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 第三章学前教育中的基础关系 要点提示要点提示 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作用的结果。其中,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社会发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以及家庭变迁与学前教育的关系是展与学前教育以及家庭变迁与学前教育的关系是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三大基础关系。本章通过对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三大基础关系。本章通过对三大关系中各关系要素的分析,阐释了它们之间三大关系中各关系要素的分析,阐释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系统地把握学前教育的内在机的内在联系,从而系统地把握学前教育的内在机制,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的有效发展。制,更好地促进学前
2、教育的有效发展。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儿童发展与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学前教育的关系。理解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掌握社会理解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的关系,掌握社会主要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因素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掌握家庭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寻找家庭掌握家庭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寻找家庭变迁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的应对策略。变迁背景下学前教育发展的应对策略。一 第一节 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一、儿童发展的基本特点一、儿童发展的基本特点(一)顺序性和方向性(一)顺序性和方向性(二)阶段性和连续性(二)阶段性和连续性(三)不平衡性(三)不平衡性(四)
3、个别差异性(四)个别差异性二、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二、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关于儿童发展影响因素的争论(一)关于儿童发展影响因素的争论1 1、先天决定论、先天决定论2 2、后天决定论、后天决定论3 3、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 (二)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二)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要因素1 1、遗传、生理成熟与儿童发展、遗传、生理成熟与儿童发展(1 1)遗传是儿童发展必要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遗传是儿童发展必要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2 2)遗传因素奠定了儿童发展差异性的最初基础)遗传因素奠定了儿童发展差异性的最初基础(3 3)儿童的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的)儿童的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儿童的
4、 身心发展身心发展2 2、环境、教育与儿童发展、环境、教育与儿童发展 (1 1)环境和教育使遗传所提供的儿童发)环境和教育使遗传所提供的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 2)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儿童发展的速度)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儿童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和方向三、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三、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一)学前教育影响和制约着儿童发展的进程和水平(一)学前教育影响和制约着儿童发展的进程和水平1 1、学前教育对正常儿童的发展起着诱导作用、学前教育对正常儿童的发展起着诱导作用2 2、学前教育对非正常儿童的发展具有补偿和、学前教育对非正常儿童的发展具有补偿和改善的作用改善的作用(二)儿童发展规
5、定着学前教育的可能影响范围(二)儿童发展规定着学前教育的可能影响范围二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学前教育一、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一、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专门化(一)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专门化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学前教育(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的目标和任务(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学前教育(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二、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
6、一)社会政治影响并决定着学前教育的社会性质(一)社会政治影响并决定着学前教育的社会性质(二)社会政治影响着学前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立(二)社会政治影响着学前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立(三)社会政治决定着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三)社会政治决定着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四)社会政治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程度和规模(四)社会政治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发展程度和规模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一)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一)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二)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内容(二)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内容(三)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三)文化影响着学前教育的理念
7、与方法(四)文化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四)文化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四、社会人口与学前教育四、社会人口与学前教育(一)人口数量与学前教育(一)人口数量与学前教育(二)人口质量与学前教育(二)人口质量与学前教育(三)人口地域分布与学前教育(三)人口地域分布与学前教育(四)人口的性别比例与学前教育(四)人口的性别比例与学前教育(五)独生子女群体与学前教育(五)独生子女群体与学前教育三 第三节 家庭变迁与学前教育一、家庭结构变迁与学前教育一、家庭结构变迁与学前教育(一)家庭结构的变迁特征(一)家庭结构的变迁特征 1 1、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规模小型化 2 2、家庭结构核心化、家庭结构核心化 3 3、家
8、庭成员老龄化、家庭成员老龄化 4 4、家庭人际关系的单纯化、家庭人际关系的单纯化(二)家庭结构变迁下的学前教育(二)家庭结构变迁下的学前教育1 1、家庭人口减少,使得父母与儿童接触的机会在增多,、家庭人口减少,使得父母与儿童接触的机会在增多,照料儿童的时间、精力和机会也自然增多。照料儿童的时间、精力和机会也自然增多。2 2、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儿童能够获得比较优裕的物、核心家庭的增多,使得儿童能够获得比较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丰富多彩的智力投资和来自父母的更多爱质生活条件、丰富多彩的智力投资和来自父母的更多爱抚和关心。抚和关心。3 3、家庭人际关系的单纯化,使得家庭矛盾比较单一,、家庭人际关系的
9、单纯化,使得家庭矛盾比较单一,家庭环境相对安静,儿童有更多的可以掌握的家庭资源。家庭环境相对安静,儿童有更多的可以掌握的家庭资源。二、家庭教育功能变迁与学前教育二、家庭教育功能变迁与学前教育(一)家庭教育功能变迁的内涵(一)家庭教育功能变迁的内涵 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即家庭对于人类的展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即家庭对于人类的功用和效能。功用和效能。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是指在社会变迁影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是指在社会变迁影响之下,家庭教育功能所显现出来的变化。响之下,家庭教育功能所显现出来的变化。(二)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特征(二)家庭教
10、育功能的变迁特征1 1、家庭在教导儿童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作用、家庭在教导儿童基本生活技能方面的作用被淡化被淡化2 2、家庭在教导儿童遵守社会规范、形成道德、家庭在教导儿童遵守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的作用被异化情操方面的作用被异化3 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所起的作用被强化方面所起的作用被强化4 4、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作用被弱化、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作用被弱化(三)家庭教育功能变迁下的学前教育(三)家庭教育功能变迁下的学前教育 首先,家庭在教导儿童基本生活技能方面功能的淡化,首先,家庭在教导儿童基本生活技能方面功能的淡化
11、,使越来越多的儿童缺乏正常的劳动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使越来越多的儿童缺乏正常的劳动意识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力。其次,家庭在教导儿童遵守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其次,家庭在教导儿童遵守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功能的被异化,使得家庭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在消弱。面功能的被异化,使得家庭教育的价值引导作用在消弱。再次,家庭在指导儿童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的作用被再次,家庭在指导儿童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的作用被强化,很容易使家长在给自己设定的无法选择、无法弥补强化,很容易使家长在给自己设定的无法选择、无法弥补的唯一性期待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非理性行为。的唯一性期待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非理性行为。最后,家庭
12、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作用被弱化,在一最后,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作用被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社会化的自然过程。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社会化的自然过程。三、家庭教养方式变迁与学前教育三、家庭教养方式变迁与学前教育 (一)家庭教养方式变迁的内涵(一)家庭教养方式变迁的内涵 家庭教养方式的变迁指在社会变迁和文化家庭教养方式的变迁指在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的影响之下,家庭教养方式呈现出来的渐变迁的影响之下,家庭教养方式呈现出来的渐进式变化,包括家庭观念的更新、家庭教养方进式变化,包括家庭观念的更新、家庭教养方式的转变以及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的改变等。式的转变以及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的改变等。(二)
13、家庭教养方式变迁的特征(二)家庭教养方式变迁的特征 1 1、家庭教养观念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家庭教养观念由封闭走向了开放 2 2、家庭教养行为由控制走向了民主、家庭教养行为由控制走向了民主 3 3、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由单向决定走向双相互动、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由单向决定走向双相互动(三)家庭教养方式变迁下的学前教育(三)家庭教养方式变迁下的学前教育 第一,家庭教养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一第一,家庭教养观念由封闭走向开放,一方面,这样容易使不同价值取向下的各种儿童方面,这样容易使不同价值取向下的各种儿童观和教育观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有助于家长教观和教育观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有助于家长教养观念的更新;另
14、一方面,也使学前教育机构养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也使学前教育机构因需面对不同教养观念的儿童家长而产生过多因需面对不同教养观念的儿童家长而产生过多的压力。的压力。第二,家庭教养行为由控制走向民主,一第二,家庭教养行为由控制走向民主,一方面这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平等,家庭方面这使得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平等,家庭气氛也更加轻松自由;另一方面也易在缺乏尺气氛也更加轻松自由;另一方面也易在缺乏尺度的情况下,因家长在度的情况下,因家长在“度的适宜性度的适宜性”上把握上把握不准,造成较多儿童出现不准,造成较多儿童出现“任性、唯我独尊、任性、唯我独尊、过于自我、缺少规则意识过于自我、缺少规则意识”等不良行
15、为。等不良行为。第三,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由单向决第三,家庭成员情感表达方式由单向决定走向双向互动,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定走向双向互动,这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教养氛围,提高家庭教养的质量,也有助于教养氛围,提高家庭教养的质量,也有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转变自身的固化角色,提高学前教育工作者转变自身的固化角色,提高师幼互动的品质。师幼互动的品质。四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 要点提示要点提示 学前教育基本观念问题,就其所涵盖内容学前教育基本观念问题,就其所涵盖内容的实质与核心而言,可以归结为的实质与核心而言,可以归结为“儿童儿童观观”“”“教育观教育观”“”“教育观教育观”“”“课程观课程观”等
16、问题。等问题。其中其中“儿童观儿童观”是问题的核心,有什么样的儿是问题的核心,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而教育观又会决童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观,而教育观又会决定相应的教师观和课程观。本章从概念内涵、定相应的教师观和课程观。本章从概念内涵、发展演变历程与当代应树立的科学儿童观、教发展演变历程与当代应树立的科学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和课程观三个向度,反思与澄清育观、教师观和课程观三个向度,反思与澄清学前教育中的四大基本观念。学前教育中的四大基本观念。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从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和课程观的演变史了解学从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和课程观的演变史了解学前教育基本观念的发展路径,并深
17、入思考学前教育观前教育基本观念的发展路径,并深入思考学前教育观念的演变对当代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念的演变对当代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掌握当代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和课程观的掌握当代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和课程观的基本观念。基本观念。学会运用学前教育中的基本观念来解释和分析现实中学会运用学前教育中的基本观念来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各种学前教育实践现象。的各种学前教育实践现象。一 第一节 儿童观的演变与发展(一)儿童观的概念(一)儿童观的概念 儿童观是指成年人看待、对待和评价儿童的儿童观是指成年人看待、对待和评价儿童的基本观念,也就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基本观念,也就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
18、、观念和态度的总和。度的总和。儿童观是童年文化构成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儿童观是童年文化构成中的一个核心命题。一、什么是儿童观一、什么是儿童观学术理论学术理论 形态形态大众意识大众意识 形态形态儿童观儿童观国家主导国家主导 形态形态(二)儿童观的形态(二)儿童观的形态两种结构两种结构 横向横向 结构结构 纵向纵向 结构结构(三)儿童观的结构(三)儿童观的结构古典时期古典时期的附庸说的附庸说 远古时代远古时代 成人主义成人主义 儿童观儿童观 中世纪中世纪自然主义自然主义 儿童观儿童观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理性与理性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 儿童观儿童观 启蒙时代启蒙时代人本主义人本主义 儿童观儿童观 现代现
19、代二、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二、西方儿童观的历史演变(一)古代的儿童观(一)古代的儿童观 古代的儿童观基本上是属于工具主义的,古代的儿童观基本上是属于工具主义的,是一种成人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儿童特别是是一种成人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儿童特别是女童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低下。女童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低下。三、儿童观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三、儿童观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 近代中国学者开始认识到了儿童作为独立近代中国学者开始认识到了儿童作为独立 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平等自由的地位,认识到个体在家庭和社会中平等自由的地位,认识到 儿童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开始倡导儿童作为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开始倡导
20、幼者本位。幼者本位。从康有为、梁启超到胡适、鲁迅、周作人,从康有为、梁启超到胡适、鲁迅、周作人,中国近代儿童观得到新的阐释。而陶行知中国近代儿童观得到新的阐释。而陶行知 和和 陈鹤琴则在西方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影响之陈鹤琴则在西方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影响之下,提出了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口号和见解。下,提出了尊重儿童,解放儿童的口号和见解。(二)近代的儿童观(二)近代的儿童观 教育主义的儿童观教育主义的儿童观 经历了对经历了对“童心论童心论”和对和对“母爱教育母爱教育”的批判的批判 儿童终于被发现儿童终于被发现 19911991年七届全国人大通过年七届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未中华人民共和
21、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成年人保护法,同年中国政府宣布加入,同年中国政府宣布加入儿儿童权利公约童权利公约 (三)现当代的儿童观(三)现当代的儿童观 1 1、儿童是人,具有人的尊严与作为人的一切、儿童是人,具有人的尊严与作为人的一切 基本权利。基本权利。2 2、儿童具有多重特性和多种需要。、儿童具有多重特性和多种需要。3 3、儿童是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精神、儿童是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精神 世界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世界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四、现代科学的儿童观四、现代科学的儿童观 4 4、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存在明显的、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存在明显的 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性。
22、5 5、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整体”的的 人,教育应该努力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人,教育应该努力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 机会和条件。机会和条件。6 6、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二 第二节 教育观的演变与发展(一)教育观及其结构(一)教育观及其结构 1 1、什么是教育观、什么是教育观 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教育观是关于教育现象和问题的基本观念 体系,即关于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体系,即关于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体制和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和内容、方法、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基本看法。一、学
23、前教育观及其结构一、学前教育观及其结构一般是对各种教育的认识形成一般是对各种教育的认识形成的教育观的教育观。如家庭教育观、学前教育观。如家庭教育观、学前教育观。广义广义教育观体系教育观体系 狭义狭义教育观体系教育观体系2、教育观的结构、教育观的结构 学前教育观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儿童观而形成学前教育观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儿童观而形成 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为的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开展教育、要把学前儿童教育引什么要对学前儿童开展教育、要把学前儿童教育引向什么方向以及如何教育学前儿童等基本内容。向什么方向以及如何教育学前儿童等基本内容。学前教育观的核心
24、是学前教育价值观。学前教育观的核心是学前教育价值观。(二)学前教育观(二)学前教育观 学前教育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学前教育价值观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学前教育与自身需要和利益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们对学前教育与自身需要和利益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三)学前教育价值观(三)学前教育价值观二、西方儿童教育观的历史演变二、西方儿童教育观的历史演变(一)工具性教育价值观阶段(古希腊至欧洲中世纪)(一)工具性教育价值观阶段(古希腊至欧洲中世纪)(二)教育内在价值观的孕育阶段(文艺复兴到(二)教育内在价值观的孕育阶段(文艺
25、复兴到1919世纪世纪中叶)中叶)(三)儿童中心教育价值观的确立阶段(三)儿童中心教育价值观的确立阶段(1919世纪下半叶世纪下半叶至至2020世纪中期)世纪中期)(四)教育本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对立与融合阶段(四)教育本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对立与融合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工具性教育价值观阶段工具性教育价值观阶段 (五四之前)(五四之前)内在价值观的孕育阶段内在价值观的孕育阶段 (20世纪初期)世纪初期)教育本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对立教育本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对立与融合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与融合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中国学前教育观的历史演变三、中国学前教育观
26、的历史演变 1 1、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2 2、学前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学前、学前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进学前 儿童在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儿童在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四、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四、科学的学前教育观 4 4、学前教育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学前教育是以儿童发展为出发点和 归宿的。归宿的。5 5、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学前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 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
27、社会组成部分,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 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3 3、学前教育是一种追求质量和效率的整体、学前教育是一种追求质量和效率的整体 性影响活动。性影响活动。三 第三节学前教师观的演变与发展(一)教师观(一)教师观 教师观是社会及公众对教师这种职业及其教师观是社会及公众对教师这种职业及其 从业人员的看法和观点。它不仅反映着教师在特从业人员的看法和观点。它不仅反映着教师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对教师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对教师行业的人才吸引力度、工作环境等产生反作用。行业的人才吸引力度、工作环境等产生反作用。教师观的核心是教师本质观。教师观的
28、核心是教师本质观。一、学前教师观的内涵一、学前教师观的内涵(二)学前教师观(二)学前教师观 学前教师观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要是学前教师观是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主要是幼儿园教师)对本职业的特点、作用、任务、责幼儿园教师)对本职业的特点、作用、任务、责任、师生关系、教师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任、师生关系、教师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标准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态度。须具备的专业标准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态度。32 1 理性引导者的教师观理性引导者的教师观 (古罗马、古希腊时期)(古罗马、古希腊时期)自然主义和主知主义的教师观自然主义和主知主义的教师观 (文艺复兴和近代时期)(文艺复兴和近代
29、时期)教师是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现代教育时期)(现代教育时期)二、教师观的历史演进与发展二、教师观的历史演进与发展三、当代的幼儿园教师观三、当代的幼儿园教师观1 1、幼儿园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一股朝气蓬勃的力、幼儿园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一股朝气蓬勃的力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应该受到社会的关量,是学前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应该受到社会的关心和尊重。心和尊重。2 2、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引导者,是幼儿学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引导者,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习活动的支
30、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 3、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是儿童早期启蒙工作,是一项、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是儿童早期启蒙工作,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并具有广博知识的工作。需要全身心投入并具有广博知识的工作。4 4、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是一项需要童心、爱心和、幼儿园教师从事的是一项需要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的工作。责任心的工作。5 5、幼儿园教师是研究者,应以关怀、接纳、尊、幼儿园教师是研究者,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要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要关注并敏感地察觉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善于反思。在活动中的反应,善于反思。6 6、幼儿园教师是一门专业的职业,需要掌握不、幼儿园教师是一门专业的职业,
31、需要掌握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方法。断更新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方法。四、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职责四、幼儿园教师的权利和职责(一)幼儿园教师的权利(一)幼儿园教师的权利 1 1、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进行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的权利。改革和实验研究的权利。2 2、从事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从事幼儿教育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幼儿教育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幼儿教育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意见的权利。3 3、指导幼儿学习和游戏,评定幼儿身心发展水、指导幼儿学习和游戏,评定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权利。平的权利
32、。4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幼儿园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的权利。并逐步提高的权利。5 5、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幼儿教育行政部、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幼儿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门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6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33、、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二)幼儿园教师的职责(二)幼儿园教师的职责 1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 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 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
34、措施,共同配合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完成教育任务。4 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 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四 第四节 课程观的演变与发展一、课程观的演变与发展一、课程观的演变与发展(一)课程的本质(一)课程的本质 第一,课程是知识或学科第一,课程是知识或学科 第二,课程是经验第二,课程是经验(二)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观(二)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观 1 1、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观 2 2、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观、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观 3 3、社会中心主义课程观、
35、社会中心主义课程观(三)世界范围内大课堂观的演变(三)世界范围内大课堂观的演变 1 1、2020世纪上半叶的课程观世纪上半叶的课程观 (1 1)进步主义的课程观)进步主义的课程观 (2 2)永恒主义的课程观)永恒主义的课程观 (3 3)要素主义的课程观)要素主义的课程观 (4 4)主导课程观)主导课程观2 2、2020世纪中期以来的课程观世纪中期以来的课程观(1 1)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观)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观(2 2)结构主义课程观)结构主义课程观(3 3)人本主义课程观)人本主义课程观(4 4)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之前之前新中国成立至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八十年代世纪八十年代 20世纪八十至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九十年代20世纪九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年代至今二、我国学前课程观的演变与发展二、我国学前课程观的演变与发展三、现代的学前课程观三、现代的学前课程观(一)儿童是课程的主体(一)儿童是课程的主体(二)(二)“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是课程内容的范围(三)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与创造性实践而(三)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与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