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著阅读 考点汇总经典常谈(2)文学常识主讲人主讲人考点解读1.准确识记有关朱自清和经典常谈的文学常识;2.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历史脉络;3.体会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4.概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典籍主要内容。经典常谈作者:朱自清类别:经典文学成书时间:1942年章节介绍(1)目 录 文学常识为经典 常谈 重点考察 内容。文学常识(2)作者简介(1)作品概览(1)练习巩固(2)文学常识说文解字第一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造字的地方叫“凤凰衔书台”。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
2、天雨粟,鬼夜哭。”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规范和使用,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荀子 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荀况本为孙氏,故此书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32篇,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22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共5篇;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5篇。前两类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子一书的主体。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
3、的著作史籀篇 汉书艺文志著录史籀十五篇,谓周宣王太史作,以教学童,字与孔子壁中古文异体,秦人所作仓颉、爰历、博学,文字多取自此篇。近人王国维著史籀篇叙录及史籀篇疏证,认为战国以前未见称述此篇,西汉末刘向校书,始予著录;因籀意为诵读,非人名,其句首盖云“太史籀书”,故名。蒙学课本仓颉篇 最初内容有三篇20章,秦丞相李斯的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的爰历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学篇。秦始皇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推出仓颉篇,与识字书史籀篇齐名。中国古代启蒙识字书急就篇 急就篇是西汉史游撰字书。该书是中国古代教学童识字、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字书,在古代常被用作识字课本和常识课本。西汉史游撰字书六书 首见于周礼地官
4、保氏,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后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汉字造字方法书体衍变小篆隶书汉隶草书今草正书楷书真书行书周易第二卜辞 殷人占卜,常将占卜人姓名,占卜所问之事及占卜日朞、结果等刻在所用龟甲或兽骨上,间或亦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这类纪录文字通称为卜辞。纪录文字的方法易传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易传刚柔思想
5、的形成与易学诠释典范的转移。易传以易卦之第一爻(初爻)、第三爻、第五爻皆为阳位,因其爻位之序数为奇数,奇数为阳数,故其爻位为阳位。易传以易卦之第二爻、第四爻、第六爻(上爻)皆为阴位,因其爻位之序数为偶数,偶数为阴数,故其爻位为阴位。就易传的思想体系来看,其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其由天道推衍人事的整体思维模式,其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思想等,有许多都与阴阳家相一致。诠释易经的书籍尚书第三张霸 字伯饶,蜀郡成都(今成都)人。七岁能通读春秋,后拜樊鲦为师,博通五经。东汉和帝永元中任会稽太守,重用有真才实学之士,兴办教育,培养人才,使会稽地区大治,“百姓歌咏之”。东汉大臣尧舜十六字心传 内容是:“人心惟危
6、,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出自古文尚书大禹谟。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这十六个字,开万世哲学之源,道统之传,为政为学不可不知。月牙山人的著作中华心法全面解析十六字心传的起源、涵义、历史传承与价值,阐述中华心法的世界哲学观和重要教育意义,将失心传的中华心法,大明于天下。中华心法诗经第四诗序 有大序小序。大序托名子夏,小序约出自小毛公。齐、鲁、韩三家诗及毛诗各自有序,现仅存毛诗序。置于各篇篇首,
7、解释各篇主题的是小序。另有关雎序前的大序,但说法不一。旧说以为自风,风也以下为大序。诗经的序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如今的排比修辞方法。比:类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这里有两种说法,分别是类比和比喻。而在“比兴”中,“比”为“比喻”之意。)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与诗歌内容有一定联系。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三礼第五礼乐 形式内容包括礼仪、音乐。中国的文化,非常重视礼乐。“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
8、。虽然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已失去古典纯朴的本质精神。但是,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礼节和音乐春秋三传第六左传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
9、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四书第七朱 熹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被后世尊称为“朱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经礼乐射御春秋六艺数战国策第
10、八刘向 原名刘更生,字子政,沛郡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人。汉朝宗室大臣、文学家,楚元王刘交(汉高祖刘邦异母弟)之玄孙,阳城侯刘德之子,经学家刘歆之父,中国目录学鼻祖。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五经通义。编订楚辞,联合儿子刘歆共同编订山海经。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为主要特色,作品收录于刘子政集。西汉宗室大臣、文学家史记汉书第九史记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共130篇,有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
11、利、财用)、十表(大事年表)、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 汉书又名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沿用史记的体例而略有变更,改“书”为“志”,改“列传”为“传”,改“本纪”为“纪”,无“世家”。全书包括八表、十二纪、十志、七十传,共100篇,记载了上自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历史。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司马迁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二十八岁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后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调任中书
12、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司马迁与班固合称“班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两汉两司马”,与司马光合称“史学两司马”。被誉为“史圣”诸子第十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的著作,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吕氏春秋等。其中以庄子和孟子文学成就最高。儒家学派三子:孔子、孟子、荀子;法家学派集大成者:韩非子;道家代表:老子、列子(简单了解)、庄子;墨家学派:墨子。论语 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
13、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孟子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
14、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荀子 荀子一书为战国末期赵人荀况及其弟子所著。荀况本为孙氏,故此书又称孙卿对书或孙卿子。西汉刘向整理时定为32篇,它们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荀子亲手所著的22篇;一类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共5篇;一类是荀子及弟子所引用的材料,共5篇。前两类是研究荀子思想的直接材料,是荀子一书的主体。老子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
15、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后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两册共五千字左右。列子 列子中的“天体运动说”“地动说”“宇宙无限说”都远远早于西方的同类学说。现在流传的列子一书,其作品在汉代以后已有所散失,现存八篇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其中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汤问等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庄子 分内篇、外篇、杂篇,原有52篇,现存33篇。内篇大体可代表战国时期庄子思想的核心,而外篇、杂篇发展则纵横百余年,掺杂黄老、庄子后学形成复杂的体系。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韩非子 又称韩子,为先秦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
16、内容充满批判与汲取先秦诸子多派的观点,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的理论。韩非子有寓言故事三百多个,其中以说林储说最集中。墨子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辞赋第十一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该书辑
17、录了先秦歌谣,汉代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全书一百卷,共五千多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作品。乐府诗集搜录宏富,分类精当,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它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十二大类,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全书每一类均有总序,每一曲均有题解,对乐曲的起源、性质、演唱配器等均有详尽说明。其中保存了不少已失传著作中的一些珍贵史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叙事长诗乐府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18、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双璧 孔 雀 东 南 飞 木 兰 诗 乐府三绝 孔 雀 东 南 飞 木 兰 诗 秦 妇 吟“乐府诗”著名诗篇 陌 上 桑 长 歌 行 屈 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195
19、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国屈原、波兰哥白尼、法国拉伯雷、古巴何塞马蒂)之一。中国第一位诗人楚辞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成集。全书以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因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楚辞收录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七篇。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屈原最重要的作品离骚,代表楚辞,
20、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因此风、骚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的源头。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班 固 班固是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以父所撰史记后传叙事未详,乃潜心继续撰述力求精善。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不妥,决心撰写起自汉高祖、终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迹的汉书。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作为辞赋家,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作为经学理论家,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将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与父亲班彪、妹妹班昭合称“三班”,与司马迁并称“班马”。代表作:两
21、都赋张 衡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誉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代表作:二京赋、归田赋诗第十二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
22、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该书辑录了先秦歌谣,汉代至唐五代的乐府诗,全书一百卷,共五千多首,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作品。乐府诗集搜录宏富,分类精当,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它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十二大类,下又各分若干小类。全书每一类均有总序,每一曲均有题解,对乐曲的起源、性质、演唱配器等均有详尽说明。其中保存了不少已失传著作中的一些珍贵史料,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叙事长诗乐府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23、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双璧 孔 雀 东 南 飞 木 兰 诗 乐府三绝 孔 雀 东 南 飞 木 兰 诗 秦 妇 吟“乐府诗”著名诗篇 陌 上 桑 长 歌 行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厉公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代表人物为“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
24、与地名竹林合称。“竹林”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经典而成)李 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 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25、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
26、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被誉为“诗魔”“诗王”元 稹 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其乐府诗创作受到张籍、王建的影响,“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李绅。有元氏长庆集传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杨万里南宋文学家、理学家,主战派人物 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
27、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传世。范成大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范成大,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又称“南宋四大家”)。其
28、作品在南宋时已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著作传世。陆 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早年专以“藻绘”为工,中年变为追求宏肆奔放的风格,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晚年蛰居故乡山阴后,诗风趋向质
29、朴而沉实,表现出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被誉为“小太白”练习巩固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
30、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新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
31、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1.材料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2.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3.请结合材料,概括歌谣与最初的诗的不同之处。答:抒发情感(消愁解闷);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答:歌谣最初是个人心情的诉说;集众人聚唱,歌谣增多;经众人修饰,歌谣成为定本。答:节奏要求不同:前者主要依靠重叠,后者主要依靠字数均齐、韵脚协调;传播方式不同:前者依靠口口传唱,后者借助文字记录。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
32、“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 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坏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处说:“中庸是孔子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 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 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耔将
33、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 孟 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答:大学中庸原本都在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答: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环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 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 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答: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