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坯体成型工艺二、窑炉技术取土原料加工成型修坯装饰施釉烧成原料加工是陶瓷工艺流程中的最基础步骤。原料只有通过合理的加工工序,才能形成适合烧制的坯料,才能保证一切后续工艺的顺利实施。按成形方法可以将坯料分为:可塑性泥料,按成形方法可以将坯料分为:可塑性泥料,泥浆,干压粉料。泥浆,干压粉料。例如:例如:碗盘碗盘 滚压、旋坯成型滚压、旋坯成型(塑性坯料)(塑性坯料)古代陶瓷古代陶瓷坯料最主要种类坯料最主要种类 陶瓷砖陶瓷砖 模压成型(干压粉料)模压成型(干压粉料)卫生洁具卫生洁具 注浆成型(泥浆)注浆成型(泥浆)坯料的总体质量要求坯料的总体质量要求 配料准确配料准确 组分均匀组分均匀 细度合理细度
2、合理 空气含量空气含量少少对水分的要求对水分的要求 可塑性泥料可塑性泥料滚压、旋坯:滚压、旋坯:1825%注浆泥浆注浆泥浆 卫生洁具,茶壶:卫生洁具,茶壶:2835%干压粉料干压粉料 陶瓷砖:陶瓷砖:8 15%(半干压)(半干压)37%(干(干压)压)v可塑泥料的基本要求可塑泥料的基本要求 良好的可塑性良好的可塑性 具有一定的形状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形状稳定性 含水量适当:含水量适当:强可塑性原料多则含水量提高强可塑性原料多则含水量提高 小件制品含水量小件制品含水量 大件制品大件制品 手工成型手工成型 旋坯旋坯 滚压成型滚压成型 干燥强度高和收缩率小干燥强度高和收缩率小 1.2 坯料的质量要求坯料
3、的质量要求 v 陈腐的原因及意义:陈腐的原因及意义:1 1)注浆)注浆料放置一段时间后,流动性提高,料放置一段时间后,流动性提高,性能改性能改善。善。2 2)压滤的泥饼,水分和固相颗粒分布不均匀,含)压滤的泥饼,水分和固相颗粒分布不均匀,含有大量空气,有大量空气,陈腐后水分均匀,可塑性强。陈腐后水分均匀,可塑性强。3 3)造粒后压制粉料,陈腐后水分更加均匀。)造粒后压制粉料,陈腐后水分更加均匀。1.3 坯料的陈腐坯料的陈腐 v 陈腐的作用机理陈腐的作用机理:1 1)通过毛细管的作用,)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使坯体中水分更加均匀。使坯体中水分更加均匀。2 2)水和电解质的作用使粘土颗粒充分水化,发生
4、离)水和电解质的作用使粘土颗粒充分水化,发生离子交换,同时非可塑性物质转变为粘土,可塑性提高。子交换,同时非可塑性物质转变为粘土,可塑性提高。3 3)有机物:发酵腐烂可塑性提高。)有机物:发酵腐烂可塑性提高。4 4)发生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发生一些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气体扩散流动,气体扩散流动,使泥料松散均匀。使泥料松散均匀。5.3 坯料的陈腐坯料的陈腐 v练泥的作用练泥的作用 压滤泥饼:水分、固体颗粒分布不均匀,定向结构,收压滤泥饼:水分、固体颗粒分布不均匀,定向结构,收缩不均,开裂,含大量的空气,阻碍坯料与水分润湿,使缩不均,开裂,含大量的空气,阻碍坯料与水分润湿,使可塑性下降,可
5、塑性下降,弹性形变提高。弹性形变提高。经经练泥后,可排除空气,使组分均匀,收缩减小,提高练泥后,可排除空气,使组分均匀,收缩减小,提高干燥强度。干燥强度。一般情况下练泥后的泥段仍存在颗粒定向排列情况。一般情况下练泥后的泥段仍存在颗粒定向排列情况。1.4 坯料的炼泥坯料的炼泥 1 料浆的制备2 练泥将各原料不(dun)子按照比例倒入水桶中,用木棍搅成泥浆水静止后,将上层水中的细颗粒漂出,放入沉淀筒中沉淀桶中的细颗粒沉底后,将清水再倒回配料桶中再次搅拌配料桶中的水,取上层细颗粒泥浆如沉淀桶。反复以上过程,直至沉淀桶满人工练泥,搓揉捏挤,练成椭圆形泥团移至储泥房青石板移入匣钵内自然过滤成泥状搅动沉淀
6、桶内的浓稠泥浆拉坯成形时由于受力较大,拉坯过程中形状变化幅度也较大,要求坯泥的屈服强度不必太高,延伸形变量一定要大,含水量可以适当高。雕塑成形由于操作精细,外形要求高,但受力不大,因此要求坯泥的屈服强度高,延伸形变量不一定大。南方:瓷石制瓷,含较多瘠性原料石英。绢云母的可塑性中等。因此南方诸窑所使用的原料必需进行破碎和淘洗等加工处理(在淘泥池中进行),以去除部分瘠性成分,提高原料的可塑性,一些窑如景德镇通常要淘洗数次,还要进行陈腐。北方:使用沉积高岭(二次粘土)制瓷。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和有机质,颗粒度也比瓷石细,通常可塑性比较好,经过粉碎和粗选即可使用。比南方瓷器的坯体更易成形。石英瘠性料高岭土
7、和绢云母可塑性中等必须进行多次淘洗和较长时间的陈腐南方瓷石和一次粘土可塑性较好颗粒较细仅需对大颗粒碾压粉碎,粗选即可北方二次沉积粘土目的:目的:排除坯体中的水分,同时赋予坯体一定的干排除坯体中的水分,同时赋予坯体一定的干燥强度,满足搬运以及后续工序(修坯、粘结、施燥强度,满足搬运以及后续工序(修坯、粘结、施釉)的要求。釉)的要求。干燥速度取决与内部扩散速度和表面汽化速度两个过程干燥速度取决与内部扩散速度和表面汽化速度两个过程 可分为四个阶段:可分为四个阶段:1、升速阶段、升速阶段 短时间内,坯体表面被加热到等于干燥介质湿球温度的温度短时间内,坯体表面被加热到等于干燥介质湿球温度的温度,水分蒸发
8、速度很快增大,坯体吸收的热量和蒸发水分耗去的热量,水分蒸发速度很快增大,坯体吸收的热量和蒸发水分耗去的热量相等。相等。时间短,排除水量不大时间短,排除水量不大。2、等速干燥阶段、等速干燥阶段 坯体表面蒸发的水分由内部向坯体表面源不断补充,坯体表面坯体表面蒸发的水分由内部向坯体表面源不断补充,坯体表面总是保持湿润。总是保持湿润。干燥速度不变,坯体表面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自由蒸发。干燥速度不变,坯体表面温度保持不变,水分自由蒸发。到临界水分点到临界水分点 后,坯体内部水分扩散速度开始小于表面蒸发后,坯体内部水分扩散速度开始小于表面蒸发速度,坯体水分不能全部润湿表面,开始降速阶段,体积收缩不大速度,坯
9、体水分不能全部润湿表面,开始降速阶段,体积收缩不大 1.5.1 干燥过程干燥过程 1.5.1 干燥过程干燥过程3、降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 表面停止收缩,继续干燥仅增加坯体内部孔表面停止收缩,继续干燥仅增加坯体内部孔隙隙 干燥速度下降,热能消耗下降,坯体表面温干燥速度下降,热能消耗下降,坯体表面温度提高。度提高。4、平衡阶段、平衡阶段 坯体表面水分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速度坯体表面水分达到平衡水分时,干燥速度为为0 干燥最终水分取决与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干燥最终水分取决与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 1.5.1 干燥过程干燥过程 13时间时间升速阶段升速阶段等速阶段等速阶段 降速阶段降速阶段 平衡阶段
10、平衡阶段 介质温度介质温度21坯体含水率坯体含水率 2干燥速度干燥速度 3坯体表面温度坯体表面温度ABCDO 成型中成型中:受力不均,密度、水分不均匀,定向排列等都会造成干燥:受力不均,密度、水分不均匀,定向排列等都会造成干燥过程中制品的不均匀收缩。过程中制品的不均匀收缩。1、可塑成型:、可塑成型:1)旋坯干燥变型可能性旋坯干燥变型可能性 滚压成型滚压成型 2)挤制成型:存在颗粒定向排列,泥段轴向、径向干燥挤制成型:存在颗粒定向排列,泥段轴向、径向干燥收缩不同。距中心轴不同位置,收缩不一致,愈远收缩不同。距中心轴不同位置,收缩不一致,愈远 密度越高,密度越高,收缩下降。收缩下降。2、注浆成型:
11、、注浆成型:颗粒定向排列颗粒定向排列 靠近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靠近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致密度提高,水分下降致密度提高,水分下降 远离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远离吸浆面(石膏模工作面)致密度下降,致密度下降,水分提高水分提高 粘结各部件时留下的应力粘结各部件时留下的应力 3、压制成型:、压制成型:粉料水分、粉料水分、堆积、受力不均匀堆积、受力不均匀 1.5.2 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成型方法对干燥收缩的影响1、整体开裂:、整体开裂:沿整个体积,产生不均匀收缩,如超过坯体的临界应力,则导沿整个体积,产生不均匀收缩,如超过坯体的临界应力,则导致完全破裂。致完全破裂。多见于干燥开始阶段,坯体厚,水
12、分高的坯体开裂几率高。多见于干燥开始阶段,坯体厚,水分高的坯体开裂几率高。2、边缘开裂:、边缘开裂:壁薄,扁平的制品多见,边缘干燥速度壁薄,扁平的制品多见,边缘干燥速度 中心部位。中心部位。多见于坯体表面,边缘张应力多见于坯体表面,边缘张应力 压应力压应力 3、中心开裂:、中心开裂:边缘干燥速度边缘干燥速度 中心部位,周边收缩结束,内部仍在收缩,中心部位,周边收缩结束,内部仍在收缩,周边限制中心部位收缩,使瞬间边缘受压应力,中心部位受张应力。周边限制中心部位收缩,使瞬间边缘受压应力,中心部位受张应力。4、表面开裂:、表面开裂:内部与表面温度、水分梯度相差过大,产生表面龟裂,坯体吸内部与表面温度
13、、水分梯度相差过大,产生表面龟裂,坯体吸湿膨胀而湿膨胀而 釉不膨胀,釉不膨胀,使釉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使釉由压应力转变为张应力。5、结构裂纹:、结构裂纹:常见于挤制成型:泥团组成、水分不均常见于挤制成型:泥团组成、水分不均 多见于压制成型:粉料内空气未排除,造成坯体的不连续结构。多见于压制成型:粉料内空气未排除,造成坯体的不连续结构。1.5.3干燥开裂的类型和产生条件干燥开裂的类型和产生条件 成形工艺是陶瓷制造工艺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成形工艺确保陶瓷器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成形工艺使陶瓷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传统陶瓷即是日用品又是艺术品,和其成形工艺紧密相关。成形工艺主要指陶瓷坯体而言。我国古代
14、的陶瓷制品所使用坯料主要为可塑性坯料。这决定了我国传统指陶瓷都是可塑法成型(滚压成形)。将粘土等原料掺入一定水分,形成可塑状态的泥团,使用手工或印模塑制成形。发展规律:全手工成形轮制技术其它辅助工具。手制成形修正方法:无轴的垫板上进行(李文杰)手工捏制小型器物泥条筑成法复杂器物泥条盘筑法泥条圈筑法泥片贴塑法简单器物新石器早期:手工捏,泥片贴塑新石器早期晚段:大地湾文化、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等出现了泥条筑成法。黄河流域是最早出现泥条筑成法的地区。出现时间为新石器早期晚段,仰韶文化盛行泥条筑成法。泥条盘筑泥条一根根连续延长,盘旋上升泥条圈筑泥条一圈圈落叠而上,每圈首尾相接泥片贴筑法出现时间较早泥片
15、贴筑法易从泥片接缝处产生纵向裂纹。泥片贴筑法只能制作简单的器物。泥条筑成法克服了泥片贴筑法的缺点。由于泥条的横向连续性,坯体不易产生纵向裂纹。泥条筑成法可以制作形制复杂的器物。慢轮的出现(仰韶文化时期,已经盛行)。慢轮出现直接导致了轮制技术的产生。http:/ (CCTV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调查)慢轮是泥条筑成法的辅助手段。慢轮的主要作用:手工成形,慢轮修整,得到光滑的表面。模制法出现于庙底沟二期文化,盛行于中原龙山文化。模制法主要用于袋足器袋足的成型。通过泥条盘筑法将泥条盘筑于模具表面,然后拍打或滚压成型。黄河中游用于成型大小形状相同的坯体。提高成品率提高工作效率模制法对后世发达的中国古代青铜范铸技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