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体会:度量意识与量感 一、量感的内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版)相较于2011版新增了一个核心概念“量感”,并作出如下说明: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单位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能力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量感分为两方面:对事物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和事物大小的直观感知。事物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体现在以下
2、三个方面(1)量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具有可公度性。如面积可以找一个面积单位去度量出它的大小,这个单位叫做公度。比如可以用本子、小正方形、削笔刀的表面等物体的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去度量出一幅画的面积。(2)度量需要标准,度量的本质是用标准做单位去比较,用比较的结果描述量的大小。如数学书的封面可以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去比,可以铺几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3)度量单位可以有多种,但为了便于交流和比较,需要统一的度量单位。如仅仅是描述面积的大小时,不一定要用规定的面积单位。度量单位可以有多种,比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等。但选择的度量单位不统一时,很难进行交流和比较。这就需
3、统一度量单位。在学生经历了完整的探究过程后,学生会感悟到原来度量单位不是唯一的,不仅仅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数学上规定的标准化的度量单位是为了便于比较与交流。事物大小关系的直接感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做出选择的前提是需要对度量单位的大小有清晰的表象与感知。(2)能利用头脑中的单位表象、度量经验和空间想象,合理判断或估计度量结果。这不是知识、技能层面的,而是思维层面的。这是学生基于面积单位表象的认识以及对物体的感知进行的判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对物体的面积进行估计,此时需要我们借助度量经验展开判断。比如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的王力明老师所执教的面
4、积单位一课中,基于对面积单位的清晰表象,引导学生去估计黑板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等。(3)能基于度量单位的变化,转化度量结果。比如一幅画的面积用平方分米去度量是10平方分米,用平方厘米去度量是1000平方厘米。(4)理解度量误差及初步原因,并能将误差作为一种因素来思考度量的结果。比如学生估计学具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有的组说 9、6、12 立方分米。最后的结果是 14 立方分米。因为不是看到几个就是几立方分米,而是要看到几立方分米以及另外的空间。量感的培养基于具体的、典型的度量单位的观察、比较、操作与累加,最终的结果用数来描述与表征度量结果,使得经验条理化。这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
5、。二、量感的培养策略1. 借助身体器官感知量感身体能为我们提供基本量的量感,基于体感的定量,简单说就是“像这样的状况为“XXX”,比如一个指甲盖的大小定量为平方厘米,一个手掌的面积定量为平方分米,走一步的距离定量为分米等等。基于数感的定量,就是“多少个像这样”的状况定量为“XXX”。比如100个指甲盖的面积,定量为平方分米等等。在生活中没有工具,又不需要非常精确的测量结果时,身体是我们可以随身携带的量感标尺,它给我们带来的量感就可以帮助我们去度量一些大单位。2. 借助生活素材强化量感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感。比如王力明老师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作为学习
6、素材帮助学生建立“物体表面图形大小”的整体性面积单位体系。比如用书的表面作为衡量面积的标准去度量出面积的大小。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物品创造出1平方米。部分学生用尺子量,一根绳子比较长,选择绳子的一半大约是1米,围成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米;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2 张桌子的长大约是1米。4张桌子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大概用手比划1米,用4个书包拼起来大概是1平方米;用1 平方分米拼出来,一行10个,一列10个。这样围成正方形的面积大概就是1平方米.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在学生心中有着清晰的表象,用这些熟悉的素材可以将抽象的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体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强化量感。由此可见,培养量感
7、离不开具体、直观的形的支持。3. 灵活合理运用升华量感数学课标中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里所指的问题并不局限于知识与技能层面,而是思维层面的,这需要我们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更为深刻理解面积单位,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要度量家中金鱼缸的容积,合适的度量单位是();学校200米跑道的运动场面积约是5000( )。这些联系都关乎到能力,是量感,不是依托多做多练就能熟练完成的。这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依托问题来不断发展、升华量感。综上所述,对于学生量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是需要经历深度体验来建立度量单位的表象,再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不断完善量感的建模,实现对学生量感的有效培养。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引导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关注学生量感的建立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感知能力不同,教师应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加重视他们阶段性的进步和提升,使每个学生都能建立合适的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