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目的 1、 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能正确进行有关的计算。2、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乘加、乘减,实现运算多样化。3、培养学生的友好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2、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巩固旧知 出示小熊图 师:瞧,多可爱的小熊啊,今天就和小熊一起走进数学乐园吧!来,先和小熊做个对口令的游戏。1. 对口令:2、3、4、5的乘法口诀。(有节奏地进行对口令:师生对、生生对)小熊还想用几道题来了解一下咱们班
2、谁是聪明孩子呢。2. 口算:33=42=(计算前两题时,要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2+3=54=14=34=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公园去过吗?(课件出示游乐园图。)公园里蕴含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去公园中寻找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出示4匹小木马,每匹小木马上有3人。)教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能够提出什么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列式:加法算式:3+3+3+3=12(个)乘法算式:34=12(个)加数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教学例5(1) 过渡: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看谁的小眼睛最亮,(走了一个人)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3、能直接列乘法算式计算吗?请同学们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 汇报交流。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人。列式:33+2=11(个)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3) 引导观察算式。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思考:在33+2中,在33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在34-1中,在34下面画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减1?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看图列算式。并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部分表示的含义是什么。四、巩固练习1、你能快速算出有多少人在看动画片吗? 此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图,而且鼓励算法多样化。2、 535 = 53+5= 54+5= 52 = 54= 55=上下两题对比的形式,使学生了解算式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五、总结全课,分享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计算乘加、乘减时,按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顺序。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相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44可以通过43+4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