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管理学安全管理学是研究安全管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探讨、揭示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为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安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帮助,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防止生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务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主主要要内内容容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安全管理方法事故理论安全文化管理学的 理论基础一、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代表人物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德国韦伯的
2、行政组织理论。工人是机器的附属品,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工具,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强调严格的服从,他没有看到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心理社会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认为人们只看重经济利益,根本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二、二、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才能提高效率。研究目的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代表人物梅奥和霍桑事故致因理论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亚当斯的事故因果链锁北川彻三的事故因果连锁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伤亡事件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因果连锁包含如下5种关
3、系 遗传及社会因素(M)人的缺点(P)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事故(D)伤害(A)事故的发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结果 原因 基因 远因 人员伤亡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缺点不良环境诱因或先天遗传因素海因里希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但是,海因里希的理论也有明显的不足,如它对事故致因连锁关系的描述过于绝对化、简单化,因为事故并不全都造成伤害,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也不是必然造成事故。博德的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博德在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与现代安全观点更加吻合的事故因果连锁
4、理论 1、管理缺陷 2、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 3、直接原因 4、事故 5、损失管理缺陷完全依靠工程技术措施预防事故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只能通过完善安全管理工作,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是由于管理缺陷造成的。个人原因包括缺乏安全知识或技能,行为动机不正确,生理或心理有问题等;工作条件原因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不健全,设备材料不适合,存在温度、湿度、粉尘、气体、噪声、照明、场地等有害作业环境因素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时事故的直接原因。这种原因一直是安全管理中必须重点加以追究的原因。但是直接原因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深层次原因的表征。不能停留在其上,
5、要追究背后隐藏的管理缺陷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事故 这里的事故被看做是人体或物体超过其承受阈值的能量接触,或人体与妨碍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的接触。于是,防止事故就是防止接触,可以通过对装置、材料、工艺等的改进来防止能量的释放,或者训练工人提高识别和回避危险的能力,佩戴个人防护面具。损失人员伤害及财务损害统称为损失亚当斯事故致因理论核心对现场失误的背后原因进行了研究。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及生产作业中的不安全状态等现场失误,是由于企业领导和安技人员的管理失误造成的。决策的失误、管理的差错或疏忽,对安全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管理失误又由于企业体系中问题所致管理体系反映了作为决策中心
6、的领导人的信念、目标及规范,它决策各级管理人员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工作基准及指导方针等重大问题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工业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个国家、大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水平等诸多社会因素,对伤害事故的发生和预防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局限在企业内部。日本人北川彻三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对海因里希的理论进行了一定的修正,提出了一种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在北川彻三的因果连锁理论中基本原因有学校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历史的原因,这些原因已经超出了企业安全管理的范围,但是,充分认识这些基本原因因素,综合利用可能的科学技术、管理手段改善间接原因因素,达到预防伤害事故的目的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管
7、理学的基本原理首先是管理组织学的原理,即遵循安全组织机构合理设置,安全机构职能的科学分工,安全管理体制协调高效,管理能力自组织发展,安全决策和事故预防决策的有效和高效,事故应急管理指挥系统的具有功能和效率等方面的原则。专业人员保障系统的原理即遵循专业人员的资格保证机制:通过发展学历教育和设置安全工程师职称系列的单列,对安全专业人员进出具体严格的任职要求;建立兼职人员网络系统: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班组)设置全面、系统、有效安全管理组织网络等。投资保障机制需要研究安全投资结构的关系,正确认识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关系,要研究和掌握安全措施投资政策和立法,讲求谁需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建立国家
8、、企业、个人协调的投资保障系统等等。安安全全管管理理方方法法安全目标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化安全管理安全目标管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以至每个职工,从上到下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总目标,层层展开各自的目标,确定行动方针,安排安全工作进度,制定实施有效组织措施,并对安全成果严格考核的一种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目标的实施过程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建立安全目标体系安全管理目标的实施目标的评价与考核安全管理目标的实施企业安全目标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始终不渝地进行决策、实施、检查、整改、总结、提高的循环管理,实施目标管理要做到:1.要把企业的安全目标列为领导任期内的目标,作为一个企业稳定生产秩序的既定方针;2.要赋予安
9、全部门一定的职权,能保证对各职能部门实施安全目标监督检查的功能和作用;3.要求各职能部门对自身安全工作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自觉地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密切的配合与协调;4.要明确各级安全责任制,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原则以保证措施的贯彻落实;5.要动员人人参与管理,要有每个人的责任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共同保证安全目标的实施。制定原则突出重点,分清主次。不能平均分配。面面俱到安全目标具有先进性,即目标的适用性。挑战性使目标的预期结果做到具体化、定量化、数据化目标要有综合性,又有实现的可能坚持安全目标与保证目标实现措施的统一性安全目标体系安全目标体系就是安全目标的网络化、细分化,是安全目标管理的核心。
10、它按企业管理层次由总目标、分目标、子目标构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目标体系。企业所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为总目标,各项目部(职能科室)为完成企业总目标而导出的分目标,施工队为完成项目部分目标而提出子目标,班组和个人为完成施工队子目标提出孙目标。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总目标,应将总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做到横向到边(见图),纵向到底,纵横交错,形成网络。横向到边就是把企业安全总目标分解到机关各职能部门;纵向到底就是把企业总目标由上而下按管理层次分解到项目部、施工作业队、班组直到每个职工如图,实现多层次安全目标体系。目标的考评对目标的考评内容包括:目标的完成情况:包括完成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协作情况:目标
11、实施过程中企业内部各部门或个人间的联系与配合情况等。除上述主要考评内容外,还应适当考虑目标的复杂程度和目标责任人的努力程度。由于考评的标准、内容、对象不同,因此对目标的考评方法也不同,但考评方法应简单、易行,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多样性。可采取分项计分法、目标成果考评法、岗位责任考评法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安全问题,全面分析整个系统,并对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交界面给予特别的强调,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应用系统安全管理,会得到最大的效益。系统安全管理主要在给定条件下,最大程度地减少事件损失,并且尽可能地减少因安全问题对运行中系统进行的修改。系统安全管理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安全程序计划
12、进行记录,交流和完成管理部门确定的任务,以达到预定的安全目标。计划阶段 确定系统目标和系统安全任务,决定达到目标的方法,根据系统特征,硬件部分的复杂性,单位成本,发展过程,程序管理结构,硬件部分对安全的重要性等信息,适当地拟定系统安全程序计划,并在运行中对其进行周期性检查和必要修改组织阶段 确定执行任务的人选,进行任务和活动的管理分配,这些任务包括:确定及评价潜在的关键安全领域;建立安全要求;控制、消除有关危险和风险评定的决策;危险和风险信息的交流和记录;安全程序复查和审核等。指导阶段 在进行权力分配时,主要考虑各部门的不同责任,基层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并及时完成安全任务的大多数,系统安全管理部门
13、则负责系统安全任务及使高层管理部门认识剩余风险等。明智的管理决策应建立在对风险的充分认识之上,因此,风险评价应是关键点检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系统安全管理与日常安全管理程序和直接的安全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应是指导阶段的重要工作控制阶段 测量系统输出 将其与理想输出做出比较 当有重大差异时加以矫正 符合要求时继续正常工作体系化安全管理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 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把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 AS18001,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将其整合在一个架构下运行的一个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有狭义和广义
14、之分。狭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如:将上述“两标”整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或上述“三标”整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广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如: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理论为指导,全面吸收和广泛应用ISO 9001标准的管理理念、原则和方法,从企业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全部活动和相关资源作为过程进行控制,将相互关联的过程或过程网络作为体系来管理,在充分识别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技术性标准及其他要求、分析比较包括我国企业标准体系等在内的不同体系标准特定要素,确定企业内部包括党群工作在内的所有管理过程和相互作用、优化配置管理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整合、总结
15、提炼、丰富扩展而形成以过程为基础的、以企业为整体的管理体系,并以文本化形式予以体现,用以规定和指导过程或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该体系要求覆盖企业内部管理各个方面,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用一套制度支持全方位管理,既能满足多个体系标准认证要求,又能促进各项管理职能有机融合,形成集合协同优势,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建立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企业的方针和目标。事故管理 事故的统计与分析事故的统计与分析 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预防和控制事故预防和控制事事故故原原因因分分类类 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1)物的不安全状态 防护、保险、信号等
16、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 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2)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使用不安全设备;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在吊车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检修、调整;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忽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不安全装束;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事故的间接原因:指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技术上和设计上的缺陷教育培训不够;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上有缺陷;学校教育的原因;社会历史原因。事故的统计方
17、法和指标统计方法 事故统计方法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部分。描述统计:获得数据后,通过分组、有关图表等对现象加以描述。推断统计:推断统计是指通过抽样调查等非全面检查,在获得样本数据的基础上,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依据,对总体情况进行科学推断。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现象的依存关系进行模拟、对未来进行预测。统计指标绝对指标:指反映伤亡事故全面情况的绝对数值,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损失工作日等。相对指标:伤亡事故两个相联系的绝对指标之比,表示事故的比例关系,如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百万吨死亡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
18、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具体原则如下:事故是可以调查清楚的;调查事故应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坚持做到“四不放过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调查组成员:要有调查的经验或某一方面的专长;不应与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事故现场处理:包括工作从人员安全抵达、现场危险分析、现场营救、防止事故扩大、保护现场等。事故现场勘查:关注四方面信息(4P技术)技术):人(people)、部件(part)、位置(positi
19、on)、文件(paper)人证的保护和问询物证的收集与保护事故现场照相事故现场图与表格事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预防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使事故不发生;控制控制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损失尽可能地减少。事故预防和控制的事故预防和控制的“3E对策对策”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应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三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技术(Engineering)、管理(Enforcement)、教育(Education)三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均为E,称为“3E”对策。安全技术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安全教育主要
20、使人知道该怎么做,而安全管理则要求人必须怎么做。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控制能量控制能量 对于任何事故,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与事故中所涉及的能量的大小紧密相关;能量的类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危险最小化设计:危险最小化设计:本质安全技术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法。(1)通过设计消除危险;(2)降低危险严重性。隔离:隔离:采用物理分离、护板和栅栏等将已识别的危险同人员和设备隔开,以防止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并控制危险的影响。包括分离和屏蔽两种。闭锁、锁定和联锁:闭锁、锁定和联锁:防止不相容事件发生或事件在错误的时间发生或以错误的次序发生。(1)闭锁和锁定;(2)联锁故障故障安全设计: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的
21、一部分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按系统、设备在其中一部分发生故障后所处的状态,故障安全设计分为3种类型:(1)故障安全消极设计(Passive);(2)故障安全积极设计(Active);(3)故障安全工作设计(Operational)。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实施安全监控两种方式。告警:告警:向有关人员通告危险、设备问题和其他值得注意的状态,以便使有关人员采取纠正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告警可按人的感觉方式分为:视觉告警、听觉告警、嗅觉告警、触觉告警和味觉告警等。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
22、全技术 隔离隔离:隔离除了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事故预防的方法之外,还经常用于减少因事故中能量剧烈释放而造成的损失。(1)距离隔离;(2)偏向装置;(3)封闭能量缓冲装置能量缓冲装置:通过能量缓冲装置在事故发生后吸收部分能量,也可以保护有关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个体防护:个体防护:在对所发生的事故没有较好的技术控制措施或采用的措施仍不能完全保证人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可采用个体防护。应用方式主要有3种情况:(1)必须进行的危险性作业;(2)进入危险区域;(3)紧急状态下。薄弱环节薄弱环节:薄弱环节指系统中人为设置的容易出故障的部分。其作用是使系统中积蓄的能量通过薄弱环节得到部分释放,以小的代价避免严重事
23、故的发生,达到保护人和设备的目的。逃逸、避难与营救逃逸、避难与营救:当事故发生到不可控制的程度时,则应采取措施逃离事故影响区域,采取避难等自我保护措施,为救援创造一个可行的条件。安全文化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安全生产和奋斗目标,为保护员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条件,是企业安全物质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的总和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安全承诺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激励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自主学习与改进安全事务参与审核与评估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
24、的关系 1、安全文化对安全管理有着影响和决定作用:安全文化的水平影响安全管理的机制和方法,安全文化的氛围和特征决定安全管理模式。2、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软手段:安全文化提高人的安全意识、规范人的行为,并运用灵活、全面、能动的手段,充分发挥其信仰凝聚、行为激励、行为规范、认识导向等作用。3、安全管理有赖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的支撑和指导:安全管理是已往安全文化思想与成果在现实形态的体现,其进步与发展丰富了安全文化,为塑造培育安全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手段。4、安全管理是安全文化理念及层次水平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安全文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安全心理学 是
25、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活动的一门科学,研究劳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研究劳动中意外事故发生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的心理规律并为防止事故发生提供科学依据的工业心理学领域。的工业心理学领域。安全心理学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一一 个人行为对企业安全的影响个人行为对企业安全的影响安全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要管理人,首先要了解人,要了解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活动规律。总之,要搞好人的管理,
26、有效地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心理特点出发。二、重视群体心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当一个人了解到上级或群体、组织喜欢或鼓励什么行为,他就有可能更多地表现出这些行为。企业管理者运用群体动力原理对企业组织中的职工群体行为进行客观的分析,用团队建设理论对企业建设及管理提出建设性的规划,提成企业职工整体协同的工作能力,有效改变职工整体的态度与行为,进而使组织中的人群交往和合作达到最大效能。三 加强安全心理素质培训 职工的安全心理和态度的形成,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对职工进行安全心理培训,就是使大家了解和掌握什么是安全心理学,它的应用在企业的重要性,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有计划地提高安全心理素质,自觉地控制心理活动,从而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迅速果断地对不同危险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用安全心理来指导,使其其行为规范化,保障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四、科学合理的调整职工岗位 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直接原因所导致,其中包括两方面:企业职工因存侥幸、麻痹心理的违章行为;情绪心理变化而导致操作上的失误。控制不安全的行为是以人作为对象的,因此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从对企业职工的个体性格的研究和掌握入手,配以合理的管理方法,使之达到调控作业人员安全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