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75902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u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和俄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u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定型和是非u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国际上的推广u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重点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与社会主义 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尤其是俄国工人革命运动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列

2、宁主义可以用24个字定义为:“列宁探索由俄国革命带头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列宁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俄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阶段,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垄断性。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这种腐朽性是帝国主义特有的,是与帝国主义的垄断分不开的。为什么垄断会导致腐朽?原因有二:一是垄断在经济上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和其他一切进步;二是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但是凌驾于竞争之上。1 1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科学社

3、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v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化,使这些国家的人民除了起来革命之外没有别的出路。2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不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w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势力存在,造成这些国家资产阶级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卖性,他们不可能举起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发展

4、道路。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人数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做同盟军,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最初动因和具体措施二、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二、列宁对俄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1 1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从1918年3月起,英、法等14个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联合进行武装干涉,形成对新生政权的包围圈,于是苏俄除了迅速建立战时体制外别无出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对付战争

5、,苏维埃政权采取了以下措施:战时体制首先是从余粮征集制开始的。实行了广泛的工业国有化。工业管理实行集中制。私人商业国有化,限制市场流通和私人贸易。为对付物资奇缺和物价飞涨导致的货币急剧贬值,经济关系被迫迅速实物化。为了保证前线胜利和工厂的劳动力,实行了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从应急政策逐步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捷径和模式的尝试 本来,战时共产主义的不少做法都是为了应急而被迫采取的措施。可是由于革命热情的高涨,急于求成,俄共(布)却把它当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作为俄国社会主

6、义制度的最初模式,虽然只存在三年时间,但是,它对后来苏联模式的形成及改革的历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战时共产主义的局限 战时共产主义在战争环境还可以勉强实行,一旦战争结束,它的局限性就立即暴露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战时共产主义脱离了落后国家的客观现实。v脱离了农民的需求。w实行无货币社会是脱离实际的空想。2.2.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和经过(2)新经济政策的实

7、质与特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922年10月,列宁在回答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提问时说:“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列宁转向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另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其一,以市场为取向。其二,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其三,坚持并改善党的领导。其四,改革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

8、“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经济政策本来是长期的社会发展战略,但自1924年列宁去世后五年,新经济政策实际上已逐步减弱。到1929年苏联领导层提前结束了新经济政策。这次战略转变所采取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方针以及最终形成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对苏联乃至以后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这次转变的结果是建立起了斯大林模式,即后来持续存在了半个世纪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1.1.反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的斗争反对托洛茨基派和新反对派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列宁去世后党内的激烈斗争一、列宁去世后党内的激烈斗争 以政治局委员托洛茨基

9、为首的反对派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托派反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托派主张限制和消灭私有经济。托派主张加速工业化,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以工业为中心,严格服从国营工业的利益,实行所谓的“工业专政”。托派还提出不少较为正确的主张。例如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合作”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斯大林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不考虑托洛茨基这些可取的意见,另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驳斥了托洛茨基派有关农民和无产阶级必然发生冲突的论断。斯大林认为苏联建设社会主义主要面临两种矛盾:一是内部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二是外部矛盾,即社

10、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以后,又爆发了斯大林反对政治局委员布哈林的斗争。这场斗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和布哈林的斗争,从表面上看是他们对发生粮食收购危机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看法不一致,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他们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上存在重大分歧。他们之间的基本分歧有以下三个方面。2 2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反对布哈林派的斗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u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实际上是把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解为重工业化,并且把重工业化作

11、为区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两条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标志之一。u斯大林主张对农业实行全盘集体化,一步跨进社会主义,以保证国家所需要的商品粮。u斯大林提出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的论点,他认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切成就都是阶级斗争的成果。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党内斗争的结果是,斯大林战胜了托洛茨基反对派、新反对派和布哈林反对派,斯大林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取得了胜利。这种斗争的结局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使社会主义建设偏离新经济政策的道路,为斯大林模式形成准备了政治条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助长了理论上和实

12、践上的“左”倾,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只能有一种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这给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带来了不良后果;破坏了党内正常的民主政治生活,把党内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都上纲上线,采取外科手术式的办法进行清洗;在党内形成了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制,并且使个人崇拜盛行起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斯大林战胜党内三个反对派后,随即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形成了后人所称的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这一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但也付出了巨

13、大代价,留下了严重后患。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历史成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伴随着国家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党内干部大清洗三大运动而形成的。这三大运动是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彼此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年至100年所走的路。这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而且是经过四年一战和三年内战破坏,经济勉强恢复到1913年水平的国家)而言是非常困难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

14、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为了解决高速工业化所需的资金问题,斯大林发动了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把个体农民组织成为集体农庄,实行义务交售制,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而为了镇压强制推行高速工业化和全盘集体化造成的不满情绪,斯大林又发动了大清洗运动,旨在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扫清政治障碍。三大运动相辅相成、紧密配合,最终催生了一个以过度集权为基本特征的斯大林体制和斯大林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2 2社

15、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政治方面的表现 苏联模式政治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规制、软弱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和弊病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征和弊病1 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第二,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第三,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第四,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第五,过分强调优

16、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2)经济方面的表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方面的特点表现为: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4)对外关系方面的表现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过度集中的思想文化管理方面的特点表现为:对外封闭、与资本主义国家冷战对峙、立足于领导世界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经济上管得过死,缺少效率与效益。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对外关系中输出革命,盛行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斯大林模式还培植

17、了一个党政军高薪官僚特权集团。2 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重大弊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最大成果,是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朝鲜、蒙古、中国等12个人民民主国家。尤其是新中国的诞生,对世界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概括地说,这些国家都是在打败法西斯势力的有利国际条件下,依靠本国人民的武装斗争或苏联红军的帮助而获得解放的,但是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一、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十六国的发展一、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十六国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

18、规划教材 东欧地区出现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本来一开始就具有不同于苏联的新特点,主要表现为,不是建立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国家,共产党和其他进步政党一起组成了联合政府。东欧国家都有主张走不同于苏联的道路,建立符合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愿望。n转折点:九国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和苏转折点:九国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和苏联与南斯拉夫两国关系的破裂。联与南斯拉夫两国关系的破裂。二、东欧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新探索二、东欧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新特点、新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建设社会主义的

19、好经验本来自然会得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高度重视,可是,苏联却自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具有普遍性,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普遍规律,具有国际意义,非要别国照搬不可,表现出了严重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在苏联的强大压力之下,许多东欧国家都被迫接受苏联模式,不顾具体国情,照搬苏联那一套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三、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三、苏联强行推广自己的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大清洗”的做法。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东欧国家被迫照搬苏联的文化专制主义。东欧社会主义各国普遍受到苏

20、联模式的影响,它们有的是主动地仿效苏联模式,更多的是苏联向它们推销甚至强加于人。结果使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重重困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四、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四、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斯拉夫最先起来冲破苏联模式束缚,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但是由于条件制约,南斯拉夫虽然抵制过苏联模式,可是也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南斯拉夫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根据自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进行了颇具特色的“自治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21、”国家级规划教材 但是,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并未能完全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和束缚。例如在政治上仍然是固守斯大林的政治体制,搞个人集权制和领导职务终身制;在经济方面,用社会所有制代替国有制也不成功;一直强调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实际上企业还是按照计划搞自治,结果还是没有办法搞好。所以,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最多也只能算是一种探索和实验,实践上并未取得成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战后苏联三次错失改革机遇,使苏联模式陷入困境一、战后苏联三次错失改革机遇,使苏联模式陷入困境 随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从20世纪50年

22、代初开始提上日程。1.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第一次错过改革的时机;2.赫鲁晓夫急躁冒进,第二次错过改革的机遇;3.勃列日涅夫只搞“完善”,第三次错过改革开放的机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只短短几年时间,局势就迅速失去控制。先是东欧国家,后是苏联,相继发生了社会制度的剧变。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被摧毁,转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苏联东欧的剧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大挫折,使本来处于低潮的社会主义跌入谷底,同时也根本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形势的发展。二、苏东剧变与社会主

23、义苏联模式的失败二、苏东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1.1.东欧改革与东欧剧变东欧改革与东欧剧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东欧国家改革浪潮的起落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改革的起步阶段:东柏林事件(1953)、波兹南事件(1956)、匈牙利事件(1956);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到80年代上半期,是改革缓慢发展的阶段:“布拉格之春”(1968);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东欧国家剧变,改革失败 东欧剧变,各国大体都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执政的共产党党内出现

24、了反对派,并与党外的反对派相呼应;二是执政党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下不断对反对派妥协退让,承认反对派合法地位,与反对派对话或召开“圆桌会议”,等等,而反对派则乘机扩大势力;三是反对派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或通过大选,或通过不断制造动乱、不断施加压力,个别国家甚至通过武装冲突,最后实现政权更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东欧国家由于毗邻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的压力与冲击力更大,所以先于苏联发生剧变。东欧八国的剧变,也有三波浪潮。波兰、匈牙利掀起剧变第一波浪潮;v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掀起剧变第二波浪潮;w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

25、掀起剧变第三波浪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东欧八国的剧变各有各的特点,具体情况不尽相同。从时间上说,波、匈、民主德国、保、捷、罗六个国家是在1989年发生剧变的,时间较早,阿、南两个国家是在1990年以后发生剧变的,时间稍晚一些。但东欧各国剧变的性质是相同的:第一,共产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第二,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第三,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第一阶段(从1988年6月到1990年7月,即从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到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作为指导

26、思想。这一阶段发生的以下四件大事,成为苏联剧变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分别是: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戈尔巴乔夫发表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一文、苏共中央召开二月全会和苏共二十八大。2.2.苏联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苏联剧变与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第二阶段(1990年8月到1991年8月,即从苏共二十八大到“819”事变):两种政治力量激烈斗争。“传统派”与“激进派”进行激烈斗争。这一阶段的前期“传统派”占优势,后期“激进派”占上风。打着“中派”旗号的戈尔巴乔夫,前期倾向“传统派”,后期又转向怂恿“激进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

27、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3)第三阶段(1991年8月到12月,即从“819”事变到苏联解体):苏 联共产党垮台,苏联解体。苏联共产党垮台:“819”事件后,苏联政府的全体成员均被撤换,从联盟中央到各地方的政权均为“激进派”控制。苏联解体:“819”事件后,联盟迅速走向解体。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苏联剧变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因: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及其历史教训1.1.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个根

28、本原因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苏联模式的弊端总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表现为社会长期存在三个矛盾:第一,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第二,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由的矛盾。第三,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长期

29、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先是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人从“左”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形成并维护过度集权的体制和官僚特权集团;后是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从右的方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转向搞民主社会主义或自由资本主义。这样“左”右交混,先“左”后右,终于把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彻底埋葬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是十月革命胜利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的最严重挫折。根据以上对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个根本原因的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和改革中必须从中吸取以下三点主要的历史教训。(1)要警惕右的,但主要是坚决彻底纠正“左”的错误。(2)改革必须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3)要警惕世界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2.2.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条历史教训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三条历史教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列宁主义 苏联模式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启示?2.试述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基本特征和重大弊病。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失败的根本原因和历史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二章-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