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15774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PPT 页数:432 大小:6.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2页
土地经济学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2页
土地经济学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2页
土地经济学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2页
土地经济学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经济学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目录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土地的功能和分类土地的功能和分类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土地的概念和特性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1.1土地的概念土地即耕地,亦即地球陆地表面疏松的、有肥力的、可以生长植物的表层部分,且经过人类的开垦耕种。观点一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中

2、的水面。这种认识是随着手工业、大工业和城市建筑业等非农产业的出现而陆续产生的。观点二土地即地球的陆地及其水面,亦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纯陆地及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陆地水面都包括在土地之中。观点三首先,从土地包括的空间范围角度看,曾先后出现如下四种观点: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1.1土地的概念其次,从土地包括的物质要素角度看,也有不同的观点。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认为:“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所赠与的物质和力量。”美国土地经济学家伊利(R.T.Ely)等人认为

3、:“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经济学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综上所述,可以简要地说,土地是由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1.2土地的特性土地的自然特性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功能永久性土地的经济特性供给的稀缺性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的功能和分类土地的功能和分类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

4、学(第八版)1.2.1土地的功能承载功能生育功能资源功能生态功能财产和资产功能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2.2土地的分类国有集体所有私有黏土壤土沙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按地貌特征按土壤质地按土地权属性质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3.1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土地利用土地制度土地市场1土地利用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

5、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的规划与计划、土地分区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规模利用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2土地制度指土地财产的权属制度,具体包括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国家管理体制的建立、演变及实施等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研究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3土地市场指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进入市场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价值实现,具体包括土地市场的建立及其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品买卖形成的价格、将土地资产作为抵押担保标的物形成的债务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

6、体形式土地税收等方面的问题。土地资产流转所研究的是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另一个侧面。综上所述综上所述,可以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可以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为,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土地的经济关系和土地利用中形成的人与土地的经济关系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人与人的经济关系。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3.2土地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社会实际的方法全面系统分析的方法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经

7、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4.1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与传播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但在此之前,一些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就开始对土地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威廉配第、杜尔阁、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恩格斯但是,这些研究仍然从属于政治经济学或其他学科范畴。到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E.W.More house)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土地经济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完善并得到广泛传播,一些大学也陆续开

8、设了土地经济学课程。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4.2 土地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土地开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自周代以后,随着农牧业的发展,土地的经济 意义与日俱增,土地制度和土地利用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朝代的学者和当政者对土地 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许多研究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当然,当时对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还是分散的、不系统的。在中国,对土地经济问题 的系统和专门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章植著的 土地经济学是中国第一部 土地经济学著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步消灭了土地私有制,建立起社会

9、主义土地公有制。当时 一些人对此产生了一些误解,以为土地公有制一经建立,土地经济问题就已解决,因而 对土地经济问题的研究一度受到影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土地经济学重新受到重 视。中国台湾地区对土地经济和地政管理一向比较重视,在大学设有地政专业和土地管理 学系。不少专家学者对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地租地价和土地金融与土地税收等重大的土 地经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不少专著。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4.3 土地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国度和地域的差异性如果将美国、日本、欧洲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土地经 济学教科书做

10、些比较就会发现,其理论体系及研究的重点存在较大差异。研究重点的阶段性。土地经济学研究必须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随着各国社 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土地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和重点也随之发生若干变化。土地经济学的学术研究日益深化和细化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经济 关系日益复杂化,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在日益拓宽。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复习思考题1.土地的确切概念是什么?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是什么关系?2.土地具有哪些功能?研究土地分类对合理利用土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3.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土地经济学?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

11、地经济学(第八版)THANKS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经济学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目录土地利用的内容和目标土地利用的内容和目标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利用的内容和目标土地利用的内容和目标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1 土地利用的内容就其实质来说,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 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

12、和转换。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2 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自然因素土地的地形、地质、地貌、坡度、海拔高度,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团粒结构、微量元素含量及构成、水分含量,以及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都会影响土地 利用。行政因素政府设立的土地管理体制、实施的土地政策、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等都属于行政因素。经济因素所谓经济因素,是指土 地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人口数量及密度、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土地市场的价 格变化趋势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行政因素以外的因素都可归入社会因素,如土地周边的人 文景观、社会环

13、境、居民的传统风俗习惯等。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3 土地利用的目标及其实现手段 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土地所提供的“产品”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来划分,又可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由政府严格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 税收手段 土地科技与教育手段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

14、(第八版)2.2.1 农业优先与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相结合 所谓农业优先,是指首先要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用地。人口较少的国家,如果其自 然条件适宜种植经济作物,可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然后通过出口经济作物产品换取国内 所需的粮食。但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绝不能把粮食供给的希望主要寄托于 从国外进口。当然,除了优先保证农业用地外,还要安排足够的土地用于发展住宅、交通运输、工 业、能源、商业、文教、卫生、邮电、金融、通信等非农产业。只有这些产业都发展了,才能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机械、化肥、动力、技术,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内容也才能丰富起来。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虽有轻重,但又是相得益彰的关

15、系,因而不能顾 此失彼。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2.2 坚持集约利用与保持适量耕地相结合 中国人多地少,耕地日渐稀缺,因此,土地利用中必须坚持集约利用的原则,逐步加 大对土地的投入。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来看,集约利用土地必须采用资金密集型(对土 地投入以资金为主)和劳动密集型(对土地投入以劳动为主)相结合的原则。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量巨大,为了充分保证国民对粮食等农 产品的需求,在大力发展土地集约经营的同时,必须保有适量(最低限度)的耕地面积。由此可见,在我国土地利用中,把集约利用与保持适量耕地密切

16、结合起来,无疑是一个不 能动摇的基本原则。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2.3 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土壤是由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土壤在其漫长的 形成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功能,并养育了适合自己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如果改变这些 微生物和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要么它们难以生存,要么它们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很 低。而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正是以这些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为基础进行的,要想获得高 产,就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而不能“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这就是土地利用专业 化的原理。专业化利用还要求适当的“集中连片”,以

17、便于进行专业化管理和专业技术 指导。由于中国地域广阔、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薄弱,所以就更要注意土地的综合利用,即在 各个地区除了种植一种(或几种)最适宜的农作物,同时要尽可能种植各类农作物,发展 林牧渔业,把各种土地都充分利用起来。土地综合利用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促进改良 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提高经济效益。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2.4 合理开发利用与科学保护相结合 人类在长期利用土地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开发利用土地时,往往“投入较少、获取太多,适应太少、征服太多”。现在,不仅已开发利用的土地

18、退化严重,而且人类未涉足的地方也受到了污染或不良影响。因此,现在要改变人们的观 念,消除人地对立局面,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在提高土地利用经济效益 的同时,大大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另一个角度看,农业生产过程又是一个消费过程,它消费人力、物力、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土壤中的各种营养元素等。农业生产过程一结束,所消耗的这些物质就变成物质 产品离开自然界而进入社会经济系统。随着年复一年的农产品的输出,自然界原有的平衡 也就一次又一次地被打破。当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取的物质不太多时,自然界的失衡可以自 动调节,恢复平衡,但当人类获取的过多,再加上不尽合理的生产行为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机制时,

19、自然界的原有平衡就很难恢复,这时自然界就会以恐怖的报复对待人类,如频繁 的洪灾、干旱、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盐碱化、板结化等。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2.5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由于土地的多宜性及土地利用的社会性,土地利用会产生多重效益,即经济效益、生 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土地利用的这三种效益是有机统一的,相得益彰。如果土地利用不 当,也会产生矛盾,顾此失彼。取得三重效益的统一,是我们合理利用土地的最高目标。为此,必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寻找和选择土地利用的正确方向、方式和手段,以实现土地 利用三重效益的统

20、一。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3.1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评价 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3.2 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评价 农田的生态效益分析农业能量投入产出效果分析 农田生态效益评价农业生态效益评价问题是近代提出来的,目的在于把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转化为 经济效益,或者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农业生态效益评价目前还没有 系统的定量

21、分析方法,一般都是采用定性方法、综合方法或利用代用指标来评价。非农建设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近年来,人们对非农建设项目产 生的环境影响所进行的评价,已由开始的重大项目逐步走向所有项目。环境评价就是通过 一系列物理、化学指标来分析评价某一非农建设项目实施后通过排放有害物体(固体、液体、气体、光、声)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3.3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评价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是指土地利用后,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和社会影响。按土地效益的获取方式及土地用途可将土地分为两大类:一是经营性用地,二是

22、非经 营性用地。经营性用地(如房地产开发用地、工业企业用地等)的内部效益可以通过企业 内部的土地利用效益分析进行独立的经济效益评价,而土地利用的外部效益(社会效益)难以运用经济效益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非经营性用地(如军事用地、行政机关用 地、公益事业用地等)的利用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因此,难以进行经济效益的分析 与评价。总之,无论是经营性用地的外部效益,还是非经营性用地的全部效益,都只能进 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评价。目前,对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的评价,还没有找到系统的、公认的评价指标,只能进行 定性分析与评价。在具体评价社会效益时要注意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短期效益与长期 效益结合起来。2

23、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2.在中国利用土地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3.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土地利用的效益?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本质是什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THANKS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经济学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目录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城市间非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城市间非农业土地分区利用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开发与利用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开发与利用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

24、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土地分区利用原理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1.1区位理论及其发展农业区位论杜能孤立国的中心内容是: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当时的经济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农业生产用地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市场区位论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点是把生产区位和市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他从工业配置要寻求最大市场的角度,得出了与克里斯塔勒的城市区位论模型相似的六边形区位模型。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通过对运输、劳动及集聚因素

25、相互关系的分析,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理论是涉及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论。它所考察的对象包括生产部门、服务部门、城镇居民点、基础设施的区位、空间关系,以及人员与商品、财政、信息的空间流动等许多方面。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和城市职能、大小及空间结构的学说,即城市的“等级规模”学说,被克里斯塔勒形象地概括为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的六边形模型。区位理论的新发展(1)区位理论从单个经济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地区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2)从抽象的纯理论的模型推导,转为力求接近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建立在

26、实践应用基础上的模型,为实际的决策提供依据。(3)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传统的区位理论提出了挑战。(4)数学模型的广泛建立、计算机技术的大量使用、遥感技术的应用等,为区位理论提供了技术支持,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1.2城乡土地利用的区位演变过程农业土地利用的区位演变农业土地利用的区位演变由于农业生产对土地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农业生产受到土地条件的严格限制,因而农业土地利用的区位演变过程只能是在同等土地条件下,受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时才得以表现出来,这就是杜能首先发现并总结出

27、来的“杜能圈”。杜能指出,在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影响农业土地利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的距离。在这种距离因素的影响下,农业生产的空间差异不仅表现在产品方向上,而且表现在经营种类、经营方式和强度上。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演变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演变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各类非农业用地区位集聚的结果,城市是各种非农业用地区位集聚的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化过程。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1.3土地区位配置原则地域分异原则地域分异原则区位利用原则区位利用原则生态系统平衡原则生态系统平衡原则系

28、统综合原则系统综合原则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农业土地分区利用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2.1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农业布局理论的核心是以区位地租为分析手段,探求农业生产合理布局问题。区位地租是指经营不同区位的土地所获得的收益差额。单从土地收益角度分析,农业土地布局合理与否,取决于能否把每一块土地都用于发展提供最大区位地租的作物(或生产项目)。为此,可建立计算农业区位地租的公式:L=Y(m-c)-Ytd与一般的农业布局理论相类似,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以单位土地面积上可能获得的纯收益作为

29、分析手段来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具体分析可用以下公式:R=Y(P-C)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2.2中国农业土地综合分区利用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2.3农业地区专业化(单一功能区)农业地区专业化的产生说明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生产开始从分散的相对独立的小农业生产转向现代专业化的大农业生产。从微观上确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向,可以采用生产效益R=Y(P-C)这一综合指标方程加以判定。但要从宏观上因地制宜地确定一个国家或

30、较大地区的农业生产布局,就必须建立合理的地区农业分工体系,从宏观上确定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向。从宏观上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方向所依据的是比较利益原则。按此原则确定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方向时,不仅需要比较分析每一种需要发展的农作物各自需要配置的地区,而且要从全国的整体出发,比较分析各个地区应该专门发展哪个农业生产部门,这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生产出需要的全部农产品。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3.1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位置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具有特殊重要

31、性城市土地利用途径更具多样性面积对城市土地利用具有较小的限制作用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对于城市土地更为显著城市土地用途改变的代价相对巨大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3.2城市土地分区利用原理城市土地分区利用是按照功能分区的规律对土地进行有序、合理利用的过程。因此,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是指导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基本理论。u圈层布局设想圈层布局设想u三维布局设想三维布局设想u扇形布局设想扇形布局设想u多核心布局设想多核心布局设想u多中心布局设想多中心布局设想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

32、济学(第八版)3.3.3中国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问题与对策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利用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利用因此,首先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区位调整入手,借鉴城市布局原理,优化城市空间各项用地,特别是各功能区占地的组合关系。具体来说,可借鉴多中心城市布局设想的思维方法,在调整企业土地利用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各功能区的结构组合关系,然后再依功能区组合把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划分为几个大区,在每个大区内,有意识地分布一些能对中心商业区起分流作用的商业、服务业等网点系统,进而在各大区之间组织好相应的交通网络。中小城市的土地利用中小城市的土地利用中小城市的发展规划,要以土地利用的区位原理为基础,在分析土地利用区位

33、效益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安排好各业用地;在分析研究城市各功能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规划好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中小城市的发展规划,还需要充分研究各个中小城市的形成过程特点与城市定位,并据此确定与其相适应的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城市间非农业土地分区利用城市间非农业土地分区利用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4.1矿业土地利用矿地的特性:矿地的特性:(1)矿地开发的实质在于把矿物从与土地的原始联系中分离出来,转化为能够用于生产或消费的物质财富。(2)矿地开发完全以矿藏的自然

34、地理位置为转移,矿地开发的地址没有选择余地。(3)矿地开发具有纯攫取性,同时对土地又有一定破坏作用(地面塌陷、污染、矿渣堆积等)。(4)交通的发展,往往是矿地利用的先决条件。中国矿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矿地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矿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浪费较为严重。不仅有矿产资源本身 的浪费,还有矿产资源开发中造成的土地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矿产资源开 发的前期工作,首先对矿产资源作全面的调查勘探,结合周围土地利用及交通运输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规划,确定矿业用地面积指标,包括矿井工人场地、矿区厂区装置用地以 及矿区工人生活区用地等。矿产资源开发后,还要及时做好矿地复垦再

35、利用和矿产采掘终 结后的转产预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4.2 交通运输业土地利用 道路用地规划既有宏观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有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的问题。道路用地 规划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经济、文化、政治以及军事的发展需要来制定。要 坚持局部服从全局、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在区域内部,根据区域 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目标,适应区域内物资调拨、人口流动的需要,布局区域内的道路网 络。在城市内部,处理好工厂区和居住区之间,以及住宅与商业、文化、教育、体育等区域之间的空间道路联系,使城市各功能区之间通过

36、道路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便捷和谐 的交通网络系统。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4.3 旅游业土地利用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开发与利用中国西部地区土地开发与利用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5.1 西部地区发展战略 制定西部地区发展战略必须从西部地区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坚持“富 民、减贫、绿色”的发展目标,实现西部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制定正确的文化和人才战略。其次,要依据西部地区自然经济条

37、件和全国经济发展布局制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再次,是坚持全面开放战略。最后,关键是要制定科学的生态战略。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5.2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特性及问题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5.3 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稳定 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5.4 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

38、基本原则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3.5.5 西部大开发的成果 西部大开发战略自2000年启动到目前已经20年。短短20年间,整个开发战略已全 面展开推进,并取得了巨大成果。(1)已基本摸清了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状况,并对其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编制了土地 利用规划。(2)以青藏铁路为标志的一大批交通、能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和水利工 程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之中,为下一步全面开发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3)生态工程建设,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湖、沙漠治理等已经全面有序展开,生 态环境有明显改善。(4)经济增长速度进

39、一步加快。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 6%8.3%之间,大都超过全国6.1%的平均水平。(5)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以内蒙古为例,全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 入,从2010年的17698元上升为2019年的40782元,增长1.3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从2010年的5520元上升为2019年的15283元,增长1.77倍。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土地区位?区位理论对土地合理利用具有哪些指导作用?2.依据中国土地状况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应选择什么样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3.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什么

40、?这一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全面 协调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THANKS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经济学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目录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集约利用概述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1.1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所谓土

41、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而人类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又不断提高,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需要日益增加的物质产品作保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人类逐渐在实践中探索到通过增加对土地的物资和劳动投入,来不断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物的途径。而要增加对土地的物资和劳动投入是需要一定的物资和技术条件的。如在农业用地上要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就必须通过新的农业技术培育高产良种,提供优质化肥、农药,建设良好的灌排设施及使用农业机械等,在非农用地上要建设摩天大楼,就要有相应的设计图纸、建筑技术、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及施工队

42、伍等。而所有这些物资和技术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都能得到满足,从而使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可能和历史的必然。这种历史的必然性,也为自人类开始利用土地以来土地单产的大幅提高和土地投入的大量增加的普遍事实所充分证明。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1.2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用形式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土地面积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土地面积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相对而言,单位土地面积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

43、集约型,又叫资本密集型;单位土地面积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则称为劳动集约型,又叫劳动密集型。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1.3中国土地集约利用的特点(1)土地集约利用还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自觉的行为,还需要从经济上、法律上、行政上和技术上采取更多措施,来强化、普及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和技术。(2)土地集约利用发展不平衡:农村土地的集约度弱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度,集体土地的集约度弱于国有土地的集约度,经济落后地区土地的集约度弱于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的集约度,新开发区、城乡接合部土地的集约度弱于老城区土地的集约度,中

44、小城市土地的集约度弱于大城市土地的集约度。(3)土地集约利用的形式在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仍以劳动集约型(增加劳动投入)为主。今后发展趋势是逐步从劳动集约型向资本集约型转变。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2.1正确认识土地肥力土地肥力是农用土地生产农产品的潜在能力,它是农用土地的客观属性。要分析“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土地肥力。通常人们所讲的土地肥力,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的经济肥力。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

45、的综合体。对土地肥力的研究,马克思具有独到的见解。马克思在讲到土地自然肥力时说:“撇开气候等要素不说,自然肥力的差别是由表层土壤的化学结构的差别,也就是由表层土壤所含植物养分的差别形成的。不过,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并且在这个意义上具有相等的自然肥力的两块土地,在现实的有效的肥力方面还会由于这种植物养分所处的形态而不同,因为有的形态容易被同化为、被直接吸收为植物养分,有的形态则不容易。因此,在自然肥力相同的各块土地上,同样的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

46、八版)4.2.2明确报酬的实质及形态“报酬”的英文单词是“return”,其含义很广,凡是在付出物质或精神的东西之后,所得到的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或享受统称为“报酬”。从这个角度讲,报酬又和效益相通。正因为这样,西方经济学又把“报酬递减规律”变成“效益递减规律”。在土地经济学中,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时,就把“报酬”只定义为“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这样便于对问题进行研究。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只需研究实物形态(即使用价值)的报酬就可以了,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除了要研究实物形态的报酬外,还需要研究价值形态和价格形态的报酬。这三种形态的报酬用公式表示为: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47、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2.3 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过程 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和实践发源于农业领域。“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理论随后在城镇用地中也得到应用。到了19世纪中叶,一些科学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已从五个方面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第一是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 不变”这一重要条件。第二是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 提条件。第三是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第四是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如

48、单位面积产量),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 的生产率。第五是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1.3.1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 Y=f(X 1,X 2,Xn)=f(Xi)(i=1,2,n)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

49、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4.1 正确认识投入(1)要想获得土地利用的高效益,就要有大量的投入。在投入达到最佳点之前,这些 投入会引起报酬的递增。例如,现在若中国在水利方面适当增加投资,对中国的粮食增产 会有明显的作用。(2)如果某项固定资本投入已达到最佳点,就不应再增加这种投入了。如一些农场的 大中型农业机械的购置数量过多,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挤占了必要的流动资金,从而导 致总产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下降。(3)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应把所有投入(包括固定资本投入)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变动 生产要素类,按照“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寻求这些投入的最适量。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

50、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4.2 正确把握农用土地的集约度 实行集约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世界性趋势。这主要是由土地面积,尤其是耕地面积的 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决定的。人类对粮食日益增多的需求,要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 得到满足,就只有靠不断增加对土地的投入即集约经营来实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人 们实行集约经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农业经营者要获得更多利润,除了追求较高的利润率 以外,还要追求利润总额最多。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八版)4.4.3 正确选择非农用土地的集约度 人们在谈到土地集约利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土地经济学整套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讲义(最新).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