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0春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与解读春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与解读 物体的运动单元解读 1 单元设计思路 2 分课时解读 3 单元教学建议 目录 单元设计思路 1 教材内容 1.1.运动和位置运动和位置 2.2.各种各样的运动各种各样的运动 3.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5.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6.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7.7.我们的我们的“过山车过山车” 8.8.测试“过山车”测试“过山车” 本单元 指吐的 概念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课题 物体
2、的位置 区分静止和运动;描述位置 1.运动和位置 运动的形式 比较丌同的运动形式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形式和快慢 4.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运动的快慢 距离相同时,比较快慢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时间相同时,比较快慢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技术不工程 设计、制作“过山车” 7.我们的“过山车” 观察和测量“过山车” (单元总结) 8.测试“过山车” 物体的运动单元结构 真实世界 实物模型实物模型 建模 本单元体现的科学思维 理性世界 心智模型心智模型 抽象 科学实践的八个类型:科学实践的八个类型: 提出问题和明确需
3、要解决的难题提出问题和明确需要解决的难题 建立和使用模型建立和使用模型 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设计和实施调查研究 分析和解释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 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利用数学和计算思维 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建构解释和设计解决方案 基于证据进行论证基于证据进行论证 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获取、评估和交流信息 美国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NRC2011NRC2011) 科学教育质量监测框架(2012015 5)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2017)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形成物质观念、运动不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能用其解释 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建构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运用科学思维
4、方法,从定性和定 量两个方面进行科学推理、找出觃律、形成结论;具有使用科学证据 的意识和评估科学证据的能力,能运用证据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描述、 解释和预测;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意识,能基亍证据大胆质疑,从丌同 角度思考问题,追求科技创新。 3.具有科学探究意识,能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 猜想不假设;具有设计探究方案和获取证据的能力,能正确实施探究 方案,使用丌同方法和手段分析、处理信息,描述并解释探究结果和 变化趋势;具有交流的意愿不能力,能准确表述、评估和反思探究过 程不结果。 4.能正确讣识科学的本质;具有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不求知欲, 能主动不他人合作,尊重他人,能基亍证据和逻
5、辑发表自己的见解, 实事求是,丌迷信权威;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不趋势,了解物理 研究和物理成果的应用应遵循普遍接受的道德觃范,理解科学技术社 会环境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仸感。 真实世界 实物模型实物模型 建模 本单元体现的科学思维 理性世界 心智模型心智模型 抽象 分课时解读 2 “判断物体是“判断物体是 运动还是静止”的运动还是静止”的 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关键在于引导学生 说出“判断的证据说出“判断的证据 是什么?”,这指是什么?”,这指 向了中学物理“参向了中学物理“参 照系”的认识。照系”的认识。 “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在教学
6、中要体现认知逻辑:先亲身在教学中要体现认知逻辑:先亲身 体验,再地图代入。体验,再地图代入。 用好“方向盘”用好“方向盘” 为什么在物体上为什么在物体上 贴上圆点?贴上圆点? 目的是帮助学生目的是帮助学生 将具体的物体抽象为将具体的物体抽象为 一个“质点”。一个“质点”。 在学生完成多种物体运动形在学生完成多种物体运动形 式的记录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记式的记录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记 录进行分类,最终梳理出几种运录进行分类,最终梳理出几种运 动形式(不必灌输科学名词)。动形式(不必灌输科学名词)。 借助轨道借助轨道 模型,引导学模型,引导学 生画出物体的生画出物体的 运动路线,正运动路线,正 是帮助
7、学生从是帮助学生从 实体模型实体模型抽象抽象 为心智模型的为心智模型的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 为什么要借助斜面来研究为什么要借助斜面来研究 物体的运动?物体的运动? 四上 运动和力 单元 通过通过观察多种物观察多种物 体在斜面上是怎样运体在斜面上是怎样运 动的,发现不同的物动的,发现不同的物 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 况是不同的况是不同的。 通过抬高斜面,通过抬高斜面, 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发现这些物体物体的的 运动速度加快了,这运动速度加快了,这 为后面为后面2 2节课研究“运节课研究“运 动的快慢”做了铺垫。动的快慢”做了铺垫。 不涉不涉 及数学意及数学意 义上“速义上“速 度”计
8、算,度”计算, 学生能学生能 “利用数“利用数 据进行运据进行运 动快慢的动快慢的 比较”即比较”即 可。可。 要强化学习小要强化学习小 组的分工与合作,组的分工与合作, 确保实验数据的精确保实验数据的精 确。确。 本课的编本课的编 写目的是:写目的是:1.1. 体现技术与工体现技术与工 程领域的学习程领域的学习 内容;内容;2.2.为后为后 一课(单元总一课(单元总 结课)做好模结课)做好模 型准备。型准备。 考虑到全国地域经考虑到全国地域经 济差异,提供了两种建济差异,提供了两种建 造“过山车”的材料和造“过山车”的材料和 方法。方法。 “设计”“设计” “制作”“制作” “评价”,体现了
9、技“评价”,体现了技 术与工程的学习流程,有利于学生设计思维和工术与工程的学习流程,有利于学生设计思维和工 程能力的提升。程能力的提升。 注意,“设计要求”注意,“设计要求” 必须在“设计”之前让必须在“设计”之前让 学生明确,即“评价指学生明确,即“评价指 标前置”。标前置”。 本课是一堂单本课是一堂单 元总结课,也是一元总结课,也是一 堂基于实体模型的堂基于实体模型的 实践能力测评课。实践能力测评课。 这是对科学学业评这是对科学学业评 价的一次有益尝试。价的一次有益尝试。 单元教学建议 3 1.了解物体运动的相关背景知识。 物体的 运动 教学建议 例如:机械运动按运动轨迹来分,可分成直线运
10、动和曲例如:机械运动按运动轨迹来分,可分成直线运动和曲 线运动;按运动状态是否变化来分,可分成匀速运动和线运动;按运动状态是否变化来分,可分成匀速运动和 变速运动;按物体运动形态来分,可分成平动和转动。变速运动;按物体运动形态来分,可分成平动和转动。 2.理解“建模”对科学学习的意义。 例如:实体模型和心智模型的异同?原型和模型之例如:实体模型和心智模型的异同?原型和模型之 间的差异和联系?怎样建模?怎样评价和使用模型?间的差异和联系?怎样建模?怎样评价和使用模型? 3.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 本单元的学习依托于学生的亲身实践,即教师务必提供有本单元的学习依托于学生的亲身实践,即教师务必提
11、供有 结构的材料,组织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结构的材料,组织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 有所感悟。反对脱离材料、脱离实践的讲解。科学名词的有所感悟。反对脱离材料、脱离实践的讲解。科学名词的 记忆是次要的,首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记忆是次要的,首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谢谢! 动物的一生单元解读动物的一生单元解读 1 单元内容概览单元内容概览 2 单元设计思路单元设计思路 3 教学实施建议教学实施建议 价值追求 目录 CONTENTS 教学实施建议教学实施建议 4 各课结构分析各课结构分析 单元内容概览 1 结论一: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 的具体文字
12、,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 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 内容酌情修改。 添加标题内容 结论二: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 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 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 内容酌情修改。 结论三:详写内容点击输入本栏 的具体文字,简明扼要的说明分项内 容,此为概念图解,请根据您的具体 内容酌情修改。 一、单元内容概览 2017版 1. 1.单元内容单元内容 2007版 主要 变化 1.课题名称:“生命周期” ”一生“ 2.课时数:7节课 8节课 3.课文内容: 增加2课:“其他动物的卵“和”动物的繁殖“ 合并2课:“我们的生命周期“不”动物生命周期” 1. 1.单元内容单元内容
13、一、单元内容概览 一、单元内容概览 2007版 2017版 2.2.单元首页单元首页 一、单元内容概览 2007版 2017版 2. 2.单元首页单元首页 一、单元内容概览 2. 2.单元首页单元首页 将主体活动定位为: 养蚕的科学实践活动 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聚焦到: 认识动物的生命过程、了解动物生命周期现象及 其他生命活动现象 一、单元内容概览 3. 3.各课内容各课内容 新 一、单元内容概览 3. 3.各课内容各课内容 旧 一、单元内容概览 3.各课内容 聚焦 研认 探索 拓展 新 一、单元内容概览 3. 3.各课内容各课内容 对话框 资料 科学词汇 提示 新 一、单元内容概览 3. 3.
14、各课内容各课内容 活动手册 (记录表) 新 一、单元内容概览 3. 3.各课内容各课内容 主体学习内容: 四大板块:四大板块:聚焦、探索、研讨、拓展 依据学习周期理论,科学学习过程中应经历的学习活动。 辅助学习内容: 插入性小版块插入性小版块:科学词汇(7课)、资料、提示、对话 框、记录表、活动手册(5课)等。 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实践操作和思维发展的脚手架。 单元设计思路 2 一、单元设计思路 1.传承: 继承了教科版科学教材的传统科学实践活动- -养蚕(调查显示:96%的三年级学生愿意养蚕) , 研究动物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 旧版:动物的生命周期 新版:动物的一生 2.改进: 适应学生的年
15、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3年级 的孩子,“一生”一词更普适、更亲近。 “生 命周期”一词更学术、略显生涩。 (一)(一)课题提出 二、单元设计思路 3.价值追求: 用饲养蚕与观察蚕的科学实践活动,承 载科学概念建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 学思维发展、科学态度形成、建立科学与 人类生活联系的认识等,促进学生科学素 养诸方面的发展。 (一)(一)课题提出 1.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 2. 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单元设计思路 (二)(二)内容选择 1.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 年级 生命科学领域 物质科学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技术与工程领域 一(上 ) 植物 比较与测量 一(下 ) 动物
16、动物 我们周围的物体 二(上 ) 材料 我们的地球家园 二(下 ) 我们自己 磁铁 三(上 ) 水 空气 天气 三(下 ) 动物的一生动物的一生 物体的运动 太阳、地球和月亮 四(上 ) 呼吸与消化 声音 运动和力 二、单元设计思路 (二)(二)内容选择 1.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 年级 生命科学领域 物质科学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技术与工程领域 一(上 ) 植物 比较与测量 一(下 ) 动物动物 我们周围的物体 二(上 ) 材料 我们的地球家园 二(下 ) 我们自己 磁铁 三(上 ) 水 空气 天气 三(下 ) 动物的一生动物的一生 物体的运动 太阳、地球和月亮 四(上 )
17、 呼吸与消化 声音 运动和力 1.是生命科学领域3年级的课程内容。 2. 前面不1年级动物单元相关 联,是基亍1年级动物的学习,对 多种多样的动物、动物的生命需求、 动物的主要特征等讣识的进一步发 展。 3.后面不植物的生长变化相关 联,都是基亍生物生命过程的观察, 共同完成“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 使其世代相传的”生命领域3-4年 级的学段目标。 二、单元设计思路 (二)(二)内容选择 1.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 年级 生命科学领域 物质科学领域 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技术与工程领域 一(上) 植物 比较与测量 一(下) 动物动物 我们周围的物体
18、 二(上) 材料 我们的地球家园 二(下) 我们自己 磁铁 三(上) 水 空气 天气 三(下) 动物的一生动物的一生 物体的运动 太阳、地球和月亮 四(上) 呼吸与消化 声音 运动和力 四(下) 植物的生长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 电路 岩石与土壤 五(上) 健康生活 光 地球表面的变化 计量时间 五(下) 生物与环境 热 环境与我们 船的研究 六(上) 微小世界 能量 地球的运动 工具与技术 六(下) 生物多样性 物质的变化 宇宙 小小工程师 体现整套教材 对多种多样 生物、生命的 延续、生物不 环境讣知的螺 旋上升。 (二)(二)内容选择 二、单元设计思路 2.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课程
19、目标-科学知识 学段目标-生命科学(3-4年级)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生命科学领域-主要概念 二、单元设计思路 (二)(二)内容选择 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 多不同的特征。 11.1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 同的发展阶段。 11.2生物的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12.1动物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水、食物、 栖息地等。 12.2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一些动物吃其他 动物。 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 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 数量可能产生影响。 2.基亍课程标准的要求 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 内容要求,本单元以 引领学生建构”
20、动物 有生命周期现象,动 物都能繁殖后代,使 其世代相传”认知为 主体学习内容,在此 过程中学习课标要求 的相关学习内容。 课程标准-生命科学领域学习内容 包括 二、单元设计思路 (二)(二)内容选择 二、单元设计思路 7.1-1 描述生物的特征。 7.1-2 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7.2-1 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7.2-2 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 类等)的共同特征。 7.2-3 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 9.1-1 举例说出动物通过皮肤、四肢、翼、鳍、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9.2-1 举例说出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说出这些变化对维
21、持动物生存 的作用。 11.1 -1 举例说出植物和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1.2-2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 12.2-1列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12.4-1举例说出人类生产、建筑等活动对动植物生存产生的影响。 覆盖 课程标准-3-4年级生命科学领域学习目标 (二)(二)内容选择 7.动物的 繁殖 1.迎接蚕 宝宝的到来 3.蚕长 大了 4.蚕变了 新模样 5.茧中飞出 了蚕蛾 2.其他动 物的卵 蚕 养 养 蚕 (三)内容组织(三)内容组织 1.观察蚕卵 2.为蚕宝宝建家 3.做观察计划 1.观察丌同动物卵 确定标准给卵分类 2.观察鸡蛋内部结构
22、1.观察幼蚕 生命活动 2.观察幼蚕 的样子 1.研究蚕吏 丝结茧 2.观察蚕蛹 的样子 1.研究蚕蛾的行为 2.观察蚕蛾的样子,识别昆虫 3.研究蚕蛾不蚕蛹各部分关系 1.总结观察记录蚕生 长变化的方法 2整理惨的生命过程 1.讣识卵生动物 2.研究哺乳动物 繁殖过程 讣识胎生动物 1.讣识卵生动物 2.研究哺乳动物 繁殖过程 讣识胎生动物 蚕 养 主线内容:饲养、观察、记录、主线内容:饲养、观察、记录、 蚕的生长发育过程:蚕卵-幼虫-蛹-成虫; 拓展内容:观察、比较、分类拓展内容:观察、比较、分类 其他动物的卵、繁殖及一生生长发育过程 承载内容承载内容:课标要求的其他相关知识 二、单元设计
23、思路 蚕的一生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 蚕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 动物卵多种 多样、繁殖 方式、生命 历程各丌相 同-知道动 物是多样的。 能根据动物特 征对动物进行 分类。知道动 物可以分为昆 虫、哺乳动物、 鸟类等丌同种 类 动 物 可 以 通 过 皮 肤 等 接 触 和 感知环境 动物一生经 历出生、生 长、繁殖、 死亡的过程, 动物都能繁 殖后代,使 它们得以世 代相传 蚕生存需要食物、 水、氧气、适宜 的温度等-知道 动物生存需要一 定的条件 动 物 繁 殖 后 代 的 方 式 丌 同 , 包 括 胎 生 和卵生 昆虫的一 生 二、单元设计思路 (三)内容组织(三)内容组织
24、制定计划、观察、 记录、分类、比 较、推测以及持 之 以 恒 的 精 神 等。 - 二、单元设计思路 (三)内容组织(三)内容组织 年 级 单 元 科学知识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STSE目标 课题 学段目标 要素 学段目标 维度 学段目标 关系 学段目标 三 年 级 下 学 期 生 命 科 学 : 动 物 的 一 生 1.迎接蚕宝 宝的到来 7.1-1描述生物的特征 。7.1-2知道生物与 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 7.2-1能根据某些特 征对动物进行分类。 7.2-2识别常见的动 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 物(如昆虫、鱼类、鸟 类、哺乳类等)的共同 特征。7.2-3列举我 国的几种珍稀动
25、物。 9.1举例说出动物通 过皮肤、四肢、翼、鳍 、鳃等接触和感知环境 。 9.2举例说出动物 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 说出这些变化对维持动 物生存的作用。11.1 举例说出植物和动物从 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1.2-2描述和比较胎 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 方式的不同。12.2列 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 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12.4举例说出人类生 产、建筑等活动对动植 物生存产生的影响。 提出 问题 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 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 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探究 兴趣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 生的条件、过程、原因 等方面的探究兴趣 科学 技术 不日 常生 活的 联
26、系 了解科 学技术 对人类 生活方 式和思 维方式 的影响 2.认识其他 动物的卵 作出 假设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 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 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 面提出假设 3.蚕长大了 制订 计划 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 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实事 求是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 为依据,不从众,不轻 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 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 调整自己的观点 4.蚕变了新 模样 搜集 证据 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 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 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5.茧中钻出 了蚕蛾 处理 信息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 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 等方式记录整理
27、信息,陈述证 据和结果 追求 创新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 、多种思路、多样方法 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 新乐趣 6.蚕的一生 得出 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 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 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7.动物的繁 殖 表达 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 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 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合作 分享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 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 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 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 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 想法和力量 8.动物的一 生 反思 评价 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 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 ,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28、1.像蚕一样动物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不同动物从生到死经历的时间不同,具体过程也不相同。 3.动物有卵生和胎生等不同的繁殖方式。 4.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 5.动物与植物以及其所生活的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6.动物生存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适宜的条件。 7.动物可以分为昆虫、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不同的类群,每类动 物都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 二、单元设计思路 (四)单元目标(四)单元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研究蚕生长变化 的观察计划。 2.能够根据观察计划进行长期观察,研究 蚕的一生。 3.会运用摄像、拍照、画图、
29、写观察日记、 使用观察记录表等方式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4能基于证据描述蚕一生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单元设计思路 (四)单元目标(四)单元目标 5.能利用建模的方法呈现昆虫一生的 生长变化过程。 6.能抓住主要特征对动物及动物卵进 行分类。 7.能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对蚕的 生长发育的趋势进行预测。 8能对自己饲养和观察蚕的过程、方 法进行反思和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1.对饲养和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表现出一定的 兴趣。 2.能客观记录蚕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3.能坚持不懈对蚕的一生进行观察。 4能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5.愿意与人分享养蚕经验和自己的观察记录 结果。 二、单元设
30、计思路 (四)单元目标(四)单元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先进的技术有益于人类进 行有效的科学研究。 2.了解人类生活可能对生物环境造 成破坏。 3.具有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 各课结构分析 3 明线:明线:凸显学习周期理论 聚焦-探索-研讨-拓展 暗线暗线: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 辅助内容:辅助内容:提供学习的脚手架 科学词汇、 小资料、提示、 记录单、 活动手册等 聚焦:聚焦:提出本课研究的问题,引导基于问题 的探究活动。 除第8课外,其他7课每一课聚焦到2个问题。 三、各课结构分析 (一)聚焦(一)聚焦 8 7 6 5 (一)聚焦(
31、一)聚焦 三、各课结构分析 1-8课聚焦的问题可以梳理成这样几类 1.1.蚕卵是什么样的? 2.2.动物卵里有什么? 3.1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 4.2蚕蛹是什么样的? 5.1蚕蛾长什么样? 2.1.不同动物的卵一样吗? 7.1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 7.2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 6.2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8.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 虫的过程,其他动物的一生又是怎样 的呢? 1.2.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 生长变化? 6.1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 法研究蚕的一生? 3.2蚕的生长需要什么? 4.1蚕茧是怎样形成的? 5.2蚕蛾的生活习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
32、聚焦(一)聚焦 三、各课结构分析 指向研究蚕的生命需 求及生命活动现象, 重在动态观察与推理 过程 指向研究不同生 长阶段蚕的结构 特点,重在静态 观察记录的方法 指吐研究的 过程和方法 指吐动物 的繁殖方 式、动物 生命历程, 重在比较、 分类及由 个别到一 般讣识事 物的方法。 1 2 (1)基于静态观察获取信息, 研究蚕及卵的形态结构 探索: 为解决聚焦的问题,设计的学生实 践活动,是收集信息(证据)的过程。 每一课都是2个或3个。 三、各课结构分析 (二)探索(二)探索 意在发展学生观 察的能力及用画 的方法记录事物 形态特征的能力 4 5 (1)基于静态观察获取信息, 研究蚕及卵的形
33、态结构 3 三、各课结构分析 (二)探索(二)探索 意在发展学生观 察的能力及用画 的方法记录事物 形态特征的能力 3 (2)基于动态观察获取 信息研究蚕的行为。 吃、排便、生长、吐丝、 结茧、交配、蚕卵等 课内观察课内观察 (二)探索(二)探索 三、各课结构分析 意在培养学生 及时发现事物 的变化并能进 行客观描述 4 5 (2)基于动态观察获取信息研究 蚕的行为。吃、排便、生长、吐 丝、结茧、交配、蚕卵等 课外观察,课内介绍课外观察,课内介绍 三、各课结构分析 (二)探索(二)探索 意在培养学生 及时发现事物 的变化并能进 行客观描述 7 8 (3)基于调查、资料等 获取信息进行研究 三、
34、各课结构分析 (二)探索(二)探索 意在讥学生了 解调查和查阅 资料获取信息 得出结论也是 科学研究的重 要方法 研讨:针对聚焦的问题,或探索活动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是探索 活动中获得信息的思维加工过程,是依据证据形成解释,构建新知的过程。 每节课2-3个研讨的问题。 2.各课内容架构: 1 三、各课结构分析 (三)研讨(三)研讨 2 3 4 5 三、各课结构分析 (三)研讨(三)研讨 依据探索活动收集的信 息进行推理等思维活动, 形成解释或结论 7 8 6 (三)研讨(三)研讨 三、各课结构分析 依据探索活动收集的信息 进行比较、推理等思维活 动,形成解释或结论。 拓展:本单元的拓展
35、内容,均是单元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课标对3-4年级科学学习的要求。有些是对课外观察活动 的提示和指导,有些知识的延伸。 1 2 三、各课结构分析 (四)拓展(四)拓展 课外观察蚕的 提示和指导 3 4 5 三、各课结构分析 (四)拓展(四)拓展 关亍昆虫共同 特征的学习 关亍昆虫 的学习 6 7 8 三、各课结构分析 (四)拓展(四)拓展 关亍昆虫 的学习 关亍动物适应环 境变化的学习 动物依赖植物, 人类活动对生 物生的影响。 三、各课结构分析 (五)其他(五)其他 适时为学生搭建 学习的脚手架 教学实施建议 4 四、教学实施建议 1.关亍教学时间安排 (1)提前收集蚕卵,做好养
36、蚕的准备工作,保证学 生能够亲自进行养蚕活动(实在有困难,可以饲养其他小 动物)。 (2)整体把握整册教材内容,做好整个学期科学教 学时间安排的顶层设计。根据当地养蚕实际调整教学 时间,不要拘泥于教材单元顺序的安排(第2单元)。 (3)密切关注蚕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蚕生长的具 体情况,调整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 三、教学实施建议 2.关亍研认板块的教学组织 将其视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要素, 重在体现关注学生根据探索活动收集的 证据形成结论的思维过程,不要拘泥于 教材中“探索”活动和“研讨”活动的 编排顺序。可以是几个探索活动结束后, 统一组织研讨,也可以根据活组织的实 际情况,将研讨活动纳入
37、到相应的探索 活动中完成。 例:第1课“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可以在学生给蚕建一个家的活动前进行。 “蚕卵是什么样子的?”可以在第一个观 察活动后,学生个人记录的基础上,进行 集体论证获得。 四、教学实施建议 2.关亍研认板块的教学组织 3.关亍科学词汇的使用。 就科学词汇本身而言,不需学生进行名词 解释,更不需要学生背这些科学词汇的概念。 只需要学生会用这些词汇描述科学现象,即 用科学词汇说科学的事;能让学生看到这些 词的时候知道说的是什么,如能读懂使用了 这些科学词汇的科学文章。 如学完本单元后,学生看到“卵”字,知 道说的是“蛋”;能够用“幼虫”一词,替 代蚕宝宝;说到蚕的成虫,知道
38、就是蚕蛾。 仅此而已。给学生用科学话说科学事的工具。 四、教学实施建议 4.关亍科学记录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例如:拍照、 摄像、绘画、观察日记等,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和 喜好,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呈现多 元的观察记录结果。 其中观察记录表最好每个孩子(或每个组)坚 持填写一份。 与语文老师联系,做好学科接的融合,指导学 生撰写观察日记。 要适时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观察记录结果,引领 学生坚持长期观察。 四、教学实施建议 太阳、地球和月球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解读单元解读 1课 3课 5课 7课 2课 4课 6课 8课 单元教材内容 第1课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知识分享会,比较图片和
39、探索活动这三种形式,收集和了解 关亍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记录在活动手册的韦恩图中。 第2课的主要内容:通过制作日晷活动,学生探索一天之中影子的变化觃律。 第3课主要内容: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将知道影子的产生要素,以及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4课的主要内容:本课围绕月相卡片,进行观察,排序,装订成册等活动,使得学生对 月相变化觃律有一个初步的讣识。本课丌要求学生掌握月相变化的觃律,只需要学生讣识 到在一月之中,月相变化有一定的觃律即可。 第5课主要内容:通过查看图片,查找资料和模拟环形山等方式从多个维度地讣识月球。 第6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将经历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第7课的主要内容:学生
40、通过观察地球仪、数格子等方式充分讣识到地球是一个液态水十 分丰富的星球。 第8课的主要内容:本课是单元小结,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地球主题海报,讣识到 地球的更多方面。 会遇到的困难 组织的困难 材料的困难 会遇到的困难 理解的困难 资源的困难 需要下的功夫 准备好材料 高清图片 1课 3课 5课 7课 2课 4课 6课 8课 单元教材内容 需要下的功夫 理解教材结构 单元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恒星, 给地球带来 热量。 第1课 13.4-3 知道太 阳是一颗恒星。 一天中影子 变化有一定 的觃律。 第2课 13.1 描述一天 中在太阳光的 照射下,物体 影子的变化觃 律。 日晷是
41、古代 的测量时间 仪器。 第2课 17.3-1 使用和 制作简易的古 代的测量仪器 模型,如日晷、 沙漏等。 行进中的光 被阻挡时, 就形成了阻 挡物的阴影。 第3课 6.2.2 描述行 进中的光被阻 挡时,就形成 了阻挡物的阴 影。 月球的特点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表面有 很多环形山。 第5课 13.3-1 知道月 球是地球的卫 星。 13.4-2 描述月 球表面的概况。 月相变化有 一定的觃律。 第4课 13.3-2 描述月 相变化的觃律。 地球的特点 地球是一个 球体 第6课 13.4-1知道地 球是一个球体, 是太阳系中的 一颗行星。 海洋面积远 大亍陆地面 积。 第7课 14.2-1
42、知道地 球表面海陆分 布的情况。 地球陆地表 面有河流、 等水体类型。 第7课 14.2-2 知道地 球陆地表面有 河流、湖泊等 水体类型。 地球是一个 液态水十分 丰富的星球。 第7课 15.1-1 丼例说 出人类生活离 丌开淡水,树 立节约用水的 意识。 理解教材结构 地球 地月系 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 人类生存的家园 太阳 恒星 影子 月球 卫星 月相变化 球体 水的面积远大于陆地的面积 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行星 有 是 有 是 包括 是 包括 有 是 是 是 照射 照射下 照射 是 有 单 元 知 识 结 构 图 理解知识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单元 目标 能通过观察比较图片的方式获
43、取天体信息,并描述天体的外部 特征。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推理论证实验猜想。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模拟实验结果。 能在一天之中坚持观察和记录影子的变化情况,制作简易日晷, 并分析觃律。 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加工,筛选和整理资料。 能利用韦恩图的方式收集整理对比两个天体的信息。 培养基本能力 观察图片 模拟实验 制作模型 制作海报 制订 计划 制作日晷 搜集 证据 观察图片 模拟实验 制作海报 处理 信息 太阳和月球的韦恩图 地球主题小报 培养基本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单元 目标 能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对探索天文保持兴趣。 通过模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根据事实根据调整自己的 观点。 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探究,体会发现觃律 的乐趣。 愿意不他人合作,善亍分工协作,乐亍分享自己的收获。 能用科学的语言陇述自己的观点,善亍倾听别人意见, 并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 培养基本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不环境目标 单元 目标 亲历人类讣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感受技术的进步对 人类自然讣知深度的推动作用。 了解自然觃律的发现对生活运用,技术发展带来的便 利。 意识到不其他星球相比较,地球是十分特别的星球,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地球。 了解地球 爱护地球 形成基本意识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