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名称第四单元第一课时认识比教学目标理解比的本质内涵,从元概念“份”“倍数”出发,让学生体会“变量中的函数关系”,揭示“比”的本质意义。重难点分析重点分析教材中“比”的意义属于描述型概念,借“除法”的意义间接描述成“两个数的比”。这个定义浅显易懂,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但是如果在教学中仅仅局限于这个概念的文本,仅仅凭借简单机械的模仿,让学生鹦鹉学舌地进行浅层次复述,学生根本不可能获得对比的本质意义的充分理解和感悟,他们会对“比是怎么来的?”“有了分数,除法,为什么还要学习比?”“比有什么用途?” 难点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一些关于“比”的原始认知比较大小、长短等,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
2、一些与“比”有关的内容,例如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四比一”。而本课时即将学习的“比”特指在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或分数关系。这当中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据此分析,学生已有的关于“比”的原始认知,也许与数学上的“比”存在关联,但是离数学“比”的本质有着相当远的距离,有些还会对新知学习产生干扰。教学方法教师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唤醒经验。(采用图示法、问题发现法等)巡视指导、组织交流。(采用指导合作法、鼓励质疑法等)教师应该客观分析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和困惑出发,创设数字化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思考、辨析、内化的空间,让学生在解决同题的过程中亲身经
3、历,自主发现、丰富体验,使概念的学习成为一个动态的自主建构的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比较思辨,感悟“为什么学习比”。1.哪间实验室拥挤?两间实验室(一间进去12人,一间进去10人),哪一间拥挤?在交流和辨析中明确:先将“两量结合”,再把“两数相除”,才能解决问题。(相机板书:两量结合 两数相除)2.哪杯饮料最甜?课件出示情境与问题:三杯果汁,哪一杯甜?(1)一杯果汁和同样多的一杯水调配成了A饮料(2)一杯果汁和同样多的三杯水调配成了B饮料(3)一杯果汁和同样多的两杯水调配成了C饮料学生思考后,引导学生说清道理。师:实际上,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把两个相关联的量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这时一
4、般要用“两数相除”的方法来解决。3. 揭示课题:认识比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比”。 (板书:认识比)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分享交流,理解“比是什么意义”。1.小组交流,全班分享。(1)研究果汁和水的比,自主感知2除以1表示水是果汁的两倍,我们也可以说水和果汁的比是2比1,写作2:1(2)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比值可以怎么得到?(3)根据板书,想一想: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4)关于比,你还有什么疑问?2.检验成果,相机渗透,补充知识。(1)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2:1和1:2这两个比一样吗?(2)体会比所表达的具体含义。B饮料中,水有三份,果汁有一份,你能写出下面的比吗
5、?第一题,水和果汁的比是( ):( )。第二题,果汁和水的份数比是( ) :( )。第三题,( )和( )的比是1:4。指名交流,体会对应。总结:我们既可以把果汁和水两量结合进行比较,也可以把果汁和整杯饮料两量结合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比。3纵横联系,感悟“变与不变”思想。这五杯饮料中,有两杯饮料口味是一样的,你能找到吗?如果要调配与B饮料口味相同的饮料,还可以如何操作?水果汁看来比还有这样一个特点,比的前项、后项同时发生相同的变化,比值不变。深度追问,突出“比有什么价值”。追问一:为什么要选择比来表示这里的关系?要配制火药,火硝、硫磺、木炭的质量分别是15千克、3千克、2千克,怎样更简洁地表示
6、这种火药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呢?火硝、硫磺、木炭的质量比是15:3:2 问:为什么不用除法、分数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反而会选择比呢?明确:用比表示数量间的关系可以更简洁。追问二:这里的两种说法矛盾吗?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大家看,前面我们在学习比的时候,知道了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里提及的是两个数之间量的关系,但这里(火硝、硫磺、木炭的质量比是15:3:2)却出现了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两种说法矛盾吗?大家不妨讨论讨论。(小组讨论)小结:原来这么复杂的关系,现在只用三个数的连比就可以表达出来了,看来,在这儿用比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实更简洁、更明确、更方便!课堂练习(难点巩固)放眼生活,
7、深化比的“比的概念”(1)辨析比赛中“比分”的含义2019年女排世界杯第11轮较量中,中国女排在收官战中3:0轻取阿根廷,夺取11连胜成功卫冕,夺下队史上的世界杯第5冠。3:0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比吗?德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女排精神,勤于思考,学会合作,不轻易放弃,坚持不懈,学有所得,学有所获!(2)理解异类量的比从乌鲁木齐到兰州的路程大约是2000千米,乘普通列车大约要24小时到达,乘动车大约12小时到达。普通列车的时间和动车的时间比是24:12路程和普通列车的时间比是2000:24路程和动车的时间比是2000:12德育:高铁实现了中国速度,高铁成为中国经济创新的代名词,是代表中国的名片。小结比创造了生活的美,其实,比的价值远不只于此,后面我们将会了解到更多比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