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节市毕节市 2023 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届高三年级诊断性考试(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1.C(3 分)解析:A 选项,“本文作者没有采取政治史的写法来表现晴雯”错误,应该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B 选项,“贾府中的女性都是庸俗的”无中生有。D 选项,“让宝玉深深地觉察到现实环境的阴险与残酷”的原因不包括黛玉的离世。2.D(3 分)解析:本文没有类比论证的手法。3.A(3 分)解析:宝玉“现实的依傍”是袭人。4.B(3 分)解析:“医院感染可能比社区感染慢很多”错误,原文是“希望医院的感染比社区会慢很多”。5.B(3 分)解析:“重点逐渐从保护人们的生命安
2、全转移到更好地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错误,原文是“更好地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需求”。6.(6 分)政府:科学制定防疫政策,适时优化防疫措施,加强宣传和引导。医疗机构:防止院内过快感染,保护脆弱人群,防止资源挤兑。个人: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遵照医嘱用药,兼顾基础疾病。说明:每点 2 分,共 6 分。7.(3 分)解析:“本身的价值最终得到了认可”错误,小说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紫砂壶的价值。8.(6 分)紫砂壶来历平平且没有实际的用途,只能受到冷落,屈居一隅。觅者上门来看壶,他大方的出价让我对紫砂壶的价值产生期待。紫砂壶被损坏,宝物变成废物,让我对紫砂壶感到心疼与惋惜。同事认为粘上断柄是
3、修补文物,让我重燃对紫砂壶价值的希望。说明:每点 2 分,共 6 分,任意三点即可。9.(6 分)小说情节围绕梅桩紫砂壶起起伏伏的离奇经历展开,富有传奇色彩。通过对梅桩紫砂壶的态度来探究人物的心理,表现人心的复杂多变。说明:每点 3 分,共 6 分.10.B(3 分)原文标点:又有彭李二家,先因忿争,遂相诬告。襄引入内室,不加责诮,但和言解喻之,二人感恩,深自咎悔。11.D(3 分)解析:“臣本布衣”的“布衣”是指平民。12.C(3 分)解析:“死后百姓立碑陈说其功德,朝廷也下诏赞许他”错误,根据“民李睍等四百二十人诣阙拜表,陈襄德化,求于郡立碑,降敕许之”可知,是李睨等人上表请求立碑述德,朝
4、廷下诏同意。13.(10 分)(1)(5 分)译文:陆闲被抓,将要被处死,他的第二个儿子陆绛请求替他赴死,没有获得同意,于是就用身体挡住刀刃,行刑的人一并将他们杀害了。说明:“见执”“蔽”“俱”各 1 分,句意 2 分。(2)(5 分)译文:外调担任扬州治中,陆襄的父亲就死于此官职任上,(因此)陆襄坚持辞任,高祖不同意,(只是)允许他和府司马换官署居住。说明:“出”“固”“听”各 1 分,句意 2 分。14.B(3 分)解析:“并无不同”错误,两者营造出的意境截然不同。15.(6 分)以哀景衬乐情。残蝉渐绝,败叶微脱。风露凄清,值此清秋时节,正好登高赏景,景哀而情乐。用典。借用齐景公的典故,告
5、诫自己休要对景凝咽,表达要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情感。直抒胸臆。“遇良会、剩偷欢悦”“杯兴方浓”,直接抒发了欢聚畅饮之情。说明:每点 2 分,共 6 分。16.(6 分,每空 1 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17.(3 分,每空 1 分)生生不息 有声有色 和平共处说明:其成语它意思正确也可给分。18.(4 分)逻辑不当,语序不当。修改后的句子:不仅在激发全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上发挥着作用,更昭示了其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深远意义。19.D(3 分)解析:“祭鸟节”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 项“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
6、裳”引号表示引用,B 项“礼尚往来”引号表示讽刺,C 项“推敲”引号表示强调,D 项“绿友”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故答案选 D。海建高20.(6 分)致使种子基因发生突变。航天育种的变异优势明显。航天育种将会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说明: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相近即可。21.(4 分)打比方。把射线比作“子弹”,把遗传物质结构损伤部分比作“伤口”,化抽象为具体,将深涩的辐射诱变原理说得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接受。22说明:共 4 分,意思相近即可。高中试卷君.【文言文参考译文【文言文参考译文(60 分)略。】陆襄,字师卿,是吴郡吴人。父亲陆闲,是齐始安王遥光的扬州治中。永元末年,遥光凭借着东宫
7、的势力叛乱,有人劝陆闲离开遥光,陆闲说:“我作为人家的官吏,怎能逃避死亡呢?”后来大军攻陷城池,陆闲被抓,将要被处死,他的第二个儿子陆绛请求替他赴死,没有获得同意,于是就用身体挡住刀刃,行刑的人一并将他们杀害了。陆襄深为父兄受刑之酷而悲痛,哀伤超过礼法要求,服丧期满后还像居丧一样。天监三年,陆襄受召离家任职著作佐郎,授官永宁县令。昭明太子听说陆襄的学业品行,启奏梁武帝召引陆襄,(让自己)与他交往,授予他太子洗马,升迁中舍人兼掌管记。外调担任扬州治中,陆襄的父亲就死于此官职任上,(因此)陆襄坚持辞任,高祖不同意,(只是)允许他和府司马换官署居住。陆襄五十岁时,因为母亲去世辞职,(居丧期间)哀伤超
8、过礼法要求,太子担心他,每日派人劝慰。中大通七年,外调担任鄱阳内史。此郡居民鲜于琛带领一万多人,准备出兵攻打郡府,陆襄事先率民众官吏修好城壕,准备御敌,等到鲜于琛带叛军来攻,陆襄接连打败他,活捉鲜于琛,其余叛众全都逃散。当时相邻的豫章郡、安成郡等郡守立案处置鲜于琛余党,趁机索取财物,都不能够按着实情处置。有的好人全家都遭灾祸,惟有陆襄所辖之郡冤枉和清白没有颠倒。百姓作歌赞颂他道:“平叛鲜于琛后善恶分明,百姓没有冤枉而死的,全靠有了陆君。”又有彭李两家,起先因有忿争,于是互相诬告对方,陆襄召他们到内室,不加指责,只是好言劝解开导他们,二人感激他的恩德,深觉愧咎后悔。于是陆襄为他们设酒食,让他们尽情快乐。酒罢,同车回家,两家因此和好亲厚。百姓又因此歌颂陆襄道:“陆君当政,百姓不结怨家,争斗过后,仇人同车。”陆襄在任六年,郡中得到很好的治理。百姓李睍等四百二十人,到京城上表,陈述陆襄的恩德仁政,请求在郡里为他立碑,皇上下诏许可。又上表请求陆襄留任,但陆襄坚决请求回去,被召为吏部郎,迁任秘书监,兼扬州大中正。太清元年,迁任度支尚书,依然担任中正之职。陆襄二十岁遭家祸,终身粗茶淡饭衣着简单,绝口不提杀害之事五十来年。太清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岁。世祖追赠陆襄为侍中、云麾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