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第五章 国家行政制度(下)国家行政制度(下)第六节第六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第七节第七节 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第八节第八节 地级市人民政府地级市人民政府第九节第九节 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第十节第十节 乡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第六节第六节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概述一、一、地方政府的涵义地方政府的涵义二、我国地方各级人二、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民政府的法律地位三、三、地方政府的特地方政府的特点点四、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的领导体制府的领导体制Back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地方各级
2、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省长、市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制。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府。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五十四条规定地方
3、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家行政机关。第第五十六五十六条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别由县长、副县长
4、,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局长、科长等组成。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府设镇长、副镇长。三、地方政府的特点三、地方政府的特点 职能的双重性职能的双重性管理的社会性管理的社会性权力的非主权性权力的非主权性四、地方各级人民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政府的领导体制(一)合议制领导体制(一)合议制领导体制(二)行政首长负责制(二)行政首长负责制第七节第七节 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一、一、省级人民政府的范围省级
5、人民政府的范围二、二、省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任期省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任期三、三、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四、四、省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省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五、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五、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Back一、省级人民政府的范一、省级人民政府的范围围(一)省人民政府(一)省人民政府(二)自治区人民政府二)自治区人民政府(三)直辖市人民政府(三)直辖市人民政府二、省级人民政府的二、省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任期地位、组成与任期(一)地位(一)地位(二)任期(二)任期(三)组成(三)组成地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6、任期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五年。组成组成 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民政府分别由省长、副省长,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主席,市长、副市长,州长、副州长和秘书长、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厅长、局长、委员会主任等组成。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政府分别由县长、副县长,市长、副市长,区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长、副区长和局长、科长等组成。乡、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乡
7、、民族乡的人民政府设乡长、副乡长。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民族乡的乡长由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任。镇人民政府设镇长、副镇长。三、省级人民政府的职三、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权执执 行行 权权管管 理理 权权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领导与监督权领导与监督权保保 护护 权权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使下列职权(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以及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关的决定和命令,
8、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二)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三)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的不适当的决定、命令;(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四)依照法律的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五)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五)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
9、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环境和资源保护、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六)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六)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权利;(七)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七)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八)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
10、的风俗习惯,帮助本行政区域内(八)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帮助本行政区域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照宪法和法律实行区域自治,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事业;(九)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九)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利;(十)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十)办理上级国家行政机关交办的其他事项。(二)财政经济综合管理机构(二)财政经济综合管理机构(一)政治与行政综合管理机构(一)政治与行
11、政综合管理机构(三)科学、教育、文化、(三)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管理机构卫生管理机构四、省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四、省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第八节地级市人第八节地级市人民政府民政府一、一、地级市人民政府的地级市人民政府的 范围范围三、地级市人民政府的三、地级市人民政府的 工作部门工作部门四、地级市领导县的四、地级市领导县的 体制体制二、二、地级市人民政府的地级市人民政府的 地位、组成与职权地位、组成与职权Back一、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范围一、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范围少数民族自治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民政地方人民政府府自治州、自治州、盟盟一般性地级一般性地级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计划单列计划单列市政府市政府能
12、够制定行政能够制定行政规章的非计划单规章的非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列市人民政府二、地级市人民政二、地级市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府的地位、组成与职权职权(一)地(一)地 位位(三)组成与任期(三)组成与任期(四)职(四)职 权权第九节县级人民政府第九节县级人民政府一、一、县级人民政府的范围县级人民政府的范围二、县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与任期二、县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与任期三、三、县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县级人民政府的职权四、县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四、县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五、五、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Back(一)县人民政府(一)县人民政府(二)市辖区人民政府(二)市辖区人民政府(三)县级市人
13、民政府(三)县级市人民政府(四)自治县、自治旗人民政府(四)自治县、自治旗人民政府一、县级人民政府的范一、县级人民政府的范围围 三、县级三、县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府的职权的职权(一)(一)执执 行行 权权(三)(三)(四)(四)领导与监督权领导与监督权(五)(五)保保 护护 权权 (二)(二)管管 理理 权权地方行政立地方行政立法和制令权法和制令权五、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五、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二)街道(二)街道办事处办事处(一)区公所(一)区公所第十节第十节 乡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一、乡级人民政府范围一、乡级人民政府范围二、乡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二、乡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职权成与职权
14、三、乡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三、乡级人民政府的机构设置完完一、乡级人民政府范围一、乡级人民政府范围 (一)(一)乡(民族乡)乡(民族乡)人民政府人民政府 (二)(二)镇人民镇人民 政府政府地位地位(三)职权(三)职权组成组成执执 行行 权权 制制 令令 权权 管管 理理 权权保保 护护 权权 其其 他他 职职 权权 二、乡级人民政府的二、乡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职权地位、组成与职权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职权下列职权 (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一)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决定和命令;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
15、,发布决定和命令;(二)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二)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预算,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划生育等行政工作;(三)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三)保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
16、权利;他权利;(四)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四)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五)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五)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俗习惯;(六)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六)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妇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项权利;(七)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七)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需要讨论的问题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政府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压一、政府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压力型政府体制)力型政府体制)二、依法行政问题二、依法行政问题 三、行政监督制度与反腐败三、行政监督制度与
17、反腐败 四、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四、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一、政府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一、政府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 党政结构: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交交叉党政结构: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交交叉关系。决定性结构关系。决定性结构 宪政结构:各级政府与同级人大、法院、宪政结构:各级政府与同级人大、法院、检察院的平行关系检察院的平行关系 科层结构:自国务院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科层结构:自国务院以下各级政府之间的上下关系的上下关系党政结构党政结构 理论上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在实际中表现理论上的党委决策、政府执行,在实际中表现为党委决策、党委领导和干部干预政府的执行,为党委决策、党委领导和
18、干部干预政府的执行,而政府招待表现为政府的领导和干部干预市场而政府招待表现为政府的领导和干部干预市场和主导社会,形成上向的政绩表现和下向的权和主导社会,形成上向的政绩表现和下向的权力扩张。力扩张。下向的权力扩张往往对应着政府相关部门的潜下向的权力扩张往往对应着政府相关部门的潜在利益,从而使政府在利益,从而使政府“为民做主为民做主”的意愿和动的意愿和动力都比较强,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因缺乏利力都比较强,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因缺乏利益激励,而出现行政作风不良、行政态度恶劣、益激励,而出现行政作风不良、行政态度恶劣、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卡、拿
19、、吃、要卡、拿、吃、要”压力型政府体制压力型政府体制 一是上级党委的压力型政治任务一是上级党委的压力型政治任务 二是上级政府的压力型行政任务二是上级政府的压力型行政任务 三是民众的压力型社会诉求三是民众的压力型社会诉求依法行政依法行政 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行法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政职权。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议将其载入宪法。1999年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国务院关于全面
20、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国发199923号)。号)。2004年国务院关于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国发(国发200410号)号)。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摘要摘要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纲要。制定本实施纲要。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21、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迫性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全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三个代表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
22、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基本到位。
23、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提出法律议案、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观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分反映客观
24、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
25、的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政府提形成,人民群众的要求、意愿得到及时反映。政府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制定的政策、发布的决供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制定的政策、发布的决定相对稳定,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定相对稳定,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高效、诚信。-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基本形成,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制基本形成,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行政
26、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政府的层级底脱钩。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政府的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明显加强,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监督和专门监督明显加强,行政监督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理各种社会矛盾。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
27、求三、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4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必须坚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必须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必须维护宪法权威,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把
28、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面发展;必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起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建设;必须把推进依法行政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开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拓创新与循序渐进的统一,既要体现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新的精神,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分类推进;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必须把坚持依法行政与提高行政效率统一起来,做到既严格依法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做到既严格依法
29、办事,又积极履行职责。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正的原则。要平等
30、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偏私、不歧视。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事人权益的方式。-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
31、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织。-诚实守
32、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和程序进行,并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而受到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的财产损失依法予以补偿。-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
33、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由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任的统一。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共服务的职能。推进政企分开
34、、政事分开,实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理职能与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能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不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要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要加强对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的引导和规范。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运用经导
35、和规范。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经济,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市场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监管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打破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进一断,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继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
36、同时,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完善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妥善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持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不受侵犯;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服务意识,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逐步建服务意识,简化公共服务程序,降低公共服务成本,逐步建立统一
37、、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立统一、公开、公平、公正的现代公共服务体制。7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限。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强政府对所属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加强政府对所属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部门职能争议的协调。8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集中统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完善集中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统一的公共财政体制,逐步实现规范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筹安排和规
38、范使用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益;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完善和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完善和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和津补贴制度,逐步解决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逐步解决同一地区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行政机关不得设立任何形式的的“小金库小金库”;严格执行;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收支两条线”制度,行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严禁以各种形式返还;行政经费统一由财政纳入预算予以
39、各种形式返还;行政经费统一由财政纳入预算予以保障,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以保障,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9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改革行政管理方式。要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许可法,减少行政许可项目,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要充分运用间接管理、为,改革行政许可方式。要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事务实施管理;充分发挥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行政合同等方式的作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
40、设和运用,扩大政府网推进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和运用,扩大政府网上办公的范围;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尽快做到信上办公的范围;政府部门之间应当尽快做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方便人民群众。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方便人民群众。10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对公开的政府信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息,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应
41、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五、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五、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11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健全行政决策机制。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政府各部门的行政决策权,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政决策机制。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12完善行政决策程序。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完善行政决策程序。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公开,公众有权查阅
42、。涉及全策事项、依据和结果要公开,公众有权查阅。涉及全国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国或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事项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较强的决策事项,应当事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行性论证。社会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的决策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布,或者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重大行政决策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重大行政决策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合法性论证。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合法性论证。13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
43、馈和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机关应当确定机构和人员,定期对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要加强行跟踪与反馈,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决策。要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完善行政决策的监督制度和机制,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要按照督方式。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实现决策权
44、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六、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14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15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作计划。16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17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18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建立和完善行政法规、规章修改、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废止的工作制度和规
45、章、规范性文件的定期清理制度。定期清理制度。七、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七、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19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20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职责。21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健全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2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23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八、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八、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24积极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积极
46、探索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新路子。25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的作用。26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通过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反映的问题。九、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九、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为的监督 27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28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29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30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认真贯彻行政复议
47、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作。31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32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33加强专门监督。加强专门监督。34强化社会监督。强化社会监督。十、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十、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观念和能力 35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平。36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
48、。行政知识培训。37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行政情况考核制度。38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权的良好环境。十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推十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 39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强领导。40明确责任,严肃纪律。明确责任,严肃纪律。41定期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定期报告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42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法制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挥政府法制机构在
49、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手和法律顾问作用。什什 么么 是是 腐腐 败?败?以上以上“五公图五公图”成立否成立否?四四“不不”思路思路香港廉署、香港廉署、新加坡等启示新加坡等启示?行政监督制度行政监督制度与与“四不四不”关系关系提高行政监督提高行政监督实效的路径实效的路径 反腐的措施,不外乎以下几种:反腐的措施,不外乎以下几种:第一,使官员不可能腐败,堵塞漏洞。第一,使官员不可能腐败,堵塞漏洞。第二,加大治理腐败力度。第二,加大治理腐败力度。第三,高薪养廉。第三,高薪养廉。第四,使他们不愿意腐败,就是不必腐第四,使他们不愿意腐败,就是不必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不能腐败。败、不
50、敢腐败、不想腐败、不能腐败。反腐败,一定要思考制度和人的关系。反腐败,一定要思考制度和人的关系。党在历史上反复用的行政有效的运动反党在历史上反复用的行政有效的运动反腐败。反腐效果非常好,但是最大一个腐败。反腐效果非常好,但是最大一个特点是成本最高。特点是成本最高。制度约束腐败,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制度约束腐败,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外在的制度规范,内化为官员自身的主外在的制度规范,内化为官员自身的主动的行为规范,是中国未来廉政建设的动的行为规范,是中国未来廉政建设的希望所在。希望所在。四、行政体制改革四、行政体制改革 1、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情况、改革开放以来的改革情况 2、大部门制改革、大部门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