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doc

上传人(卖家):flying 文档编号:52426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7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第 22 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 1| 从 “ 理想 ” 到 “ 现实 ” 的实验 从 “ 战时共产主义 ” 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对应学生用书第 174 页 ) 识记 基础知识梳理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 。 (2)为了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2措施 (1)农业:实行 余粮收集制 。 (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 国有化 。 (3)商业:取消 自由贸易 。 (4)分配:实行 普遍义务劳动制 和实物分配制。 3评价 (1)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

2、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2)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 危机。 2内容 (1)农业:以 粮食税 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 (2)工业:解除中小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 外国资本家 经营。 (3)商业: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 货币流通 和 商品交换 。 (4)分配:废除 实 物分配制 ,实行按劳分配。 3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轻巧识记 列宁对社

3、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新经济政策 理解 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 因而于 1921 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 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 12%的实物税之后 , 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 , 都能雇佣劳力 , 并 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 ,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 , 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 (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对列宁来说 , 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

4、国的结束 ,而是暂时的退却 , “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二 列宁指出:“ 1921 年开春以来 , 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 , 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 , 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 , 或者说 , 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 家调节。” 史料解读 (1)由史料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实质和列宁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认识可知,列宁认为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是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在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

5、过渡的手段。 (2)由史料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 提示 特点: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 产;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的“改良主义的办法”?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提示 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 (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 提示 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 向社会主义逐步

6、过渡。 史论归纳 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 (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商品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 (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 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

7、社会主义过渡。 (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 经验。 应用 对点强化训练 1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其中“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是 ( ) 【导学号: 02990085】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生产合作社 A 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 , 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 , 取消商品买卖 , 取缔市场 , 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

8、”政策 , 在农 业方面是余粮收集制 , 故 A 项正确;固定粮食税是解决不满和坚决反抗的措施 , 而非引发 , 故 B 项错误;农业集体化与材料中“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不符 , 故C 项错误;生产合作社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 , 与材料中“俄国的某项政策”不符 , 故 D 项错误。 2 (2018 石家庄重点高三摸底 )下图根据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资料整理得出,反映了私营注册工业在国家全部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度变化情况。此示意图说明 (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私营工业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新经济政策制约了私营工业发展 C 非公有制经济

9、受到了排挤和压制 D新经济政策的精神已被彻底抛弃 C 该示意图显示 , 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期 , 私营注册工业在国家全部产值中所占比重处于下降状态。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知 , 这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受到了限制 , 故 C 项正确。在当时的苏联 , 私营工业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 故 A 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要通过发展私营工业以推动社会经济的恢复 , 而不是制约私营工业的发展 , 故 B 项错误; 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排除。 3租让制理论是列宁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列宁说:“租让 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 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和统一。列宁提出实行“租

10、让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 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 租让制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内容 , 其目的是适应苏俄当时小生产者为主体的生产力水平需要 , 利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经济 , 促进苏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 故 A 项正确;当时苏俄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经济发展困难 , 新经济政策提出租让制 , 主要是解决经济问题 ,不是为了与西方国家往来 , 故 B 项错误;租让制与资本主义合作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 , 故 C 项错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目标 , 故 D 项错误。 4 (2017 荆州高三调研 )19

11、27 年,苏俄有 45.1%的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出卖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 35.4%,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 19.8%。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 A积累工业建设的必要资金 B推动新经济政策的完善 C实现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 D促进城乡资本主义发展 D 根据材料可知 , 这种形式的经济所产生的利润大部分进入私人财富 , 故 A 项错误;至1927 年新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苏联工业化的 需求 , 故 B 项错误;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向集体化过渡的有效形式 , 故 C 项错误;“富裕农民户和富农户进行承租土地活动 , 出卖【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劳动力的农户占农户

12、总数的 35.4%, 使用雇佣劳动户占农户总数的 19.8%”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 故 D 项正确。 考点 2| 从 “ 剥夺年代 ” 到 “ 减速脱轨 ” “ 斯大林模式 ” 的形成及改革 (对应学生用书第 175 页 ) 识记 基础知识梳理 一、“斯大林模式” 1背景 (1)1922 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2)1924 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 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2表现 (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 重工业 ,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 公有制 ,实行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 。 (3)农业政策:推行 农

13、业集体化 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3评价 (1)成就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 反法西斯战争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 轻工业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向农民索取太多,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不高。 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 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材补遗 _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 年 12 月 , 联共 (布 )“十五大”通过了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增大 )。 1933 年 1 月 , 联共 (布 )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 (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国内经济文化落后 , 资金十分短缺 ,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 , 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 , 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 【 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高考专区 > 第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学案 岳麓版.doc)为本站会员(flying)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