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常考必会考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5089692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1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常考必会考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常考必会考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常考必会考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常考必会考点提纲精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坚持改革开放知识点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原因)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知识点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强国富民之路的奋斗历程: (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

2、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知识点3、改革开放的作用/意义:(三个极大、三个显著、一个飞跃)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知识点4、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知识点5

3、、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知识点6、改革开放是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国家)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社会)知识点7、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4、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知识点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取得哪些成就?)综合国力方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消费品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强国之路)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

5、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富民之路)国际地位方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知识点9、新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知识点10、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知识点1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持改

6、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知识点12、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营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良好氛围。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关心祖国的发展,积极为改革开放建言献策。明确自己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走

7、向共同富裕知识点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知识点2、怎样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8、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知识点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内容: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知识点4、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挑战以及其举措和意义:(1)新情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新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现实挑战。(3)举措: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

9、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知识点5、什么是共享发展?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知识点6、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知识点7、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

10、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创新改变生活知识点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来源于生活。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知识点2、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

11、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知识点3、创新有哪些重要意义?(1)对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2)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可以创新。知识创新提供新思想新方法;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3)对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知识点4、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

12、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知识点5、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的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的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知识点6、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些什

13、么?(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动手、勤动脑的好习惯。创新永无止境知识点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点2、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

14、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知识点3、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P20)(2)我国科技创新现状(不足)(P20)(3)创新的重要性(P14蓝字、P17-P18)知识点4、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这里补充一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可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15、。知识点5、为什么重视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知识点6、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知识点7、“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内涵?(1)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2)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

16、,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知识点8、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创业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社会)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企业)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个人)知识点9、创新精神的表现?(P26)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

17、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知识点10、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补充知识点】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改革的最终目的: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发

18、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增进民生福祉。6、【常考】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说明了什么?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7、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有什么意义?

19、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坚持创新发展有何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9、【常考】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敢于质疑,敢于挑

20、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积极参加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10、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 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有利于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

21、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知识点1、什么是民主?(内涵)要求: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做主。实现: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依据: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知识点2、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

22、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知识点3、为什么民主需要法治的保障?(中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充分说明了什么?)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知识点4、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

23、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知识点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本质特征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特点上)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即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知识点6、

2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知识点7、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知识点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

25、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知识点9、我国的民主现状是怎样的?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民主管理。参与民主生活1、如何认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必知识点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保障)知识点2、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途径)?发展:随着人

26、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1) 民主选举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保障制度)(2) 民主监督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

27、权的具体体现。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知识点3、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对公民)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对国家)知识点4、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如何提高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

28、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知识点5、如何增强公民民主意识?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重法治)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重协调)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重实践)知识点6、(补充)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知识点7、(补充)公民行使监督权要注意的事项?要在法

29、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要注意方式和程序,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夯实法治基础知识点1、法治的意义?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知识点2、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 (法治的重要性、作用)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公民角度)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世界角度)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

30、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知识点3、法治的要求有哪些?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知识点4、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知识点5、改革开故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是怎样的?(改革开放后的法治进程)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

31、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知识点6、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

32、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49相关链接可以划线和补充的内容:(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前提)一一举例:人大及常委会制定通过XX法严格执法(关键)一一举例:行政机关(如公安交警)、XX被抓公正司法(防线/保障)一一举例:法院、检察院全民守法(基础)一一举例: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守法知识点7、(补充)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力度说明了什么?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

33、前人人平等。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知识点8、(补充)扫黑除恶反腐败的意义?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为人民谋利益。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知识点9、(补充)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些什么?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宣传法

34、律,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凝聚法治共识知识点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政府和人民的关系)(1)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2)政府的权力来源:人民(3)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4)政府的工作原则:(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知识点2、法治政府的内涵、目标和做法?(1)内涵:法治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

35、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2)目标: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3)做法: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知识点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知识点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36、、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知识点5、厉行法治的内涵、重要性?(1) 内涵: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 必要性: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知识点6、如何厉行法治?(何建设法治社会?)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国家)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

37、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个人)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党和政府)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社会)知识点7、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怎样发挥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

38、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拓展延伸:(理解)1、全面依法依法治国要求(新十六字方针):内容实施的主体要求地位科学立法立法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前提严格执法执法机关;如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等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关键公正司法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查权防线全民守法全体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基础2、正确区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1)相同方式的区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具体的参与方式中有些是相同的,如写信、打电话、听证会等。(2)不同方式的区别:关键看该行为是一种“事前”行为还是“事后”行为。“事前”行为属于民主决策,“事后”行为属于民

39、主监督。如,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在决策之前,就应该是民主决策的具体途径;在决策之后,就应该是民主监督的具体途径。3、法制与法治的区别:法制法治内涵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实际存在的东西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是内涵于制度的范畴,属于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基本要求基本各项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权威性和强制性4、依法治国对中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思想上: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行动上: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和自身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积极参与法治宣传;积极同一切破坏法治的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与尊严。第三

40、单元知识点总结延续文化血脉知识点1、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特点?(1)产生: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华。(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知识点2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的原因是什么?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知识点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知识

41、点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作用、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知识点5、文化自信 含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知识点6、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

42、、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知识点7、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知识点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重要性/意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

43、量。中国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知识点9、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容?(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内容: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知识点10、青少年应该怎样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知识点11、(补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有利于传承

44、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12、(补充)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1) 国家:完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加大对破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文化保护的积极性

45、和主动性等。(2) 公民:通过课文阅读、艺术欣赏和社会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精粹: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自觉保护文化遗产,敢于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凝聚精神价值追求知识点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品格?(1) 内涵: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 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知识点2、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是什么?(1) 重要性: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 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知识点3、中国人民具有什么样的精神特点?(伟大民族精神新内涵)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知识点4、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道德与法治 > 中考复习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常考必会考点提纲精编版(实用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