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文档编号:5194900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188 大小:57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8页
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q 物流的基础知识物流的概念、分类、系统、成本、服务、质量、标准化、技术及其装备q 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q 市场分析与供需管理物流供需调查与分析、采购与供应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q 物流管理与实施物流信息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配送管理q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网络系统、物流设施布置与设计、仓库规划与设计、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系统q 物流基础知识q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q 物流成本、服务、质量与标准化q 第三方物流q 物流技术及其装备q 供应链管理q 国际物流 v物流的由来v现代物流的分类v企业物流结构及合理化v互联时代物流的特点v我国物流的发展状况v案例:海尔集团

2、物流管理第一节 物流的由来一、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源于美国v30年代,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企业为了把产品顺利销售出去而进行的一系列运输、仓储、包装等活动。称为实体配送(physical distribution,PD)。v二战之后,原本用在军事上的后勤管理(logistics)的方法经发展,运用在企业的采购、生产与销售的业务流程中,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二战期间,美军后勤组织运用科学方法,成功地将各种战略物资及时准确地送至全球各地,为美军实施全球化战略提供了保障。v现代,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有效率及最低成本之下,通过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实现原

3、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v现代物流以系统理论为出发点,通过“物流八最”原则的策划及操作,实现物流的目的 最适合的运输工具;最便利的联合运输;最短的运输距离;最合理的包装;最少的仓储;最快的信息;最佳的服务。v物流的作用海尔现代物流(信息化、网络化),实现:零库存。通过JIT采购、JIT送料、JIT配送实现,还为零缺陷铺平道路。零距离。生产过程是柔性化生产线,都是为定单来进行生产;在全国有42个配送中心,可以及时将产品送到用户手中。在市场中不断获取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市场。零营运资本。就是零流动资金占用。在给分供方付款期到来之前,可以

4、先把用户应该给的货款收回来。核心竞争力。获得用户忠诚度的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海尔是一只手抓住了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了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把为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企业内部所有信息都围绕订单流动。网络化: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二、物流与流通 流通的内容流通活动商流批发、零售、网上购销物流运 输保 管装卸搬运包 装流通加工配 送资金流转帐、支票、现金支付信息流信息收集、传输、分析、应用流通辅助活动:金融、保险、标准化流通实际上是由商流和物流组成。一个是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一

5、个是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实现物的流转过程。商流即贸易或交易,商品通过交易活动由供给方转让给需求方。商品交换的全过程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等。物流实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通过运输或搬运解决空间位置的变化,创造了空间价值,如山西的煤炭运输;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别,创造了时间价值,如大米的保管。商流和物流的关系二者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商品由供方向需要方的转移过程。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在交易实施的步骤上商流是物流的先导。商物分离专业化发展需要,便于加强各自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商流要经过一定的经营环节来

6、进行业务活动;而物流则不受经营环节的限制,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环节,以最短的物流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三、物流与生产 生产系统的组成原材料等投入加工制造装配制造用户用户零部件库产品库原材料库半成品库成品库厂外运送直送加工直送装配直销分发分发暂存外销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厂内物流物料搬运加工活动和物流活动是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没有加工,生产系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物流,生产系统将会停止,也就失去继续存在的必要条件。物流对生产的影响 物流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包括原材料的供应、半成品在加工点之间的流转、成品的运出。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产品价格受市场竞争机制的限制,从企业内部

7、挖掘潜力降低成本是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物流费用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物流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包括物流路线、运行节奏、物料堆放等。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对物流的要求 工业化时代的大批量生产诞生了物流科学。出现了物流系统化、现代化及物流技术。当代社会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出现。生产中的物流系统趋向柔性化和自动化,计算机物流信息系统出现。第二节 现代物流的分类 1、按实用价值分类 宏观物流。对物流的总体构成、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作等方面的研究。微观物流。消费者、生产企业所从事的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2、按作用分类 供应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

8、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供应合理化对企业的成本有重要影响。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销售物流合理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生产物流:包括从工厂的原材料购进入库起,直到工厂成品库的成品发送出去为止的物流活动的全过程。生产物流合理化对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生产成本有很大影响。回收物流:对物资的回收和再加工过程形成了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对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产生了废弃物流。3、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地区物流。按行政区域划分;按经济圈划分,如苏锡常经济区;按地理位置划分,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从城市建设规划、地区开发计划出发,统筹考虑。国内物流。包括物流基础

9、设施建设;制定交通政策法规;标准化建设。国际物流。企业国际化发展。4、按照物流系统性质分类 社会物流。企业外部的物流活动,即流通领域发生的物流。行业物流。共同促进行业物流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如运输手段的有效使用、共同的零部件仓库、共同集配送、共同流通中心、技术维修中心;统一机械规格、托盘规格、包装模数、商品规格、单据及法规政策。企业物流。在经营范围内由生产和服务活动所形成的物流。5、其它物流绿色物流、军事物流、第三方物流、定制物流、虚拟物流。第三节 企业物流结构及合理化 一、企业物流水平结构供应商生产过程在制品储存成品储存原材料储存顾客销售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回收、废弃物物流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

10、、进货、仓储、库存管理和用料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厂内运输(搬运),在制品仓储与管理。产成品的库存管理,订货处理,仓储发货运输,顾客服务。废旧物资、边角余料等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的处理。二、企业物流垂直结构企业物流渗入到生产工厂的所有活动和管理工作中,对企业的影响非常重要。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控制和成绩评定采购原材料库存计划与控制用料管理生产计划 与控制成品库存计划与控制订货处理与顾客服务回收计划与控制进货运输原材料仓储厂内运输在制品仓储发货运输成品仓储回收运输与仓储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信息流信息流物料流三、企业物流合理化的意义 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减少运输费用及仓储

11、包装费用。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竞争力合理制定生产计划使物流均衡化、减少库存、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通过各种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将原材料、中间在制品和成品的库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物流改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物流系统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如通过实施JIT,提高供应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的工作效率。四、企业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各种设施在生产空间的合理布置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合理化的前提。可以减少物流的迂回、交叉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避免物料运输中的混乱、路线过长。1 原材料库 3 5 7 9 11 2 4 6 8 12 成品库出口进口 10合理控制库存,加速资金

12、周转速度降低库存要综合考虑库存管理的目标,如:按原材料成本最低的原则决策购货批量;保证供应,防止缺货;减少流动资金。均衡生产,实现生产物流流量的均衡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和加强对生产的组织管理。合理的配置和使用物流机械主要考虑:根据物料的形状与特性、搬运要求、环境条件,选择物流机械;根据综合经济效率确定机械化水平;物料的单元化和集装化与机械的配置有密切关系。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包括内部的生产计划、库存信息,外部的原材料供应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的信息。第四节互联时代物流的特点 v经营全球化一方面企业在不同的国家设立制造基地和经营总部,取得最小的运营成本和最大的市场份额,导致物流全球化;另一方面企业专注于核

13、心业务,导致第三方物流,如DELL和耐克。v系统网络化完善的网络系统是现代高效物流系统的基础条件,如沃尔玛。v供应链的简约化为供应链所有环节提供信息支持,生产者、最终消费者和经营者都能及时了解供应链的全部动态;供应链中原有的多余环节被取消,由制造商经配送中心直接送到零售点。v企业规模化现代物流的小批量、多品种、快速特征,要求达到一定规模才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v服务一体化将用户的物流业务从规划设计到运行管理全部承担下来;提供增值服务,如配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等。第五节 我国物流的发展状况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支撑点之一。一些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认识到物流

14、是企业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能够使企业增加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第三利润源”。例如海尔的物流推进本部(采购、配送和储运事业部)。一些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努力改变原有单一的服务,逐渐向多功能的现代物流方向发展。例如宝供物流。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国际上一些著名物流企业运用国际成功的物流服务经验,为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提供完整的综合物流服务。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与国际接轨、进入国际物流领域的入门证。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利用互联网和EDI,使企业及各供应商可随时查看到最新交易状况以及库结构和数量,使物流总体效益逐步趋

15、向最优化。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以IT技术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代理形式对物流实行统一管理,建立全国性的、快速的专门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便捷的网上物流交易商务平台。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了一定进展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理论和经验,物流系统建设、物流规划方法、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例如网上仓库管理信息系统、汽车调度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配送物流系统等。v物流系统v运输v仓储v装卸搬运v包装v流通加工v配送v物流信息第一节 物流系统 一、系统的含义是由相互作用或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三个特

16、点:目标:每个系统都有其特定的系统目标。部件:每个系统都是由多个部件组成。联接:在系统中的各部件相互之间存在联系,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系统的结构:输入、处理、输出、制约、反馈等。系统工程:运用工程技术方法处理系统问题。二、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就是为了有效达到物流目的,由运输、仓储、保管、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各环节所组成,各环节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物流的目的是追求以最低的物流成本向客户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三、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成本往往也要增加。缺货率库存费用商品库存库存费用缺货率

17、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关系各子系统的功能如果不均匀,物流系统的整体能力会受到影响,如搬运装卸与运输能力。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如仓库保管费用与运输费用之间有制约关系。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任何子系统功能的增强和完善必须投入资金;投资额一定时,要合理进行分配。四、物流系统化把物流的各个环节(子系统)联系起来看成一个物流大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能、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物流系统化的目标服务性无缺货、无货损和丢失,且费用低。快捷性按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送到。有效利用面积和空间发展立体化设施和物流机械。规模优化物流设施

18、集中与分散适当;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合理利用;信息系统使用。库存控制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物流系统设计要素商品种类、品目等;商品的数量,年度目标的规模、价格;商品的流向,生产厂配送中心、消费者等;服务水平,速达性、商品质量的保持等;时间,即不同的季节、月、周、日业务量的波动、特点;物流成本。五、物流系统的组成 物流作业系统:在商品的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中使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将商品的生产点、物流点、运输配送路线和运输手段组成一个合理有效的网络系统,并以此来提高物流活动的效率。物流信息系统:在保证商品的采购订货、进货、库存保管、出货和商品配送过程的信息通畅的

19、基础上,使通讯据点、通讯线路、通讯手段网络化,从而提高物流作业系统的效率。第二节运输运用设备和工具,实现物品由其生产地至消费地的空间位移。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卸下、分散等操作。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商品的生产场所和消费场所不在同一地点,需要商品的运输进行连接(场所间隔)。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提高物的使用价值。运输是“第三利润源”的主要源泉,消耗的绝对数量大、运费在全部物流费中占最高比例(50%)、通过运输合理化可获得比较大的节约。运输的功能(职能)产品转移。涉及时间资源的利用(通过JIT和快速响应,减少制造和配送中心的存货)、财务资源的使用(产生于运

20、输人员报酬、运输工具的运行费用等)、环境资源使用(由于运输造成拥挤、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而产生环境费用)。产品储存。将运输车辆临时作为储存设施,对物品进行临时储存。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铁路运输技术性能:运行速度快、运输能力大;连续性强、适应性强;通用性强;安全性高、准确性高。经济指标:能耗较低;运输成本低。缺点:投资太高;建设周期长;近距离运输费用较高;机动性差。适宜:中长距离、运量大、时间性强、可靠性要求高的货物运输。水路运输(海运、内河)技术性能:运输能力最大经济指标:运输成本最低;生产率高;水运建设投资省。缺点:适应性低、运行速度慢、安全性和准确性低。适宜:运量大、长距

21、离,对时间要求低,运费承担能力相对较低的货物运输。公路运输技术性能:机动性强、运行速度快、实现直达运输、物品损耗少。经济指标:建投资较少,资金、设施易转移。缺点:运输能力低、能耗和运输成本高、生产率低。适宜:矩距离、运量不大的货物运输。航空运输优点:速度快、机动性大、建设周期短、投资少;缺点:容积和载重量小、运载成本和运价高。适宜:时间性强的鲜活易腐和高价值货物的中长途运输。管道运输优点:运输量大、工程量小、适应性强、连续性强、安全性高、损耗少、运输成本低。缺点:通用性差、速度慢。适宜:气体、液体和浆状的物品运输。各种运输方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各种运输方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较运输方式运输 运

22、行 通用 连续 机动 运输 运输 生产能力 速度 性 性 性 能耗 成本 效率铁路公路内河海运航空管道 3 2 2 2 3 4 4 4 5 3 1 1 1 5 5 5 2 5 3 6 4 2 2 2 1 4 3 5 5 1 1 1 6 1 4 4 2 6 6 6 4 6 5 3 6 3 3 3运输合理化的途径v运输网络的合理配置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战略、销售政策等因素决定:需要多少仓库、配送中心;是全部外包,还是自己承担一部分;配送中心、仓库如何布局,密度多大,相距多过远。v选择最佳运输方式运输成本运输距离C1C2C3公路铁路水运D1D2D2v提高运行效率 提高车辆的运行率、装载率;减少车辆空载、

23、迂回运输、对流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缩短等待时间或装载时间;提高有效工作时间;降低燃料消耗。v实施共同运输行业之间、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协调运输计划、共同利用运力。v采用各种现代运输方法如大陆桥运输、多式联运、一贯托盘化运输、集装箱运输、散装化运输、智能化运输、门到门运输等。第三节 仓储 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其目的是克服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差异,使物资产生时间效果,实现其使用价值。包括库存和储备等活动。仓储的功能v基本功能 堆存保护货物及整齐地堆放产品。克服:商品产销在时间上的隔离;商品生产在地点上的隔离;商品产销量的不平衡;运输能力的不平衡。拼装仓库接收来自一

24、系列制造商指定送往某一特定顾客的材料,拼装成单一的一票装送。仓库可以把从制造商到仓库的内向转移和从仓库到顾客的外向转移都拼装成更大的装运,可以实现最低的运输费率。分类分类作业接收来自制造商的顾客组合订货,并通过当地运输部门把它们装运到个别的顾客处去。加工/延期承担加工或参于少量的制造活动,用来延期或延迟生产。实现风险最小化和降低存货水平。在物流过程中通过储存并非一定会降低成本,例如安排一个仓库来服务于某个特定的市场可能增加成本,但也可能增加市场份额。现场储备例如为季节性销售的产品现场储备服务。配送分类按照对顾客订货的预期,对产品进行组合储备,使顾客减少其必须打交道的供应商数目。生产支持向装配工

25、厂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安全储备)。市场形象通过建立地方仓库,对顾客的需求反映更敏捷,提供的递送服务也更快。v服务功能仓储合理化 用最经济的方法实现储存的功能。仓储合理化的标志 质量:是完成储存功能的根本要求。数量:在消耗稳定、资源及运输可控的约束条件下形成的储存数量控制。时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储存时间。如周转天数、周转次数。结构:从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储存数量的比例关系对储存合理性的判断。分布:不同地区储存数量比例关系,以此判断和当地需求比,对需求的保障程度,对整个物流的影响。费用:仓储费、维护费、保管费、损失费、利息支出等,从实际费用判断储存的合理与否。储存合理化的实施 进行储存物的A

26、BC分析。在ABC分析的基础上实施重点管理。分别决定其合理库存储备数量及经济地保有合理储备的方法。应用预测技术。对销售额和出库量进行科学的预测。追求经济规模,适当集中库存。在储存费与运输费之间取得最优。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是“零库存”的前提条件之一。加速总周转,提高单位产出。采用单元集装存储、建立快速分拣系统,实现快进快出,大进大出。资金周转快、资本效益高、货损小、仓库吞吐能力增加、成本下降。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采用贯通式货架系统,从一端存入物品,从另一端取出物品;双仓法储存,即每种储物都准备两个仓位或货位,轮换进行存取;计算机存取系统。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采用高层货架

27、仓库、集装箱等方法,减少储存设施的投资,提高单位存储面积的利用率。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节约寻找、存放、取出的时间。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储运装备一体化方式。节省入库、验收、清点、堆垛、保管、出库等储存作业。第四节 装卸搬运 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品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的活动。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搬运在同一场所,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装卸搬运基本作业 装卸:货物装上或卸下运输工具。搬运:货物在短距离移动的作业。堆码:将物品或包装货物进行码放、堆垛等作业。取出:从保管场所将物品取出。分拣:将物品按品种、发货方向、顾客要求进行分类。配货:将物

28、品备齐,以便随时装货。其他:贴标签、拴卡片、分装等。装卸搬运的特点 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在运输和保管活动中包含。是支持、保障性活动。会影响其他物流活动的质量和速度。是衔接性的活动。是物流各功能之间能否有机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关键。装卸搬运的分类 v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仓库装卸、铁路装卸、港口装卸、汽车装卸、飞机装卸。v按装卸搬运的机械及机械作业方式分类吊车的“吊上吊下”方式;叉车的“叉上叉下”方式;叉车、半挂车的“滚上滚下”方式;两车之间的“移上移下”方式;直达运输的“散装散卸”方式。v按被装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分类垂直装卸、水平装卸。v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散装货物装卸、单件货物装

29、卸、集装货物装卸。v按装卸搬运的作业特点分类连续装卸、间歇装卸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原则 省力化原则。即利用货物本身的重力移动物品,减少附加重量。如利用重力移动物品。减少无效作业。只搬运必要的物资,减少搬运次数。提高搬运活性,物品的包装及堆放要有利于下一步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利用机械,提高生产率、安全性、服务性和作业的适应性等。各环节均衡、协调。集装单元化,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作业标准化、物品安全。提高机动性能。人格化原则,考虑人的正常能力和抓拿的方便性,作业安全和人身安全,作业环境。系统综合效果最大化。第五节 包装 为了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

30、等。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和功能 保护功能。便利功能。要有利于物流各个环节的处理方便。成组化功能。将货物整理成适合搬运、运输的单元。效率功能。例如成组包装便于装卸搬运,一类货物统一包装便于堆放、清点。跟踪功能。通过条形码标签,以便物流系统在收货、储存、取货、出运的各过程中,跟踪商品。促销功能。通过文字、图案和色彩效果,创造商品形象,起到促销作用。包装的分类(按包装功能)商业包装以促进销售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包装单位适用于顾客的购买以及商店陈设的要求。通常为单个包装。运输包装强化输送、保护产品为目的的包装。在满足物流要求的基础上使包装费用越低越好。又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包装的合理化 包装的轻薄化。提高

31、装卸搬运效率、降低成本。包装的单纯化。材料及规格单纯、形状和种类单纯,以提高包装作业效率。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包装规格尺寸一致。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与其它环节配合。综合考虑商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以及销售等相关因素。有利于环保。即绿色包装。第六节 流通加工 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过程。流通加工与生产型加工的主要区别 加工对象是进入流通的商品。是简单加工,而不是复杂加工。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做大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价值。结合流通的需要进行的加工活动。其目的除了为消费所进行加工外,有时纯粹是为流通创造条件。流通加

32、工在物流中的目的 方便运输,且降低运输费用。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例如集中下料,提高技术经济效果。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例如水泥加工成混凝土,方材加工成门窗,钢材预处理、整形等。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可以采用效率高、技术先进、加工量大专门机具和设备。流通加工的形式 钢板剪切流通加工配送中心利用专业剪切设备按照用户设计的规格尺寸和形状进行套裁加工,精度高、速度快、废料少、成本低。水泥流通加工在流通中心,按比例进行初步搅拌,装进水泥搅拌车进行运输。玻璃流通加工按照用户的要求对平板玻璃进行套裁,提高利用率,降低破损率。自行车、助力车流通加工将同类部件装箱,批量运输和存放,在商店出售前现场组装。服装

33、、书籍流通加工服装在仓库或配送中心进行缝商标、栓价签、改换包装,退货的重新分类、整理、改换价签和包装;书籍进行简单的装帧、套书壳、栓书价。水产品、肉类、蔬菜、水果食品流通加工运到超市后进行分割、去骨、洗净、贴商标和条形码、包装、装袋等作业。酒类流通加工从产地批量地将原液运至消费地,配制、装瓶、贴商标,包装后出售。第七节 配送 在经济合理区域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末端输送”的地位,更直接地面向并靠近用户。一、配送的作用 完善了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将支线运输与小搬运统一起来,使运输过程得以优化和完善。提

34、高了末端物流的经济效益。将各种商品配齐集中向用户发货;或将多个用户的小批量商品集中在一起发货。以提高物流经济效益。通过集中库存,可使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减少储备资金、改善财务状态、降低成本。简化手续、方便用户。用户只需向配送中心一处订货,达到向多处订货的目的,减少相应的费用开支。提高供应保证程度。用户因缺货而影响生产的风险减少。二、配送的基本特点 是以分拣和配送为主要手段,以送货和抵达为主要目的一种特殊的综合的物流活动。不仅将商品通过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方式、恰当的费用最终传送给消费者,而且将优质的服务也传递给消费者。不仅作为物流活动的终结环节,而且作为营销或促销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销售总成

35、本、提高物流系统本身效率和服务水平、减少环境污染和降低物流系统的单位成本。三、配送类别按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不同分类v少品种、大批量配送。生产企业配送和批发商配送,可以采用直送方式,配送成本较低。v多品种、少批量配送。按用户要求,将所需的多种商品通过集货、分拣、配货、流通加工等环节,少量而多次地配送给顾客。例如商业连销体系商品的配送。v成套配送。按顾客要求,将所需的多种商品(配套产品)配齐后直接运送到生产企业。以使企业即时装配,实行“准时制”生产。按配送组织者分类v企业内部配送 大型企业内部配送。企业总部统一进货、统一库存,统一向各分厂或车间配送。在消费地建若干个配送中心,企业通过物流基地(中心

36、)集结产品,再通过配送中心配送至终端客户。连锁型企业内部配送。由连锁企业统一进货、加工,定点、定量向各连锁商店配送。v企业之间的配送 第三方物流受生产企业的委托,将产品或半成品配送给指定的企业。配套生产企业按生产企业的数量、品种、时间、地点等要求,采用JIT方式进行配送。v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如纯净水、牛奶、报纸的配送到户。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分类 定时配送。按约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配送,配送的品种和数量可预先计划,双方易于安排作业计划。定量配送。按规定的批量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可以节省运力,降低配送成本。定时定量配送。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商品品种和数量进行配送。配送的计划性强、准确度较高,适合

37、生产和销售稳定、产品批量较大的制造业、大型连锁商场的部分商品配送。准时制配送。根据顾客提出的时间要求和商品品种、数量要求及时将商品送达指定的地点。需要配送设备完善、具有较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及作业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专业化配送机构。使客户保持较低库存水准、实现“准时制”生产和经营。定时定线路配送。通过对客户分布状况分析,设计合理的配送运输线路,根据运输线路安排到达时刻表,按时刻表沿着规定线路进行配送。适应于消费者集中的地区。共同配送。在一定区域内,有若干定期需求的货主,共同利用一个运输系统完成配送。四、配送方法 配货作业方法(拣货作业方法)v摘果法拣货搬运巡回于储存场所,按某客户的订单挑拣出每一种

38、商品,巡回完毕也完成一次配送作业。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指定的货位。适用于:大量、少品种订单的处理(不必再进行分拣作业)。v播种法将每批订单上同种商品各自累加起来,从储存仓位上取出,集中搬运到理货场,然后将每一客户(商场)所需的数量取出,分放到该客户商品暂储待运货位处,直到配货完毕。适用于:订单数量庞大的系统。配送的现代化趋势 集约化、共同化发展趋势。突破单个企业的个别化配送模式,出现整个产业、整个行业的组团式配送或配送企业。可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区域化趋势。突破一个城市范围,向周边地区、全国、全球辐射。产地直送化趋势。缩短流通渠道,优化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信息化趋势。是现代物流技术应用

39、的基础。应用EDI,快速、准确、高效地传递、加工和处理配送信息;建立计算机辅助进货系统、配送系统、分拣系统、调度系统。自动化、机械化趋势。无人立体仓库、自动装卸机、自动分拣机、无人取货系统和搬运系统等。为高效、快速、优质的配送服务提供技术基础。条码化、数字化及组合化趋势。是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基础。多种配送方式组合最优化趋势。寻求配送的最大利益和最高效率。五、配送中心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结点。配送中心的结构及工作流程车辆配装进货分放配货分拣储存集货A2A1A3R2送货R3R1用户工厂有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无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集货为满足配送货物数量及品种需要,通过运输从生产厂家或物流

40、中心调运大量的货物。储存为保证及时准确地配送货物,中心要有一定水平的货物储存。储存策略:靠近出口法则;以周转率为基础法则;产品相关法则;先进先出法则;商品特性原则。分货和配货按照用户要求,利用分拣运输设备,从货物存储区将货物分拣并运到货物分放地第八节 物流信息 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的总称。一、物流信息的作用为物流活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保证。如:运输管理(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路线的确定、运送批量的确定、在途货物的跟踪)、库存管理(仓库的有效利用、最佳库存数量的确定、库存时间的确定)、订单管理、仓库作业管理等。二、物流信息的特点 信息量大,分布广。随着物流活动以及商

41、品交易活动展开而大量发生。更新快。多品种少量生产,多批次小批量配送,POS系统的即时销售使得各种作业活动频繁发生,要求物流信息不断更新。种类多,来源多样化。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而且包括企业间的物流信息和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基础设施信息三、物流信息的组成及分类 按信息来源分类:物流活动产生的信息包括作业信息、控制信息、管理信息;提供物流使用的、其他信息源产生的信息市场信息、供货人信息、顾客信息、运输资源信息、政策信息等。按管理层次分类:操作管理信息如物流量、仓库吞吐量、车皮计划、用户订货合同等。知识管理信息是业务部门相关人员对企业自己的知识进行收集、存储和查询,并进行知

42、识分析得到的信息。战术管理信息是部门经理作局部和中期决策所涉及的信息。如计划完成情况、产品成本、库存费用、市场商情等。战略管理信息高层决策者制定企业经营目标、企业战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如市场动态、政策法规等。按信息加工程度不同分类:原始信息;加工信息。按活动领域分类:运输信息、储存信息、装卸信息等。四、物流信息系统基本功能 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输出信息存储五、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 信息分类集成化;系统功能模块化;信息采集在线化;信息存储集中化;信息处理智能化;信息处理可视化。一个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为物流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提供:物流运作协同平台询价、合同、收料、支付的实现;信息共享平

43、台保持信息沟通的一致性、及时性;决策支持平台提供群决策的虚拟空间。六、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垂直方向:管理层、控制层和作业层。水平方向:贯穿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和废弃物流的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等环节。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回收及废弃物流销售物流生产物流供应物流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七、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 按系统功能性质分类 操作型系统按照某个固定模式对数据进行固定的处理和加工的系统,其输入、输出和处理均是不可变的。决策型系统根据输入数据的不同,运用知识库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不同的加工和处理,并给用户提供决策的依据。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

44、stem):以数据仓库、模型库和方法库为基础,采用定量方法,主要解决半结构化决策问题的求解。如运输中的网络规划。专家系统(ES:Expert System):以知识库为中心,采用定性方法(专家知识),以辅助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求解。实例:库存系统中的决策支持模型采用数学模型对现实进行抽象的过程就是模拟。我们可以通过向模型输入不同的数据来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模拟的结果预测了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未来的影响。模拟方案。模拟时需要拟定方案,如模拟一个库存系统。模拟方案是从初始的平衡点和日销售量开始。决策变量。决策变量就是管理者输入的数据值,并根据这些值评判它们对这个实体的影响。决策变量包括订货量和订货提前期

45、。模拟技术。在特定方案和决策变量下,它产生最佳方案。对于没有最佳方案的决策来说,就是对于已得出的各个方案进行一遍一遍的测试,直至找出满意的答案。模拟结果的输出与输入的数据和其他决策变量同在一个屏幕上,感觉更直观。库存计划模型9月12日初始库存:200日销售量:20决策订货量:100再订货点:175提前期:3 模拟结果天 初始库存 入库 销售 期末库存 订货量 到货区间1 200 20 1802 180 20 160 100 53 160 20 1404 140 20 1205 120 100 20 2006 200 20 1807 180 20 160 100 108 160 20 1409

46、140 20 12010 120 100 20 20011 200 20 180 按系统配置分类 单机系统信息系统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虽然可以有多个终端,但主机只有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就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按照网络通信协议等互连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信息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传递信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信息等资源。终端远程通信处理器远程通信处理器远程通信通道和介质计算机远程通信软件实例:基于局域网的信息系统经理甲秘书甲经理乙秘书乙工作站1工作站2工作站3工作站4总线硬盘打印机绘图仪第一节 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成本构成:伴随物品

47、物理性流通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费用;完成物流信息处理所发生的费用及相应的设备费和设施费用;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所发生的费用。物流成本是进行物流管理、使物流合理化的基础。一、物流成本的特征物流成本冰山理论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的主体部分。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科目中,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库企业的费用列入成本,实际这些费用在整个物流费用中确实犹如冰山的一角。因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企业利用自己的车辆运输、利用自己的库房保管货物、由自己的工人进行包装、装

48、卸等等费用都没列入物流费用科目内。一般来说,企业向外部支付的物流费是很小的一部分。真正的大头是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物流费用冰山”说一是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包括:原材料物流、工厂内物流、从工厂到仓库和配送中心的物流、从配送中心到商店的物流等。这么大的范围,涉及的单位非常多,牵涉的面也很广,很容易漏掉其中的某一部分,计算哪部分、漏掉哪部分。物流费用的大小相距甚远。二是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以及信息等各物流环节中,以哪几种环节作为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问题。如果只计运输和保管费用,不计其他费用,与运输、保管、装卸、包装以及信息等费用全部计算,两者的费用结果差别相当大。三是选择哪几种费用列入物流

49、成本中的问题。比如,向外部支付的运输费、保管费、装卸费等费用一般都容易列入物流成本,可是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如与物流相关的人工费、物流设施建设费、设备购置费,以及折旧费、维修费、电费、燃料费等是否也列入物流成本中?此类问题都与物流费用的大小直接相关。因而我们说物流费确实犹如一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仅是冰山的一角。物流成本削减的乘法效应设销售100亿元,物流成本为10亿元,若物流成本下降1亿元,可得1亿元的收益。设物流成本占销售金额的10%,若物流成本下降1亿元,销售金额将增加10亿元。即物流成本的下降会产生极大的效益,可以使销售额获得成倍的增长。物流效益背反规律: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

50、益背后。应该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如:商品战略、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系统所处的环境等),采取合理的成本策略。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在物流功能之间,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各种费用互相关联,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例如: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简化包装;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科学、合理地组织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三、降低物流总成本与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之间关系v从微观角度观察 物流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