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阶段检测(三) 专题七专题九(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8南京、盐城模拟)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材料旨在说明(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解析 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东晋时期,完成于南宋,王景是东汉时期,故 A 项错
2、误;根据材料“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可知,犁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盐铁官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8苏北三市调研)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 。据此可知当时( )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生产工具。材料中体现出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 “陶石纺轮、纺砖、刀杼
3、(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说明来源比较丰富,故 B 项正确;A 项“日臻完善”说法绝对;C 项十分发达不符合史实;D 项中分工细致错误。故选 B。答案 B3.(2017连云港模拟)宋代张孝祥有诗中写道:“象龙唤不应,竹龙起行雨。联绵十车辐,伊轧百舟橹。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横江锁巨石,溅瀑叠城鼓。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江吴夸七蹋,足茧腰背偻。此乐殊未知,吾归当教汝。”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C.提高了耕作技术 D.此工具出现于宋朝解析 根据材料中“转此大法轮” “甘泽高下普”可以判断是灌溉工具筒车,筒车利用
4、水力来进行农田灌溉,故 A 项正确;筒车节省了人力但不能调节水的流量,故 B 项错误;筒车是灌溉工具并没有提高耕作技术,故 C 项错误;筒车出现于唐代而不是宋代,故 D 项错误。答案 A4.(2017姜堰中学质检)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可将火焰与制品隔离,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陶瓷研究人员劳法盛等人早已指出:越窑因匣钵的使用,产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极大提高了瓷器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A.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B.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解析
5、匣钵的使用是窑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发明,极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表明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的发展,故 A 项正确;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于唐朝,南青北白指的是南方的青瓷和北方的白瓷,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材料没有涉及,故C 项错误;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答案 A5.(2018盐城调研)“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这首关于张献忠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成为无数人的“寻银诀” 。2016 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已经水下考古发掘见诸世人。下列说法最具合理性的是( )A.传说可能包含历史真相B.考古研究主要依据历史
6、传说C.一切传说皆有历史依据D.历史口述详略决定史实真伪解析 “2016 年四川彭山江口沉银已经水下考古发掘见诸世人” ,表明传说可能包含历史真相,故 A 项正确;考古研究主要依据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不是历史传说,故 B 项错误;一切传说皆有历史依据说法不符合史实,传说可能有历史依据,故 C 项错误;史实真伪是由【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证据决定的,不是历史口述详略,故 D 项错误。答案 A6.(2017南京期初摸底)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
7、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解析 材料反映出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商人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政治地位并没有空前提高,故 A 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改变,故 B 项错误;“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从而使商品经济发展受阻,使得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经济领域的现象,与封建伦理道德的强化无关,故 D 项错误。答案 C7.(2017无锡联考)下列言论中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
8、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解析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体现了农、工、商的重要性,不存在抑制商业的发展,故 A 项正确;“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中的“末”指商业,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故 B 项错误;“乃令贾人不得”中“贾人”就是商人,对于商人“重租税以困辱之” ,体现了抑制商业的发展,故 C 项错误;农为“本务” ,工商为“末” ,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思想,故 D 项错误。答案 A8.(2017宿迁模拟)阅读下图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
9、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列强的商品倾销D.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解析 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显著增加, 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故 B 项正确。答案 B9.(2018镇江模拟)下表为列强在 18931928 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 年达 4 278 家,1928 年达 8 926 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
10、利益的重要手段D.各国开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解析 一战期间日本没有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故 A 项错误;各国加紧侵略与材料中“俄国下降”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在华设立的商行”反映了资本输出,故 C 项正确;各国实力美国强日本弱,与材料中“日本在 1920 年达 4 278 家,1928 年达 8 926 家”大大高于美国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10.(2018南通模拟)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 。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
11、大生纱厂在 19 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C.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D.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解析 由材料“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 ”“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得知,洋纱大量涌入并未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故 A 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有限,不能充分说明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故 B 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故 C 项错误;众多机户大量使用机纱生产,使其加深了对西方机器生产的了解,促使更多像大生纱厂一样的近
12、代民族工业诞生,故 D 项正确。答案 D11.(2018苏州模拟)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18921915 年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发展大事1892 年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1912 年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题赠“品重醴泉”四字1915 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解析 材料信息不能表明酿
13、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且在辛亥革命之后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面粉业和纺织业,故 A 项错误;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是在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年)之后,与题目时间 1892 年不符,故 B 项错误;孙中山发展实业的重点是铁路交通运输业,故 C 项错误;材料中“1915 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张裕的四种酒【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说明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故 D 项正确。答案 D12.(2018南通、扬州、泰州三市调研)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进口商品 出口商品年份钢铁和机
14、械 棉纱及棉制品 棉花 矿砂及金属1925 年 6.5 20.7 3.8 2.91928 年 7.2 15.8 3.4 2.11931 年 9.3 7.9 2.9 1.6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解析 轻重工业发展与材料中“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的统计角度不符,故 A 项错误;优于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的统计角度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机械”进口增加, “棉制品进口”和原料“出口”下降表明国内工业生产发展,故 C 项正确;1918 年“一战”结束,与材料中“1931 年”不符,数据变动表明绝不是迅速萧条,故D 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