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 Cengage Learning.All Rights Reserved.May not be copied,scanned,or duplicated,in whole or in part,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1PowerPoint Slides prepared by:Andreea CHIRITES
2、CUEastern Illinois University2 2012 Cengage Learning.All Rights Reserved.May not be copied,scanned,or duplicated,in whole or in part,except for use as permitted in a license distributed with a certain product or service or otherwise on a password-protected website for classroom use.在2000年代的台灣,一支普通的冰
3、棒大概賣10塊錢左右,但在1960年代,一支普通的冰棒只賣一、二毛錢。不單冰棒如此,大部分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在過去數十年間也都有大幅上漲的現象。此一整體物價水準上漲的現象稱為 (inflation),或稱為通貨膨脹。3 本書曾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或GDP平減指數的變動率來衡量物價膨脹率。就台灣而言,1960年的CPI為14.70,2010年的CPI為105.8(基期年為2006年),這表示在1960-2008年這段期間,CPI以平均每年4%的速度在上升。4 就二十世紀下半期而言,大部分國家的物價水準呈現持續上升的情形;物價膨脹看上去好像是很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但事實上,物價膨脹並不一定會發生
4、。例:美國在十九世紀就曾發生大部分物價呈現長期間持續下降的現象。一般物價呈現持續下跌的現象稱為(deflation,或稱為通貨緊縮)。5 美國1896年的平均物價水準大約比1880年下跌了23%。就那些背負龐大負債的美國農民而言,穀物價格的持續下跌造成他們收入及償債能力的持續下滑,對他們無異是雪上加霜。所以他們支持政府扭轉物價緊縮現象的政策。6 雖然在最近的歷史中,物價膨脹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但不同期間的物價膨脹率卻有很大的差異。在1990年代,美國的物價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在上漲;但在1970年代,卻以平均每年7%的速度在上漲(這意味著在那十年,物價漲了一倍)。一般社會大眾通常認為高物價膨脹率
5、是一個嚴重的經濟問題。7 就各國而言,物價膨脹的差異更為可觀。在2009年,美國的物價膨脹率大約2%,日本為1.7%,但俄羅斯為9%,委內瑞拉為25%。不過,若以歷史標準來看,這樣的物價膨脹算是很溫和的。在2008年,辛巴威物價膨脹率的官方數字為24,000%;實際的數值可能更高。像這樣一個非比尋常的高物價膨脹就稱為(hyperinflation)。8 什麼因素決定一個經濟體系是否有物價膨脹?如果有,則物價膨脹率為何?本章透過(quantity theory of money)來回答這些問題。9 在第1章曾將這個理論總結在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長久以來,此一結論廣為經濟學家所接受。10 早在十八
6、世紀,著名的哲學家與經濟學家休姆(David Hume)就在探討這個理論。之後又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傅利曼 (Milton Friedman)所大力提倡。11 在介紹完物價膨脹理論之後,我們會繼續探討一個相關的議題:為何物價膨脹是個問題?或對整個社會而言,物價膨脹到底造成了哪些社會成本?12 貨幣數量理論通常被稱為古典(“classical”)物價膨脹理論,因為它是由早期的一些經濟學家所提出的。在今天,大多數的經濟學家也利用這個理論來說明物價水準與物價膨脹率的長期決定因素。13 假設我們觀察到冰棒的價格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由2毛錢上漲為10元。你會怎麼看待這樣的現象?這可能是因為人們變得非常喜歡
7、吃冰棒。14不過,更有可能的原因是,錢變薄了,也就是隨著時間經過,錢變得愈來愈沒有價值,所以,後來的人必須花更多的錢才能買到一支冰棒。15 一個經濟體系的整體物價水準與貨幣的價值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假設 代表由CPI或GDP平減指數所衡量的物價水準,那麼,也衡量購買一籃子的商品與服務所需要的金額。如果我們反過來看,則每一塊錢所能購買的商品與服務數量為 。例:如果1公斤米為20元,則一塊錢可以買1/20公斤的米。16PPP1 因此,如果 是以貨幣所衡量的商品與服務的價格,則以商品與服務數量所衡量的貨幣的價值為 。所以,17PP1 貨幣的價值如何決定?就如同香蕉的價格由香蕉的供需所共同決定一樣,。
8、18 我們先考慮貨幣供給。上一章曾說明聯邦準備(或中央銀行)與銀行體系合起來如何決定貨幣供給。當中央銀行賣出債券時,銀行的準備金會減少,從而銀行的放款會減少,進而造成貨幣供給緊縮;當中央銀行買進債券時,銀行的準備金會增加,從而銀行的放款會增加,進而造成貨幣供給擴張。19 不過,本章為簡化分析,忽略銀行行為對貨幣供給的影響,而假設貨幣供給量是中央銀行可完全掌控的政策變數。20 接下來考慮貨幣需求。影響貨幣需求量的因素有很多。例:人們皮夾裡的鈔票金額決定於他們對信用卡的依賴程度,以及用提款卡領錢方不方便。21 此外,由於人們財富以貨幣形式持有的部分,無法賺取利息,因此,也因此,這一點會在以後章節再
9、詳細說明。22 雖然有很多變數會影響貨幣需求,但其中又以最為重要。人們持有貨幣是因為它是交易媒介,人們用它來購買商品與服務。23 當物價水準愈高時,交易金額通常也會愈高,從而人們需要持有較多的貨幣才能完成交易。因此,。24 什麼樣的機制可以確保中央銀行所決定的貨幣供給量會與人們所決定的貨幣需求量達成平衡?這決定於我們所考慮的時間長短。在本書後面我們會說明,在短期,利率扮演關鍵角色。25。如果物價水準高於均衡水準,亦即如果貨幣的價值低於其均衡水準,那就表示人們的貨幣需求量大於貨幣供給量,從而貨幣的價值會上升,亦即物價水準會下跌,直到貨幣供需達成平衡為止。26相反地,如果物價水準低於均衡水準,亦即
10、如果貨幣的價值高於其均衡水準,那就表示人們的貨幣需求量小於貨幣供給量,從而貨幣的價值會下跌,亦即物價水準會上升,直到貨幣供需達成平衡為止。2728貨幣數量0(高)(低)貨幣的價值,1/P1 物價水準,P11.3324(高)(低)貨幣需求中央銀行所決定的貨幣供給量貨幣供給A均衡的貨幣價值均衡的物價水準 如圖1所示,橫軸為貨幣數量,左邊的縱軸為貨幣的價值 ,右邊的縱軸為物價水準 。由於左邊的縱軸()其座標為正常的座標,所以右邊的縱軸()其座標與正常的情況顛倒:愈靠近橫軸,其值愈大。29P1PP1P 圖中的兩條線為貨幣的供需曲線。由於中央銀行將貨幣數量固定在某一個水準,所以貨幣供給曲線為一條。由於當
11、貨幣的價值愈低時(亦即物價水準愈高),人們的貨幣需求量愈大,所以貨幣需求曲線是一。30 在均衡點(如圖中的A點),貨幣需求量等於貨幣供給量,且其對應的貨幣價值與物價水準為均衡的貨幣價值與物價水準。由於貨幣需求量為人們持有的貨幣數量,而貨幣供給量為人們持有的貨幣數量,所以當人們想要持有的貨幣數量等於人們實際持有的貨幣數量時(A點),貨幣市場處在均衡狀態。31 接下來說明貨幣政策改變所造成的影響。假設原先貨幣供需達成平衡。突然間,中央銀行決定印更多的鈔票並且把這些增印的鈔票用直升機運到全國各地去撒。(實際上的可能做法是,中央銀行透過買進債券將資金注入銀行體系,銀行再增加放款,而使貨幣供給增加。)在
12、此情況下,均衡會如何變動?3233貨幣數量0(高)(低)貨幣的價值,1/P1 物價水準,P11.3324(高)(低)貨幣需求W1MS1AW2MS2B1.貨幣供給增加2.使貨幣的價值下跌3.,且使物價水準上升 如圖2所示,上述中央銀行的做法使貨幣供給曲線由 右移至 ,且均衡點由A點移至B點。結果,均衡的貨幣價值由1/2降為1/4,且均衡的物價水準由2上升為4。因此,341MS2MS 此一關於物價水準如何決定以及為何會變動的解釋稱為。根據此一理論,且。如經濟學家傅利曼所言:不論何時何地,物價膨脹都是一種貨幣現象。35 經濟體系如何從原先的均衡移到新的均衡?貨幣供給增加的立即效果是,貨幣會有超額供給
13、。36 在原先的均衡下,貨幣供給量等於需求量;在貨幣供給增加之後,由於一開始物價還在原先的均衡水準,亦即貨幣需求量還沒有改變,所以此時的貨幣供給量大於需求量,亦即人們實際持有的貨幣數量大於想要持有的貨幣數量,從而人們會處分掉多餘的貨幣。37 處分掉多餘的貨幣有幾種方式。人們可能會多購買商品與服務,或把它們存入銀行,或去買債券,從而會有其他人取得這些貨幣,並用它們來購買商品與服務。不管是哪一種情況,38 不過,經濟體系其商品與服務的供給能力並不會隨貨幣供給增加而增加。如我們在經濟成長那一章所說明的,經濟體系所生產的商品與服務的數量決定於勞動等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技術水準,而這些並不會因貨幣供給增加而
14、改變。39 因此,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增加會造成物價的上漲,從而造成人們的貨幣需求量會增加;亦即,人們的貨幣需求量會由圖2中的A點沿著貨幣需求曲線往B點移動,直到新的均衡(B點)達成為止。所以,40 剛剛說明貨幣供給的變動如何影響一般物價水準。接下來,探討貨幣供給的變動會不會影響其他經濟變數,如生產、就業、實質工資與實質利率。長久以來,經濟學家一直被這個問題所吸引,包括十八世紀的休姆。41 休姆與當時的學者主張,經濟變數應分為兩類。一類為,亦即以貨幣為單位所衡量的變數,另一類為,亦即以實體單位所衡量的變數。42 例如,稻農的收入是名目變數,因為我們用多少錢來衡量收入;而稻米的產量是實質變數,因為我
15、們用多少公噸來衡量產量。另外,像名目GDP是用當期價格所衡量的一國最終商品與服務的價值,由於當期價格是個名目變數,所以名目GDP也是名目變數;而實質GDP是用固定價格所衡量的一國最終商品與服務的價值,它的變化反映產量的變化,所以它是個實質變數。43 這種將經濟變數一分為二的分法,稱為 (classical dichotomy;dichotomy是一分為二的意思,而古典是指早期的經濟思想家)。44 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是表示成多少錢,所以它們是名目變數。例:1公斤的稻米30元,1公斤的玉米60元。這些價格毫無疑問是名目變數,但相對 (relative)價格呢?45。在上例中,1公斤的玉米值2公斤的
16、稻米。我們稱玉米之於稻米的相對價格為2,其意為1公斤的玉米可以換2公斤的稻米。因此,相對價格並不是以多少錢來表示,而是數量的概念,所以。46 經濟體系還有一些重要的實質變數。例如:實質工資(等於名目工資除以物價水準),它反映工資的購買力,亦即一單位的勞動 可以換多少單位的商品與服務。實質利率(經物價膨脹調整後的名目利率),它代表資產(如債券)的實質報酬率,亦即資產在未來所能換得的商品與服務數量之於它現在所能換得數量的增加率。47 為何要把經濟變數分成這兩類?這是因為名目變數與實質變數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根據古典分析,名目變數受到貨幣體系變動的影響,實質變數則不然。48 這樣的概念其實隱含在我們
17、所作的長期實質經濟的分析裡。在前面幾章,我們在說明實質GDP、儲蓄、投資、實質利率與失業如何決定時,都沒有提到貨幣。49 我們只提到,一國的產出水準決定於生產力與生產要素數量;實質利率會調整到使可貸資金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實質工資會調整到使勞動供需達成平衡的水準,而之所以會有失業,是因為實質工資被訂在高於均衡水準之上。這些結論都與貨幣供給量無關。50。當中央銀行使貨幣供給倍增時,包括物價水準與名目工資等所有的名目變數,其值也都會倍增;而實質變數,如產出、就業、實質工資與實質利率,都不會變動。這種。51 我們可以用下面的類比來說明貨幣中立性。作為計價單位,貨幣是我們用來衡量經濟交易的標準。當中央
18、銀行讓貨幣供給倍增時,所有的價格也會倍增,從而貨幣的價值會變成原先的一半。52若政府將一英碼的長度從原先的36英吋縮小為18英吋時,會有類似的變化:在這新的度量標準下,所有距離的碼數(名目變數)會倍增,但實際的距離(實質變數)並沒有改變。貨幣,跟英碼一樣,都只是一種衡量的單位,其價值的變化並不會有任何的實質影響。53貨幣中立性是否真的成立?並不盡然。當度量標準改變時,也許在長期不會有任何影響,但在短期,困擾與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同樣地,今天大多數的經濟學家認為(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中,探討貨幣在短期不具中立性的情況。)54 不過,就長期(如十年以上)而言,古典分析是正確的:貨幣數量的變動對名目變數
19、(如物價水準)有顯著的影響,但對實質變數(如實質GDP)的影響則微不足道。55 我們也可以用歸謬證法來說明,就長期而言貨幣中立性是成立的:如果貨幣中立性在長期並不成立,亦即如果一國在長期其實質GDP可以隨貨幣數量增加而增加,那麼,由於一國中央銀行要印多少鈔票都沒問題,因此全世界也就沒有窮國了。但事實不然,所以,。56 我們可以藉由下面的問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貨幣數量理論:平均而言,每一塊錢每一年被用來支付新生產的商品與服務的次數為何?此一問題的答案稱為,亦即,就新生產的商品與服務之交易而言,每一塊錢每一年被轉手的平均次數。57 如果我們以 代表物價水準(GDP平減指數),代表產量(實質GDP)
20、,且 代表貨幣數量,則貨幣的流通速度等於名目GDP除以貨幣數量:58PYMMYPV/)(何以如此?讓我們用一個只生產披薩的簡單經濟體系來說明。假設該經濟體系一年生產100塊披薩,且單價為10美元,同時,貨幣數量為50美元。那麼,貨幣的流通速度為 (10美元100)/50美元 2059V 在這個經濟體系,人們每年總共花1,000美元買披薩。由於它的貨幣只有50美元,因此,平均而言,每一塊錢每年必須換手20次,才能完成1,000美元的披薩交易。60 我們可以把上上式改寫成此一方程式的意義為,貨幣數量()乘以貨幣的流通速度()等於產品的價格()乘上產量()。我們稱它為,因為它連結了貨幣數量()與名目
21、GDP()。61YPVMMVPYMYP 由數量方程式可以得知,經濟體系的貨幣數量增加一定會反映在另外三個變數中的其中一個:物價水準會上升、產量會增加或貨幣的流通速度會下降。62 一般而言,。例:圖3顯示自1960年起,美國的名目GDP、貨幣 數量(M2)與貨幣的流通速度。在此期間,美國的貨幣供給和名目GDP都增加 超過20倍。相較之下,貨幣的流通速度,雖 然不是固定的,但也沒什麼顯著變化。因此,起碼就近數十年的美國經濟而言,貨幣流 通速度固定的假設,大致上是成立的。6364名目GDP貨幣的流通速度 綜合以上的說明,貨幣數量理論可以歸納成下列五點:1.貨幣的流通速度在長期相當穩定。2.由於流通速
22、度是穩定的,因此,當中央銀行讓貨幣數量()變動時,會造成名目GDP()的同比例變動。65MYP3.由於一國的產出水準主要決定於生產要素數量與技術水準,所以貨幣具中立性。4.如果一國的實質GDP沒有太大的變動,且貨幣的流通速度相當穩定,則一國貨幣數量的變動主要反映在物價水準上。5.因此,當一國的中央銀行讓貨幣供給快速增加時,結果就是高物價膨脹率。66四個惡性物價膨脹下的貨幣與物價67 惡性物價膨脹一般的定義為每個月的上漲率超過50%的物價膨脹。這意味著物價水準在一年上漲超過100倍。惡性物價膨脹的資料顯示,貨幣數量與物價水準之間有相當明顯的關係。四個惡性物價膨脹下的貨幣與物價68四個惡性物價膨脹
23、下的貨幣與物價69四個惡性物價膨脹下的貨幣與物價70 圖4畫出1920年代發生在奧地利、匈牙利、德國與波蘭的惡性物價膨脹資料。每一個圖形都顯示貨幣供給與物價的指數。不管是哪一條線,線愈陡就代表成長率愈高。四個惡性物價膨脹下的貨幣與物價71這四個國家的貨幣供給與物價水準呈現亦步亦趨的變動。這四個國家一開始的貨幣供給與物價均只是溫和成長,但後來的成長速度愈來愈快。最後,當貨幣供給穩定下來時,物價也跟著穩定下來。這四個國家當時的情形充分說明了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如果物價膨脹這麼容易解釋,那麼為何有些國家會發生惡性物價膨脹?換言之,為何有些國家的中央銀行會印這麼多的鈔票?答案是,這些國家的政府通常有
24、龐大的支出(如軍費支出),但所能課徵的稅收(相對於其支出)有限,且政府的償債能力差,所以也無法透過發行公債籌足所需的財源,因而只好不斷地印鈔票來支應政府的支出。72。不過,人們並沒有收到稅單,所以通貨膨脹稅跟其他的稅負不盡相同。既然沒有稅單,那麼為何我們稱通貨膨脹稅是一種稅呢?73這是因為當政府印太多鈔票時,物價會上漲,從而貨幣的價值會下跌,也就是人民手中每一塊錢所能購買的商品與服務數量變少了,這不是就像政府課稅一樣嗎?因此,74 通貨膨脹稅的嚴重性因國因時而異。台灣在光復之初曾發生惡性物價膨脹。當時的台灣百廢待舉,政府又大量徵收物資來支應國共內戰,且後來又有大批國軍撤退來台,政府的支出遂一飛
25、沖天,政府於是以大量印製鈔票來因應。當時的貨幣為舊台幣;初期最高面額為十圓,後來提高為壹萬圓,並有面額最高壹佰萬圓的台灣銀行即期定額本票在流通。75貨幣供給大幅增加遂造成台灣當時每年的物價漲幅都在500%到1200%之間。政府後來在1949年6月15日實施幣制改革,規定舊台幣持有者,可以無限制以四萬圓舊台幣兌換一元新台幣的比率,兌換新台幣。此一規定意味著,台灣的貨幣供給額在幣制改革之後變成原先的四萬分之一,故物價得以迅速穩定下來。76 幾乎所有的惡性通貨膨脹與台灣光復之初的惡性通貨膨脹有相同發展模式。政府有龐大支出、稅收不足,且公債無人問津,結果,政府增印鈔票來支應支出。貨幣供給大幅成長遂導致
26、惡性物價膨脹。通常是在政府實施幣制改革或財政改革(如大幅削減政府支出)之後,物價膨脹才會平息。7778辛巴威的惡性物價膨脹在2000年代,辛巴威經歷了人類史上最嚴重的惡性物價膨脹。政府增印大量鈔票來融通巨額的預算赤字,最後導致高物價膨脹率。辛巴威的惡性物價膨脹在2009年4月,其中央銀行決定停印辛巴威幣後落幕;之後,辛巴威以外幣(如美元與南非幣)作為交易媒介。79辛巴威的惡性物價膨脹辛巴威的物價膨脹率到底有多高?各個估計值有很大的差異,但我們可以藉由辛巴威幣的面額來了解問題的嚴重性。在惡性物價膨脹開始之前,一元辛巴威幣約值一美元,所以辛巴威幣的面額與美元的面額相似。但在2008年一月,辛巴威的
27、中央銀行發行面額1,000萬元的鈔票,當時約值4美元。一年後,辛巴威的中央銀行更發行面額100兆元的鈔票,不過,當時約只值3美元。80辛巴威的惡性物價膨脹 根據貨幣中立性原理,貨幣供給成長率提高會造成物價膨脹率的上升,但不會影響任何的實質變數。此一原理的一個重要應用在於貨幣對利率的影響。利率是重要的總體經濟變數,因為它會影響儲蓄與投資,進而影響一國的長期經濟表現。81 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的區別:(nominal interest rate)是你看得到的利率。如果你有一個定期存款帳戶,名目利率告訴你,帳戶餘額的增長速度會有多快。(real interest rate)為經物價膨脹調整後的名目利率
28、;它告訴你,你帳戶餘額的購買力會以多快的速度提升。82 實質利率等於名目利率減去物價膨脹率:實質利率 名目利率物價膨脹率比方說,如果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牌告利率為7%,且物價膨脹為3%,則你定期存款的實質價值以每年4%的速度成長。83 上式可以改寫成:名目利率實質利率物價膨脹率因此,名目利率不單決定於實質利率,也決定於物價膨脹率。84 我們曾說明,實質利率是由可貸資金的供需所共同決定的,且根據貨幣數量理論,物價膨脹率決定於貨幣供給成長率。接下來,我們說明貨幣供給成長如何影響利率。85 在長期,由於貨幣是中立的,所以貨幣供給成長率的變動並不會影響實質利率,從而根據上式,名目利率會隨物價膨脹率的變
29、動而有一對一的調整。因此,。此一名目利率隨物價膨脹率的調整稱為 (以第一位研究此一效果的經濟學家Irving Fisher命名)。86 值得注意的是,費雪效果的分析是從著眼。在短期,如果物價膨脹沒有被預期到(比方說,突然發生石油危機),則費雪效果並不成立。如果你跟銀行貸款,則貸款的名目利率一開始就已經決定。如果物價膨脹超乎你的預期,則名目利率並不會隨物價膨脹率做一對一的調整。87更精確地說,費雪效果講的是。在長期,由於人們有較長的時間且可以根據較多的資訊修正其對物價膨脹的預期,因此,人們的預期物價膨脹率會比較接近實際的物價膨脹率。在短期,則不一定。88 要了解名目利率如何隨著時間經過而變動,費
30、雪效果是相當重要的。圖5顯示美國自1960年起的名目利率與物價膨脹率。它們的走勢頗為一致。從1960年代初期到1970年代,因為物價膨脹率上升,名目利率也跟著上揚。從1980年代初期到1990年代,由於美國的物價膨脹受到聯邦準備的控制,所以名目利率下滑。8990名目利率物價膨脹率 在1974年,台灣的CPI年增率因第一次石油危機而高達47.50%。在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第三季,台灣的汽油與一些民生用品價格飆漲引發部分民怨;在2010年下半年到2011年第一季也有類似的情況。為何一般社會大眾會普遍認為物價膨脹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本節透過物價膨脹所造成的社會成本來回答這個問題。91物價膨
31、脹就像對貨幣持有人所課的稅。不過,這個稅本身並不是一項社會成本,它只不過是資源從家戶轉移到政府而已。然而,大部分的稅都會讓人們有想要藉由改變行為來規避它的誘因,而這個誘因的扭曲會造成整個社會的無謂損失。就像其他的稅一樣,通貨膨脹也會造成無謂損失,這是因為當人們試著規避它時,會浪費稀少性資源。92 人們要怎麼做才能規避通貨膨脹稅。由於物價膨脹會減損貨幣的實質價值,所以人們可以藉由減少貨幣的持有來規避通貨膨脹稅。93一個減少貨幣持有的方式是多上銀行。例如,你原本可能每四個星期從你的儲蓄存款帳戶提領8,000元,現在改成每個星期提領2,000元。透過多上銀行,你可以減少你口袋中的貨幣,而讓更多的財富
32、留在可以生息的儲蓄存款帳戶。94人們減少貨幣持有的成本稱為物價膨脹的,因為你常跑銀行,會讓你的鞋皮更快磨損。鞋皮成本不應該只照字面解釋:人們減少貨幣持有的實際成本並不在於鞋皮的磨損,而在於95 在物價穩定時期,不會有鞋皮成本,但在惡性物價膨脹時期,鞋皮成本就會很顯著。以下所描述的是,一個玻利維亞人在玻利維亞發生惡性物價膨脹時的經驗:96當米蘭達先生領到2,500萬披索的教師月薪時,他一刻也不敢浪費。披索的價值每一個小時都在下跌,因此,當他的太太衝到市場買足一整月的米和麵條時,他也趕緊到黑市把剩下的錢換成美金。97米蘭達先生所做的,正是惡性物價膨脹下的求生首要法則。玻利維亞的物價以年增率38,0
33、00%的速度在飆漲。不過,根據官方的數字,玻利維亞去年的物價膨脹率只有2,000%,今年預估為8,000%;但民間的預估值要高上好幾倍。98我們可以想像,如果米蘭達不立刻把他的薪水換成美金,會有什麼後果。他領到薪水的那一天,要用50萬披索才能換到1美元,所以他的薪水只值50美元。幾天之後,披索就貶到90萬換1美元,從而如果他這時候才來換美金,他的薪水只能換到27美元。99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價膨脹的鞋皮成本不容小覷。在玻利維亞的物價持續飆漲之際,披索已喪失價值儲存的功能,所以米蘭達先生被迫將他的披索立刻轉換成實物或美金,因為它們有比較穩定的價值儲存功能。米蘭達先生為減少披索的持有所花費的時間
34、與精力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100 如果玻利維亞的中央銀行採行低物價膨脹政策,則米蘭達會很樂意持有披索,且他的時間與精力可以花在更具有生產力的用途上。101 大多數的廠商不會每天變動產品價格,而可能隔幾個禮拜、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變動一次。一項調查顯示,美國的一般廠商大約一年更動一次價格。廠商之所以不常變動價格,是因為變動價格會招致成本。我們稱價格調整的成本為 。這個名詞源自於餐廳印新菜單所花的成本。102 菜單成本包括決定新價格所耗費的資源,印製新價目表與目錄的成本,把它們寄給經銷商和顧客的成本,刊登新價格廣告的成本,甚至還包括為應付顧客抱怨所花的成本。這些菜單成本會隨著物價膨脹率上升而增加,因
35、為廠商變動價格的頻率提高。103 幾乎所有的稅都會扭曲誘因,使人們改變他們的行為,而導致資源配置效率的降低。不過,在物價膨脹時期,這個問題會變得更嚴重。原因在於立法者通常在立法時並沒有考慮到物價膨脹。研究稅法的經濟學家發現,物價膨脹會加重儲蓄的所得稅負擔。104 美國稅法上關於資本利得(capital gains)的規定,就是一個物價膨脹不利儲蓄的例子。資本利得是資產買賣的價差。假設你在1980年用你的部分儲蓄買進10美元的微軟公司的股票,且在2010年以50美元賣出這些股票。這時候,你會有40美元的資本利得,且要算在你的應稅所得裡。105再假設從1980年到2010年,整體物價水準上漲一倍。
36、在此情況下,就購買力而言,你在1980年所投資的10美元,相當於2008年的20美元。所以當你在2010年以50美元賣出微軟的股票時,你的實質利得(購買力的增加)只有30美元。但稅法並沒有考慮物價膨脹,所以全部的40美元資本利得都要課稅。因此,物價膨脹會虛增資本利得,而增加這類所得在稅方面的負擔。106 另外一個例子是利息所得的稅法規定。儲蓄所賺到的名目利息全部都要課所得稅,即使名目利率的一部分只是要彌補物價膨脹所造成的購買力損失。107108假設有兩個國家,A與B,且利息所得的稅率都是25%。A國的物價膨脹率為零,且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都是4%,從而25%的利息所得稅使A國的實質利率由4%降為
37、3%。109 B國的稅前實質利率也是4%,但物價膨脹率為8%;根據費雪效果,名目利率為12%。不過,由於這整個12%的利息都被認定是所得,因此,稅後的名目利率只有9%,從而稅後的實質利率只有1%。由於儲蓄者在意的是稅後的實質利率,因此,發生物價膨脹的國家(B國),其人民的儲蓄意願會比物價穩定的國家(A國)要來得低。110 由於名目資本利得與利息所得全部都算應稅所得,因此,物價膨脹率愈高,人們儲蓄的稅後實質報酬率就愈低,從而人們會減少儲蓄。由於投資是長期經濟成長的重要決定因素,且投資主要的資金來源為國民儲蓄,因此,當物價膨脹加重儲蓄在稅方面的負擔時,也會對一國的長期經濟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不過,
38、經濟學家對這個不利的影響到底有多嚴重,並沒有共識。111 除了消除物價膨脹外,這個問題的一個解決辦法是進行稅制改革,將物價膨脹的因素考慮進去。以資本利得為例,可以利用物價指數來調整資產的買入成本;以利息所得為例,可以只對實質利息所得課稅。112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討論的物價膨脹成本,即使在物價膨脹是穩定且可預測的情況下,依然會發生。不過,當物價膨脹出乎我們意料之外時,物價膨脹會產生另外一項成本:預期外的物價膨脹會造成社會大眾的財富重分配。113 假設阿甘向花旗銀行借20,000美元的就學貸款,年利率為7%,10年後到期。如果以複利計算,則10年後,阿甘須還花旗銀行40,000美元。此一債務的實
39、質價值決定於這10年間的物價膨脹率。114 如果在這10年間發生惡性物價膨脹,那麼,由於工資也會隨物價飆漲,因此阿甘可以很輕鬆地還掉這40,000美元。但如果發生物價緊縮,那麼,由於工資隨物價下跌,他會發現這40,000美元對他來說,是一項非常沉重的負擔。115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預期外的物價變動會預期外的物價變動會造成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富重分配造成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富重分配。惡性物價膨脹會大幅降低阿甘債務的實質價值,因此,對阿甘有利,但對花旗銀行不利。116相反地,物價緊縮會使阿甘債務的實質價值上升,因此,對阿甘不利,但對花旗銀行有利。如果物價膨脹可以預測得到,則阿甘與花旗銀行在決定
40、貸款的名目利率時,都會把物價膨脹考慮進去(回想一下費雪效果)。但如果物價膨脹無法預測得到,最後的結果會對阿甘還是花旗銀行有利,則很難預料。117 另外,當物價膨脹率的平均值很高時,其波動幅度也會比較大。例:二十世紀末期的德國,不單其物價膨脹率的平均值低,其物價膨脹率的波動幅度也很小。相反地,一些拉丁美洲國家,其物價膨脹率的平均值與波動幅度都很大。118 就那些曾經發生過高物價膨脹的國家而言,還找不出物價膨脹率波動幅度低的例子。這個物價平均值與波動幅度之間的關係意味著,如果一國採行高物價膨脹的貨幣政策,則它不單要承受預期中的高物價膨脹所帶來的成本,也要承受預期外物價膨脹所造成的財富任意重分配。1
41、19 除了消除物價膨脹外,這個問題的另外一個解決之道是,讓利率與債務金額跟物價膨脹率連動。以上述阿甘的就學貸款為例,如果阿甘與銀行都同意實質利率為7%,且如果未來10年物價膨脹率的年平均值為 ,則10年後,阿甘應還20,000(10.07 這麼多美元。120 x10)x 在此情況下,不管 是正還是負,阿甘支付的實質利率與銀行所收到的實質利率都接近7%,雙方都不會吃虧,或雙方之間的財富不會因物價膨脹或物價緊縮而重分配。事實上,在1982年的英國、1992年的加拿大、1997年的美國以及一些其他國家都已發行過這種利率與物價膨脹率連動的政府公債。121x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小幅且可預測的物價緊縮對整
42、個社會可能是有利的。傅利曼指出,物價緊縮會降低名目利率(回想一下費雪效果),且較低的利率會降低持有貨幣的成本。他也說明當名目利率接近零時,物價緊縮的鞋皮成本會最小。名目利率接近零意味著實質利率等於物價緊縮率。傅利曼此一溫和物價緊縮的主張稱為傅利曼傅利曼法則法則(Friedman rule)。122 物價緊縮也會招致成本;有些成本與物價膨脹鏡似。例如,物價膨脹會招致菜單成本,物價緊縮也會。另外,物價緊縮時常是預料外的,而造成對債權人有利且對債務人不利的財富重分配。由於債務人通常比較窮,所以這樣的財富重分配對社會是有害的。123 尤有甚者,物價緊縮之所以會發生通常是因為經濟陷入困境。我們在後面章節
43、會提到,當某些事件(如貨幣緊縮)發生而造成對經濟體系的商品與服務的整體需求減少時,一般物價會下跌。此一總合需求的減少會導致所得的減少以及失業的增加;換言之,物價緊縮通常是經濟問題嚴重的徵兆。124 本章討論物價膨脹的成因與成本。物價膨脹的主要成因為貨幣供給成長。當中央銀行創造大量的貨幣時,貨幣的價值會迅速下跌。為維持物價的穩定,中央銀行必須嚴格控制貨幣供給。125 物價膨脹的成本包括鞋皮成本、菜單成本、稅負的扭曲以及財富的任意分配。這些成本合起來是大還是小?所有的經濟學家同意,惡性物價膨脹期間,它們是很大的;但在物價膨脹溫和時期(物價指數年增率小於10%),它們是大還是小,經濟學家則有不同意見。126 雖然本章探討了許多關於物價膨脹的重要問題,但我們的討論並不完整。當中央銀行降低貨幣供給成長率時,如貨幣數量理論所預期的,價格上漲的速度會減緩。不過,在經濟體系趨向低物價膨脹的過程中,產出與就業會受到貨幣政策改變的干擾。換言之,即使在長期,貨幣政策是中立的,但在短期,貨幣政策的改變有可能影響實質變數。我們在未來章節會探討為何貨幣在短期不具中立性,以增加我們對物價膨脹成因與成本的了解。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