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农金专题(5):农业政策性金融.ppt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文档编号:5268802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课件:农金专题(5):农业政策性金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大学课件:农金专题(5):农业政策性金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大学课件:农金专题(5):农业政策性金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大学课件:农金专题(5):农业政策性金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大学课件:农金专题(5):农业政策性金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定位及其发展趋势张乐柱 备稿2015.3专题讲义专题讲义(5)21.农业政策性金融概念及特征1.1概念: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指为贯彻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不以商业性标准为原则,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在农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资金融通,支持、保护农业生产,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农业收入稳定增加的一种特殊金融活动。31.2 特征:(1)经营方向的政策性。配合政府不同时期农业政策意图及重点,发挥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实现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2)经营目标的非营利性。充当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手段,主要发放中长期农业开发性贷款,且利率低,通常比一般商业性贷款利率低2-3个百分点。(3)具

2、有一定福利性。尤其要关注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民贷款难问题。(4)与商业金融的互补性。补充、纠正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在农业信贷领域的不足和偏差,并诱导其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42.产生背景及理论基础 2.1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背景农业保护主义的结果:世界第一家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1926),由政府出资。二战后法国农产品短缺,面对美国农产品剧烈竞争,通过农业信贷银行发放低利优惠贷款,支持法国农业发展。20C2030N后,凯恩斯主义兴起提供了理论依据,农业政策性银行遂大兴。美国建立了世界最系统的互助合作性质农业信贷体系和政府农业信贷机构。5日本成立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为农户发放贷款,进行利息补贴和债务担

3、保,保护日本农业发展;韩国于1961年成立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90%以上贷款余额是向农民发放的低息贷款;印度于1982年成立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在20世纪7080年代,泰国、缅甸及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相继建立。6 2.2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资源配置理论:社会资源配置遵循两大目标: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合理性,微观经济主体关注经济有效性,宏观经济主体关注社会合理性;市场与政府并用。农业经济理论: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投资报酬率低;农业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约束;生产集约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大。7 公共产品理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资金会按照比较收益原则

4、向盈利相对较高的领域倾斜,而近期利润低但有长远和整体社会效益的项目和领域(如农业:准公共产品)成为金融资源配置的盲点。在农村金融资源配置领域的制度创新就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农村信贷补贴论:为促进农业生产和缓解农村贫困,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且对农业融资的利率必须低于其他产业。83.农业发展银行的制度变迁 3.1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成立的现实合理性C(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成立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C(2)加强收购资金管理的需要。农行、工商银行等多行共管农副产品信贷管理体制,一是财政、企业资金到位差,倒逼银行一家供应。二是导致收购资

5、金管理混乱并大量流失,且形成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倒逼机制;C(3)保护农业弱质产业的需要。93.2农业发展银行变迁史纲(1)信贷业务代理阶段(1994.71996.12)农发行建立之初,省以下分支机构暂缓分设,各项业务由农业银行分支机构全面代理。弊端:代理粗放;转嫁风险;公开寻租。10(2)信贷业务自营阶段(1997.1-1998.4)1996 年7 月,国务院决定增设农发行分支机构:在总行和省分行增设营业部,地市设分行,1995 年底贷款余额5000 万元以上的县设县支行,不足5000 万元的国家贫困县,由农发行地市分行派驻信贷组,其他县仍由农行代理。截止1997年4月,机构增设完成,

6、总数达到2290个,对97%的信贷资产实现自营。问题:粮食企业政企不分,挤占挪用并造成大量的收购资金流失,加大了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形成通货膨胀隐患。11(3)专营粮棉信贷业务阶段(1998.4-2004.7)1998年4月开始,国务院为了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先后将农发行经办的扶贫、农业开发性贷款以及粮棉油加工、附营业务等贷款业务重新划回农业银行,以使农发行集中精力发放和管理粮棉油收购、储备贷款,支持粮食购销企业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搞好收购资金封闭运行。自1998年4月始,农发行只有粮食、棉花购销企业两大系统性客户和粮棉收购、储备、调销三类贷款。12该时期的管理与制度创新:提出了“钱随粮走、

7、购贷销还、库贷挂钩、封闭运行”的管理原则。建立了核打收购码单制度和收购资金使用报账制;建立了信贷人员联库责任制;建立了回笼货款分割制度;建立了全新的账户核算体系;建立了一整套信息反馈体系。13绩效及问题 绩效明显:保证了收购资金供应,减少了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抑制了通货膨胀。截止2002年末,农发行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贷款共6087.74亿元,其中:企业正常库存占用贷款2331.65亿元,超期库存占用贷款684.5亿元,陈化变质库存占用贷款360.38亿元,财务挂帐占用贷款1874.21亿元,粮食附营业务停息的财务挂帐占用贷款345.1亿元,挤占挪用贷款163.33亿元,粮食收购费用贷款61.

8、54亿元,超期结算资金占有贷款23.53亿元,简易建仓占用贷款112.73亿元。14问题:随着国家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深入,粮棉购销市场逐步放开,农发行购销信贷业务萎缩下滑,2003年比2001年贷款余额下降12%。另据统计,2002年放开粮食购销市场的8个主销区省份,农发行粮油购销贷款比上年下降56%。2004年东北某县农发行,12名员工,粮食总贷款额不足50万元,而当年费用却高达110多万元;某县支行20多人仅负责1个国有粮库的贷款,还有的县支行近3年没放过一笔贷款。15(4)业务转轨与扩展阶段(2004.7)2004年7月,除履行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外,农发行得以允许拓展业务领域,形成“一体两

9、翼”业务格局: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16 绩效:2007年农发行信贷规模超万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10224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比重为16.7%;经营利润达148.8亿元。资金自给率达64.8%,比2004年提高49个百分点,负债结构优化,降低了资金成本;不良贷款余额下降709亿元,占比下降12.5%,资产质量明显改善。173.3农发行特质及市场定位的再探讨(1)农发行特质争鸣及评析:“三性论”:政策性、安全性、保本微利性;“政府银行论”:政府的银行、具有财政和银行双重职能、业务范围和贷款对象依据国家阶段性发展

10、要求界定、并应坚持政策性与效益性(主要指社会效益)相统一;“三统一论”:资金配置取向的社会合理性与经济有效性统一;资金运行机制的无偿性与有偿性统一;资金运用效果的宏观性与微观性统一。一致:离不开政府背景。关键两点:一是资金投向:准公共业务;二是损失利益的补偿:政府。18例证:在尊重农发行市场机制运作前提下,社会合理性与经济有效性可以一致。据农业发展银行数据,19951997年,收购资金的央行借款平均为1500亿元/年,而2001年降至180.3亿元,2002年净还款108亿元;中央财政对农发行的亏损补贴由1997年的160亿元降至1999年的31亿元,2000-2002年分别实现账面盈利22.

11、78亿元、10.44亿元和11.17亿元。结论:(1)农发行的政策性体现在资金投向于准公共领域,但它必须基于市场机制,享有贷款对象和贷款项目的自主选择权,遵循信贷资金的严格程序。(2)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其收益能够覆盖成本并有余,不足部分必须有利益的补偿渠道财政的支持:资金或政策。19(2)农业发展银行市场定位的再探讨 农发行配置金融资源须满足几个假定前提:市场机制完善,不存在“政府失灵”,农发行机制完善并服务于准公共领域。约束:缺少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发挥的市场基础:合作、微型金融缺失;农发行“商业化”从属于“政策性”;政府公共执行力值得商榷。制度运行环境导致绩效问题。20定位:根据国家农村经济

12、发展战略需要,广泛筹集信贷资金,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为农村准公共领域需求提供资金供给,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政策性主要体现在服务范围和对象,关键要还农发行的市场主体地位让其自主经营。政府的着力点在于营造信用生态和资源输入的诱导环境,其中包括相关利益的补偿机制和渠道。213.4当前农发行存在问题剖析(1)制度设计存在缺陷:政策导向的国有农业信贷机构,非独立生存的金融机构而运营,采取信贷配给制度;(2)运行机制不完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与运用结构失衡;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业务范围受限;(3)经营管理水平与法治环境制约: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法律保障缺乏,农发行信贷资金营运和自身的正当权益

13、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224.现阶段农发行的改革趋向 4.1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业务切入点一是拓展支农业务范围,统一管理农村政策性业务。政策性应体现在服务范围和对象,新农村建设需要,而商业性金融主体不愿经营或规模不经济的业务。并适应不同时期、发展不平衡区域对信贷资金的差异化需求,建立动态业务调整机制,确定重点支持领域,尤其增加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信贷。二是承担担保和资金批发业务。可与政府及有关各方协商建立支农贷款风险补偿和保险机制、农业贷款担保基金等方式,为涉农信贷及高科技农业项目投资提供担保;另外,为服务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批发支持。234.2完善农发行的体制机制 深化农发行现

14、代企业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农发行实际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如一级管理、三级(省地县)经营的内部管理体制,以吸收政策性资金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为主、境内外其他筹资方式为辅的筹资机制,以财政补贴为主的利益补偿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完善的营运机制、规范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可行的风险分散机制。244.3营造良好运营的法治环境国家制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法对其宗旨、性质、地位、职能、权利与义务等作出规定,并明确业务活动原则、资金来源渠道、财政贴息办法、资产运用范围和外部关系,尤其要明确特殊的权力监督结构和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从而依法运营。农发行内部规章制度完善国家专门法的具体化。25 改革绩效:十七届三中全会: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 2007年累计发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农业科技贷款1051亿元,发放小企业贷款83亿元;投放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流通体系等领域贷款520.6亿元;2007年末贷款余额达到1022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占比16.7%;经营利润达到148.8亿元;资金自给率达64.8%,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6Page 26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大学课件:农金专题(5):农业政策性金融.ppt)为本站会员(罗嗣辉)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