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常考考点精讲精练ppt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25697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X 页数:67 大小:5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文阅读常考考点精讲精练ppt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古诗文阅读常考考点精讲精练ppt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古诗文阅读常考考点精讲精练ppt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古诗文阅读常考考点精讲精练ppt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古诗文阅读常考考点精讲精练ppt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常考考点精讲精练 实词解释实词解释常用技巧及方法常用技巧及方法定义定义/举例举例课内迁移法课内迁移法(直直接迁移法接迁移法)即联系课内文言文学过的有关该词的意思,将词义代入语境中进行验证。如中考题即联系课内文言文学过的有关该词的意思,将词义代入语境中进行验证。如中考题解释解释“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但念我为天下守财耳”中的中的“念念”,可以联系课文,可以联系课文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念无念无与为乐者与为乐者”中中“念念”字的词义,都是字的词义,都是“考虑、想到考虑、想到”的意思。的意思。成语印证法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借助熟悉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成语中保留大

2、量的文言词义,可以借助熟悉的成语中的实词词义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实词词义。如:爱莲说爱莲说“陶后鲜有闻陶后鲜有闻”中的中的“鲜鲜”可以联系成语可以联系成语“鲜为人鲜为人知知”,译为,译为“少少”。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录毕,走送之”中的中的“走走”可联系成语可联系成语“奔走相告奔走相告”,译为,译为“跑跑”。组词推断法组词推断法即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组词,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即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组词,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如中考题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如中考题解释“人赖其利人赖其利”中的中的“赖赖”,可以组

3、词为,可以组词为“依依赖赖”“”“信赖信赖”“”“无赖无赖”,然后据此做出选择,不难确定正确的解释为,然后据此做出选择,不难确定正确的解释为“依赖依赖”。常用技巧及方法常用技巧及方法定义定义/举例举例古今对照法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对照推断词义。可以识记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古今异义、通即以古今构词特点对照推断词义。可以识记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古今异义、通假字。碰到此类字词,应首先考虑是否含文言现象。如:假字。碰到此类字词,应首先考虑是否含文言现象。如: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中中“率妻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子邑人来此绝境”中中“妻子妻子”是两个词,译为是两个词,译为“妻子儿女妻子儿女”;而在现代汉

4、语中就是;而在现代汉语中就是一个词,指一个词,指“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男女结婚后,对女方的称谓,与丈夫相对应”。论语论语十二十二章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中的“说说”同同“悦悦”,意思为,意思为“愉快愉快”。对称结构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又称为又称为“语言结构推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来推断词义。古文一般,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来推断词义。古文一般讲究对仗工整,多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句,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讲究对仗工整,多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并列句,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对或相反、相近的特点,据

5、此可以进行判断。如:具有相同、相对或相反、相近的特点,据此可以进行判断。如:曹刿论战曹刿论战“彼彼竭我盈,故克之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竭竭”和和“盈盈”相对,相对,“彼彼”和和“我我”相对,已知相对,已知“竭竭”是是“枯竭枯竭”的意思,可推知的意思,可推知“盈盈”是是“充满充满”的意思。的意思。常用技巧及方法常用技巧及方法定义定义/举例举例字形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又称为又称为“形训法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大,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大部分汉字为形声字

6、,形声字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组成。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部分汉字为形声字,形声字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组成。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后,通过分析字形就可以掌握词义。如后,通过分析字形就可以掌握词义。如“绝绝”字,其古字形像以刀断丝,有的在字,其古字形像以刀断丝,有的在“丝丝”中部加横画表示断丝。中部加横画表示断丝。“绝绝”的本义是的本义是“断断”,引申指,引申指“穷尽、不再接穷尽、不再接续续”,用作修饰语,指,用作修饰语,指“已到极点的,不能再继续或超越的已到极点的,不能再继续或超越的”。如:。如:三峡三峡中中“沿溯阻绝沿溯阻绝”中的中的“绝绝”是是“断断”的意思,的意思,“哀转久绝哀转久绝”中的

7、中的“绝绝”是是“消失消失”的的意思,意思,“绝山献多生怪柏绝山献多生怪柏”中的中的“绝绝”是是“极极”的意思。的意思。语境推断法语境推断法即解释词语含义时,要紧扣上下文的意思,结合句意和具体语境来推断理解。如:即解释词语含义时,要紧扣上下文的意思,结合句意和具体语境来推断理解。如:中考题解释中考题解释“去蒋山亦七里去蒋山亦七里”中的中的“去去”,联系上文,联系上文“筑第于南门外七里筑第于南门外七里”,整,整个句子除了个句子除了“去去”之外,可以翻译为之外,可以翻译为“(王安石王安石)在七里外的南门修筑房子,在七里外的南门修筑房子,蒋蒋山也有七里路山也有七里路”,由此可判断出该句中的,由此可判

8、断出该句中的“去去”是是“距离距离”的意思。的意思。曹刿论曹刿论战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中的“再再”与与“一一”“”“三三”相对使用,可见它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不是指“又一次又一次”,而是指,而是指“第二次第二次”。(1)(1)相与相与()()(2)(2)或或()()(3)(3)涕涕()(4)()(4)期期()()(5)(5)方方()(6)()(6)卒卒()()(7)(7)遣遣()(8)()(8)会会()()(9)(9)意意()(10)()(10)愤愤()()(11)(11)胜胜()(12)()(12)遗遗()()共同,一起共同,一起有的人有的人流泪流泪期

9、许期许正正最终最终派遣派遣适逢适逢意志意志愤恨愤恨尽尽留下的留下的解析:解析:(1)(1)共同,一起共同,一起【课内迁移课内迁移】相与步于中庭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记承天寺夜游游)(2)(2)有的人有的人【课内迁移课内迁移】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陈涉世家家)(3)(3)流泪流泪【课内迁移课内迁移】临表涕零临表涕零(出师表出师表)(4)(4)期许期许【成语成语印证印证】不期而遇不期而遇(5)(5)正正【课内迁移课内迁移】方欲行方欲行(狼狼)(6)(6)最终最终【课课内迁移内迁移】卒获有所闻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送东阳马生序)(7)(7)派遣派遣【课内迁移课内迁移】太太守

10、即遣人随其往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成语印证成语印证】调兵遣将调兵遣将(8)(8)适逢适逢【课内迁移课内迁移】会天大雨会天大雨(陈涉世家陈涉世家)(9)(9)意志意志【课内迁移课内迁移】意与意与日去日去(诫子书诫子书)(10)(10)愤恨愤恨【组词推断组词推断】“愤愤”可组词为可组词为“愤愤恨恨”等等(11)(11)尽尽【课内迁移课内迁移】臣不胜受恩感激臣不胜受恩感激(出师表出师表);【成成语印证语印证】数不胜数、不胜其烦数不胜数、不胜其烦(12)(12)留下的留下的【课内迁移课内迁移】深追先帝深追先帝遗诏遗诏(出师表出师表)【参考译文参考译文】绍兴初年,陆游刚刚长成儿童时,亲眼

11、看见士大夫们一起说绍兴初年,陆游刚刚长成儿童时,亲眼看见士大夫们一起说到国家之事,有的人愤怒地睁着眼,咬牙切齿,有的人流泪大到国家之事,有的人愤怒地睁着眼,咬牙切齿,有的人流泪大哭,每个人都期许着誓死辅佐拥护王室。虽然金人的气势正嚣哭,每个人都期许着誓死辅佐拥护王室。虽然金人的气势正嚣张,但张,但(我们我们)把他们看作是浅薄不足道的。把他们看作是浅薄不足道的。(相信相信)最终能使金人最终能使金人失败或者退缩,自己派遣使者请求和好。失败或者退缩,自己派遣使者请求和好。适逢秦桧当权,推翻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变适逢秦桧当权,推翻了之前所有的努力,变“恢复恢复”的抗战的抗战政策为政策为“和戎和戎”的对敌

12、屈服的政策,不再是士大夫们最初的意志的对敌屈服的政策,不再是士大夫们最初的意志了。怀着愤恨而死的志士仁人多得数不尽!现在看傅给事和吕尚了。怀着愤恨而死的志士仁人多得数不尽!现在看傅给事和吕尚书留下的帖子,去世的人尚可表明志向,有谁能和我一起呢?嘉书留下的帖子,去世的人尚可表明志向,有谁能和我一起呢?嘉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定二年七月癸丑陆某谨识。虚词意义及用法虚词意义及用法常用方法常用方法句意分析法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或选择文中该用哪个虚根据句子大意推断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或选择文中该用哪个虚词。如中考题词。如中考题“文中文中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

13、,最有可能的处原有一字,请根据上下文推测,最有可能的一项是一项是”。解题时,首先应根据上下文推断出虚词所在句子的句意,。解题时,首先应根据上下文推断出虚词所在句子的句意,“同同郡柳贯文章名天下郡柳贯文章名天下”的意思是:同郡的柳贯文章远近闻名。据此可的意思是:同郡的柳贯文章远近闻名。据此可知,这里要填的虚词的意思是知,这里要填的虚词的意思是“凭借凭借”,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分析四个选项可知只有“以以”有有“凭借凭借”的意思。的意思。代入检验法代入检验法有时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考查,所以只要知道课有时虚词意义或用法辨析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考查,所以只要知道课内句子中虚词的

14、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其与在课外文内句子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选项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其与在课外文言文句子中的用法是否相同。如中考题言文句子中的用法是否相同。如中考题“下列句子中与下列句子中与众皆收泪谢之众皆收泪谢之中的中的之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作答时,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虚词在句中。作答时,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做一个粗略的判断,例句中的的位置,做一个粗略的判断,例句中的“之之”在句末,与四个选项中在句末,与四个选项中D D项项“将军岂愿见之乎将军岂愿见之乎”中的中的“之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故用法相同。都是第三人称代词,故用法相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5、,完成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晋平公晋平公问于师旷问于师旷曰: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师旷曰:旷曰:“何不秉烛何不秉烛乎?乎?”平公曰: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乎?”师旷曰: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平公曰:“善哉!善哉!”【注注】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晋国乐师。目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师旷

16、:晋国乐师。目盲,善弹琴,精于辨音。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盲,善弹琴,精于辨音。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孰与昧行乎:点亮火把的光亮和在黑暗中行不是后来的蜡烛。孰与昧行乎:点亮火把的光亮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走,哪个更好呢?1 1下列句中加点的下列句中加点的“而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是()例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例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A A释担而立释担而立 B B蹴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C C野芳发而幽香野芳发而幽香 D D而山不加增而山不加增解析:解析:D D项与例句中的项与例句中的“而而”都是连词,表转折,

17、可译为都是连词,表转折,可译为“但是,但是,却却”。A.A.连词,表状态,可不译;连词,表状态,可不译;B.B.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顺承,可不译;C.C.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顺承,可不译。D D2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A解析:解析:A.A.均为介词,可译为均为介词,可译为“向向”;B.B.代词,可译为代词,可译为“自己的自己的”/指示代词,可译为指示代词,可译为“其中的其中的”;C.C.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起调节音音节助词,用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节的作用,无实义/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结构助词,定语

18、后置的标志,不译;D.D.动词,动词,可译为可译为“做做”/动词,可译为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以为,认为”。【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乐师师旷乐师师旷(回答回答)说:说:“为什么不点烛为什么不点烛呢?呢?”平公说: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

19、的时候喜欢学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燃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燃的火把一样明亮。点亮火把的光亮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的火把一样明亮。点亮火把的光亮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个更好呢?呢?”平公说:平公说:“(讲得讲得)好啊!好啊!”文言断句文言断句常用断句方法常用断句方法具体步骤具体步骤根据句意断句根据句意断句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意,弄清是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这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意,弄清是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要注意文言文

20、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是断句的先决条件。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节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作答时先依次解释所断句子中每个词的意思以理解文段大意。作答时先依次解释所断句子中每个词的意思(不确定的个别词暂时不确定的个别词暂时不解释不解释),然后把词义串联起来,理解大概意思,最后据此断句。也可以通过以下方,然后把词义串联起来,理解大概意思,最后据此断句。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法:(1)(1)找出动词或形容词,明确句意找出动词或形容词,明确句意。文言文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文言文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

21、了独立的句子,从而能够正确断句。如中考题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的句子,从而能够正确断句。如中考题“他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日谒公遂问向时马”中的中的“谒谒”和和“问问”都为动词,此二字前应该各断一处。都为动词,此二字前应该各断一处。(2)(2)借助名词借助名词(代词代词)断句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明确断句位置了。表示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明确断句位置了。表示“我我”的代词有:吾、余、予;表示的代词有:吾、余、予;表示“

22、你你”的代词有:尔、汝、君、卿、公、若;表的代词有:尔、汝、君、卿、公、若;表示示“他他”的代词有:其、彼、此、之。如中考题的代词有:其、彼、此、之。如中考题“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中的中的“之之”为代词,代指为代词,代指“史书史书”,“书书”为名词,故应分别在为名词,故应分别在“之之”和和“史书史书”后后面断句。面断句。常用断句方法常用断句方法具体步骤具体步骤根据对话标志断根据对话标志断句句对话标志词有: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两个人的对话,一般在第一次对话标志词有: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两个人的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后面

23、只用问答时写出人名,后面只用“曰曰”“”“云云”“”“言言”而省略主语。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而省略主语。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如: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如:咏雪咏雪“公欣然曰: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此中人语云: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为外人道也。”常用断句方法常用断句方法具体步骤具体步骤根据标志性词语根据标志性词语断句断句根据句首标根据句首标志词断句志词断句(1)(1)发语词或叹词:夫、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发语词或叹词:夫、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夫、今夫等。如:等。如:岳阳楼记岳阳

24、楼记“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空。”(2)(2)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日中等。如: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有顷、日中等。如:咏雪咏雪“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何所似?”(3)(3)谦辞:下官、窃、寡人、妾、愚、公等。如:谦辞:下官、窃、寡人、妾、愚、公等。如:出师表出师表“愚以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4)(4)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吾、余、予、尔、女(汝汝)、彼、此等。如:、彼

25、、此等。如:卖油翁卖油翁“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5)(5)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奈何等。如:疑问词:何、孰、安、胡、焉、奚、奈何等。如:记承天寺夜记承天寺夜游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6)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如:复音虚词:然则、是故、何以、得无、大抵、何其等。如:虽虽有嘉肴有嘉肴“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常用断句方法常用断句方

26、法具体步骤具体步骤根据标志性词语根据标志性词语断句断句根据句中标根据句中标志词断句志词断句句中标志词有: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句中标志词有: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见文言虚词梳理详见常见文言虚词梳理详见P64“P64“初中常考初中常考1212个文言虚词个文言虚词”】如:如:出师表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论语论语十二章十二章“不义而富且贵,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我如浮云。”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三峡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根据句尾标根据句

27、尾标志词断句志词断句(1)(1)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语气词:者、也、矣、哉、耳、乎、焉、与(欤欤)、耶、耶(邪邪)等。如:等。如: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远而无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2)(2)复音虚词:而已、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如:复音虚词:而已、也夫、矣哉、云尔、云云等。如:湖心亭看湖心亭看雪雪“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核舟记核舟记“嘻,技亦灵怪矣哉!嘻,技亦灵怪矣哉!”常用断句方法常用断句方法具体步骤具体步骤根据固定根据固定结构断句结构断句

28、(1)(1)借助语法固定结构借助语法固定结构。如:。如:“者,者,也也”“”“不亦不亦乎乎”“”“何何之之有有”“”“孰与孰与乎乎”“”“为为所所”“”“受受于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如:句。如:陋室铭陋室铭“何陋之有何陋之有”。(2)(2)借助对称句式借助对称句式。一般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一般文言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抓住这个特点,不难正确断句。如:构,抓住这个特点,不难正确断句。如: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根据修辞根据修辞手法断句手法断句

29、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的过程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针、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就能断开几处的中各有各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就能断开几处的效果。效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江水又东径故城北,所谓陆抗城也。城即山为墉,四面天江水又东径故城北,所谓陆抗城也。城即山为墉,四面天险。险。江南岸有山孤秀从江中仰望壁立峻绝。江南岸有山孤秀从江中仰望壁立峻绝。袁山松为郡,尝登之袁山松为郡,尝登之瞩望焉。瞩望焉。故其故其

30、记记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略尽其势。俯临大江如萦带焉视舟如凫雁矣。略尽其势。俯临大江如萦带焉视舟如凫雁矣。北对夷陵县之故北对夷陵县之故城。城南临大江。秦令白起伐楚,三战而烧夷陵者也。城。城南临大江。秦令白起伐楚,三战而烧夷陵者也。应劭曰夷应劭曰夷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县也。山在西北盖因山以名县也。王莽改曰居利。王莽改曰居利。吴黄武元年更名西陵吴黄武元年更名西陵也后复曰夷陵。也后复曰夷陵。县北三十里,有石穴,名曰马穿。尝有白马出县北三十里,有石穴,名曰马穿。尝有白马出穴,人逐之入穴,潜行出汉中。汉中人失马,亦尝出此穴,相去穴,人逐之入穴,潜行出汉

31、中。汉中人失马,亦尝出此穴,相去数千里。袁山松言江北多连山,登之望江南诸山,数十百重,莫数千里。袁山松言江北多连山,登之望江南诸山,数十百重,莫识其名,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识其名,高者千仞,多奇形异势,自非烟寨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自非烟寨雨霁不辨见此远山矣余尝往返十许过正可再见远峰耳。余尝往返十许过正可再见远峰耳。(节选自节选自水经注水经注卷三十四卷三十四)1 1请用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1)(1)江南岸有山孤秀江南岸有山孤秀 从江中仰望从江中仰望 壁立峻绝。壁立峻绝。(限断限断2 2处处)(2)(2)俯临大江俯临大江 如萦带焉如萦带焉 视舟如凫雁矣。

32、视舟如凫雁矣。(限断限断2 2处处)(3)(3)应劭曰应劭曰 夷山在西北夷山在西北 盖因山以名县也。盖因山以名县也。(限断限断2 2处处)(4)(4)吴黄武元年吴黄武元年 更名西陵也更名西陵也 后复曰夷陵。后复曰夷陵。(限断限断2 2处处)(5)(5)自非烟寨雨霁自非烟寨雨霁 不辨见此远山矣不辨见此远山矣 余尝往返十许过余尝往返十许过 正可再见正可再见远峰耳。远峰耳。(限断限断3 3处处)/2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A故故/其其记记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四面望诸山/略略尽其势。尽

33、其势。B B故其故其记记云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今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四面望诸山/略略尽其势。尽其势。C.C.故其故其记记云云/今今/自山南上至其岭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四面望诸山/略略尽其势。尽其势。D D故故/其其记记/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云今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四面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略望诸山略尽其势。尽其势。B B解析:断句时可先找标志性词语,解析:断句时可先找标志性词语,“云云”是话语标志词,需在是话语标志词,需在“今今”之前断开;其后没有特殊标志词,需依据句意来断。之前断开;其后没有特殊标志词,需依据句意来断。“今今自山南上

34、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略尽其势自山南上至其岭岭容十许人四面望诸山略尽其势”可译为可译为“现在现在从山南攀登爬上岭头,岭上面可以容纳十来个人。放眼眺望四从山南攀登爬上岭头,岭上面可以容纳十来个人。放眼眺望四面,面,(可以可以)看完山势看完山势”。据此可知应在。据此可知应在“岭容岭容”“”“四面四面”“”“略略”前各自断开。前各自断开。【参考译文参考译文】江水继续往东流,经过一座老城北面,这就是所说的陆抗江水继续往东流,经过一座老城北面,这就是所说的陆抗城。此城依山修筑城墙,四面都是天险。大江南岸有一座孤峰独城。此城依山修筑城墙,四面都是天险。大江南岸有一座孤峰独秀的山,从江中仰望,峭壁依天,

35、险峻至极。袁山松当郡守时,秀的山,从江中仰望,峭壁依天,险峻至极。袁山松当郡守时,曾攀登此峰临高眺望。所以他在曾攀登此峰临高眺望。所以他在宜都记宜都记中说:现在从山南攀中说:现在从山南攀登爬上岭头,岭上面可以容纳十来个人。放眼眺望四面,登爬上岭头,岭上面可以容纳十来个人。放眼眺望四面,(可以可以)看完山势。俯瞰大江,看完山势。俯瞰大江,(洪流洪流)像萦回的带子,看像萦回的带子,看(江中江中)船只像鸭船只像鸭子和大雁一般。北边与夷陵县的老城相望。老城南临大江。秦国子和大雁一般。北边与夷陵县的老城相望。老城南临大江。秦国命令白起去攻打楚国,打了三次战役把夷陵烧了。应劭说:夷山命令白起去攻打楚国,打

36、了三次战役把夷陵烧了。应劭说:夷山在西北,这大概是以山命名县名在西北,这大概是以山命名县名(的缘故吧的缘故吧)。王莽改名称为居。王莽改名称为居利。吴黄武元年,改名为西陵,以后又恢复夷陵一名。县北三十利。吴黄武元年,改名为西陵,以后又恢复夷陵一名。县北三十里,有个石洞,名叫马穿。曾有白马从洞中出来,人们去追逐里,有个石洞,名叫马穿。曾有白马从洞中出来,人们去追逐它,又逃进洞里,循着洞走直到汉中才出来。汉中人失去了马,它,又逃进洞里,循着洞走直到汉中才出来。汉中人失去了马,也曾出现在这个洞口里,也曾出现在这个洞口里,(而两地而两地)相距达数千里。袁山松说:江相距达数千里。袁山松说:江北山岭大都互相

37、连接,登山遥望江南群山,多达数十或上百重,北山岭大都互相连接,登山遥望江南群山,多达数十或上百重,都不知道山名,高的上千丈,山形千奇百怪,山势也迥异寻常,都不知道山名,高的上千丈,山形千奇百怪,山势也迥异寻常,不是烟散雨收的好天气,是分辨不出这样的远山的。我曾往来行不是烟散雨收的好天气,是分辨不出这样的远山的。我曾往来行走过十多次,但看清这些远峰也不过两次罢了。走过十多次,但看清这些远峰也不过两次罢了。句子翻译句子翻译要点要点分类分类定义定义/举例举例核心核心要点要点翻译方式翻译方式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翻译原则翻译原则(1)(1)信信

38、: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不随意增减内容。: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不随意增减内容。(2)(2)达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顺,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通顺,语气不变。(3)(3)雅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方法翻译方法保留法保留法文言文中凡是有与现代汉语意思表达一致的词语皆可保留,如人名、地文言文中凡是有与现代汉语意思表达一致的词语皆可保留,如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庙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庙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

39、代专有名词,一概保留不译。如:有名词,一概保留不译。如:岳阳楼记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陵郡”,句中,句中“庆历庆历”是年号,是年号,“滕子京滕子京”是人名,是人名,“巴陵郡巴陵郡”是地名,是地名,翻译的时候,都保留不译。翻译的时候,都保留不译。要点要点分类分类定义定义/举例举例翻译方翻译方法法替换法替换法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需替换的还有:将古今异义词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需替换的还有: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40、。注意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如:用后的词等。注意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如:出出师表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中“宫宫”“”“府府”“”“陟陟”“”“臧臧”应分别替换为应分别替换为“皇宫皇宫”“”“丞相府丞相府”“”“晋晋升升”“”“赞扬赞扬”。要点要点分类分类定义定义/举例举例翻译方翻译方法法调序法调序法在翻译句子时,要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需要在翻译句子时,要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1)(1

41、)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如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如曹刿论曹刿论战战中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应翻译为,应翻译为“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在长勺车,在长勺(和齐军和齐军)作战作战”。(2)(2)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愚愚公移山公移山中中“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应翻译为,应翻译为“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的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的子孙子孙”。(3)(3)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谓

42、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愚公移山中中“甚甚矣,汝之不惠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你也太不聪明了”。(4)(4)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如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如岳阳楼记岳阳楼记中中“吾谁与归吾谁与归”应翻译为应翻译为“我同谁一道呢我同谁一道呢”。要点要点分类分类定义定义/举例举例翻译方翻译方法法补充法补充法翻译句子时,对句子中翻译句子时,对句子中省略的部分省略的部分、词类活用相应的部分词类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代词所指的内容容、使上下文连贯的内容使上下文连贯的内容等,需根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进行

43、增补,从而使等,需根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进行增补,从而使句意完整。句意完整。(1)(1)省略主语省略主语。如。如“便舍船,从口入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省略了主语省略了主语“渔渔人人”,可译为:,可译为:(渔人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2)(2)省略谓语省略谓语。如。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曹刿论战)省略了谓省略了谓语语“鼓鼓”,可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可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击鼓),士气就减,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弱了,第三次(击鼓击鼓),士气就穷尽了。,士气就穷尽了。(3)(3

44、)省略宾语省略宾语。如。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桃花源记)省略了宾语省略了宾语“桃桃花源中人花源中人”,可译为: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可译为: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详细地说出。出。(4)(4)省略介词省略介词。如。如“影布石上影布石上”(小石潭记小石潭记)省略了介词省略了介词“于于”,可译,可译为: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为: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5)(5)省略量词省略量词。如。如“船头坐三人船头坐三人”(核舟记核舟记)省略了量词省略了量词“个个”,可译,可译为:船头坐着三为:船头坐着三(个个)人。人。要点要点分类分类定

45、义定义/举例举例翻译方法翻译方法删减法删减法对文言文中仅起某种语法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可以删除不译,这些对文言文中仅起某种语法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可以删除不译,这些词语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词语包括:发语词、音节助词、主谓之间的虚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加强语气的词语等。如:语气的词语等。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中“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之之”是是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应删去。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应删去。“夫君子夫君子之行之行”(诫子书诫子书)中中“夫夫”是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不译。是

46、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不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自追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追。追信,诈也。”何曰:何曰:“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诸将易得,至如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

47、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者。”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乃拜信大将,遂成汉业。(有删改有删改)【注注】南郑: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在南郑。上:指汉南郑:刘邦被封为汉王,国都在南郑。上:指汉王刘邦。不我用,即王刘邦。不我用,即“不用我不用我”。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1.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A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B B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韩信几次对萧何说,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C C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

48、信是奇才。D D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感到他非常奇怪。C C2 2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1)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韩信估计萧何他们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韩信估计萧何他们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就走了。用,于是就走了。(2)(2)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者。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韩信;如果要想争夺天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韩信;如果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

49、,没有能给大王出谋划策的人。下,除了韩信,没有能给大王出谋划策的人。【参考译文参考译文】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行军到南郑的韩信多次和萧何谈话,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行军到南郑的时候,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他们已经多次向汉王时候,有很多将领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他们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就走了。萧何听说韩信跑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于是就走了。萧何听说韩信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赶。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骂道:过了一两天,萧何回来拜见汉王。汉王骂道:“将领逃跑了将领逃跑了几十人

50、,你都没有追。说是去追韩信,必定是在说谎。几十人,你都没有追。说是去追韩信,必定是在说谎。”萧何萧何说:说:“这些将领很容易得到,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也找这些将领很容易得到,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韩信;如果不出第二个。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称王,当然用不上韩信;如果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能给大王出谋划策的人。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能给大王出谋划策的人。”(汉汉王王)于是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来成就了汉业。于是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来成就了汉业。内容理解内容理解考向考向解题技巧解题技巧文意辨析文意辨析(选选择题择题)(1)(1)把握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古诗文阅读常考考点精讲精练ppt课件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