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第九章 公共卫生监管法律制度公共卫生监管法律制度院感科兼公共卫生科科长院感科兼公共卫生科科长 陈泽芬陈泽芬20152015年年1212月月2 2日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掌握掌握公共卫生的概念、公共场所卫生要求、法律责任;公共卫生的概念、公共场所卫生要求、法律责任;2、掌握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 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法律责任;信息发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法律责任;3、熟悉熟悉公共场所的概念及其分类、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和监督公共场所的概念及其分类、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和监督 4、了解了解卫生监管的法制建设、公共
2、场所卫生监管的法制建设及卫生监管的法制建设、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的法制建设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概述。公共卫生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是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日趋严峻的挑战为了保障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保障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加强对公共卫生的监督和管理!必须加强对公共卫生的监督和管理!案例案例2009年年11月月30日日16:30,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称2009年年11月月29日晚日晚21:50,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区某酒店出现
3、某酒店出现9名客人不明原因头晕、恶心、呕吐,其中名客人不明原因头晕、恶心、呕吐,其中6名较为严重的客人已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调查,事名较为严重的客人已被送往医院治疗。经调查,事故原因为该酒店故原因为该酒店11月月29日晚在二楼餐厅开展灭蟑作业,使用灭蟑烟剂,灭蟑烟剂沿楼梯弥散到三层,污染日晚在二楼餐厅开展灭蟑作业,使用灭蟑烟剂,灭蟑烟剂沿楼梯弥散到三层,污染客房空气所致。而该酒店在事发后并未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海淀区卫生局依法给予了该酒店客房空气所致。而该酒店在事发后并未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海淀区卫生局依法给予了该酒店3000元元罚款,并责成其停止使用客房,加强室内通风,待室内空气质量符
4、合卫生标准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求该酒罚款,并责成其停止使用客房,加强室内通风,待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求该酒店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店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危害健康事故的发生。这是北京某酒店发生的这是北京某酒店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处罚的依据是,处罚的依据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在细则里,在细则里明确规定明确规定“发生健康事故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处置,防止危害扩大,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健康事故的,经营者应当立即处置,防止危害扩大
5、,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危害健康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危害健康事故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该酒店在施法后未该酒店在施法后未按规定及时向海淀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根据细则应处按规定及时向海淀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根据细则应处5千元以上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但由于该酒店事发后采取了万元以下罚款,但由于该酒店事发后采取了必要救治措施,避免了事件进一步扩大,因此给予了必要救治措施,避免了事件进一步扩大,因此给予了3000元行政处罚。元行政处罚。第第1 1节节 概述概述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以保障和促进
6、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是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是以保障和促进公众健康为宗旨的公共事业,是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共同 努力来预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和技术,其范围努力来预疾病、延长寿命、促进健康和提高效益的科学和技术,其范围 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休闲娱乐等相关环境条件的一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休闲娱乐等相关环境条件的一 切卫生问题,切卫生问题,包括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学校卫 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放射卫生、化妆品卫生、保健用品卫生、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放射卫生、化妆品卫生、
7、保健用品卫生、国境卫生检疫、特殊人群卫生保健、传染病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国境卫生检疫、特殊人群卫生保健、传染病管理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方面。急处理等方面。公共卫生的四大任务公共卫生的四大任务 防控疾病与伤残防控疾病与伤残 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培养公众健康素养 第第1 1节节 概述概述公共卫生监督公共卫生监督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是国家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形式和手段,是国家卫生行政,是国家卫生行政 机关依照其机关依照其法定职权法定职权,对,对社会各部单位和个人社会各部
8、单位和个人执行卫生法律法执行卫生法律法 规的状况进行规的状况进行督导督导,对违反卫生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危害健康,对违反卫生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危害健康 的行为进行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进行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为了保障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我国制定为了保障和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我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等
9、。公共卫生监管法律制度公共卫生监管法律制度是指由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的,旨在调整预防疾病,促进人民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活动中旨在调整预防疾病,促进人民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活动中 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第第2 2节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是指为了是指为了满足满足公众对生活、文化和人际交往的公众对生活、文化和人际交往的需求需求而设立、供公众而设立、供公众共共 同使用的同使用的、具有一定、具有一定封闭性的社会公共设施封闭性的社会公共设施。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环。
10、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环 境的封闭性、人群的流动性和活动的固定性。境的封闭性、人群的流动性和活动的固定性。公共场所分类公共场所分类按其用途目前按其用途目前分为七类分为七类 住宿和交易场所;宾馆、饭馆、招待所、咖啡厅、酒吧、茶室;住宿和交易场所;宾馆、饭馆、招待所、咖啡厅、酒吧、茶室;净身和美容场所: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净身和美容场所: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文化娱乐场所:影剧院、录像厅、游戏厅、舞厅、音乐厅;文化娱乐场所:影剧院、录像厅、游戏厅、舞厅、音乐厅;体育休息场所: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体育休息场所: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文化交流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
11、图书馆;文化交流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业活动场所:商店、书店;商业活动场所:商店、书店;就诊和交通场所:医院候诊室、候车室、公共交通工具。就诊和交通场所:医院候诊室、候车室、公共交通工具。目前并没有将所有的公共场所都纳入法定监督对象,如集贸市场、邮电局、目前并没有将所有的公共场所都纳入法定监督对象,如集贸市场、邮电局、证券交易所、营业厅等。证券交易所、营业厅等。一、公共场所概念及分类一、公共场所概念及分类第第2 2节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二、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法制建设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法制建设 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事件的发
12、生,保障人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事件的发生,保障人 体健康,国务院于体健康,国务院于1987年年4月月1日发布了日发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年卫生部制定了卫生部制定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要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要点和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培训大纲训大纲,1988年年制定了制定了旅店的卫生标准旅店的卫生标准等十一项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等十一项公共场所国家卫生标准。2011年年2月月14日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自自2011年年5月月1
13、日起施行。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的重要标志。这是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的重要标志。这些卫生法规、标准和文件,是目前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主要法律依据。这些卫生法规、标准和文件,是目前实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主要法律依据。三、三、公共场所卫生要求公共场所卫生要求室内空气卫生要达标室内空气卫生要达标 微小气候适宜微小气候适宜 采光、照明良好采光、照明良好 噪音符合标准噪音符合标准 用品用具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符合卫生标准 用水达到卫生标准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室内装饰的卫生要求室内装饰的卫生要求 设施设备的设置及卫生符合要求设施设备的设置及卫生符
14、合要求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四四、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建立健全为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为是管理制度 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对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持证上岗 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制定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 发生危害健康事故及时报告发生危害健康事故及时报告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要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具有卫生知识具有卫生知识 取得健康合格证取得健康合格证搞好个人卫生搞好个人卫生 第第2 2节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危害健康事故报告报告范围报告范围因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因微小气候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
15、生标准所致的虚脱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休克;饮用水遭受污染或水污染饮用水遭受污染或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或水源性中毒;或水源性中毒;放射性物质污染公共设施放射性物质污染公共设施或场所造成的内照射或外照或场所造成的内照射或外照射健康损害;射健康损害;公共用具、卫生设施被污染公共用具、卫生设施被污染 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意外事故所致的一氧化碳、意外事故所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 中毒。中毒。报告责任人报告责任人公共场所的公共场所的经营经营单位及卫生负责单位及卫生负责人人,其他人也有,其他
16、人也有报告义务。报告义务。报告时间和处理报告时间和处理 发生死亡或者同时发生发生死亡或者同时发生3名以上名以上(含含3名)名)受害病人时,受害病人时,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事故报告责任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之内小时之内,电话报告电话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国内民航、铁路、交通、厂国内民航、铁路、交通、厂(场)场)矿等所属经营单位,应同时报告本系统卫生监督机构,矿等所属经营单位,应同时报告本系统卫生监督机构,随即报告主管部门,必要时随即报告主管部门,必要时(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
17、卫生监督机构在接到报告24小时内小时内会同有关人员进行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于1周内周内写成写成“公共场公共场所危害事故现场调查报告书所危害事故现场调查报告书”,报送同级卫生行政部,报送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事故的主管部门和事故单位门、上级卫生监督机构、事故的主管部门和事故单位并建立档案。并建立档案。第第2 2节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五、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五、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督机构监督机构卫生行卫生行政部门政部门依法实施管辖范围内的公共依法实施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职能场所的卫生监督职能卫生防卫生防疫机构疫
18、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国境口岸及国境口岸及入出境交通工具入出境交通工具的卫生监督的卫生监督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按照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职责职责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实施量化分级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实施量化分级管理;根据卫生监督量化评价的结果确定管理;根据卫生监督量化评价的结果确定公共场所的卫生信誉度等级和日常监督频次公共场所的卫生信誉度等级和日常监督频次;依据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对公共场所进行;依据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对公共场所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并监督检查;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抽检,并将抽检结
19、果向社会公布;对发生危害健康事故将抽检结果向社会公布;对发生危害健康事故的公共场所,依法采取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的公共场所,依法采取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品等临时控制措施。品等临时控制措施。卫生卫生监督员监督员职责职责有权对公共场所进行现有权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经营单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经营单位不得拒绝或隐瞒。卫生监督员位不得拒绝或隐瞒。卫生监督员对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责对所提供的技术资料有保密的责任。任。第第2 2节节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六、法律责任六、法律责任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
20、停业整顿、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吊销卫生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行政处罚:等行政处罚:卫生质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而继续营业的;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而继续营业的;未取得未取得“健康合格证健康合格证”而从事直接为顾客服而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务的;拒绝卫生监督的;拒绝卫生监督的;未取得未取得卫生许卫生许可证可证而擅自营业的。而擅自营业的。以上述各项处罚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以上述各项处罚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对卫生监督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对卫生监督机构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机构给予的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处罚通知之日起
21、15日内向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起诉讼,但对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控制的对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控制的决定应当立即执行决定应当立即执行。对处罚决定送达后。对处罚决定送达后3个个月内月内被处罚单位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被处罚单位不履行又逾期不起诉的,由卫生监督机构向人民法院申请由卫生监督机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造成严重危害违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造成严重危害公民健康的事故或者中毒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公民健康的事故或者中毒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对受害人赔偿损失。案件的受理费应按应对受害人赔偿损失。案件的受理费应按赔偿法赔偿法和和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22、的有关规定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致人死亡或者残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致人死亡或者残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人员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监督人员必须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受贿须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赂的由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氯气泄漏事件氯气泄漏事件 2004年年4月月15
23、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15日日19时左右,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工人在操作中时左右,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工人在操作中发现,发现,2号氯冷凝器的列管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厂房随即进行紧急处置。到号氯冷凝器的列管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厂房随即进行紧急处置。到16日凌晨日凌晨2点左右,这一冷凝器点左右,这一冷凝器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化工厂周围发生局部的三氯化氮爆炸,氯气随即弥漫,化工厂周围1千米范围内的居民疏散。从千米范围内的居民疏散。从16日中午,与化工厂隔江日中午,与化工厂隔江相对的重庆化龙桥片区部分居民也开始疏散。紧急组织专家对
24、化工厂的相对的重庆化龙桥片区部分居民也开始疏散。紧急组织专家对化工厂的4、5、6号氯罐进行排氯,以防氯气罐号氯罐进行排氯,以防氯气罐发生更大规模爆炸。整个事件造成发生更大规模爆炸。整个事件造成9人死亡、失踪和人死亡、失踪和3人受伤,人受伤,15万人大转移。万人大转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 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一是突发性,它是突如其来,不易预测,无预兆;一是突发性,它是突如其来,不易预测,无预兆;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针对的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二是在公共卫生领域发生,具有公共卫生属性,针对的是不特定的社会群体;三是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三是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概述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概述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2003年针对防治非典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如信息渠道不畅、信息统计不准、应急反应不快、应急准备年针对防治非典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如信息渠道不
26、畅、信息统计不准、应急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国务院于不足等),国务院于5月月7日第日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次常务会议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于,于2003年年5月月9日公布与施日公布与施行。旨在行。旨在建立统一、高效、有权威建立统一、高效、有权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是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是为了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在法律上发挥重要作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27、在法律上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员流动的频繁,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个国内暴发的传染病会迅速播及到全球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人员流动的频繁,以及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个国内暴发的传染病会迅速播及到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从而使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从而使一国的危机一国的危机传导为传导为全球危机全球危机。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的危害,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信息通畅、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信息通畅、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法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法律制度就显得极为重要。律制
28、度就显得极为重要。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事件分级事件分级(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级:特别重大级:特别重大 级:重大级:重大 级:较大级:较大 级:一般级:一般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适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重影响
29、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工作原则工作原则应当遵循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负责、依法规范、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的原则。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1、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类指导、快速反应分类指导、快速反应的要求,的要求,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制定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报请国务院批准。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30、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本行政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内容应急预案包括内容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任务(发生后临时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任务(发生后临时成立);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突发事件的分级
31、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突发事件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及时进行修订、补充。二、预防与应急准备二、预防与应急准备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监测预警机制监测预警机制目的目的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有效处理突发
32、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建立起的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有效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建立起的反应灵敏、信息畅通、运转高效、指挥有力、责任与义务明确的机制,有反应灵敏、信息畅通、运转高效、指挥有力、责任与义务明确的机制,有利于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灾害控制到最低程度。利于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灾害控制到最低程度。1、地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做好传染病预防和其他公共卫生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2.县级以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
33、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3、国家国家建立统一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的正常运行。4.监测与
34、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监测与预警工作应当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监测计划,科学分析、综合评价监测数据。对早期发现的 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的报告程序和时限及时报告。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平常没有设立,只有在事件发生后才成立指挥部,日常的监测由县级以上政府指定机构负责,可以是平常没有设立,只有在事件发生后才成立指挥部,日常的监测由县级以上政府指定机构负责,可以是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监测
35、系统的分级监测系统的分级:分为四级即社区、区县、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分为四级即社区、区县、市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务院。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急储备应急储备1、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的要求,保证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加强急救医疗
36、服务网络建设,配备相应的医疗救治药物、技 术、设备和人员术、设备和人员,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3、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置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需要相适应的传染病专科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或者或者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开展突发开展突发
37、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事件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定期定期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急报告制度应急报告制度(1)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
38、管部门报告: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发生传染病菌种、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毒种丢失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事件,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2)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在)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
39、位发现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在2小时小时内向所在地县人内向所在地县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街道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街道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3)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4)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接到报告的地方人民
40、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项调查核实、确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5)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军队有个部门通报。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军队有个部门通报。(6)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
41、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毗邻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街道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街道通报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应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必要时应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机构。(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火灾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发生火灾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三、报告与信息发布三、报告与信息发布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
42、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应急举报制度应急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急处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隐患、不履行或不按照规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隐患、不履行或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
43、况进行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调查处理。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对举报突发事件有功 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奖励。突发事件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及时、
44、准确、全面。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四、突发事件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应急处理(一)启动应急预案(一)启动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专家对事件进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在全国范围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内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启动全国应急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 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后向国务院报告。国务院批
45、准后实施。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后向国务院报告。(二)采取应急控制措施(二)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 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并可以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隔离,并可以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对食对食 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对突发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宣传防治知识。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对突发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宣传防治知识。参参 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应按预按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应按预按规定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并在专业人员 指导下进行
46、工作。指导下进行工作。专业机构进入突发现场进行带哦差、采样、技术分析和专业机构进入突发现场进行带哦差、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检验。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 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力量尽快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中毒事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力量尽快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 控制措施。控制措施。交通工具上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交通工具上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 等应立即等应立即 组织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组织人员采取相应的医学处置措施。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救护
47、和现场救援,对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 需要转送的病人按规定转到指定医院,并按规范采取必要控制措施。需要转送的病人按规定转到指定医院,并按规范采取必要控制措施。(三)应急处理:(三)应急处理: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做好疫情收集和报告、人员分散隔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做好疫情收集和报告、人员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落实、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公共卫生措施落实、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对传染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对传染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措施。人、疑似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措施。有关部门、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 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
48、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提供必要提供必要资金,保障因事件致病、致残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资金,保障因事件致病、致残人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在突发事件中需要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应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由公安机关依法协助强制执行。疫区:是指病毒或病菌疫区:是指病毒或病菌所能传播的地区。所能传播的地区。第第3 3节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五、法律责任五、法律责任
49、各级政府各级政府1.县级以上县级以上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政府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主要领导人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刑法第第397条条规定的滥用
50、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和第四百零九条规定的传染病防治失职罪。)规定的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和第四百零九条规定的传染病防治失职罪。)2、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有关部门、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要的设施、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的生产、供应、运输和储备的,对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降级或者撤职处分;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