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臀肌挛缩症张玉双2011-8-6概 述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征的临床症候群。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多为双侧。病 因 注射因素:1.为该病的常见病因;2.肌注后局部形成硬块即为肌纤维炎表现;3.受累肌肉频率依次为臀大肌、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臀小肌、臀中肌、梨状肌等外旋肌群。其他:特发性因素,免疫因素,家族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疤痕体质,创伤医源因素,感染因素 多因一果病 理 大体:可见色泽苍白,无弹性,腱样组织。光镜下表现为横纹肌萎缩、变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异物肉芽肿。病理分型:肿块型膜型束带型临床表现 尖臀征:外观臀部局部皮肤凹陷
2、,臀部欠丰满 步态异常:外八字步态、“跳步征”划圈征和蛙腿征 髋部弹响 挛缩带 Ober征阳性临床表现贺西京症状体征分度 度:同时屈髋、屈膝90时,双膝可以并拢,但双侧股部无法交叉到对侧(跷“二郎腿”)。尖臀畸形不明显。Ober征弱阳性。度:生活能自理,行走时可不表现出“八字步”,但上下楼或跑步时“八字步”明显。同时屈膝、屈髋90,双膝无法并拢,不会跷“二郎腿”。臀部外上方塌陷,有明显“尖臀”畸形,Ober征阳性。度:行走时呈明显的“八字步”,跑步困难,难以自己穿上裤袜,下蹲时髋关节被迫强力外展外旋,呈“蛙式腿”。Ober征强阳性,髋关节必须在强力极度外展位,才能同时屈膝、屈髋达90,臀部萎缩
3、明显,有严重的“尖臀”畸形。骨盆变窄、变长,股骨颈干角增大。A 型 A型型仅有髂胫束挛缩,此型症状:此型症状:双膝并拢可以下蹲但下蹲时臀部有弹响及条索状物滑动。A1型型挛缩较轻,屈髋弹响后可交叉重叠双下肢(能翘二郎腿);A2型型挛缩较重的,屈髋弹响仍不能交叉重叠双下肢(不能翘二郎腿)。B型 B型型髂胫束,臀大肌前部纤维和腱板及浅深筋膜中有两种以上组织挛缩。B1型型:髂胫束与臀大肌前部纤维及腱板同时挛缩,屈髋所需外展角度小于10;B2型型:在B1型基础上,同时有浅筋膜挛缩,此型屈髋所需外展角度在1030之间;B3型型:在 B2型基础上同时有臀大肌浅深两层深筋膜挛缩,此型屈髋所需外展角度大于30
4、C型 C型型除髂胫束,臀大肌前部纤维及腱板和浅深筋膜等浅层组织挛缩外,还有臀中肌臀小肌、臀大肌中部纤维、梨状肌部分纤维及髋关节上部韧带等深层组织挛缩。C1型型(有学者称重度重度):挛缩组织之间无粘连或粘连较轻,屈髋时有索状物滑动及弹响,术中分离较容易;C2型型(有学者称特重度特重度):挛缩组织之间粘连严重,无论髋处于何位屈髋均无滑动及弹响,臀部呈板块状凹陷,术中分离较困难。骨盆倾斜 骨盆倾斜分型:(1)髋关节周围挛缩型;(2)下肢不等长型;(3)脊柱型。根据骨盆倾斜的程度,分型:(1)轻型:骨盆倾斜在15以下;(2)中型:倾斜在1625之间;(3)重度:倾斜在26以上。合并症 脊柱侧弯 骨盆倾
5、斜 下肢不等长 髋臼发育不良 其他辅助检查 骨盆X线:假性双髋外翻,颈干角大于130度,股骨小粗隆明显可见 B超:臀肌有不同程度萎缩,肌纤维排列紊乱,散在大小不等回声较强的斑块,筋膜增厚,回声增强,见体表挛缩带 MRI: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不同程度的萎缩变薄,重的甚至臀中、小肌消失,肌间隔明显增宽,形态不规则,能直接观察纤维条索的部位、范围和深度等,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血液检查和肌电图一般均为正常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 肌肉病 弹响髋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其他治疗 传统切开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治疗优越性在于:手术视野清晰,血管神经清晰可辨,操作更安全;关节镜手术不广泛剥离肌组织,创伤小,出
6、血少,术后炎性反应轻,伤口愈合快;切口小,对组织的影响小,可以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关节镜手术只是切开臀肌挛缩带,并不切除臀肌挛缩带,所以对臀部的外观影响小,不会出现组织缺损。能够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切口小,瘢痕小,美观,无需拆线,缩短住院时间,更快的恢复工作和学习 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 血肿形成 术后复发 术后感染 坐骨神经损伤 术后下肢行走不稳 髋关节脱位 异位骨化康复 麻醉恢复后,即进行肌力训练,包括臀中肌、臀大肌以及屈髋肌、大腿内收肌等,每日坚持训练肌肉力量,特别是臀中肌和臀大肌的肌力训练。伸髋位内旋。术后第1天在他人辅助下,在床上进行内收位屈髋,每天锻炼1-2次,每次均达到最大角度。术后第3天患者可以下床,方法为采取床上腹卧位,移于床边一侧,双下肢滑落床边,同时双上肢支撑,坐于床边后再站立,这种方法可减轻因下床引起的疼痛。下床后进行一字步行走。术后7天进行并膝下蹲、坐位翘二郎腿等动作,注意功能训练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宜,不要急于求成,训练过程比较痛苦,要注意倾听患者主诉,随时调整训练计划。通过训练,患者均恢复到满意程度。早期进行锻炼量少,逐渐增加锻炼量,防止出现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