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2079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 教育资源文库 】 第 12 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 1荀子 富国篇认为 “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 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 ) 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 解析:五谷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与提高农业产量之间没有联系,故 A 项错误;题干中 “ 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 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在土地上认真细致的耕作,符合精耕细作 的含义,故 B 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铁犁和牛耕

2、,故 C 项错误;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农业的特点,与提高农业产量没有联系,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2右图所示工具名为 “ 桔槔 ” 。庄子载: “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对 “ 桔槔 ” 解读正确的有 ( ) 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 B C D 解析:根据题干中 “ 反于晋 ” 可知 “ 桔槔 ” 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故 正确;根据题干中 “ 将为圃畦 ” 可知 “ 桔槔 ” 是用于灌溉种蔬菜的田畦,故 正确;从图片中可看出, “ 桔槔 ” 方便了

3、人们取水灌田,所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已经出现,故 正确;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政府,故 错误,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3阅读下表,据此无法推论的是 ( ) 省份 时代 陕 西 河 南 山 西 河 北 甘 肃 四 川 江 苏 安 徽 浙 江 江 西 福 建 广 东 湖 北 湖 南 云 南 汉 18 19 4 5 1 1 1 4 1 1 1 隋 9 4 3 1 1 1 2 4 2 唐 32 1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4 7 1 (注:表中之数字,表示各朝代在各区域中治水事业活动之次数 ) A黄河治理是古代治水的重点 B从汉代到唐

4、朝疆域不断扩大 【 精品 教育资源文库 】 C水利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D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治水事业活动的次数与疆域扩大无直接联系, B 项据此无法得出,故符合题意。其他三项推论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答案: B 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中国古代 划分为 “ 部落时代 ”“ 封建时代 ”“ 郡县时代 ” 三个时期。其中与 “ 封建时代 ” 对应的土地制度是 ( ) A氏族公有制 B井田制 C均田制 D私有制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 部落时代 ” 指的是原始社会,对应的土地制度是氏族公有制;“ 郡县时代 ” 是指封建社会,对应的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5、; “ 封建时代 ” 中的 “ 封建 ” 是指封建邦国,即分封制,对应的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5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 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解析:材料认为中国 “ 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 ” 即小农经济和社会保持稳定, “ 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 ,自然经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表现出脆弱性,与题意无关,故

6、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的小农经济,故 B 项错误;铁犁技术更新缓慢只是其稳定不变的原因之一,故 C 项错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及社会结构保持稳定,与欧洲差距拉大,表现出停滞性,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6下面两幅图片的前后变化说明中国古代 ( ) A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 精品 教育资源文库 】 B家庭手工业已消失 C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D机器工业开始出现 解析:根据图片中由部分产品进入市场到产品全部进入市场可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故 C 项正确;两幅图片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排除 A 项; B、 D 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C 7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革命的时

7、代,因为北宋时中国的 GDP 总量为265.5 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22.7%,中国人均 GDP 为 450 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 427美元。据 此推断宋代时中国 ( ) A封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 B出现了国强民富的繁盛局面 C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成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国家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可知,北宋时期的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故 A 项正确; B、 D两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故排除 C 项。 答案: A 8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结论 A 唐代民谚赞誉浙江嘉兴的农业, “ 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

8、为之俭 ” 南方正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 宋英宗时, “ 一岁所用,养兵之 费常居六七。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 军费成为当时政府的主要财政支出 C 农政全书记载,松江地区 “ 绫、布二物,衣被天下 ”“ 原此中之布,实不如西洋之丽密 ” 手工纺织品的质量不如机器纺织品好 D 清政府认为 “ 宁波税额较轻,恐将来赴浙之洋船日众,日久生弊 ” 清政府中断了中外贸易 解析: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军队不断扩充,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了冗兵和冗费的局面,故 B 项正确;其他三项中材料与结论均不符。 答案: B 9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 “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

9、雇 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 ” 。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精品 教育资源文库 】 主要是 ( )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解析: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棉纺织生产的主要形态是纺织结合、耕织结合的家庭副业形式,棉纺织业是依附于农业的副业,其生产的目的是自给自足,从经营的规模看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这就不能形成大规模的生产,也影响了这一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B 10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 “ 以机为田,以梭 为耒 ” 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 “ 尽逐

10、丝绸之利 ” ,松江地区男女几乎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 1000 多座。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 ( ) A出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B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C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D区域经济分工扩大 解析:根据材料中 “1000 多座 ” 可知区域经济分工扩大,故 D 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新的雇佣关系和生产水平的变化,太湖、苏州、松江和景德镇都在南方,故 A、 B、 C 三项均可排除。 答案: D 11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 有“ 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 ” 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 )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11、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解析:手工工场是存在雇佣关系,但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 A 项错误; “ 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 ” 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 B 项错误;从材料 “ 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 ” 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12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 “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 倡众歇作,另投别户 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 ) 【 精品 教育资源文库 】 A资本主义

12、萌芽已高度发展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解析: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 “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 倡众歇作,另投别户 之行为严加禁止。 ” 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令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压制 倡众歇作,另投别户 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 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政府对 “ 倡众歇作,另投别户 ” 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 项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13、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 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高祖 7 年规定, “ 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 西汉会要卷 47)东汉幸帝元和 2 年下诏,除规定 “ 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 ” 外,又 “ 今诸怀妊者,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 东汉会要卷 28) 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 婚跨及时诏,规定 “ 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捕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妹,命其好合。 ? 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缘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 ”( 唐大诏令集卷 110) 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 “ 滋生人丁,永不加斌 ” 。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 “ 摊丁入亩 ” ,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年度 年度 公元 口数 (口 ) 每口平均亩数 顺治十二年 1655 14033900 27.63 康熙五十年 1711 24621321 28.15 雍正十二年 1734 27355462 32.54 乾隆十八年 1753 102750000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34 208095796 3.56 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赋 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童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2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享誉世界的手工业考点探究练习 北师大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