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腾信仰图腾信仰服饰服饰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历史分布历史分布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住房住房艺术文化艺术文化婚嫁婚嫁主要节日主要节日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他们有很多具有特色的风俗文化。蒙古民族以苍天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蒙语读作腾格里)。成吉思汗,其含义就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与汉民族帝王的君权神授 具有相同意义。祭敖包祭敖包-祭祀长生天祭祀长生天返回鹰图腾鹰图腾 鹰(布日古德)是萨满化
2、身的神物象征。若解释蒙古萨满的起源,则离不开鹰。由于萨满是由神鹰孕化而来的,所以鹰便成了萨满始祖灵的象征物。鹰鹫这种猛禽猎鸟,早在原始狩猎时代就受到人们的钦慕崇敬.由于狩猎业的发展,狩猎民驯养鹰作为自己的助手,鹰鹞更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依靠。所以,腾飞的鹰鹞和奔驰的驯鹿堪称为狩猎民的左右膀。狩猎民由神秘钦羡到依赖友好相处,从而与鹰鹫建立了极其亲密的关系,这便是鹰为何成为不少民族普遍信奉的大神的原因。苍狼白鹿苍狼白鹿后世的蒙古人都认为苍狼和母鹿是自己的祖先。还有白色的天鹅,也是蒙古人的祖先。白天鹅都是美丽的姑娘,她们和地上的人结婚,使蒙古人越来越多。白天鹅和美丽的母鹿都是蒙古人的母亲。蒙古部落自古
3、是游牧民族,认为狼是草原上万物之主,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因为狼面对强者从不退缩、毫不心惧、有着坚韧的毅力、冲天的斗志。也正如此,蒙古民族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征服了欧亚大陆,成立了自古以来版图最大的国家-大蒙古帝国。返回蒙古族服饰由首饰、长袍、腰带、蒙古族服饰由首饰、长袍、腰带、靴子四个主要部分组成。靴子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科尔沁、喀喇沁地区锡林郭勒地区锡林郭勒地区巴尔虎、布里亚特巴尔虎、布里亚特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摔跤服摔跤服科尔沁、喀喇沁地区的蒙古族受满族影响,多穿宽大直筒到脚跟的长袍,两侧开叉,领口和袖口多用各色套花贴边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人穿肥大窄袖镶边不开叉的蒙古袍 呼伦贝尔的巴
4、尔虎、布里亚特蒙古,男带披肩帽,女带翻檐尖顶帽。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族的首饰富丽华贵。男子的颜色多为蓝、黑褐色,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鄂尔多斯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叉,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蛰。返回蒙古族通用语言为蒙古语。蒙古族通用语言为蒙古语。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分东蒙古、厄鲁特、喀尔蒙古语分东蒙古、厄鲁特、喀尔喀、巴尔虎、布里亚特等方言。喀、巴尔虎、布里亚
5、特等方言。呼伦贝尔除喀尔喀方言外,其他呼伦贝尔除喀尔喀方言外,其他方言都有分布。这些方言在语音、方言都有分布。这些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差别。厄鲁特蒙古人是明清点和差别。厄鲁特蒙古人是明清时期西蒙古分支,讲厄鲁特蒙古时期西蒙古分支,讲厄鲁特蒙古方言,至今保留着厄鲁特方言的方言,至今保留着厄鲁特方言的语音、语汇特点。巴尔虎与布里语音、语汇特点。巴尔虎与布里亚特方言本为一个地域的蒙古语,亚特方言本为一个地域的蒙古语,但巴尔虎人受俄语、汉语、东蒙但巴尔虎人受俄语、汉语、东蒙古方言影响很少,却因与喀尔喀古方言影响很少,却因与喀尔喀部杂居而受其语言影响较
6、大。布部杂居而受其语言影响较大。布里亚特蒙古在民国年间从苏联布里亚特蒙古在民国年间从苏联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迁入,他们所里亚特自治共和国迁入,他们所用蒙古语不但在语音、发音上有用蒙古语不但在语音、发音上有其特点,而且在词汇上从俄语借其特点,而且在词汇上从俄语借用较多。用较多。返回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蒙古族是一个在草原上存在了上千年的游牧民族,其主要经营五畜牛、马、山羊、绵羊、驼。食其肉、饮其酪、衣其皮“是古代中原人对蒙古人生活的概括。在蒙古高原特定的自然环境里,长期从事狩猎和游牧经济的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创造了丰富独特的食品和饮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饮
7、食文化。蒙古族饮食习惯的形成古代蒙古族一直实行游牧生活,独特的生活古代蒙古族一直实行游牧生活,独特的生活方式使得他们形成了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方式使得他们形成了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从而被称为了从而被称为了 “食肉饮酪食肉饮酪”的名族。的名族。蒙古族第一大饮食蒙古族第一大饮食-红食红食红食即为肉食红食即为肉食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宰杀、加工、储存、烹制工序。蒙古族宰羊方式:胸前宰羊三大特点:杀羊不见血 扒皮不用刀 宰羊速度快 依据不同的作法,红食又可分为:手把肉、火锅、肉依据不同的作法,红食又可分为:手把肉、火锅、肉肠、血肠、烤羊排、烤羊腿、烤牛排、烤全羊、全羊宴
8、肠、血肠、烤羊排、烤羊腿、烤牛排、烤全羊、全羊宴白食即牛马羊驼奶所制的奶食品:奶豆腐、奶酪、酸酪、黄油、白油、奶皮白 食 近代蒙古族虽经营小规模的农业,但是早期蒙古近代蒙古族虽经营小规模的农业,但是早期蒙古人从未种植过瓜果蔬菜;经常采集一些野菜作为食物人从未种植过瓜果蔬菜;经常采集一些野菜作为食物的补充:的补充:沙葱沙葱蕨菜蕨菜沙芥沙芥黄花黄花野韭菜野韭菜野蘑菇野蘑菇 蒙古人除红食和白食之外主要食用米和面,炒米是蒙古族牧民的传统食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单独食用、泡奶茶食用、拌奶油食用蒙古面条、蒙古馃馃子、蒙古肉饼、蒙古包子、黄油饼面 食饮饮 品品 蒙古族传统的饮料主要有:蒙古族传统的饮料主要有
9、:奶饮料奶饮料 酒饮料酒饮料 茶饮料茶饮料 汤饮料汤饮料指以牛奶、羊奶、马奶、驼奶以为原料制作的饮品指以牛奶、羊奶、马奶、驼奶以为原料制作的饮品牛牛 奶:营养丰富、产量高、奶:营养丰富、产量高、绵羊奶:热性、油脂浓厚、炼乳多、乳油厚绵羊奶:热性、油脂浓厚、炼乳多、乳油厚山羊奶:凉性、油脂少、清淡、易发酵山羊奶:凉性、油脂少、清淡、易发酵马马 奶:性味甘凉,含蛋白质、脂肪等多种元素,具奶:性味甘凉,含蛋白质、脂肪等多种元素,具 有补虚强身、润燥美肤、清热止渴的作用有补虚强身、润燥美肤、清热止渴的作用 古代蒙古族中酒饮料指以牛奶或马奶为原料所制酒。古代蒙古族中酒饮料指以牛奶或马奶为原料所制酒。马奶
10、酒的作用马奶酒的作用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称为紫玉浆 ,元玉浆,是,元玉浆,是 “蒙古八珍蒙古八珍 ”之一,曾为元之一,曾为元朝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贵的金碗里,犒犒 赏有功之臣。赏有功之臣。酒酒 饮饮 料料 茶饮料在蒙古族餐饮里专指奶茶,是蒙茶饮料在蒙古族餐饮里专指奶茶,是蒙古族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饮品,也是招待古族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饮品,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客人必不可少的。奶茶的配料:水、砖茶、奶、盐奶茶的配料:
11、水、砖茶、奶、盐奶茶的作用: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奶茶的作用: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茶 饮 料汤饮料主要指肉和骨熬制的汤类饮品,依汤饮料主要指肉和骨熬制的汤类饮品,依据原料可以分为:肉汤、排骨汤、骨头汤据原料可以分为:肉汤、排骨汤、骨头汤肉汤的作用:提神补气、恢复体力、解渴肉汤的作用:提神补气、恢复体力、解渴充饥充饥汤 饮 料返回蒙古包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游牧民的传统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蒙古包是蒙古游牧民的传统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房、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是游牧民族为适房、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是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一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一
12、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自匈奴时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返回定定 亲亲择 吉 日拜拜 火火娶娶 亲亲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中不可或缺的三种项目是:射箭、赛马、摔跤。那达慕大会马奶节蒙古族传统节日,以喝马奶酒为主要内容,故名。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和鄂尔多斯的部分牧区。通常在农历八月下旬举行,日期不固定,为期一天。为欢庆丰收,彼此祝福,除准备足够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款待宾客,并举行赛马活动、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献礼等。据传,那达慕盛会即源于此。鲁班节
13、鲁班节是云南蒙古族人的传统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初二,蒙古族人便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并把供在中村大佛殿中的檀香木鲁班雕像迎到各村瞻仰。奉迎师祖时,游行队伍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耍龙灯、划彩船、跳蚌壳舞,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欢庆鲁班节的前后三天,外出做工的蒙族工匠,必须在四月初二前赶回家乡拜师祖,如不回来过节者,将被认为是忘师欺祖之徒。燃灯节 燃灯节又称“五公节”,藏语叫“葛登阿曲”,是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区藏族人民的宗教节日,每年藏年十月二十五日举行,为期一天。燃灯节是为了纪念佛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逝世而举行的活动。这天凡属该教派的各大小寺庙、各村寨牧民,都要在寺院内外
14、的神坛上,家中的经堂里,点酥油灯,昼夜不灭。返回 献哈达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马头琴马头琴 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
15、古族马头琴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呼麦呼麦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悠悠远远地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那个隧道是时间的记忆。据说,呼麦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今已是蒙古国宝级的艺术,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好力宝好力宝 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蒙古族曲艺之一。是一种由一个人或
16、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它用蒙古语演唱,有固定的曲调,有一定的韵律。唱词初为即兴吟唱,后来就开始创作,并出现了一大批“好力宝”作家。毛依罕、琶杰、色拉西是深受蒙古族人民热爱的民间艺术家。演唱的形式也多样,有两人对唱、一人自问自答和多人演唱形式。演唱时,演员每人拉一把马头琴或四胡,自拉自唱,边唱边表演。“灯舞、盅碗舞灯舞、盅碗舞”系节庆欢宴、亲朋相系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尔多斯草原。“筷子舞筷子舞”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多在因用筷子伴舞而得名,多
17、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喜庆宴会上由男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持筷一束,和着众人的歌声和各者双手各持筷一束,和着众人的歌声和各种敲击声,在跪、坐、立等姿态中,随着种敲击声,在跪、坐、立等姿态中,随着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用筷子击打手、腿部的屈伸、身体的扭动,用筷子击打手、臂、肩、背、腰、腿、脚等部位,间以击臂、肩、背、腰、腿、脚等部位,间以击打地面动作,边打边舞。动作敏捷,干净打地面动作,边打边舞。动作敏捷,干净利落,节奏感强。利落,节奏感强。何婷婷(何婷婷(1541011600115410116001):婚嫁):婚嫁张瑜桐(张瑜桐(154101160021541011600
18、2):制作):制作ppt,ppt,音乐音乐齐冬梅(齐冬梅(1541011600315410116003):历史分布):历史分布支美茹(支美茹(1541011600415410116004):饮食文化):饮食文化李欢欢(李欢欢(1541011600515410116005):主讲,蒙古明星):主讲,蒙古明星唐璐玮(唐璐玮(1541011600615410116006):传统节日,视频):传统节日,视频马晨马晨(15410116007)(15410116007):住房:住房杨阳(杨阳(1541011600815410116008):语言文字):语言文字陈美家陈美家(15410116009)(15410116009):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杨美琳杨美琳(15410116011)(15410116011):服饰: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