。、水进入乙管,丙管被浓缩。泌尿生理“逆流倍增现象逆流倍增现象”条件条件:1、M1膜主动将膜主动将Na+从乙管泵至甲管从乙管泵至甲管2、M1对水不通透对水不通
41、透3、M2对水通透,对溶质不通透对水通透,对溶质不通透(二)髓质渗透压梯度形成机制1.外髓渗透压梯度: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外髓渗透压梯度: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形成的;形成的;(主要动力主要动力)2.内髓渗透压梯度: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的尿内髓渗透压梯度: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的尿素和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的素和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的NaCl共同形成的;共同形成的;3.尿素的再循环促成了整个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尿素的再循环促成了整个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建立。建立。外髓部外髓部,髓袢升支粗段位,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能主动重吸收于外髓部,能主动重吸收Na+Na+和和Cl-Cl-,对水不通透,小管液向皮,
42、对水不通透,小管液向皮质方向流动时,质方向流动时,NaClNaCl浓度逐渐浓度逐渐降低,小管液渗透浓度逐渐下降低,小管液渗透浓度逐渐下降;而升支粗段外围组织液则降;而升支粗段外围组织液则变成高渗。即变成高渗。即外髓部的渗透梯外髓部的渗透梯度是由升支粗段度是由升支粗段NaClNaCl的重吸收的重吸收形成的形成的。愈靠近皮质部,渗透。愈靠近皮质部,渗透浓度越低;愈靠近内髓部,渗浓度越低;愈靠近内髓部,渗透浓度越高。透浓度越高。NaClNaClNaCl内髓部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与,渗透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尿素的再循环和和NaClNaCl的重吸的重吸收收二个过程相关。二个过程相关。远曲小管及皮质
43、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对尿素不通透,远曲小管及皮质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对尿素不通透,对水通透(对水通透(ADHADH),由于外髓部高渗,水被重吸收,),由于外髓部高渗,水被重吸收,小管液中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小管液中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当小管液进入内髓部集合管时,由于管壁对尿素的通当小管液进入内髓部集合管时,由于管壁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大,小管液中尿素滤出,透性增大,小管液中尿素滤出,尿素构成了内髓部尿素构成了内髓部组织的渗透梯度组织的渗透梯度。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Na+Na+不易通透,对水则易通透,不易通透,对水则易通透,水被水被“抽吸抽吸”出来,小管液被浓缩,其中的出来,小管液被浓
44、缩,其中的NaClNaCl浓浓度愈来愈高,渗透浓度不断升高。度愈来愈高,渗透浓度不断升高。升支细段对升支细段对Na+Na+易通透,易通透,Na+Na+被动扩散至内髓部,进一被动扩散至内髓部,进一步提高了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步提高了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是由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是由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来的尿素以及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来的出来的尿素以及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来的NaClNaCl两个两个因素造成的因素造成的。尿素再循环:升支细段对尿素中等通透,所以从内髓尿素再循环:升支细段对尿素中等通透,所以从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的尿素进入升支细段,经
45、升支粗段、部集合管扩散出的尿素进入升支细段,经升支粗段、远曲小管,又回到内髓部集合管,再扩散到内髓部远曲小管,又回到内髓部集合管,再扩散到内髓部组织间液,形成了尿素的再循环组织间液,形成了尿素的再循环 。小小 结结1、外髓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外髓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髓袢升支粗段主动转运髓袢升支粗段主动转运NaCl,而对水不易通透。,而对水不易通透。2.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机制:1)髓袢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细段NaCl被动扩散。被动扩散。2)尿素再循环)尿素再循环3、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建立以及抗利尿激素的存在是、肾髓质渗透梯度的建立以及抗利尿激素的存在是 尿液浓缩的基本条件。
46、尿液浓缩的基本条件。4、髓袢是形成肾髓质渗透梯度的重要结构。、髓袢是形成肾髓质渗透梯度的重要结构。5、直小血管对维持肾髓质渗透梯度起到重要作用。、直小血管对维持肾髓质渗透梯度起到重要作用。泌尿生理一、肾内自身调节一、肾内自身调节二、神经体液调节二、神经体液调节 (注:肾小球滤过作用的(注:肾小球滤过作用的调节已于前述)调节已于前述)2、球球-管平衡管平衡泌尿生理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渗透性利尿渗透性利尿”糖尿病人多尿糖尿病人多尿肾小管不能将葡萄糖完全重肾小管不能将葡萄糖完全重吸收入血,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小吸收入血,小管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小管液渗透压增高。管液渗透压
47、增高。定比重吸收定比重吸收:肾小球血流量增大,近球小管对溶:肾小球血流量增大,近球小管对溶质和水的重吸收率也相应提高,重吸收率质和水的重吸收率也相应提高,重吸收率=65-70%GFR 意义:意义:使终尿中的溶质和水不因肾小球滤使终尿中的溶质和水不因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而大幅度变化。过率的改变而大幅度变化。二、神经体液调节二、神经体液调节泌尿生理(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二)抗利尿激素(二)抗利尿激素(三)肾素(三)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醛固酮系统(四)心房钠尿肽(四)心房钠尿肽3、增加、增加近球小管和髓袢近球小管和髓袢重吸收重吸收Na+、Cl-、水。、水。泌尿
48、生理1、直接支配或刺激、直接支配或刺激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释放释放NE、E,作,作用于入球、出球小动脉,肾血流量用于入球、出球小动脉,肾血流量下降。下降。2、刺激、刺激球旁细胞球旁细胞释放释放肾素肾素,增加肾小管重吸收,增加肾小管重吸收NaCl、水。、水。(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肾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肾交感神经兴奋,会使NaCl的排出减少,尿量降低。的排出减少,尿量降低。泌尿生理作用:作用:(二)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合成合成:下丘脑视上核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室旁核神经元神经元释放释放:垂体后叶垂体后叶(神经垂体)(神经垂体)增加增加髓袢升支粗段髓袢升支
49、粗段对对Na+和和CL-的主动的主动重吸收和重吸收和集合管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提高对尿素的通透性,提高髓质髓质渗透浓度渗透浓度,利于尿液浓缩。,利于尿液浓缩。作用于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增上皮细胞,增加对加对水水的通透性,使尿液浓缩;的通透性,使尿液浓缩;调节调节ADH分泌分泌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泌尿生理2 2、循环血量及动脉血循环血量及动脉血压的降低压的降低1 1、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血容量血浆晶体渗透压感受器 容量感受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大量出汗、呕
50、吐大量失血血浆晶体渗透压循环血量、血容量血浆晶体渗透压感受器 容量感受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神经垂体抗利尿激素(ADH)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大量饮清水大量输液渗透性利尿渗透性利尿水利尿水利尿发生部位发生部位近球小管近球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远曲小管、集合管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小管中溶质浓度小管中溶质浓度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刺激条件刺激条件小管内渗透压高于小管内渗透压高于血管内渗透压血管内渗透压大量饮水,血浆晶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体渗透压刺激感受器刺激感受器无无晶体渗透压感受器晶体渗透压感受器重吸收方式重吸收方式水的被动渗透水的被动渗透主动调节水重吸收主动调节水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