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蝉虫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乐从的自然条件、经济特色及其发展。 2、培养学生爱我家乡,为建设家乡而努力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与表现自我的能力。 重点: 培养培养学生爱我家乡,为建设家乡而努力的情感。 难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能力与表现自我的能力。 通过歌曲的学习热爱我们的祖 国,热爱我们的家乡。 教学流程: 引入:音乐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展示乐从景观。 一、侗族简介 二、聆听蝉虫歌 要完整地聆听全歌, 感受、 体验歌曲的基本情绪, 并认识歌曲的体裁形式混声合唱。 对这首合唱来说, 还应引导学生知道它包括了哪些声部及合唱中的领唱形式。 可以引导学
2、生 唱一唱这首歌的两段音乐素材, 初步体验歌曲的风格及衬词的作用。 复听时要引导学生着重 体验、领会歌曲的民族风格及合唱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三、乐曲分析 蝉虫歌的歌词较短。从实质上看,这种歌的衬词要比歌词重要的多。因为其衬词部分 才是歌的主体。 通常, 歌手们要凭借歌曲的优美的旋律及令人遐想的和声来展示自已动人的 歌喉及高超的演唱技巧。 这首歌采用了支声性二声部合唱的形式。 歌曲的主旋律有时在第一声部, 有时又在第二 声部。因此,演唱者既要演唱主旋律,也要以和声去伴合主旋律,从而表现蝉虫在树上鸣叫 的情景。 蝉虫歌 是一首女声合唱。 第一声部由 23 人领唱。 整个合唱的音色, 给人以明亮、
3、柔美、清雅的印象。 四、侗族大歌 侗族人民多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的毗邻地区。其语言属汉藏语系。侗族人多通 汉语。 侗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演唱多声部民歌方面, 侗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按演唱体制及社会功用分类,侗族民歌有大歌、踩堂歌、拦路歌和花歌几大类。在侗族中, “大歌”含有古老的歌、很长的歌、很大的歌等意思。因此, “侗族大歌”可以理解为结构 庞大的侗族民间合唱歌曲。 侗族大歌可分为 “普通大歌” 、 “声音大歌” 及 “叙事大歌” 三类。 其中,声音大歌是“以表现歌曲的曲调和歌队的声音为主的大歌” 。这种歌的歌词较短。一 首歌通常有两段词,多的也不超过五段,每段歌词也仅有三、四句。它的主要特点是:每段 歌的后半部分都有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音衬腔。 侗族人民把这部分视为声音大歌的主体, 常常 要使用“循环呼吸”的方法来演唱。声音大歌往往对自然景物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与刻画。 蝉鸣声、杨梅虫叫声、山羊跳跃的形象、小河蜿蜒流水的情态等。 五、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