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hysiology4-3-1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掌握中心静脉压的生理意义掌握中心静脉压的生理意义.了解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了解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一、各类血管的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结构和功能特点Physiology4-3-21.弹性储器血管弹性储器血管(windkessel vessel)主动脉、肺动脉及其最大分支 管径粗、管壁厚、富含弹性纤维,明显的可扩张性和弹性 维持血管内血液的连续流动2.分配血管(分配血管(distribution vessel)4-3-3Physiologyl中动脉l中膜平滑肌较多,管壁收缩性较
2、强l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器官的血流量3.阻力血管(阻力血管(resistance vessel)小动脉、微动脉 4-3-4Physiology 管径细、对血流阻力大、管壁含有丰富的平滑肌,紧张性收缩 维持动脉血压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precapillary resistance vessel):小动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收缩活动明显改变所灌流的器官血流量。4.交换血管交换血管(exchange vessel)4-3-5Physiologyl 真毛细血管l 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外边只有一薄层肌膜,通透性高l 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5.容量血
3、管(容量血管(capacitance vessel)4-3-6Physiologyl静脉系统l数量多,口径粗,管壁薄,可扩张性大,容量大(60-70%循环血量)l血液储存库 l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postcapillary resistance vessel):微静脉和小静脉6.短路血管(短路血管(shunt vessel)4-3-7Physiologyl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的吻合支,主要分布于手指、足趾、耳廓等处皮肤中l正常时不开放,当短路血管开放,引起皮肤血流量增多,散热增多 l参与体温调节活动二、血流量二、血流量(Blood flow),血流阻力血流阻力(resistance of blo
4、od flow)和血压和血压(blood pressure)(一)(一)血流量血流量(blood flow)和血流速度和血流速度(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也称为容积速度;单位为ml/min或L/min。Physiology4-3-8Physiology4-3-9 K为常数,与液体的粘滞有关;k=/8(Wiedmann),因此泊肃叶定律又可写为:Q=(P1-P2)r4/8LPhysiology4-3-101.泊肃叶(泊肃叶(Poiseuilli)定律:)定律:单位时间内液体的流量(Q)与管道两端的压力差P1-P2以及管道半径r的4次方成正比,与管道的长度L成反比。这些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5、Q=K(r4/L)(P1-P2)2.层流和湍流:层流和湍流:层流层流(laminar flow):液体各质点的流动方向都一致,与血管的长轴平行,而各质点的流动速度不一,在血管轴心的流速最快,越靠近管壁越慢。当血液在小血管内(1mm)以层流的方式流动时,红细胞有向中轴部位移动的趋势,称为轴流轴流(axial flow)。Physiology4-3-11Physiology4-3-12 湍流湍流(turbulence):血液中各质点的的流动方向不一致,血流阻力大于层流。雷诺数雷诺数(Re):Reynolds Re=VD/流体密度 V平均速度 D管直径 粘度 Re2000为湍流。(二)(二)血流阻力
6、血流阻力 resistance of blood flow 血流阻力:血液流动的摩擦;小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是产生阻力的主要部位,又称外周阻力。欧姆定律:血流:泊肃叶定律:Physiology4-3-13r4 血液粘滞度:血液粘滞度:1.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比容:正相关 2.血流的切变速率:血流的切变速率:Physiology4-3-14l切率:层流时,相邻两层血液流速的差和液层厚度的比值。l牛顿流体(Newtonian fluid):水、血浆 l非牛顿流体(non-Newtonian fluid):血液;粘滞度随切率减小而增加;l当切变速率较高时,轴流现象明显,血液粘度较低。3.温度:温度降低
7、时,血液粘度增加。Physiology4-3-154.血管的口径:当血液在小于0.2-0.3mm的微动脉内流动时,只要切变速率足够高,则随着血管口径的进一步变小,血液的粘度降低(Fhraeus-Lindqvist效应)。Physiology4-3-161.1.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 Physiology4-3-17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一般以肱动脉压为代表。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形成动脉血压的因素: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缓冲弹性缓冲Physiology4-3-1
8、8Physiology4-3-19 Physiology4-3-202.2.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Physiology4-3-21 直接测量法:水银减压计(mercury manometer):只能测出平均动脉压(mean blood pressure);压力换能器,可将压强能变化转换为电能,并精确地测出动脉血压的瞬间值。Korotkoff听诊法:间接测定肱动脉血压 Physiology4-3-22Physiology4-3-233.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异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异 收缩压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100-120 mmHg(13.3-
9、16.0 kPa)舒张压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60-80 mmHg(8.0-10.6 kPa)脉搏压脉搏压(脉压脉压,pulse pressure):30-40 mmHg(4.0-5.3 kPa)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舒张压1/3脉压 高血压(高血压(hypertension):):收缩压长期高于 140mmHg(18.6kPa),舒张压高于90 mmHg(12.0kPa)低血压低血压(hypotension):收缩压长期低于90mmHg (12.0kPa),舒张压低于60 mmHg(8.0kPa)Physiology4
10、-3-24Physiology4-3-25 生理变异:生理变异:年龄年龄(随年龄而增长随年龄而增长););性别性别(女性青春期前较低女性青春期前较低,更年期后升高更年期后升高););体重体重(肥胖者高于中等体型者肥胖者高于中等体型者););能量代谢能量代谢(运动时升高运动时升高););情绪情绪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搏出量搏出量:搏出量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主要以收缩压收缩压为主。脉压增大,平均动脉压升高。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反映搏出量的多少。Physiology4-3-26(2)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主要以舒张压舒张压为主。脉压变小。一般情况下
11、,舒张压的高低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3)心率心率:心率加快,动脉血压升高,以舒张压舒张压为主。脉压减小。心率过快,动脉血压下降。(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当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硬化),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脉压增大。Physiology4-3-27(5)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减少(如失血)时,如血管系统的容量改变不大,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必然降低,使动脉血压降低。在另一些情况下,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也会造成动脉血压下降。5.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相对稳
12、定的生理意义 Physiology4-3-28 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对保证全身各器官充足的血液供应,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血压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利的。长期动脉血压增高(如慢性高血压病),常导致心室代偿性肥大,最终可导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二)动脉脉搏(二)动脉脉搏 arterial pulsearterial pulse:每一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舒缩活动,动脉内的压力和容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而导致动脉管壁发生周期性的波动。可沿动脉管壁向小动脉传播。Physiology4-3-291.1.动脉动脉脉搏形成和传导脉搏形成和传导的的机制机制:管壁的被动扩张和弹性回位 沿动脉管壁传播,速
13、度高于血流速度;与血管的顺应性有关。顺应性小,传播速度快。2.2.脉搏波脉搏波的描记及其波形的描记及其波形:Physiology4-3-30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四、静脉血压与静脉回心血量 静脉(vein)称之为容量血管(capacitance vessel),起着储血库作用(安静时的循环血量);静脉跨壁压的变化或管壁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可引起静脉容量变化,有效调节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Physiology4-3-49(一)静脉血压(一)静脉血压 1.外周静脉压外周静脉压(peripheral venous pressure)指各器官静脉的血压指各器官静脉的血压Physiology4-3-50
14、 特点:特点:(1)血压低:微静脉:血压低:微静脉:15-20mmHg;右心房:右心房:about 0;阻力小,约占体循环总阻力的阻力小,约占体循环总阻力的15%,有利于静脉储血和静脉回流。有利于静脉储血和静脉回流。2.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4-12cm H2OPhysiology4-3-53 其高低取决于射血能力射血能力与静脉回心血量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关系。心脏射血能力强,中心静脉压低;反之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和速度加快,中心静脉压增高。中心静脉压也影响影响静脉回流静脉回流和心室充盈心室充盈。过低心室充盈不足,过高
15、不利于静脉血回流心房。反映回心血量回心血量和心脏心脏的功能功能状态,临床常用于控制补液的量和速度。(二二)重力和体位对静脉血压的影响重力和体位对静脉血压的影响Physiology4-3-51 血管内血液重力对血管壁产生静水压血管内血液重力对血管壁产生静水压 平卧:静水压相同;直立:足部高于平卧:静水压相同;直立:足部高于 心脏心脏(约约90 mmHg),头部较低,头部较低(如脑膜如脑膜 矢状窦内压矢状窦内压-10mmHg)测量静脉压时应取平卧位,使被测测量静脉压时应取平卧位,使被测静脉与心脏同一平面。静脉与心脏同一平面。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静脉充盈程度受跨壁压的影响较大 跨壁压:跨壁
16、压: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与血管外组织 对管壁压力之差。Physiology4-3-52 一定跨壁压是保持血管充盈的必要条件。跨壁压减小,静脉容积和血管横截面积均减小,对血流的外周阻力增加。(三)静脉血流(三)静脉血流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静脉对血流的阻力2.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静脉两端的压力和静脉对血流的阻力Physiology4-3-54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体循环平均充盈压:为反映血管系统充盈程度的指标。平均充盈压增高,静脉回心血量增多。2.心脏收缩力量:心脏收缩力量:静脉回心血量与心脏收缩力量呈正变关系。右心衰:全身水肿;左心衰:肺水肿 3.体位
17、变化:体位变化:卧位突然转为直立,身体低垂部位跨壁压增大,静脉扩张,容积增大,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体位性低血压Physiology4-3-55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静脉瓣膜和骨骼肌共同构成“肌肉泵”或“静脉泵”,对心泵起重要辅助作用。5.呼吸运动:呼吸运动:胸膜腔负压五、微循环(五、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微循环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物质交换的直接场所;控制流经组织的血流量,影响动脉血压和静脉回流量;通过组织液的生成和回流,影响血管内外液体分布。Physiology4-3-31(一一)微循环的组成与通路微循环的组成与通路1.微循环的组
18、成微循环的组成 典型的微循环包括七个部分典型的微循环包括七个部分: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Physiology4-3-322.微循环的血流通路微循环的血流通路(1)迂回通路迂回通路(营养通路营养通路):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血液从微动脉经后微动 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后汇集到真毛细血管网后汇集到 微静脉。微静脉。Physiology4-3-33 真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好真毛细血管壁薄,通透性好,血流缓慢。血流缓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真毛细血
19、管轮流交替开放(安静时约真毛细血管轮流交替开放(安静时约20%)。)。(2)直捷通路:直捷通路:血液从微动脉、后微 动脉及通血毛细血管 而回到微静脉。骨骼 肌中多见。Physiology4-3-34 此通道比较短而直,血流阻力较小,流速较快,经常处于开放状态。其主要功能并不是物质交换(少量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而进入静脉。(2)动动-静脉短路静脉短路:血液从微动脉直接经 动-静脉吻合支流入微 静脉。皮肤多见。Physiology4-3-35 此通路血管壁较厚,流速快,无物质交换功能。一般情况处于关闭状态,环境温度升高,此通路开放。其主要功能参与体温调节。感染性或中毒性休克
20、时,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出现所谓“暖休克”,加重组织缺氧,使病情恶化。Physiology2.微循环的生理特点微循环的生理特点Physiology4-3-361.血压低血压低 血液进入毛细血管后,血压明显降低。毛细血管动脉端约30-40mmHg,静脉端约10-15mmHg,与组织液的生成回流有关。3.潜在血容量大潜在血容量大 安静时,一个微循环功能单位中大约只有20%的真毛细血管开放,这时毛细血管所容纳的血量约为全身血量的10%,如果毛细血管全部开放,其潜在容量极大。Physiology4-3-372.血流慢血流慢 毛细血管分支多,数量大,其总横截面积大,因而血流最慢(0.3-0.7mm/s
21、),约为主动脉血流速度的1/500,为物质交换提供充足的时间。4.灌流量易变灌流量易变 迂回通路间断轮流开放,开放时血液灌流量增多,迂回通路间断轮流开放,开放时血液灌流量增多,关闭时则血流量锐减。其开放、关闭受总闸门和分关闭时则血流量锐减。其开放、关闭受总闸门和分闸门的控制。闸门的控制。Physiology4-3-38 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总闸门、分闸门)收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总闸门、分闸门)收缩虽提高动脉血压,但不能改善微循环灌流量。相缩虽提高动脉血压,但不能改善微循环灌流量。相反,其舒张可改善微循环灌流量。反,其舒张可改善微循环灌流量。微静脉为微循环的后闸门,如微静脉持久性收缩
22、,微静脉为微循环的后闸门,如微静脉持久性收缩,血液淤积于真毛细血管网,不利于组织供血和供氧。血液淤积于真毛细血管网,不利于组织供血和供氧。3.regulation of microcirculation (微循环的调节微循环的调节)Physiology4-3-39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时,微动脉和微静脉收缩,微循环总闸门和分闸门趋于关闭,微静脉阻力增大,微循环灌流量和流出量均减少。体液调节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紧张素使微循环血管收缩。Physiology4-3-40 局部体液因素:局部体液因素:局部组织代谢产物(CO2,乳酸,腺苷,组胺,K+,H+)
23、多数使局部血管舒张。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的调节。六、组织液的生成六、组织液的生成(一)(一)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组织液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存在于组织和细胞间隙,绝大部分呈胶冻状,不能自由流动,极小一部分呈液态,可自由流动。Physiology4-3-41 生成: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滤过生成:毛细血管动脉端,血浆滤过(filtration)0.5-2%Physiology4-3-42动力:有效滤过压动力: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
24、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组织液静水压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回流: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毛细血管静脉端 (1)毛细血管静脉端重吸收毛细血管静脉端重吸收(reabsorption)90%(2)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10%)Physiology4-3-43(二)(二)影响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因素Physiology4-3-441.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取决于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取决于毛细血管前、后阻力的比值;值;当升高时,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当升高时,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加,回流减少,组织液
25、增多。加,回流减少,组织液增多。微动脉扩张、肌肉微动脉扩张、肌肉运动、炎症、右心衰竭均可使毛细血管压增高,运动、炎症、右心衰竭均可使毛细血管压增高,组织液增多,形成水肿组织液增多,形成水肿(edema)。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渗压降低,有效滤过压:血浆胶渗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加,回流减少,组织液增多。增高,组织液生成增加,回流减少,组织液增多。如肝、肾疾病和营养不良引起水肿。如肝、肾疾病和营养不良引起水肿。3.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如烧伤和过敏反应组织胺大量释放)组织液生(如烧伤和过敏反应组织胺大量
26、释放)组织液生成增加,回流减少,组织液增多,形成水肿成增加,回流减少,组织液增多,形成水肿(edema)。Physiology4-3-454.淋巴回流淋巴回流:某种原因造成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某种原因造成淋巴回流受阻(如丝虫病)时,组织液积聚在受阻淋巴管上游部位的组病)时,组织液积聚在受阻淋巴管上游部位的组织间隙中,可出现水肿。织间隙中,可出现水肿。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Physiology4-3-46 生成:由组织液进入 淋巴 管而生成。动力:组织液和毛细淋巴管 的压力差;正常人安静:2-4 L/day 回流:回流:集合淋巴管壁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和淋巴管腔中瓣膜共同构成
27、“淋巴管泵”,促进淋巴回流(经由淋巴管和胸导管至静脉)。骨骼肌节律性收缩活动、邻近动脉波动促进淋巴的回流。Physiology4-3-47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凡能增加组织液压力的因素均能增加淋巴液的生成速度和回流量。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Physiology4-3-481.回收蛋白质回收蛋白质:75-200g/day 2.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脂肪运输运输脂肪及其它营养物质:脂肪运输(80-90%),少量胆固醇和磷脂少量胆固醇和磷脂3.调节体液平衡:调节体液平衡:2-4L/day(相当于血浆量相当于血浆量)4.防御和免疫功能:巨噬细胞,淋巴细胞防御和免疫功能:巨噬细胞,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