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简介冬至简介第一章第一章冬至起源冬至起源第二章第二章冬至习俗冬至习俗第三章第三章冬至诗歌冬至诗歌第四章第四章目目 录录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冬至简介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
2、一个。冬至简介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冬至简介冬至节,由于节气特点冬至节,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相传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相传冬至
3、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是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是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冬至起源冬至又被称为冬至又被称为“小年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在现存文字的重要性。在现存文字记述中的把冬至作为节记述中的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最早在汉代。周日来过最早在汉代。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冬季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冬季十一月,因此,周代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农历十正月等于如今的农历十一月,所以说拜岁和贺一月,所以说拜岁和
4、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从现正月和冬至分开;从现存文献上考究,专门过存文献上考究,专门过“冬至节冬至节”是自汉代以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沿至今。冬至起源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的说法,俗称俗称“添岁添岁”。节日PPT模板 http:/ 汤汤 圆圆 吃汤圆也是冬至
5、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习俗吃吃 馄馄 饨饨 忆忆 西西 施施 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人们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冬至习俗吃馄饨的另一个传说吃馄饨的另一个传说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叫做“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冬至诗词冬至诗词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九歌九歌冬至诗词谢谢,再见