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4页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周长,用滚动法、绕绳法、卷尺测量等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感受“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2、通过动手测量、计算,研究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并掌握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含义及圆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尺子、线、圆片、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认识圆的周长1、什么是圆的周长?让学生上前比划,圆的周长在哪?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得出定义: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1、探索学习。(1)出示一张圆形纸片:你有办法知道它的周长吗?(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
2、出自己的方法:A、绕绳法用一根线,绕圆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它的长度,即可得出圆的周长。B、滚动法让圆滚动一周,从直尺的0刻度到滚动一周的终点,即圆的周长。(3)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圆的周长这条曲线巧妙的转化成了直线,运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2、探究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1、提出疑问课件出示摩天轮照片,问:摩天轮的运动轨迹也是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它的周长吗?(生:不能)那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回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提出思考:圆的周长跟谁有关系?学生大胆猜测。师总结:圆的直径和半径越大,圆就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直径和半径越小,圆就越小,圆的周长也就越小。看来,圆的周长的
3、确和直径有着密切的关系,接下来咱们就去探究一下,他们之间的秘密。2、动手实践探究。(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2)引生看表,问: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生:他们的比值都是3点几)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其实,在古今中外,有许多数学家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经过大量的实验,已经证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它是3.1415926,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师:我们看,刚才同学们计算的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为什么都不是固定的数呢?(因为我们的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结果也会有误差)(3
4、)介绍圆周率的历史在我国,有关圆周率的最早记载是2000多年前的周髀算经,当时的解决方案是测量。魏晋时期伟大的数学家刘徽首先采用“割圆术”得出了较精确的圆周率的值,后来,南北朝时期,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了的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得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国外的数学家早了1000多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通过计算机,人们已经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12411亿位了。(4)小结:现在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那知道了直径,该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呢?你能写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生: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乘直径,Cd,)知道了半径呢?C2r.师:由于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的时候,一般取两位小数(3.14)3、解决新问题,教学例1.(1)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2)提问: 求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实际是求什么?(生:这个圆形轮子的周长)(3)汇报展示作业三、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四、 作业布置。 练习十四第1,2,3题五、 板书设计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圆周率:3.1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C=d=圆周率半径2 C=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