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今天上课前我想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两个小组口算比赛,第一小组5人
2、参赛,合计答对了44题,第二小组4人参赛合计答对了36题,老师却根据答对的总数宣布第一小组获胜,请问你对这个结果有意见吗?为什么?应该用什么来评判这个比赛结果呢? (平均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板书:平均数) (出示本课教学目标)那什么是平均数呢?怎样求平均数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平均数的意义。 1、(示课件)把挡板打开,水面会怎么样呢?(水面高度会一样这个高度就是水面的平均高度)2、怎样移动才能使每行的小球个数同样多?(移多补少,使每排的个数都是5个,这样5就是6、7、2的平均数)3、投影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
3、移多补少,会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生齐读)(二)平均数的求法。1、探究例1。 师:读情境图,你能找到哪些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从情景图中可以读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分别收集了14、12、11和15个塑料瓶。 生2:所解答的问题是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师:你能解释“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的意思吗?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意思是把收集到的这些塑料瓶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也就是把收集瓶子数量较多的转移给数量较少的,最后达成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你能理解“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吗?在情
4、景图中会表示出“同样多”吗? 师:你是怎样表示出“同样多”的? 生: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达到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师: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还可以怎样说? 生:每人收集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每人收集到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像这样,通过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移多补少)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观察上图发现,还可以先求出塑料瓶的总数量,然后进行平均分配,可以求出平均每人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 师:请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
5、每人收集了13个。 师:谁能总结一下平均数的求法?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叫先合并后平分计算。 (板书:先合并再平分) 2、进一步强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重现刚上课时的口算比赛情景) 师:我们现在来解决刚才的口算比赛问题。师:读图表,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1:已知第1小组和第2小组比赛成绩表。 生2:所求的问题是哪个组成绩好? 师:“哪个组成绩好?”用什么来比较才公平合理呢? (预设答案,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生:如果比较两组的总成绩,有失公平,因为两组的人数不同,所以比较两组的平均成绩比较公平些
6、。 师:你能说出总成绩、每组人数和每组的平均成绩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每组的总成绩除以每组的总人数等于每组的平均成绩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生:第1组平均每人答对数 第2组平均每人答对数 (14+10+11+9)4 (10+12+14)3=444 =11(个) =363 =444 =11(个) =12(个) 1112 答:第二组的成绩好些。 3、生活中平均数无处不在,哪些地方会用到平均数呢?(示课件)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花都一日游完成课本的做一做,第3题等。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分享收获。师: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平均数 方法: 1、移多补少 2、先合并再平分 总数份数=平均数 3、平均数的特点:最大数平均数最小数(14+10+11+9)4 (10+12+14)3=444 =363=11(个) =12(个) 1112 答:第二组的成绩好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