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汇编1. 阅读下面的首宋诗,完成问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欧阳修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注释】此诗写于欧阳修被眨滁州期间。怀嵩楼为唐代名相李德裕被贬滁州时所建。画角:乐器名,发声高亢。(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景自然流畅,于景物描绘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精神面貌。 B.“野菊开时酒正浓”描绘了深秋时节野菊竞相开放、诗人与郡僚举杯畅饮的画面。 C.颈联中“青松”意象耐人寻味,在斜日映照下,给人苍翠
2、挺拔之感。 D.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抑郁悲愤之情。(2) 赏析“霜林落后山争出”中“争”的妙处。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与赵莒茶宴唐钱起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注释赵莒:钱起的朋友。羽客:道士。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1) 结合诗句,说说诗人茶宴时的环境有什么特点。(2)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3.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中田园作王维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注释远扬:桑枝。觇(chn):察看。(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3、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这是一首春天的颂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田园图。 B.首联通过写斑鸠鸣叫、满树白色杏花开放,侧面展现了浓浓的春意。 C.颌联描写了农民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通路的画面。 D.尾联中“忽”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杯又停住的样子。(2) 诗歌展现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人们的精神面貌,试结合颈联内容赏析。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送牛农师二首(其一)元许有壬春山碧。诗成马上应相忆。应相忆。卢沟桥畔,晚云如织。人生有别休多惜。但悲后会知何日。知何日。暮云心绪,断鸿消息。(1) “忆秦娥”和“送牛农师二
4、首(其一)”分别属于这首词的 _ 和 _ 。(2) 词中写“暮云”和“断鸿”有什么作用?5.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甲】赤壁(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乙】山坡羊骊山怀古(作者: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甲诗描写“磨洗”“认”这两个动作,表达出诗人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 B乙诗用“今何处”的问句,表达物是人非之感,自然引出眼前“草萧疏,水萦纡”的境况。 C“折戟沉沙
5、”“阿房一炬”都点出风云历史,明确了历史事件之地即是诗中的赤壁和骊山。 D两诗都是咏史抒怀,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托古讽今,怀古伤己,抒慨叹之意。(2) 甲乙两诗都在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分别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6.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2) 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两句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将士们高昂的
6、战斗情绪。 B.“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进的情景,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这两句既写景,又点明时令,也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渔家傲秋思),这句通过描写满地白霜和绵长悠远的羌笛之声,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氛围。7.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 “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中的“空”字富有表现力,试做简
7、要赏析。(2)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描写景物有什么作用?8.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平凉李攀龙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注】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山东历城(济南)人。宛马:原为汉代著名的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秦兵,指明朝军队。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蒙上
8、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尾联借用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自己愿意投身于保卫国土的事业,却又叹息壮志难酬。 D.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并且从虚写到实写,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一句的妙处。9.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 对比是本词的一大特色,比如“少年”和“而今”形成对比,“ _ ”和“ _ ”形成
9、对比。(2) 古人素以秋愁为一体,辛弃疾却说“却道天凉好个秋”,请说说该句中蕴含的感情。10. 诗词阅读。行路难(其二)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注释战国时期,冯谖投孟尝君门下为门客,三番弹剑而歌,抱怨不被重视、待过太低。韩信未得志时,曾受到市井无赖的嘲笑。贾谊年轻有才,汉文帝本打算重用,但受到大臣灌婴等忌妒,竞遭贬逐。战国时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剧辛、乐毅等
10、归附,燕国强大起来。本诗表达的作者情感与行路难(其一)相同的有哪些?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1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怨王孙李清照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注释】似:历代诗余等作“应”。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全词通过描写红稀香少、水光山色、莲实叶老等秋景,仅仅突出了词人无尽的感伤和怨愤。 B.李清照的这首词写秋天郊游,怨王孙是本词的词牌名。 C.“红稀香少”是指鲜花衰萎,空气中飘散的香味也淡薄了。“红”与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中的“红”用
11、法相同。 D.全词造景清新别致,描写细密传神,达到了物我两忘、融情于景的文学境界。(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的妙处。12. 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纸窗。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乾道九年,陆游永别战场,怀失落之心回到成都,这首词写于此时。师伯浑是陆游的朋友。关河即边关、河防;雁门、青海都是边防重地。睡觉:睡醒。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上片“铁骑无声望似水”生动形象地描
12、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动静相衬,手法巧妙。 C.下片一灯萤萤,漏声滴断,斜月在窗,寒冷凄清之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炽热的情感。 D.下片“自许”至结尾句的情感与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感情完全一致。(2) 本词梦境与现实,上下片呵成一气,具有丰富情感内涵。请结合内容谈谈理解。13. 诗歌鉴赏。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沙场秋点
13、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2)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
14、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14.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建康上元作赵鼎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注释】本词是作者南渡之后在元宵节时作于建康(今江苏南京)。那:也写作“哪”。岁序:岁时的顺序,岁月。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看到繁荣祥和的景象。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上片中的“那知”“忽惊”表现出作者身居客地时感慨时光流逝,忽然惊醒的情态。 B.虽然建康距北
15、宋都城汴京不甚远,但江山易主、战火绵延,使词人感觉有如天涯海角。 C.“花弄影,月流辉”写眼前实景,描绘了汴京城上元夜花影婀娜,灯月交辉的盛况。 D.这首词的语言或自然通俗,于平淡中蕴含深情;或流畅秀丽,于华美中流露悲凉。(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15.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问题。 南湖早春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本诗是白居易遭到贬谪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发:开花。舌涩:指言语不流利。涩,形容叫声艰涩,尚不连惯婉转。不道:不是说。衰病:衰老。 (1
16、) 赏析颔联中“平”字的内涵。(2)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6. 山行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注释:蘼芜:香草名。(1)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从军行隋明余庆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注释】常山阵:古代一种首尾呼应的阵法。笳(ji):即胡笳,从少数民族传入的一种军中乐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河南地:指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一带。据汉书匈奴传载,汉武帝元朔二年(
17、公元前127年),汉军击匈奴,攻取河南地,设立朔方郡。下句的“朔方城”即指朔方郡之事。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首联用“乱惊”表现战事吃紧,用“横行”彰显将士之猛。 B.颔联“细柳营”是指汉文帝时,以治军严明著称的将军周亚夫驻军处,这里指军纪严明的兵营。 C颈联运用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表现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地战斗精神。 D.尾联巧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战士的同情、对连年征战的厌恶以及对统治者穷兵鼎武的不满。(2) 本诗尾联“会取河南地,持作朔方城”,运用了虚写的手法,请结合本句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18.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
18、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注释】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胛:肩胛。渠:他。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 (1) 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第一、二句诗连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了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 B.第三、四句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插秧之“忙”,暗示农人对插秧这场“战斗”的厌恶。 C.“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 D.诗歌内容朴实,语言通俗,平白如话,撷取农村生活中的典型场景,自然又逼真。(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笠
19、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的妙处。19.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注释】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拳,屈曲。拨剌: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1) 这首诗通过“ _ ”“风灯”“宿鹭”“ _ ”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2) 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20. 阅读【甲】【乙】两首诗,完成问题。【甲】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
20、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乙】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朱光潜说:“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而实不同。”【甲】【乙】两诗都写到了飞鸟归林的景象,但诗人借此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释】: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凫:野鸭。(1)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
21、,偶句押韵。全诗起承转合自然,人事景情融为一体。B.颔联全是名词,构成意象罗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富有乡野氛围和生活气息。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2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 两首诗都是怀古诗,前诗涉及的历史人物是 _ ,后诗中的铜雀台为 _ 所建。(2) 两首诗议论战争成败
22、之理,诗人分别提出了怎样的假设性推想?_(3) 两首诗观点不落窠臼,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_2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大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注武威,今甘肃武威。碛(q)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白星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_ A“行人少”写出了火山的炎热,而那正是赴军必经之地。征程的艰难显而易见。B第二句意在表现马之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以鸟喻马,表现马之迅疾及地之辽阔。C第三句运用夸张,给人更加庄严、威风的感觉,“太白西”
23、写出了都护行营的遥远。D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是对征程进行了想象和描写,不落窠臼。(2) 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意蕴。24.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浣溪沙春日即事刘辰翁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5. 阅读赤壁,完成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 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以“折”字写出了前朝战争的 _ ,以“ _ ”字表现出他对前朝故物
24、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2) 本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清代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都写到了“东风”。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分别借“东风”流露出怎样的情感。2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7. 古诗阅读。 长安早春旅怀白居易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风吹新绿草芽坼,雨洒轻黄柳条湿。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注释】坼(ch):裂开,指草木发芽。欲三十:快要三十岁,白居易当时二
25、十九岁,考中进士。(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依据内容推测,此诗应是写于白居易旅居长安应进士举时。 B.“雨洒轻黄柳条湿”通过写雨把轻黄的柳条打湿了,暗示着秋天到了。 C.“轩车歌吹”“新绿轻黄”之乐景,皆反衬着作者的哀思,写法属于以乐景写哀情,更能倍增其哀。 D.古人讲究“三十而立”,表现了作者初中进士后对人生发展方向的反思。(2) 诗中两次提到“愁”,你能看出作者的愁有哪些?28.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 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借物起兴的写法。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
26、析借的什么“物”,“兴”的是什么。(2) 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29. 诗词阅读。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注释975年,南唐被宋朝所灭,后主李煜亡家败国,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忍屈负辱地过起了囚徒生活,本词即作于此期。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离愁:指去国之愁。下列对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A.“月如钩”,“如钩”不仅写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残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非常茂盛,遮蔽在小院上空,锁住了美妙的秋色。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写出了词人
27、难以排遣的诸多愁苦悲恨。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写出了李煜对愁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无法言说,常人难以体会。30. 阅读许浑咸阳城东楼一诗,完成问题。 咸阳城东楼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开篇着一“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笔触低沉,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 B.颔联寓意深远,以形象化的勾画,淋漓尽致地揭示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 C.颈联虚实结合,以山雨降至时眼前实景叠合秦苑、汉宫等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D.尾联对行人的嘱托
28、,是劝告友人不要沉溺往事,要学眼前东流的渭水,顺其自然。(2) 本诗开篇即言“愁”从全诗来看,作者写了哪些“愁”?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1.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各题。 金陵驿【宋】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释】这组诗作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宋末帝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被俘,次年押赴元大都(今北京),途径金陵时所作。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道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
29、的情理基调。 B.“山河依旧”而“人民已非”,巨大的反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 C.尾联借用“杜鹃啼血”的典故,表示诗人虽被迫离开故乡,但仍渴望归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D.本诗与过零丁洋异曲同工,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令人钦佩动容。(2)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的艺术特色。3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下列对这首词
30、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这首词上片实写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 B.“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写词人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他出猎的盛意,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弯弓马前射虎,突出的表现了词人的“少年狂气”。 C.词人以孙权、魏尚等人自比,直接表达出自己期盼获得朝廷重用、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与情感。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主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决心。(2) 赏析“千骑卷平冈”一句中“卷”字的妙处。3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31、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 A.“八年风味徒思浙”,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反映出她四处飘荡的艰辛和对个人家庭稳定生活的向往。 B.“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表明作者素有的济世情怀。“因人常热”,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C.“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俗子”,从语境来看当指词人的丈夫;从广义上理解,也可泛指世俗之人。 D.“英雄末路当磨折”,是讲英雄的末路自然是磨难重重,反映出作者对今后求索
32、的艰险早有思想准备。(2) 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_ A.“秋容如拭”,是写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但这明丽的秋景却不能抹去词人的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 C.“青衫湿”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此处为用典,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四面歌残终破楚”也是一处用典。 D.本词既有坚定的理想追求,又有巾帼英雄的侠肝义胆,蕴含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基调伤感低沉,语言刚健清新。3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问题。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
33、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争渡”的“争”,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有“争夺,竞争”和“怎,怎么”的义项。教材把“争渡”解释为“奋力把船划出去”,而有人认为“争渡”应解释为“怎渡”,即“怎么把船渡过去呢?”。你倾向哪种理解?试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3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中宵杜甫西阁百寻馀,中宵步绮疏。飞星过水白,落月动沙虚。择木知幽鸟,潜波想巨鱼。亲朋满天地,兵甲少来书。【注】此诗是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作。中宵,半夜。绮疏,指雕花的窗户。(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西阁百寻余”,“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这一句与“飞来
34、山上千寻塔”一样,是以夸张手法写建筑物之高。B.“中宵步绮疏”写诗人被壮丽景色吸引而无心入睡,直至半夜还在窗下徘徊,反映了诗人寓居他乡时难得的欢愉之情。C.“飞星过水白”写诗人看见一道白影从水掠过,其中“飞”“白”两字从速度、颜色的角度描写了流星经过时的情景。D.诗歌第三联,诗人以“幽鸟、巨鱼”寻求安居之地来暗示自己没有理想的环境可供栖身,委婉表达了他对战争的态度。(2) 诗歌最后一联的意思是: _ 。在你读过的杜甫诗中,“ _ , _ ”两句意思和它相近。36.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问题。采桑子欧阳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
35、中便是仙。【注释】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1) 词的上片通过 _ 、云物俱鲜、 _ 表现“西湖好”。(2) 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_37. 古诗词鉴赏。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1) 诗歌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2) 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38.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问题。 水仙子舟中元孙問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注释】青荧:青
36、光闪映。鏖战:激战。缴缠:纠缠。琅然:笑声朗朗的样子。(1) 下列对本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曲中的孤舟、灯火是静景,朔风、飞雪是动景,动静结合,画面生动。 B.寂静的深夜,“朔风”骤起,诗人推开船窗,看到了“雪满天”,惊喜顿生。 C.全曲始终洋溢着欢畅愉悦之情,是羁旅作品中少有的洒脱、豪放之作。 D.全曲写湖上雪景,以情设景,又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语言隽永,生趣盎然。(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的妙处。参考答案1.【答案】【小题1】D【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
37、法,表达了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那份潇洒和从容。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赏析。“争”本义是争相恐后的意思,这里可以从拟人的角度入手,赋予了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显现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豪放达观的情感,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 答案: (1)D (2)“争”本义是争相恐后的意思,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山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显现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豪放达观的情感,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登上高楼,于云烟弥漫之中
38、追怀历史、遥想古人,借古伤今,气氛凝重。中间两联回到现实,写眼前所见所闻,这两联视野开阔,人与物浑融无间。诗人把个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寓于精炼的景物描写之中:颔联写霜后“争出”的峭拔山峰和凌霜盛开的菊花,表现出作者不畏政治风霜的嶙峋风骨;颈联则以“解带西风“的举止和暮色中挺立的青松,透射出自己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那份潇洒和从容。尾联遥想冬日重游,气象恢宏,群山银妆素裹冰清玉洁之态,仍是以景物暗喻人品。 译文: 环绕城郭的浓浓云烟,迷迷朦朦不知有多少重,唐时的名相曾经在此地怀念嵩洛感慨无穷。秋霜下树林里木叶凋尽,众山争相显露各自面容,野菊开放的美好时令,我们畅饮醇酒逸兴正浓。西风中飘来画角清哀的声音,
39、我解开衣带胸怀更加豪雄,斜倚着楼上高栏观赏夕阳照在苍翠的青松。我将要乘着醉意带领佳客,冬雪皑皑时再踏上如玉的群峰。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全面了解内容,从诗人所写事件和经典名句中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时,须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竹下”“蝉声”“影斜”得出答案。根据题干要求,注意要“结合诗句”。 (2)本题考查对诗人创作背景及创作情感的分析。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图,除了竹林、夕阳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蝉与竹都是古人用以象征峻清高志的意象之一。这样,使全诗所烘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尘
40、心洗尽兴难尽”中“尘心”指的是心为世俗事务所牵累,可见诗人想摆脱尘世间的一切烦恼,求得心灵的净化。 答案: (1)翠竹林下,蝉鸣声中,夕阳西下,呈现出幽静清雅的特点。 (2)体现了诗人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译文: 翠竹之下一起对饮紫茶,味道醇厚胜过那流霞仙酒。 洗净红尘杂念茶兴却更浓,在蝉鸣声中谈到夕阳西下才尽兴。【小题2】【解析】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写作者与赵莒在翠竹下之下举行茶宴,一道饮紫笋茶,并一致认为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饮过之后,已浑然忘我,自我感觉脱离尘世,红尘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了
41、无痕。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而散。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3.【答案】【小题1】B【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CD.正确。 B.首联“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意思是:冬天很难见到的斑
42、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在争相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春鸠”“香花”都是春天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首联通过鸟鸣,花开,直接把春意写得很浓了,这是正面描写。 故选:B。 (1)此题考查结合诗句赏析诗歌的能力。要通过句子含义分析诗歌表达的感情。 颈联“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对着故巢、新历,燕子和人将怎样规划和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诗中无论是人还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
43、天,透露出唐代前期人们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状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和开拓。 答案: (1)B (2)示例:燕子回来了,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主人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他们都满怀憧憬,展望和追求美好的明天,展现出人们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状态。 译文: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这首诗写仲春的田园景色和农事活动。首两句写景,鸠鸣、花白,有声有色,春意盎然。三四句写农事,农民们也开始伐扬、觇脉,既紧张又兴奋。诗人以敏锐的感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4.【答案】【小题1】词牌【小题2】题目【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忆秦娥”是词牌名,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