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请把手机调成振动,请把手机调成振动,谢谢合作!谢谢合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气血津液v气、血、津液是人体内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组织器官和经络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学说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人体生理功能的理论基础。气气不断运动,极其细微的物质不断运动,极其细微的物质血血循行于脉内的红色液体循行于脉内的红色液体津液津液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第一节-气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
2、的。中医学中所说的气,概括起来有两个含义:1,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营气、卫气等“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2,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经气)等。二者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运动表现。一、一、气的气的生成与生成与分类分类v来源先天之精气:这种精气先身而生,是生命的基本物质,禀受于父母,故称之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构成生命和形体的物质基础,精化为气,先天之精化为后天之气,形成有生命的机体,所以先天之气是人体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天之精气:后天之精包括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存在于自然 界的清气。水谷之精气、呼吸之清气。v分类 元气、宗气、卫气、营
3、气元气、宗气、卫气、营气先天之精气先天之精气 自然界之清气自然界之清气水谷之精气水谷之精气 A.元气元气 B.宗气宗气 C.卫气卫气 D.营气营气 气之根气之根肾肾藏精肺肺主呼吸气之主气之主脾脾主运化气之源气之源A.元气元气 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具有推动人体生通过三焦循行全身。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B.宗气宗气 积于胸中,积聚处称为积于胸中,积聚处称为“气海气海”,也,也叫膻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叫膻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
4、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行气血;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关。C.卫气卫气 运行于脉外。温养脏腑组织;调节腠运行于脉外。温养脏腑组织;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抗御外邪。;抗御外邪。D.营气营气 运行于脉内。化生血液;营养全身。运行于脉内。化生血液;营养全身。三、气的运动三、气的运动 1、气机、气机 即即 气的运动气的运动 2、气的运动形式、气的运动形式 升、升、降、降、出、出、入入 气机调畅气机调畅气的运动通畅无阻气的运动通畅无阻气的运动之间平衡协调气的运动之间平衡协调 人体的人体的生命活动的根本生命活动的根本 气机的升降出入气机的升降出入
5、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才能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只有通过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才能具体体现出来。具体体现出来。3、气运动的意义、气运动的意义吸入清气吸入清气呼出浊气呼出浊气摄入谷物水液摄入谷物水液排出粪便尿液排出粪便尿液 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先天之气、水谷之气、吸入的清气布散全身吸入的清气布散全身 精精、血、血、津液在体内的运行流动津液在体内的运行流动 人体脏腑、经络、形体的生理活动、人体脏腑、经络、形体的生理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适应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适应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肺主出气 肾主纳气肝主
6、升发 肺主肃降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心肾相交五脏五脏上 心肺 易降 中 脾胃 升降之枢纽下 肝肾 易升 六腑六腑脏腑之间脏腑之间特点: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特点: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中有降,降中有升 规律:对立统一协调平衡规律:对立统一协调平衡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以肺脾肾为重要,特别是肾以肺脾肾为重要,特别是肾 唯肾为根唯肾为根 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 肺主治节肺主治节 即治理调节。肺之呼吸直接即治理调节。肺之呼吸直接调节和影响,包括了水液代谢、血液循环调节和影响,包括了水液代谢、血液循环、体温平衡、声音开发以及、体温平衡、声音开发以及“卫外卫外”等生等生理功能
7、。理功能。气的运动失调气的运动失调气滞:气滞: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气逆:气逆: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气陷:气陷:气的下降太过,上升不及。气脱:气脱: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内守。气闭:气闭:气内结于内,不能外出。脏腑气机失调脏腑气机失调 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5、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气运动失常的表现形式二、气的功能二、气的功能第一节-气1.推动作用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固摄作用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6.营养作用营养作用推动作用推动推动 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
8、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排泄。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排泄。调控调控 气分阴阳气分阴阳 阳气阳气:推动、兴奋、升发:推动、兴奋、升发 阴气阴气:宁静、抑制、肃降:宁静、抑制、肃降 温煦作用v气是机体热量的来源,是体内产生热量的物质气是机体热量的来源,是体内产生热量的物质基础。其温煦作用是通过激发和推动各脏腑器基础。其温煦作用是通过激发和推动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来实现的。官生理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来实现的。v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v有助于各生理活动有助于各生理活动v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促进血、津液
9、的正常运行防御作用v 护卫肌表,抵御外邪。护卫肌表,抵御外邪。v 生理生理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v 病理病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v“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得其和则为正气,气失其和则为邪气”v护卫肌表,抵御外邪。护卫肌表,抵御外邪。v正邪交争,驱邪外出。正邪交争,驱邪外出。v自我修复,恢复健康。自我修复,恢复健康。固摄作用v气的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以防止无故气的固摄作用,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以防止无故流失的作用。流失的作用。v气的固摄作用具体表现为:气的固摄作用具体表现为:v1气能摄血,约束血液
10、,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于逸出脉外。气能摄血,约束血液,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于逸出脉外。v2气能摄津,约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肠液等,调控其分泌量或排气能摄津,约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肠液等,调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其异常丢失。泄量,防止其异常丢失。v3固摄精液,使之不因妄动而频繁遗泄。固摄精液,使之不因妄动而频繁遗泄。v4固摄脏腑经络之气,使之不过于耗失,以维持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固摄脏腑经络之气,使之不过于耗失,以维持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活动。气的固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脏腑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活动。气的固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脏腑经络的作用而实现的。气化作用v 概念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11、。: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v 形式形式: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转化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转化。v气化的过程包括形化、气化及形气转化。气化的过程包括形化、气化及形气转化。营养作用v气为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气为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作用。v水谷精气为全身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水谷精气为全身提供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物质。v卫气以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营气卫气以温养肌肉、筋骨、皮肤、腠理。营气化生血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化生血液,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v经络之气,起到输送营养,濡养脏腑经络的经络之气,起到输送营养,濡养脏腑经络的作用作用第二节-血血是循
12、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赤色液体血是循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赤色液体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一。一一、血的生成、血的生成 血液的生成是以水谷之精和肾精作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心、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完成的。营营 气气 津津 液液 精精 髓髓 脾胃运化脾胃运化 水谷精微水谷精微 肾所藏之精肾所藏之精“精血同源精血同源”相关脏腑:脾相关脏腑:脾 胃胃 心心 肺肺 肝肝 肾肾 血的物质基础v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盖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v“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v“夫生血
13、之气,营气也。营盛即血盛,营衰即血衰,相依为命,不可分离也”v“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津液可以化生为血,不断补充血液量,以使血液满盈。“津亦水谷所化,其浊者为血,清者为津。”脏腑作用v心:心主血脉。“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一则行血以输送营养物质,使全身各脏腑获得充足的营养,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从而也促进血液的生成。二则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转输升清作用,上输于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复注于心脉化赤而变成新鲜血液。脏腑作用v肺:肺主一身之气,参与宗气之生成和运行。气能生血,气旺则生血功能亦强,气虚
14、则生血功能亦弱。v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是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物质。“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v肝:肝主疏泄而藏血。肝脏是一个贮血器官。另外,肝脏也是一个造血器官,所以内经云:“肝其充在筋,以生血气”v肾:肾藏精,精生髓。精髓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三、血的运行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气的推动与固摄气的推动与固摄、温煦协调平衡是主要因素温煦协调平衡是主要因素血液要充盈血液要充盈脉道要完整通畅脉道要完整通畅 (二)相关脏腑功能(二)相关脏腑功能 v血液的正常循行,主要是心、肝、脾等脏共同作用的结果。v心主血脉,心气是
15、维持心的正常搏动,从而推动血液循行的根本动力。v肺朝百脉:肺司呼吸而主一身之气,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v脾主统血: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之所以统血,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密切相关。v肝主藏血: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功能。血的循行血的循行 血血 脉管脉管 气气 推动推动 心主心主 肺宣肺宣肝疏藏肝疏藏脾摄脾摄 脉管脉管 气气 固摄固摄 第二节-血二、血的功能二、血的功能1.濡养全身:血运行全身,营养和滋润全身组织器官2.养神: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主濡之。血主濡之。难经难经二十二难二十二难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灵枢灵枢平平人绝谷人绝
16、谷面色面色 肌肉肌肉 皮肤皮肤 1.1.面色红润面色红润 2.2.肌肉丰满壮实肌肉丰满壮实 3.3.肌肤毛发光滑肌肤毛发光滑 毛发毛发 血的濡养功能血的濡养功能 濡养全身v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养养 神神v神志活动神志活动 血者,神气也血者,神气也血的功能失调血的功能失调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运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运动不灵活。或动不灵活。或 惊悸,失眠,多梦或烦躁,恍惚,甚惊悸,失眠,多梦或烦躁,恍惚,甚至昏迷等。至昏迷等。第三节第三节 津液津液 津液的概念津液的概念 津液的津液的代谢:代谢:生成生成、输布、排泄输布、排泄 津液的功能
17、津液的功能第三节-津液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包括 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分泌物:各脏腑组织的正常体液和分泌物:唾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液等胃液、肠液、关节液等 人体的代谢产物:人体的代谢产物:泪、涕、汗、尿等。泪、涕、汗、尿等。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在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水液均属于津液范畴。范畴。一、津液概念v津津清而稀薄者,主要分布于肌表,有温养肌肉、清而稀薄者,主要分布于肌表,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的作用润泽皮肤的作用v液液浊而稠厚者,多藏于关节、孔窍,有润滑关浊而稠厚者,多藏于关节、孔窍,有润滑关节、补益脑
18、髓、濡养孔窍的作用节、补益脑髓、濡养孔窍的作用津液概念分类分类 质地质地分分 布布生生 理理 功功 能能津津清稀清稀肌表、孔窍、血脉肌表、孔窍、血脉滋润皮毛、充养滋润皮毛、充养 肌肌肉、化生血液肉、化生血液 液液粘稠粘稠关节、脏腑、脑髓关节、脏腑、脑髓滑利关节、濡养滑利关节、濡养 脏脏腑、充养脑髓腑、充养脑髓二、津液的代谢二、津液的代谢生成生成 v素问素问.经脉别论: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上输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v“水之入胃,其精微洒陈于脏腑经脉,
19、而为水之入胃,其精微洒陈于脏腑经脉,而为津液津液”v小肠主液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小肠泌别清浊、大肠主津v脾主导,胃、小肠、大肠共同参与脾主导,胃、小肠、大肠共同参与水谷水谷 胃胃 小肠小肠 大肠大肠 脾脾游溢精气游溢精气 别浊别浊 分清分清 大便大便A.脾胃运化脾胃运化 B.小肠主液小肠主液 C.大肠主津大肠主津(脾气散津脾气散津)第三节-津液三、津液的代谢三、津液的代谢输布与排泄输布与排泄 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主要依靠脾的传输、肺的宣降以通调水津液的输布与排泄,主要依靠脾的传输、肺的宣降以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升清泌浊、肝的疏泄、三焦的通调等有关脏道和肾的气化、升清泌浊、肝的疏泄、三焦
20、的通调等有关脏腑的作用。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腑的作用。其中尤以肾的作用最为重要。津液的输布:津液的输布:肺(水之上源水之上源)、)、脾(水之中洲水之中洲)、肾肾(水脏)(水脏)、肝、肝、三焦;、三焦;津液的排泄:肺、肾、膀胱、大肠。津液的排泄:肺、肾、膀胱、大肠。第三节-津液水谷水谷 胃胃 小肠小肠 大肠大肠 脾脾 游溢精气游溢精气 别浊别浊 分清分清 D.大便大便 肺肺 肾肾 膀胱膀胱 C.尿尿A.汗、汗、B.呼气呼气 肝肝 脾气散津肺主行水肾主津液肝主疏泄三焦决渎三焦三焦全身 第三节-津液 滋润和濡养功能:滋润和濡养功能: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温分布于体表的津液,能滋润皮肤,
21、温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养肌肉,使肌肉丰润,毛发光泽;体内的津液能滋养脏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腑,维持各脏腑的正常功能;注入孔窍的津液,使口、眼、鼻等九窍滋润;流人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眼、鼻等九窍滋润;流人关节的津液,能温利关节;渗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入骨髓的津液,能充养骨髓和脑髓。化生血液;化生血液;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化生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 排泄代谢产物;排泄代谢产物;运载作用;运载作用;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人津液作为阴精的一部分,对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体的阴阳平
22、衡起着重要作用。第三节-津液四四、津液的功能津液的功能五、五脏化液v汗、涕、泪、涎、唾五种分泌物或排泄物称之为五液。v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即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五液由五脏所化生并分属于五脏,故称五脏化液,又称五脏化五液。v五液属津液范畴,皆由津液所化生,分布于五脏所属官窍之中,起着濡养、滋润以及调节津液代谢的作用。五脏与五液的关系v1汗为心之液:“阳加于阴谓之汗”。是说汗液为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后,从玄府排出的液体。因为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又同出一源,因此有“汗血同源”之说。血又为心所主,汗为血之液,气化而为汗,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正如李中梓所说:“心之所藏,在内者为
23、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由于汗与血液,生理上有密切联系,故它们在病理上也互相影响。就汗与血液的关系而言,汗出过多,可耗血伤津。反之,津亏血少,汗源不足。v2涕为肺之液:涕是由鼻内分泌的粘液,有润泽鼻窍的功能。鼻为肺之窍,五脏化液,肺为涕。五脏与五液的关系v3涎为脾之液: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涎具有保护和清洁口腔的作用。在进食时涎分泌较多,还可湿润和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但不溢于口外。若脾胃不和,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而发生口涎自出等现象,故说脾在液为涎。v4泪为肝之液:肝开窍于目,泪从目出。泪有濡润、保护眼睛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泪液
24、的分泌,是濡润而不外溢,但在异物侵入目中时,泪液即可大量分泌,起到清洁眼目和排除异物的作用。v5唾为肾之液:唾与涎同为口津,即唾液。较稠者为唾,较稀薄者为涎。脾之液为涎而肾之液为唾:唾液除了具有湿润与溶解食物,使之易于吞咽,以及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外,还有滋养肾精之功。第四节-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气、血、津液三者在功能活动方面气、血、津液三者在功能活动方面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一、气与血的关系v气能生血v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v气能摄血:是气的固摄作用的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气为血之帅气为血之
25、帅 A.气能生血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气能摄血 血虚时血虚时 补气生血补气生血血瘀时血瘀时 补气行血补气行血 行气活血行气活血 气虚出血时气虚出血时 补气摄血补气摄血血为气之母血为气之母A.血能生气血能生气 B.血能载气血能载气 气随血脱气随血脱 补血生气补血生气临床临床临床临床二、气与津液的关系v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很像气气属阳,津液属阴,气与津液的关系很像气与血的关系。与血的关系。气对津液气对津液 A.气能生津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气能摄津 津液对气津液对气 津能载气津能载气 津液大量丢失时,气随津脱津液大量丢失时,气随津脱“吐下之余
26、,定无完气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应用应用津液不足时津液不足时 益气养阴益气养阴水液停滞时水液停滞时 行气利水行气利水气虚津液流失时气虚津液流失时 补气固津补气固津病理病理三、血与津液的关系v血与津液都是液态物质,都属阴,都有濡养作用。v都由水谷精气化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说。v病理情况下互相影响: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夺汗者无血”:大汗之人不可再用放血大汗之人不可再用放血或破血疗法。或破血疗法。“夺血者无汗”:大出血之人不可再用发大出血之人不可再用发汗之法。汗之法。气血津液关系示意图气血津液关系示意图 气气 津液津液 血血 气能生血气能生血 气能行血气能行血 气能摄血气能摄血 血能生气血能生气 血能载气血能载气 气能生津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气能行津 气能摄津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津能载气 津血同源津血同源 谢谢!谢谢!新浪微博: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